中華書脈·朱熹:孔子之後,一人而已(上)


中華書脈·朱熹:孔子之後,一人而已(上)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提到《觀書有感》,我們就會想起中國歷史上一個震聾發揮的姓名——朱熹,一個讓自己的思想被統治者欽定為官方哲學,影響力長達好幾百年的男人。朱熹可以說是南宋學術思想界咖位最大的一個,他是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書法家,是儒學的集大成者。在中國歷史上,前有孔子,而後有朱子。這二位在中國學術思想及中國文化史上的影響,縱觀全史,恐怕沒有第三個人能夠比擬。他於中國學術、思想而言,正如活水不斷的蓄水渠,千江匯入,而為百河之源。

當然,所謂“人紅是非多”,即使影響力這樣巨大的一位大家,卻也慘遭diss,最後落得晚景淒涼、其學術團隊還差點被“團滅”的下場。但奇妙的是,他被黑得越慘,同樣,他在後世心中也紅得越久。其人生風雲變幻,真是小說也難寫出來。

中華書脈·朱熹:孔子之後,一人而已(上)

一代大儒朱熹


中華書脈·朱熹:孔子之後,一人而已(上)

紹興十八年(1148年),是小年輕朱熹人生中相當得意的一年:這年,19歲的他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全了。

之後,小年輕朱熹順利入仕。本以為人生宏圖就此展開,但兩宋交接之際實乃中華民族時局動盪的最難階段,在這個時候入仕為官,有的是讓他糟心的事。朱熹的老爸朱松雖然沒得早,但那是有名的積極抗金分子,在仕時還與主和一派的權相秦檜因為要不要抗金的問題大撕過一場。但秦檜當時在朝是何等的炙手可熱,朱松人微言輕,註定是撕不過的。所以最終的結局是自請外任,賦閒以了此殘生。

朱熹從小就秉著老爸朱松的抗金遺志,你別看後來的朱熹一副無慾無求的老學究形象,當初入仕後他可是天天的搖旗吶喊“打倒金國”,郵件是一封封地往皇帝郵箱發。當時的皇帝宋孝宗呢,剛剛吃過北伐的苦頭,又擰不過太上皇宋高宗,無奈之下,只好對朱熹的郵件視而不見。但孝宗是個心裡明白的人,雖不採納意見,但仍提拔朱熹做國子監武學博士。但是自古文人多少有些倔脾氣,朱熹的倔脾氣上來了:你不抗金,我給你做什麼博士。他一生氣,乾脆辭職不就。

後來的朱熹不求仕進,更多的心力都傾注在學習和教育之類活動上。他在地方任閒職時,除了致力於為百姓謀福利,興修水利,抗荒救災外,他對教育和理學事業作出的貢獻更是有目共睹的。他先後修繕了白鹿洞書院和嶽麓書院,並親自為兩所書院制定了院規,這為朱熹教授理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設施。此外,朱熹提出了“四書”概念,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將這《四書》定為封建士子修身的準則,為封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知識分子,這些知識分子後來又都形成了自己的學派。他嘔心瀝血修改的《四書集註》長期為歷代封建王朝所垂青,既為治國之本,也作為人們思想行為的規範,成為封建科舉的標準教科書。朱熹晚年還在武夷山九曲溪畔大隱屏峰腳下創建武夷精舍,廣收門徒,聚眾講學,受他影響的學者不計其數。從這點來看,朱熹對教育事業的貢獻實在堪與先古的孔子相媲美。難怪人有“前有孔子後有朱子”之說了。

中華書脈·朱熹:孔子之後,一人而已(上)

孔子講學

朱熹後來也不是沒有動過再在朝中有一番作為的念頭。宋孝宗傳位於宋寧宗趙惇後,朱子也因對教育事業的巨大貢獻而再次被召進宮講學,成為寧宗的老師。本想著抖擻精神,好好培養這個皇帝。卻不想他反覆對皇帝強調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目,因為限制了君權所以很快遭到寧宗皇帝的嫌棄,當時執政的韓侂冑也對他不滿,這也為後來的“慶元黨案”埋下了伏筆。由此,朱熹僅僅在朝待了一個多月,就又被扔了出去。

