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指導五——段落作用,結合教材名篇講解分析

新一輪的教學改革,伴隨著教材內容的改革、考試形式的改革已經全面鋪開。對於語文考試來說,最顯著的變化,是試卷中文字閱讀量的增加。溫儒敏先生的著名論斷“未來15%的孩子再努力也做不完高考題”讓很多中小學生和家長戰戰兢兢。事實上,現在的中考,就已經在向這個目標努力。初中語文試卷中,課內課外古詩文至少兩篇,現代文閱讀不同題材的文章至少兩篇。這還不包括綜合性學習的閱讀材料題,不包括基礎知識檢測 中語段語句的閱讀。所以說,今天的中小學生,也要練就一身閱讀理解的本領,才能應對越來越難的語文考試。

閱讀理解,本來就是最讓學生頭疼的內容,答題常常是不得要領。如今的考試改革,閱讀文本數量和篇幅的增加,閱讀理解難度的增加,更讓學生對閱讀理解題產生畏難情緒。

其實,閱讀理解,一直有法可依,也有章可循。只要掌握其中的規律,再結合文本內容做具體分析,再細心組織語言完成答題,都可以不丟分,或者少丟分。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指導五——段落作用,結合教材名篇講解分析

今天,我們結合初中語文教材中名家名篇,分析文章中語段的具體作用,並總結答題規律和技巧。

四、文章中某些語句和段落作用。

(一)過渡句(段)的作用。

1、段落判斷:一般放在兩個內容之間,常常獨立成段,在內容和結構上能夠承接上文並引起下文。

2、常見問法和答題規律:

第一種問法很直接:這個語段什麼?在結構上有什麼作用?這樣的直接提問,且明確了要回答段落在結構上的作用,就可以判斷為過渡段回答時也很簡單: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第二種問法要求會變多:簡要分析這個語段是如何過渡的?或者如何承上啟下的?

這個問題,直接告訴你。比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描述了百草味的美景和快樂生活之後,在敘述去三味書屋學習之前,作者用了一個過渡段,既表現了自己對百草園的無限留戀,也表達了對家人將自己送到三味書屋的不解;在結構上,有效地承上啟下,自然地過渡到下文內容。

答題規律:“------”承接上文百草味的美景和快樂生活;“------”引出下文對三味書屋學習生活的描述。引號內的內容要麼引用原文,要麼概括重點。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指導五——段落作用,結合教材名篇講解分析


(二).插敘段落的作用。

1、段落判斷:插敘,是記敘順序的一種。指在敘事過程中,插入一段或幾段文字來回憶相關往事。這些回憶的段落即為插敘段。

2、常見問法:

一是給提示的問法:這些回憶有什麼作用,請結合文章內容回答(分析)?用“回憶”提示學生,這是插敘,要分析插敘內容的作用。

二是直接提問:這段插敘內容有什麼作用?

3、答題規律:分析插敘作用,一定要結合語境分析,挑選重要詞語組合成句,完成答題。

①補充了……情節,交待了……的原因,豐富了文章內容。比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開頭插入于勒叔叔年輕時揮霍家產後被送到美洲並寫信回家說要報答哥哥的敘述內容,不僅補充了小說情節,還交待了菲利普一家“盼于勒”的原因,也和後文發現落魄的于勒後克拉麗絲再次辱罵于勒、一家人遠離於勒的內容相呼應。

再比如林海音《爸爸的花兒落了》中寫到英子去醫院看望生病的父親,父親叮囑她第二天的畢業典禮不要遲到。之後,文章插入了英子因為不愛上學而被父親責打的一段回憶,交待了父親說這句話的原因。

②更好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比如《爸爸的花兒落了》中英子看到院子裡爸爸種的花,會議起爸爸每天下班後第一時間就去看花澆花的情景,突出了爸爸愛花的形象特點,從而使人物形象更立體。

③和……相對比,使文章結構更完整,主題更鮮明。比如魯迅的《故鄉》,小說中插入了對少年閏土和青年楊二嫂的描述,和後文相對比,讓我們看到了舊社會里每況愈下的社會經濟狀況和人物精神面貌。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指導五——段落作用,結合教材名篇講解分析

(三)景物描寫段落的作用。

1、常見問法:

一是直接提問:景物描寫段落的作用?

二是提示提問:這段文字烘托了誰的什麼心情?渲染了怎樣的氛圍。

2、答題方法:寫作方法+語段內容+表達效果

3、具體答題方式:

①渲染……的氛圍,烘托人物……的心情。比如魯迅《故鄉》開頭的景物描寫,渲染了故鄉的荒涼破敗的氛圍,也烘托了“我”悲涼的心境。再比如魯迅《社戲》中“月夜行船”內容中的景物描寫,渲染了江南水鄉月夜裡的寧靜氛圍,烘托了少年們去看戲的愉快心情。

②設置人物活動場景(一般為景物描寫),為下文寫……做鋪墊。比如孫犁《蘆葦蕩》,開頭寫蘆葦蕩環境和氛圍。

③暗示事情發展的結局,給人以想象空間。比如劉成章的《安塞腰鼓》的結尾,在結束了前文對氣勢磅礴的安塞腰鼓的描寫之後,作者忽然收筆,描繪出一種寧靜和渺遠,似乎依然沉浸在粗狂豪放的腰鼓聲中,回味悠長。

以上,針對語段作用做了簡要分析。

(四)說明文語段分析

1、答題方法:寫作方法+語段內容+表達效果

2、具體答題方式:

①比如: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介紹了------的------特點,使說明語言更加準確。

②比如: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介紹了------的------特點,使語言更生動更形象。

以此類推。

(四)議論文語段分析

1、答題方法:寫作方法+語段內容+表達效果

2、具體答題方式:

①比如:運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闡述了------,使論證更具有說服力。

②比如:運用了 設喻論證的方法,論證了------,使論證語言更加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以此類推。

以上是常見文體中幾種常見語段的作用分析。針對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分析,您還有什麼建議,請在評論區給我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