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禁止清明上山扫墓,而农村由于路口多,该怎么防控?

粤东古邑人氏


这是全民素质的问题,不必要担心。安全第一无人不知。但有的人,个人姣幸心理可能无法预测。防控疫情人人皆知,扫除疫源身体健康,国泰民安。


党书学


清明节是我们的一个传统节日,今年在4月4号,还有2个礼拜,不过,按照我国疫情的防控情况,到清明节的时候疫情防控,应该会有大大的好转。如果说当地处于需要,封闭了一些特殊地方,怕引起火灾等问题,我想在此情况下,农村的老少爷们们,站在安全的角度上应该会理解,自觉执行。


毕竟这次疫情的问题,给大家都带来一定的影响,可以说在我们绝大部分人的一生中,都有深刻的“意义”——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就是力量。看看在疫情防控工作过程中,我们全国各地人民的整体素质、自觉性等,哪一条不是全世界各国的楷模?绝大多说人都能够很好地执行当地的防疫举措,认真对待防疫的问题,才换来如此高效的防疫效果。当我们大家意识到,疫病给我们每个人健康带来巨大危害时,都会相应当地防疫的高效和建议,极个别不遵守“规则”的人,会得当相应的“惩罚”。

村里老话说:人在做,天在看。农村人更讲究这样的说法。实事求是的说,看看最近全国各地回流的“毒王”事件,都是哪里的人大家也清楚,村里人在疫情面前,只要是上级提倡的防疫建议,都会很好的执行。因为农村的生活环境比较简单,人们讲究一个“面子”,老话说:“人要脸,树要皮,没脸没皮啥东西”?十里八乡的大家都互相认识,无论处于“面子”的需要,或者处于安全的需求,大家都会遵守上级的防疫指示,争取早日把疫病消灭掉,才能够更加从容的劳作、祭祖、过节等活动。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三农的高度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现在整体疫情也也已经逐渐过去,除了湖北武汉地区以外,其他各地省份都开始了复工复产。而湖北地区比如荆州、襄阳等地很多农民工也开始陆续往浙江、江苏、广东等地进行打工。目前清明节放假通知也已经公布,包括调休一起有连续三天,因此很多人都提前准备着行程。



现在还没有听说哪个市禁止清明扫墓,清明作为我国一个传统佳节,它是人们祭祀先祖和表达哀思的节日。这时候很多人会从回到农村,而农村也瞬间热闹了起来。现在虽然疫情逐渐消去,但是整体防控依然不能丝毫松懈,最好还是不要到人多的地方,以免增加感染病毒的风险。

现在还没有到清明节,按照防控要求,如果是外省回到农村,那么还是需要进行隔离观察的。农村路口虽然比较多,防控起来比较难,但是我国各大高速路口、火车站、汽车站、飞机站等地人员都已经做好相关措施了,这个作为农民不必须担心。



我们在清明节期间,除了要做好疫情防控以外,同时还要做好放火工作。特别是近期多地降雨比较少,农村山上比较干燥,在扫墓的时候更加容易引起火灾。我国每年因为在清明节期间扫墓而引发火灾的案例不在少数,风干物燥,小心火烛。而对于病毒防控而言,现在这几天全国每天新增病例基本上在30多例。

而最主要的是现在受到境外输入型病例的影响,也就是说由境外人员进入我国而携带,这个防控难度比较大。



但是即便如此,我国在这次疫情防控当中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而境外输入型病毒疫情也基本得到控制,现在各个海关、岸口都加强了人员的病毒检测和防控措施。总体来看,作为农村地区而言,受到境外输入型疫情影响概率比较少。

如果农村中有谁从国外回来,那么是比较接受隔离观察的,而如果都是附近人员,在目前来说风险不大,但是我们也并不能松懈,只能说希望这次疫情快点结束。


乡村波比


前几天一个在济南的朋友打电话问我,老家是不是允许清明节上坟?他说济南已经公布,清明节不允许上坟,不知道我们老家什么情况,如果允许上坟,他将在清明节回来,不然就不回老家。