中華書脈·朱熹:孔子之後,一人而已(上)

讓我們回到開頭說的,一代大儒朱熹被diss得最慘的那場慶元黨案。不過,在說這個慶元黨案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小插曲。

朱熹在兩浙任職時,曾經六上奏章,彈劾台州知府唐仲友。說到這倆人的關係,那真是歷史上一個聚訟不已、至今亦難以辨清而又無法繞開的千古難題。朱熹為官清廉,又為學術界作出了巨大貢獻,這完全沒啥可說的。而有意思的是,這個唐仲友做官也頗留下了一些清德的名聲,同時,這位唐兄也是一個文采昭著的大才子。雖沒法比肩朱熹,但從儒學發展的角度來看,也留下了不少值得稱道的學術思想。那麼德名滿天下的大儒朱熹為何掐著唐仲友不放呢?歷來有說主要幾個原因如下:

中華書脈·朱熹:孔子之後,一人而已(上)

唐仲友像

一說是因為二人學術思想不合。南宋孝宗開創了乾淳之治後,學術界百花齊放。唐仲友屬永康學派,這永康學派與永嘉學派併為“事功學派”,主張“義利雙行,王霸並用”。有興趣的學者可以深入查詢瞭解一下這些學派的主要思想。簡而言之,跟朱熹所提倡的性命之學完全不是一個路子,聊不來。聊不來的結果當然就是互相看不順眼。朱熹彈劾唐仲友,歷來被一部分學者認為是“文人的學派之爭”,甚至宋寧宗自己也說,秀才之間鬥氣而已。然而當真是如此簡單嗎?恐怕還有待斟酌吧。

二說就牽扯到了一個叫嚴蕊的歌妓。這唐仲友是個才子誠然不假,而才子風流也是真。唐仲友和風塵女子嚴蕊相交甚深,時常同宿,這在朝規嚴格的宋王朝是不被允許的。而身為理學大家的朱熹當然更看不慣,於是屢次彈劾。沒想到這嚴蕊是個硬脾氣,就是不承認二人有有傷風化之罪,縱身陷囹圄,口頭卻是半點不松。再加上嚴蕊素有才名,一首《卜算子》深為世人所愛(後也有一說此首《卜算子》並非嚴蕊之作)。時日既長,輿論竟漸漸倒向嚴蕊這邊。這讓朱熹相當鬧心。最終這嚴蕊倒因被朱熹彈劾一事落了個善果,從良做了宗親貴族的妾室。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卜算子》

中華書脈·朱熹:孔子之後,一人而已(上)

名妓嚴蕊

還有一說就是唐仲友並非表面上看起來那樣清正廉明。儘管在災荒中有也有“發粟賑濟,抑拊弱”之舉,卻不顧年荒民困,為完成朝廷和戶部下達的限時上交稅收任務,致使怨聲載道,民不聊生。朱熹在赴浙西提舉任上曾親眼目睹台州災民扶老攜幼逃荒的慘景,義憤填膺之下,怒劾唐仲友。此點據說倒是屬實,由此看來,朱熹對唐仲友的不滿,應當是多種原因累積的。

朱熹羅列得有理有據,最終也只是不了了之。但是數年後,當別人彈劾他的時候,他就不那麼幸運了。

公元1196年,監察御史沈繼祖彈劾朱熹十大罪狀,除了給他戴上“不敬於君”、“不忠於國”、“玩侮朝廷”、“為害風教” 等帽子外,一系列捕風捉影的花邊緋聞也隨之而來:“誘引尼姑二人以為寵妾,每之官則與之偕行”,“家婦不夫而孕” ……這信息量真是太大了。您仔細品味——首先,是說他勾引尼姑做小妾。還不是一位,是兩位。納了這兩位為妾之後,不但不藏好,還帶出去招搖過市。好,下一件——兒媳婦守寡好多年竟然有了身孕?這什麼情況?難不成和朱熹有關?此條八卦一出,一時引得世人浮想聯翩。這兩件緋聞傳開之後,朝野譁然。滿口“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學大師朱熹竟然是一個“披著人皮的禽獸”!此事一出,不僅世人議論紛紛,連皇帝也不站在他這邊。德高望重的朱子身敗名裂,那些紛紛站出來為他鳴不平的官員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處罰。朱熹門人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苦不堪言。朱熹倡導的學術也被視為“偽學”,程朱理學、陸王心學在這一時期皆遭到巨大的衝擊。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慶元黨案”。這不僅僅是朱熹人生中的一劫,也是歷史上一場文化浩劫。此後,乾道、淳熙年間的那種學術繁榮、學派林立、百家爭鳴的局面一去而不復返,南宋王朝也走向更深的衰落。

