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和袁崇焕到底死得冤不冤?

依然动听


袁崇焕死于党争,是个倒霉蛋。

岳飞被主和派杀了,冤案。

《临刑口占》,是1630年袁崇焕临刑前绝笔诗,后来被后人收入到《袁崇焕诗选》中。原诗为: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努尔哈赤是袁崇焕轰死的,皇太极也在袁崇焕手下吃过败仗。

袁崇焕死于党争,东林党与阉党的党争。

袁崇焕的那些罪责是阉党弹劾的,东林党以为袁崇焕是阉党的人,阉党以为袁崇焕是清流,结果阉党谋害他,东林党又不帮看热闹,他是政治牺牲品。

崇祯更是倒霉蛋,如果袁崇焕想投敌,学洪承畴就完了呗。

干嘛还组建辽东铁骑,清军是过不去关宁防线才绕道蒙古去的北京。

直到吴三桂投降之前,清军也没过去这道防线。

袁崇焕还是不理解政治,明朝有祖制,边关大将不能领兵进城。还是主要犯了这个忌讳。

还有一点当时清军骑兵的野战能力远远胜过明军,硬碰硬的打,袁崇焕的那点关宁军还不定好使不好使。

袁崇焕的战略一向是主守,后战。依靠坚城大炮,打防守反击。袁崇焕没主动出击过。

这是他战术决定的,他想进北京,依靠坚城打防守反击。

打野战,他打不过清军。要说袁崇焕的兵法,不如他的老师孙承宗。

再谈谈岳飞,北伐兵锋已到朱仙镇,结果被宋高宗12道金牌召了回去。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死在风波亭。

冤案,大大的冤案。





飞航谈历史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英雄背后岂知没有龌龊?

就用这两句来评价吧,说多了会挨骂,不说我又忍不住。

说几个皇帝吧,英雄不敢随意批评,皇帝这种封建糟粕的根本所在说几句没人会喷吧。

先说秦始皇,各种课本上除了一句千古第一帝还算客观公允,其他极尽讽刺和鄙视,但是事实呢?大多数的说法都是在污蔑,秦始皇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英明神武。

再说唐太宗李世民,毁誉参半吧,他气度恢宏什么的被人广为传诵,但是我说这是被逼的你信吗?他的日子并不比隋文帝杨广好过,隋文帝杨广所遭受的内部威胁到他这里一模一样!

最后是雍正,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个“这样的汉子”,与年羹尧之间的君臣佳话如何如何,但我要是告诉你雍正从一开始就想弄死年羹尧,而年羹尧从一开始就根本看不上雍正呢?细查历史,你会发现年羹尧是康熙欣赏的臣子,后来当做包衣赐给了还没当皇帝的雍正,然后两人之间颇多龃龉,若不是年羹尧身为雍正的包衣必须支持他,否则康熙之后谁当皇帝真不一定。

看完这些,你们还觉得那两位英雄半点毛病没有,死的冤枉吗?


伪装的观点


岳飞是南宋头号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其实南宋能打败金军的抗金名将很多,比如韩世忠张俊刘锜吴玠吴璘杨沂中曲端刘光世等。

事实上,岳飞的地位与战功在南宋抗金名将中也不是最突出的,地位最高的抗金名将是张俊,因为张俊对南宋皇帝赵构有拥戴之功,是赵构的铁杆亲信。

为什么岳飞能够成为家喻户晓的南宋头号抗金名将民族英雄,最重要原因就是岳飞提出直捣黄龙府消灭金朝的雄心壮志与对宋朝的赤胆忠心,却最终被皇帝赵构宰相秦桧等冤杀,岳飞留下“天日昭昭”的悲愤遗言,让世世代代的国人同情怀念民族英雄岳飞。

而袁崇焕是明朝头号抗金名将民族英雄,是明朝唯一大胜后金开国君主努尔哈赤皇太极等后金军主力的明朝抗金名将,其实明朝的抗金名将也很多,比如熊廷弼孙承宗袁可立孙元化毛文龙黄龙满桂等,但都不如袁崇焕战绩辉煌结局悲壮。