我们老家这边的习俗是这样的,就是儿子孙子上坟必须要在清明节当天,而女子给父母上坟,不需要清明节当天,尤其是新坟,是要提前上坟的,所以昨天晚上我的一个女性朋友跟我说,她今天要回老家去给母亲上坟。农村上坟跟城市的公墓还是有区别的,只要不是清明节这天,各家上坟都不会赶在一天,坟地里根本没有人,所以只要上坟不烧纸不带火种,我们这里还是允许的。



我们胶东农村的路口基本都解封了,拿我们村来说吧,也就是两三天以前,把村里各个路口的挡板全部拆除了,不过如果说清明节当天不允许去上坟的话,那村里的大喇叭会在清明节前一天下通知,村里有关人员也会在村民群里公布,告诉大家清明节不允许上坟。这样村民们在接到通知以后,会很自觉的就不去上坟了。大家都知道疫情的严重性,就像元宵节一样,村委会的人在喇叭里提前通知全体村民,元宵节禁止上坟祭祀,村民们没有一人去上坟。



虽然说现在很多地区已经全面解封,但是毕竟疫情没有完全结束,大家上街还都戴着口罩,去超市或者银行还需要登记,并且身份证手机号都要留下,所以说人们的防范意识还是挺高的。即使已经解封,像题主说的农村路口太多,可能没有办法控制上坟的人。其实这个完全没必要担心,只要村里一句话,说为了疫情,大家今年禁止上坟就行了。

现在千万不要小看我们农村人的思想觉悟,前几天我有个朋友刚从外地回来,跟我微信聊天,我问她在哪?她说昨天刚刚回来,自行在家隔离。我说这么自觉啊,她说这是起码的,根本不需要别人提醒,自己就知道给怎么做。不给国家添乱,就是做贡献了。如果真的不允许村民们去上坟,那就提前通知大家就可以了,跟路口多少没有关系。



灵子


转眼间就到了清明节了,很多人要在这个时候进行祭祀祖先的活动,大部分的祭祀方式也都是在十字路口去进行烧纸,或者是上山去扫墓。但是现在我们都知道疫情并没有真正过去,特别是我们黑龙江这防控依然有些吃紧,因为最近境外的输入病例,所以防控也并没有松懈,那像清明节这个日子势必大家一定会上山扫墓,特别是农村的上山的道路也特别多,那该怎么办呢?今天老贾就来跟大家聊聊;

一 地方的媒体可以尝到类似,倡议书,公益短信的形式,推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追思,和书写寄语,网络祭扫的形式,在今年这个特殊形式面前。我相信自己家的老一辈人也会理解的。


二 现在很多地方政策都出现了网络祭扫的方式,代祭服务,通过直播的方式给逝者展示出祭扫现场的画面,可以帮助家属实现远程追思缅怀。

三 设立相应的惩罚机制,特别是地方的党员干部要起好带头作用。对广大群众做好宣传,让老百姓们认识到现在的疫情并没有得到一个真正的遏制,我们这个场疫情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胜利,如果真有不听劝告者,依旧要逆势而行就要做好处罚的工作,起到以儆效尤的效果。


不过你像一些现在疫情不严重的地区,也不能采取这么硬性的条件,也可以采取健康码的制度,分批分流的让人们上去扫墓去。千万不要产生聚集,而且现在才3月21日,距离清明还有一段时间,说不准这段时间疫情就已经在国内得到一个彻底的遏制。

好了今天关于清明上山扫墓,农村路口多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大家感觉不错的话就给点个关注和赞吧。


老贾聊三农


不知道题主是哪儿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你们本市真的现在已经下达了禁止清明上山扫墓的规定,但是,如果真有这个规定,其实执行起来并不难。

我们先假定,题主所说的这个禁止令确实是当地政府下达的命令,是必须要执行的禁止扫墓令,且不管说这个命令是不是存在,或者是不是合理。假定真不允许老百姓上坟扫墓的话,那么,不管农村路口有多少,执行起来难度并不是太大的。

