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卓越人士,什么才是卓越人士?卓越人士的五大类型

很多公司的理念都会写上一条:"追求卓越"。

很多员工的奋斗目标都会有这么一条:"成为卓越员工"。

到底什么才是卓越?

卓越不是完美无瑕,也不是"三头六臂",而是一些简单的、你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词汇。

能够在其中任何一项中位居前位,你就是卓越人士。


现在,我们来细数下,卓越人士的的四大类型。


类型一:高超的执行者

高效执行者,具备最好的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

这类人,以超出一般人的能力,坚定执行管理层的决议,而得到公司及领导的重视。

如何成为一个高效执行者?简而言之,就是执行力强。


1. 执行力需要我们时常给自己积极暗示。

人总是在成就中才能更好地前行,而非挫败感。

例如你决定看书,看了一页,一样可以告诉自己,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2. 需要我们锁定一个目标。

执行力与目标相互成就,清晰的目标可以让执行力事半功倍。

没有目标的执行力是无泉之水,没有执行力的目标是一纸空文。


3. 执行需要团队精神。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没有合作,就没有共赢。


类型二:高辨识度的人

高辨识度的人,不一定能力有多强,但一定让人如沐春风,印象深刻。

尤其是我们与他们对比时,明明自己在各方面并不相差太多,却总不如辨识度高的人更幸运。

辨识度,不是表演,而是自我的表达,是塑造个人品牌的最好方式。

如何成为一个辨识度高的人?


技巧一:形象辨识度,简单更有效。

在社交关系中,外表是我们的加分项。

一套有质感的职业套装,会让人感觉更专业和具有信任感。

生活中,选择一些舒适感强的服装,更显合身得体。

搭配一些符合自己风格的配饰,如手表、丝巾、香水,当他人在看到这些搭配时,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你。

回想一下,让你初入一家单位,印象最深刻的人,是不是妆容服饰得体、气质独特的人呢?


技巧二:有自己独特的做事风格,更高级别的辨识度。

形成一套独属自己的处事风格,这套成熟的体系不仅让他们在工作上容易被发现被提拔,更容易让人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技巧三:经营自己的"标签"社交关系,扩宽自己的生活视野。

当我们刷朋友圈时,会发现一些善于经营自己的人:马拉松达人、专业摄影师、美食家等等。

这些特定的标签,就是一个人在社交上有的辨识度。

这样的人,哪怕不常见面,只要相见,也会有说不完的话题,通过自身的优势,而备受瞩目。


成为卓越人士,什么才是卓越人士?卓越人士的五大类型


类型三:无与伦比的高洞察力

职场上有这么一类高光人才。

面对难题,所有人还在苦苦思索答案而一筹莫展,这类人已经在混沌中抽丝剥茧,分析并解决问题,制定的方案让人豁然开朗。

他们可以一眼看透事物的本质,做出更加长远和正确的决定。

这就是洞察力,是极为难得的优势,颇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气魄。


提高洞察力,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培养锻炼:

1. 多观察。

多思考,多观察生活环境的每个角落,尝试感受自己或他人微妙的情绪变化。

2. 多阅读。

读万卷书。通古博今、融会贯通,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增加见识和眼界。

3. 多运用想象力。

大开"脑洞",不断的联想,分析,尝试,提高自己洞察落实的能力。


类型四:某一领域的精尖人才

选择一个领域,深耕成为顶级专业人才,致力于成为业务骨干。

这类人是公司的中流砥柱。


如何在某一领域拔尖?

1. 辨别自己的优势。

具备探索自我的积极意识,探索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才会凭借对自己的认同和发掘自己身上无限的潜能,做出一番成就来。


然后通过一些细枝末节来辨别自己的优势。

如通过不假思索的反应来区分,有些人写一些短评,或许只是200字的内容,也能收到很多好评和点赞,这就是优势所在。

如对比优势。与别人都具备同等因素和条件下,自己对于某一方面的内容,学习能力更强,更容易进入"忘我"的状态。例如学习新乐器,有些人能快速记住旋律或节拍。


2.为拥有这项优势而感到满足开心,产生成就感。

海伦•凯勒说:"当你感到有一种力量推动你翱翔的时候,你是不应该爬行的。"


类型五:持续不断的学习者

这类人,具备高超的学习能力、出神入化的技能迁移能力,让他们到任何一个岗位,都能迅速适应岗位,游刃有余,让人叹为观止。


进入社会后,能坚持读书学习的人就寥寥无几,更何况持续不间断的学习。

别说坚持十几年,坚持三年,你就会发现,身后已经没有多少竞争者。

但学习之道,不在于学习知识点。

在碎片化学习的时代,片段学习缺少深入思考,不成体系,而很难运用在实践中。

所以学习知识点是其次。


知识最核心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把相通的方法做到融合贯通地化为己用,经过不断的揉合捣碎,通过大量的练习就能让知识熟练,最后形成我们大脑的潜意识思维。

能够将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知识技能运用在另一个领域上,提高不同方面的技能,实现行业间、岗位间的互通,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如何实现学习的互通呢?

1. 观察身边的每个微小细节,从细节中挖掘更多的有效价值。

生活处处是学问,有些内容无需专门学习,找一个行家,模仿他的行为,就可以事半功倍。


2. 及时对学习到的技能进行梳理和总结。

倒逼思考,将知识点内化为我们自己的理解,如果我们真正认同某项观点,就能够更好的运用,形成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


3. 把一项技能做到熟练。

只有熟练运用,才能进一步实现技能转化。

孔子学琴,练习100遍后,师傅觉得足够了。但孔子不满意,觉得未能领会其中奥秘,继续练习,又练了100遍,还是不满意。最终在第300遍时,突然豁然开朗。

不要怕慢,有时,慢即是快,好好练习,技能熟练后,又是另一番新天地。


想要成为卓越的你们,打算成为哪一类人呢?

我建议:

先成为某一领域的精尖人才,在锻炼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洞察力、执行力和辨识度,不放弃学习、总结,最后实现相关领域的无缝连接。

我们常说"要成为不一样的人",什么才是不一样?

上面的特质,以不同比例融合成为的你,就是不一样的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