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澤平:美聯儲無限量寬鬆 市場還在擔心什麼?

 1、3月23日,美聯儲宣佈了開放式的資產購買計劃,即本週每天都將購買750億美元國債和500億美元機構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這是一種無限量、無限續杯式的量化寬鬆,直到達到穩定金融市場流動性和經濟的目的。

同時,美聯儲還將為最近被大幅拋售的企業債創設兩個流動性支持工具。

美聯儲還將建立TALF支持學生貸款,汽車貸款,信用卡貸款等。

美聯儲還將為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提供流動性支持。

美聯儲還將將宣佈“商業貸款項目”以支撐中小型企業貸款。

任澤平:美聯儲無限量寬鬆 市場還在擔心什麼?

總之,面對由於槓桿交易踩踏和金融機構擠兌引發的流動性危機,以及疫情快速升級導致的經濟損失,美聯儲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和劑量提供流動性支持。這是繼3月16日美聯儲剛剛推出 “零利率+7000億美元QE”、18日美聯儲購買商票之後的政策升級,劑量頂格,覆蓋面更廣。基本是向市場宣佈,別恐慌流動性,我來HOLD一切,我用一切來HOLD。

流動性危機往往是金融危機的前兆,而且救助都是有時間窗口的,2008年9月雷曼倒下,直接導致後面救助成本幾何級數增加。美聯儲應該吸收了08年的教訓,所以出手又快又重,一擼到底。

2、除了無限量QE的推出,後面還有2萬億美元財政刺激的大招。為挽救疫情衝擊下的美國經濟,美國政府以及美國國會原計劃在美國時間週日晚間通過一項價值近2萬億美元的救市計劃。這裡包括“直升機撒錢”計劃,直接發消費券,往老百姓賬戶上直接發錢。根據《洛杉磯時報》等媒體報導,由於要在方案設計和實施上存在技術分歧,要討價還價,暫時陷入僵局,但推出可能只是時間問題,“美國朝野上下都同意應該出臺一個經濟刺激計劃去挽救疫情衝擊下的美國經濟”。

至此,短短一個月,我們就看到了美股四次熔斷,以及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的貨幣寬鬆和財政刺激。

3、但是這一切,竟然都沒有阻止美股低迷,市場究竟是在擔心什麼?

市場仍然有三大擔心:

第一,市場擔心疫情何時能控制住?3月23日全球確診病例超過35萬,美國快速超過3.5萬,意大利、西班牙、德國等還在大幅攀升。美歐跟中國國情不同,難以採取隔離、強制限制聚集等手段,導致控制疫情時間更長,代價可能更大。顯然,貨幣和財政刺激對控制疫情作用不大,考驗的是國家動員能力。

第二,市場擔心經濟停擺會否爆發失業潮?隨著美歐疫情蔓延和防疫手段升級,市場普遍預計二季度美國經濟將大幅負增長,貨幣刺激和流動性支持更像是止疼劑。正確的步驟應是先遏制疫情,然後恢復生產生活,最後擴大內需。

第三,貨幣能解決一切問題嗎?比如股市泡沫、企業高債務槓桿、製造業外遷、產業空心化、收入差距拉大、貧富分化、社會撕裂、美國夢暗淡等,這些正是過去長期貨幣超發埋下的風險。再次飲鴆止渴,是否陷入惡性循環?

現在美國的政治被民粹主義綁架,貨幣政策被政治綁架,十分危險。反而80年代裡根時期減稅、建設互聯網基礎設施、沃爾克遏制通脹,展現了精英在危機時期的歷史擔當和專業素養。

4、形勢走到今天,十分嚴峻,但也沒必要過度渲染,仍然是有解的:

1)歐美如果動員起來,精英敢於擔當,願意付出短期代價,可以較快的遏制疫情。畢竟中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的抗疫成效顯著,雖然模式不完全一樣。未來主要看歐美國家抗疫的措施升級。

2)和中美貿易摩擦一樣,中國應展現開放姿態,化危為機,不要捲入到是非之中,更不要打口水仗,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根本。世界各國政府應該加強團結合作。