不過,上邊所列的這些花邊緋聞,仔細品品就發現其邏輯實在經不起推敲。但這樣bug滿滿的說法為什麼會打擊到朱熹呢?我們且看當時朝廷的情況——當時的權臣韓侂冑策劃了一場打擊右相趙汝愚的活動。但是趙汝愚畢竟是宰相,不好動手,他和朱熹關係親密,就拿朱熹開刀吧。就這樣,政治的小風嗖嗖刮到了朱熹這。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可以無辜。何況朱熹這種在學術界這樣富有影響力的人呢?朱熹的私生活我們無從得知,但可以說,朱熹是這場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最終,朱熹雖然躲過了被殺頭的命運,卻只能揹負著“偽君子”、“假道學”的罵名,在老家鬱鬱而終。

據聞,朱熹一直到臨死的前一天,還拖著病體,修改《大學章句》,其對學術之關注不得不令人道一聲歎服。

朱熹死後,對他滿懷崇敬的辛棄疾不遠萬里來到他的墳前哭悼,並留下了“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生”的千古名句。要知道,無論從政治立場,或者是學術思想來看,這兩位都不是一路人。但稼軒對朱熹推崇至斯,朱熹人品的可貴之處真的值得深思。

中華書脈·朱熹:孔子之後,一人而已(上)

一代詞宗辛棄疾

許多人並不瞭解朱熹,其實只要深入地走進朱熹,就會發現除了這堆讓他晚年蒙塵的桃色緋聞和一句“存天理滅人慾”的口號之外,他真的還有更多的東西值得學習和品味。如果閱讀《朱子語類》,你會感嘆於朱熹真的很博學多識。先王正典、先秦諸子、佛學、詩詞、歷史、文學無所不窺,無所不曉。理學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其實他在史學、經學、科學、文學、書法方面都有非常高的成就。朱熹的詩文,“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樣的千古名句我們就不多提了,他寫的那些《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註》涉獵之廣,在此也不多談。我們且在這裡看看朱子的書法——朱熹的書法思想與他的理學思想是相輔相成的,因此,他將漢字的書寫也視作學道的必經訓練。朱熹的書法觀念在於以“善”作為終極標準,這裡的“善”不僅要求文字寫得規矩端莊,還要通過書寫展現儒家的精神氣質。當然,朱熹在遵循法度的前提下,也並不排斥草書的藝術美。朱熹的書法及書法理論對當時及後世都產生了很大影響,書法藝術由此在南宋完成了與政治、倫理道德的一體化。“求正統” “尚古法的傾向成為其時的主導觀念。北宋蔡襄、薛紹彭被充分認可,由此不難看出朱熹觀念的影響力。

朱熹的書法有“漢魏風骨”和“韻度潤逸”之譽,點畫圓潤,穩健典雅,入筆隱鋒藏芒,儼然是一副儒雅的大師神態,歷代書家對其多有讚譽。今為大家帶來幾幅朱熹的書法妙品,透過這些文字,我們還可一觀這位大儒的風神!

中華書脈·朱熹:孔子之後,一人而已(上)

朱熹《秋深帖》局部

中華書脈·朱熹:孔子之後,一人而已(上)

朱熹《呈提舉中大契文》局部

中華書脈·朱熹:孔子之後,一人而已(上)

朱熹《大桂驛中帖》局部

中華書脈·朱熹:孔子之後,一人而已(上)

下期預告:

下一期文章將為您帶來

“ 中華書脈·文采風流,一時之宗:王鞏”

本文已在本心書法APP中發佈,

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本心書法”即可下載。

微信搜索“本心視界”關注訂閱號,獲更多書法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