因为,这个命令,禁止的是农民上山扫墓,而不是禁止农民出村干别的其他的事情。从这一点说,根本就不要去堵路口,何况,你要禁止的是上山扫墓,堵路口是没有道理的,如果人家从路口通过,你有什么资格不允许人家通过?全国各地现在农村基本上都已解封,禁止堵路,要允许老百姓正常生产和生活,这是大形势。

你要禁止扫墓,那好,农村的墓地都很清楚,一个村庄,不管分几个姓氏,各姓的墓地都是比较清楚的,不存在一家一块坟地的事情,只要全村党员干部动员起来,在每个姓氏的墓地跟前设上两个岗哨即可。谁家清明扫墓,也要到墓前去添土压纸的,总不能跑到大路口去扫墓吧?

所以,只要在各墓地设立值守人员,完全可以做到禁止扫墓。不过,话又说回来,哪一级政府,可以禁止百姓上坟扫墓呢?晏子做为机关干部,每年清明都到乡下去防火值守,我们是以防火为目的,也是在坟墓周围设立卡哨,允许百姓上坟,但不允许带有火种,提倡文明祭祀,添土压纸都可以,但不允许烧纸,禁止一切明火。并且,政府还统一花钱,每家每户都可以免费领到上坟祭祀用的花束,这样老百姓都能接受,效果非常好。而有的地方,统一设立焚烧池,谁家要烧纸,就是统一设立的焚烧池中烧,确保万无一失。

今天题主所说的禁止清明上山扫墓,我估计是基于当前的疫情,而不是基于防火。如果基于疫情的话,我觉得这个规定是假的。因为全国目前已经连续三日没有新增确诊病例了,你们当地肯定也不例外,目前到清明扫墓还有半月时间,哪个政府会提前做出这样的规定?不过是,当前春干物燥,确实如果发生火灾,清明上坟还是以禁火不目的,不分青红皂白地禁止上坟扫墓,这样做法有违情理,也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

综上,清明上坟要全面禁火,而不是全面禁止百姓上坟,谁都是爹妈养的,中国人讲究个香火上传,清明是最受重视的春祭日,国家都有法定假日,就是为了让大家上坟祭祖,我以为哪一级政府也不会下达全面禁止上坟的命令。只不过是今年清明特殊一点,除了防火,还需要做好疫情防控,建议大家上坟时不要合族聚集上坟,应该分散开来,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


齐东晏子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新冠疫情原因,为了防止亲友聚集一起扎堆祭祀活动,有些地方确实出台了禁止到坟前烧纸等活动,如果仅从疫情防控的角度看,对于一些家族观念比较强,家族比较大的情况,禁止聚集祭祀活动,确实对疫情防控有好处,但是对于一些只是一家三两口人去坟地扫扫墓也应该问题不大,但是既然上级有规定了,我们大家就应该遵守。

由于一直在村子里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感觉到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不好搞,每天的在村子里四周各个路口上值守,要对每一个人进行登记、测温、扫健康码,还要填写各种表格,确实很累。

今年的清明节是4月4日,按照每年的习俗,我们当地人都要到祖先的坟头上烧点纸钱,摆上些水果,再打扫一下墓地周边的杂草,表示一下对逝去先人们的哀思。

但是今年接到通知,清明节不能去祭祀了,这就给我们这些搞疫情防控的人带来了工作压力,主要是村子通往坟地的路口太多,封堵路口的人手不够,再说了,有很多坟地距离村子都不远,有些人可以从田地里直接走过去,拦截难度大。

还有即使在路上堵着去上坟的人了,人家就1、2个人,人也不多,到坟地那一会就会来,根本就不存在聚集的事,这种情况如果放了,是违返规定,如果不放又不近人情,都是一个村子里住,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虽是如此,但是“疫情就是命令”,为了早日根除疫情,我们还是不能考虑太多,坚决执行上级命令。经村委会研究决定,采取三项措施:

第一,通过村里的大喇叭,从现在开始,每天进行禁止上坟烧纸等祭祀活动的通知,并讲明厉害,宣传到位。

第二,增加工作人员,把村里的党员、干部、退伍军人等集中起来,分成6个组,每组3人,把住4个道口,禁止所有祭祀的人出入。

第三,成立2个巡逻队,每个队3人,从4月1日开始,进行24小时轮班巡逻值守。

不知道这样做是否可行?大家怎么看?