与岳飞类似,袁崇焕也提出五年平辽消灭后金的雄心壮志与对明朝的赤胆忠心,却最终被皇帝朱由检内阁大臣温体仁等冤杀,更重要的是袁崇焕被皇帝朱由检下令千刀万剐传首九边,袁崇焕却大义凛然,留下“忠魂依旧守辽东”的千古绝唱,南明满清民国新中国都先后为民族英雄袁崇焕平反,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更评价袁崇焕为“明末爱国领袖”。


厚德载物49847


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古代很多名将,都在功成名就后,遭遇了帝王的卸磨杀驴,但他们的冤屈可谓比窦娥还冤,下面就来看两个中国古代被扣上“卖国贼”的最冤忠诚名将。

首先,来看“莫须有”的“卖国贼”岳飞。

岳飞从小勤练本领,文武双全,并立志“精忠报国”,后来凭着真才实学,成了宋朝一名将领,其所率的岳家军更是威不可挡,名震四海。后来家军在战场上频频取胜,再加上张俊、韩世忠等多路大军的牵制金兵的情况下,岳飞乘机收复失地,准备直捣黄龙,拿下金军老窝。然而,就在南宋军队取得节节胜利的情况下,宋高宗赵构却做出惊人之举,开始和金军议和,后来在奸臣秦桧的唆使下,宋高宗命令南宋各路军队全部撤退,而为了让岳飞撤军,他还不惜连下了十二道金牌。

忠诚的岳飞只好撤军,不由流着泪发出8字感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秦桧则为了能顺利达到求和的目的,他急不可耐的向功臣开动了铡刀,岳飞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秦桧想杀岳飞,就开始搜集岳飞的罪证,但根本找不出他的罪证。最后秦桧只好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处死。在陷害岳飞一案中,宋高宗虽然没有直接露面,但显然他是幕后主指。

宋高宗之所以也容不下岳飞,是因为岳飞在这两件事上触碰他的底线。

一是岳飞在战场上出于爱国之心,打出的口号是“收复中原,迎回二帝”。这却犯了宋高宗的忌讳,如果打败了金国,把宋钦宗和宋徽宗二帝带回来的话,那么他这个皇帝还要不要当。

二是岳飞关注朝廷的立储大事,经常上书劝宋高宗尽快立太子,这让宋高宗十分恼火。要知道当时年纪轻轻的宋高宗并没有子嗣,岳飞劝他早日立下储君,显然是有“逼宫”之嫌,引起了宋高宗的强烈不满和猜忌。

再加上岳飞功高震主,宋高宗觉得他对自己的帝王也构成了严重威胁,于是就这样,宋高宗和秦桧臭味相投、狼狈为奸,合谋害死了岳飞。只是秦桧充当了害死岳飞的台前主谋,而宋高宗却是陷害岳飞的罪魁祸首。

后来,南宋朝廷为岳飞翻案了,为其洗白了“卖国贼”的罪证,还英雄一个清白。但是秦桧等人早已去世,所以也不能将他们进行惩罚,百姓愤愤不平,所以铸造了陷害岳飞的秦桧等主要人物的铜像放在岳飞墓前,让他们永远跪着向岳飞赎罪。跪在岳飞墓前的5人就是秦桧、张俊、王氏、万俟卨和罗汝辑。

其实,来看“被谋反”的“卖国贼”袁崇焕。

袁崇焕字元素,籍贯广东东莞石碣。明朝末年蓟辽督师。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他从小就十分聪颖,酷爱读书,闲时习武,成为文武双全的全能型人才。他属于大器晚成,35岁时才考上进士,先是被调往福建任职福建知县,后来由于功绩显著,被调到了兵部任职。后来明朝已经逐渐衰败,广宁被后金军所贡献,边关地区极度缺乏人才,袁崇焕得知此事之后亲自前往关外考察地形。回来之后对崇祯帝毛遂自荐,表示自己愿意镇守边疆,为国效力。

崇祯帝给了他这次机会,结果袁崇焕不负所望,把边疆治理的井井有条,受到朝廷内外的一致称赞。于是崇祯帝破格提拔袁崇焕为督关外军。

后来,袁崇焕成了边疆的定海神针,他不仅守住了边疆,还成功地拖住了后金兵并且打了许多胜仗,其中最著名的就有宁锦大捷和宁远大捷这两大战役。可以说袁崇焕凭一已之力力换明朝于既倒。皇太极努尔哈赤见袁崇焕是块难啃的硬骨头,采取了“迂回”战术,在1629年绕过了袁崇焕镇守之地,然后直扑明朝首都。