3)做好應對全球經濟金融危機的充分準備,國內一定要擴大內需,經濟增長已經顯著低於潛在增長率,需要加強逆週期調節,幫企業渡過難關,這時候不要再把逆週期調節和結構轉型對立。如果不擴大內需,一味讓企業加快復工復產會增加企業困難,因為外需訂單在快速減少,生產的產品變成了庫存積壓。

5、雖然中國成功進行了金融去槓桿、抗擊疫情和恢復生產,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難以獨善其身,我們的研究認為,疫情全球大流行和金融危機,將從貿易、外需、產業鏈、資本流動、金融市場、疫情輸入、外匯、房地產、交叉傳染等途徑向中國傳導。因為傳導是有時滯的,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後的金融危機和各國經濟衰退對中國的影響可能更深遠,現在還遠沒到宣告勝利的時候。比如,美國次貸危機2007年中就已爆發,但是由於影響時滯,直到2008年,國內的出口訂單和外需才大幅收縮,金融市場暴跌。

所以,要“做好應對全球經濟金融危機的充分準備”,沒準備是危,有準備是機。我們當前的任務是三大戰役:抗擊疫情、恢復生產、擴大內需。目前前兩仗打得很好,當務之急是擴大內需,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後續衝擊,防止失業潮和企業倒閉潮,形勢十分嚴峻。這一次應對要以財政政策為主、貨幣政策為輔,啟動“新基建”的緊迫性上升。

怎麼對沖疫情和經濟下行?“新基建”,短期有助於擴大需求、穩增長、穩就業,長期有助於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推動改革創新,改善民生福利。支撐未來20年中國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的“新基建”則是5G、人工智能、數據中心、互聯網等科技創新領域基礎設施,以及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消費升級領域基礎設施。

任澤平:美聯儲無限量寬鬆 市場還在擔心什麼?

6、美元超發,是在向全球分攤經濟金融危機的成本,剪羊毛,這是美元63%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決定的。1929年大蕭條,當時還是英國主導全球,美國無法分擔成本,結果率先打起了貿易戰,以鄰為壑,這是美國經濟歷史的另一面。看問題要全面,美國有偉大之處,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也不要被洗腦,尤其是當其迴歸到本國利益優先的大背景下。

我們建議應減持美元資產,在全球大規模買入石油、天然氣、鐵礦石、土地租賃權、農產品、海外高科技公司股票、黃金等。 現在我們正面臨歷史性機遇,因為無論石油還是股票,都在打折出售,有的甚至打對摺,何必抱著日益氾濫的美元美債呢?

中國外債規模很低,沒必要儲備高達3萬億美元的外儲,沒必要為美國過度消費和舉債融資。而且中國吸收了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東南亞國家的教訓,一直對短期資本賬戶開放十分謹慎,關鍵時期可以動用臨時資本管制。

未來應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當然,內聖外王,外部金融霸權是內部經濟軍事綜合實力的延伸,根本上取決於自身的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

7、重溫《這次不一樣:八百年金融危機史》、《兩次大危機的比較研究》、《債務週期》、《房地產週期》、《滅火》:

1)金融危機:一個永恆的現象。

2)時代在變,但人性像山嶽一樣古老。人性是健忘的,從貪婪到恐慌。

3)國外債務危機主要是債務違約、匯率貶值和資本出逃,國內債務危機主要是通貨膨脹、資產價格泡沫和貨幣貶值。

4)這一次不一樣?內在的邏輯都一樣。貨幣超發、金融自由化、監管放鬆、過度投機是金融危機的土壤,高槓杆是風險之源和火藥桶。

5)銀行業危機和資產負債表衰退,是金融危機向經濟危機蔓延的機制。全球化背景下,很難獨善其身,通過貿易、外需、產業鏈、資本流動、金融市場、外匯、房地產等傳導。房地產是週期之母。

6)危機有自我拓展路徑,流動性危機、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社會危機、政治危機、軍事危機,及時阻斷傳導鏈條很重要,但也要兼顧道德風險。

7)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就像剛剛發生,2015年股災依稀如昨,2020全球金融危機再次來臨。經濟學仍任重道遠。大危機呼喚大變革,呼喚重大理論創新和思想突破。

文章來源: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任澤平 馬家進 石玲玲 梁珣 王孟嫫 範城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