三农广讯


请点击关注【乡村关中】, 分享不一样的“三农”精彩。

从古至今清明节就是一个色彩情绪浓郁的节日,在这个传统的民风民俗中,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七绝·清明》脍炙人口,全诗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古诗写出了清明时节的文化传统,也写出了这个节日的特点,抒发了人们节日的思绪。那么,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各地春节期间取消了各项民俗活动,那到了清明祭祀先祖也不得不取消。那么,农村路口多,该如何才能做到禁止清明上山扫墓呢?作为“三农”领域民间观察员的【乡村关中】认为,一是农民要尊重疫情防控,二是要科学文明祭拜,改用其他方式祭拜缅怀先辈。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做好禁止村民上山祭拜的宣传工作。

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前夕,各地农村的党员干部要做好清明节祭拜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同时,村干部提前利用村委会广播、手机微信、村庄微信群,以及宣传车等形式,做好清明节禁止上山祭拜的舆论宣传工作;要通过村微信群等方式,告诉在外的乡亲,暂时不要返回家乡祭拜,这样能有效地减少村民流动,防止疫情输入性传播,各地的村民要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管理规定,因此,做好宣传引导教育工作,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

第二,在村口设卡严禁村民上山祭扫。

今年4月4日是清明节,但现在的疫情防控工作还没有全面结束。面对疫情,我们必须保持防控力度不减弱,各地农村在清明节前夕,就要在进山路口悬挂横幅,设卡检查,告诫村民暂停上山扫墓,各地在上山道路口、村口实行交通管制,严禁村民上山祭扫,或在村庄的祠堂、祖祠等村集体场所进行聚集性祭祀,或者进行其他的民俗活动;同时,严禁村民在村道路、山口等地方焚烧冥币、纸钱等祭祀用品,或燃放鞭炮;对于发现有村民进行上山祭拜,村干部应劝告引导,制止其行为;对于劝说不听者,报告上级疫情防控部门进行惩处。各地村民必须认识到,保护好自身的健康,就是对家庭、对社会最大的负责,也是对先辈最好的告慰和缅怀。

第三,倡导村民采用文明方式祭拜。

现在农民的思想意识得到逐步提高,现在清明祭拜先祖的传统方式虽不能进行,也不一定非要到公墓地祭扫,可采用家庭成员追思、网络祭扫、书写寄语等安全文明的方式缅怀先辈,农民要以实际行动支持当前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人人都要做文明之风的践行者和传播者;我们明白,现在虽不能到公墓亲自祭扫,可待疫情解除后,到其他的时间段祭扫墓地,比如在亡日、周年纪念日,或到重阳节、冬至等节日时再祭扫,这也是很好的方式。

总之,在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各地疫情防控还没结束,国外疫情还在蔓延扩散,疫情输入性风险依然严峻,因此集中祭扫活动,可能引发输入性和聚集性疫情发展,只有禁止清明节上山扫墓祭拜,有效减少交叉感染,才能有效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所以人人必须遵守这项规定,人人都要树立起责任意识,这才是重中之重。祭拜先祖可改用其他方式进行,为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最后的努力!

我是职业农民【乡村关中】,我们一起关注“三农”动态,解析“三农”热点,剖析“三农”万象,探索“三农”规律,推动“三农”发展。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分享。


乡村关中


我们辽宁省在3月17号发出公告通知,在清明节,禁止一切扫墓活动,公墓属于人员聚集的地方,如果都去参加扫墓,势必造成交叉性感染,那样会造成病毒来个反弹,会出现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有些农村人,受传统的思想约束,他们也许不遵守这项通知规定,会冒着一定的风险,去公墓或者自家的坟地去扫墓,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管理,才能起到效果。

有的农村人他不看新闻,也不看手机,可能不知道这个通知的,清明那天他们会去农村的公墓,或者这家的坟茔地进行扫墓,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做出一点点的努力,在农村的各个路口,在农村坟茔地附近设关卡,劝说村民,们禁止到自家的坟茔地去扫墓,农村各个路口特别多,得增加人手,扩大关卡范围,才能起到一定的成就。

再有就是由村干部,完成这项任务,村干部对农村的事情特别清楚,让他们在农村用大喇叭做宣传,通知今年禁止扫墓,可以在村口设关卡,不让村民到外边去扫墓,进行劝说的形式,告诫村民是今年清明,禁止到自己的坟地里扫墓,这个办法是行之有效的,毕竟每位村民,他们都听当地村干部的,这也能减少点出外去扫墓的农民。

就是有人通过别的渠道,他们也进不去公墓的,因为城市和农村,公墓都已经关闭,就是走到地方也得返回来,公墓这一片是不用想了,主要就是农村的坟茔地,这个是主要管控的地方,这就需要村干部做工作了。


三农刚子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是后人祭祀祖先,表达对祖先的哀思之情,有利于凝聚家族关系,弘扬孝道文化。清明节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有诸多的习俗,比如踏青、插柳、拔河等。在清明时节祭祀既是对祖先的缅怀和对孝道文化的传承,也表达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词表现的是古代社会人们在清明当天的精神状态,如今清明当天悲伤的情绪在慢慢消减,新颖的祭祀和表达哀思的方式数量在增加。

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祭祀祖先是最大的事情,现在这种观念非常淡薄了,网上祭祀、代祭祀各种新鲜花样让人眼花缭乱。清明节似乎成了一些人的负担,今年清明节对部分人来说减少了不小压力,有的省市出台了禁止扫墓的规定,但并不是所有地区,具体要看当地的规定。清明节传递的本就是对亲人的哀思和感恩,更多需要体验的是后代子孙的诚意和小心,与其网上祭祀或者找人扫墓不如多关心尚在人世的人,比如父母和兄弟姊妹。

禁止清明上山扫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今年受新冠病毒的影响,各地的疫情严重程度不一样,上山扫墓有可能会导致疫情的集中传播;二是往年在清明祭扫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幺蛾子,最多的就是扫墓导致山火,从而加大了消防部门的压力。

从全球疫情的发展趋势来看,国内疫情基本都控制住了,新出现的感染病例均属于国外输入型,但是依然不能放松警惕,越是在最后,越是要守好最后的关卡。对普通百姓来说,如果当地的确有相关扫墓的规定,要坚定的支持相关部门决定。

农村地区的路况和地形复杂,且坟墓均在人烟稀少的地方,真的要禁止清明上山扫墓的可能性不大。即使相关部门有规定,也难以抵挡住人们祭祀祖先、表达哀思的心情。针对农村地区特殊的情况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基层组织走访入户告知相关信息,做好思想动员工作;二是重要地点设卡检查,对部分群众的扫墓行为进行引导;三是活用规定,减少参与扫墓的人数,避免大量人员聚集。不管有无不能扫墓的规定,都要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去扫墓,自身安全很重要。

清明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更是增强家族凝聚力和传承孝道的重要渠道,传统文化习俗不该在时代发展中被消磨殆尽。今年疫情影响,整个大的形势特殊,但不能一刀切的全面禁止扫墓,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条件的扫墓目前看来完全是可行的。在扫墓过程中要加强两个教育:

一是加深对清明节的认识,引导孝道文化的传承,增强文化核心竞争力;二是建立新时代的文化观念,摒弃传统的思想文化认识。对清明是否能正常扫墓要结合当地的疫情情况决定,有条件性的放开扫墓,引导符合新时代价值观的扫墓行为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