在生死存亡的关键节骨眼上,崇祯帝为什么要处死袁崇焕呢?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袁崇焕犯了先斩后奏之罪镶。他擅自诛杀了大将军毛文龙。毛毛文龙在抗金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在后金的后方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时刻监着后金军的走向,只要后金军一有点风吹草动,全在毛文龙的掌控之中。可以说正是毛文龙的存在才使金兵迟迟无法入关。但毛文龙有一个致使弱点:自傲。他自傲到目中无人的地步,结果袁崇焕一怒之下杀了毛文龙。这让崇祯帝极度不满。

二是袁崇焕犯了政治错误。当初因为形势所逼,袁崇焕在没有请示崇祯帝的情况,就和后金军的擅自议,这事引起了崇祯帝的高度怀疑,朝廷一些奸臣也认为皇太极努尔哈赤可以绕过袁崇焕而直接进攻明首都,就是袁崇焕里应外合的结果。

皇太极努尔哈赤带着大军进攻北京城时,袁崇焕紧急来支援后,采取了围而不打的策略,袁崇焕认为这样僵持下去,粮草不足的金军用不了几天就会撤退。这时皇太极努尔哈赤开始使用反间计,故意放走了抓捕的两位太监,然后假装对话说袁崇焕要投降让两个太监听到,太监回去之后直接禀报了崇祯帝,崇祯帝知道后震怒不已,直接认定袁崇焕是叛国罪人,于是两话不说处袁崇焕以凌迟之刑。

而袁崇焕死前留下的这10个字道破他的真实为人,这10个字是:但留清白在,粉骨亦何辞?

后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乾隆帝就对袁崇焕的遭遇深表同情,称他“但尚能忠于所事”,为其平反。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把袁崇焕和岳飞搁在一起,说他们都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问这个问题的猪死的一点都不冤,你是猪脑子还是汉奸?或者是美国日本的间谍?你要是有一点脑子,也不会拿民族英雄来提这种问题。你这种破坏民族信仰的,该拉出去崩了。


gyg1505300088


如果按照真实历史来看都不冤。岳飞打仗肯定是当时第一把好手,这个毋容置疑。能够在全线都只能保持积极防御的情况下,唯独岳飞部可以打出高质量反击。撇开岳飞的想法能不能实现,至少岳飞是宋军中唯一可以有资格说话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岳飞缺乏情商。劝立太子,拥兵自重本来就是大忌。我们没法要求赵构在那个年代具有现在的想法,但是岳飞应该很清楚该怎么做好保护自己吧?

至于袁崇焕,只能说太过于想当然了,炮轰努尔哈赤是个偶然事件,换一个人也可以完成。那么撇开这个事件,袁崇焕就乏善可陈了。现在去读历史,只能说袁崇焕和赵括并没有太多的差别。


那一曲花瓣雨


岳飞死得冤,袁崇焕死得不冤。

岳飞身为两宋之际的战神,一生忠心为国,谨守臣节,而且情商极高,让功于兄弟部队,让功于上司,在文人士大夫之中也获得好评。是赵构发现自己能挡住金军后,不乐意再打,想要安心享受,所以甘受金国回来的内奸秦桧摆布,并听金国的指令杀掉岳飞。这完全是百分之二百的冤狱,赵构和秦桧连罪名都说不出来(有些事可以入轻罪但万万达不到死罪的标准),直接用岳飞的罪名“莫须有”(或许有)来打法韩世忠。

袁崇焕就不同了,袁崇焕基本上可以说是自寻死路,而且他身为蓟辽总督,以他的作为,在明朝的体制下,最好的结局也是传首九边,凌迟确实是惨了点,但联系到被他坑惨了的京郊百姓的遭遇来看,也不是不能接受。

袁崇焕在天启末期各路明军溃退的情况下,坚决不肯撤退,坚守宁远城,让努尔哈赤铩羽而归,一说把努尔哈赤打伤致死。这一下子立了好大的功劳,袁崇焕俨然成了辽事专家,在崇祯召见时吹牛说五年能平定满洲,向崇祯要了大量特权,这样崇祯当然要责成他的结果了。

那么袁崇焕守辽的具体成果呢?首先杀了牵制皇太极最有力的毛文龙,使东江军涣散,然后袁崇焕还跟满清议和,吊唁努尔哈赤,导致盟友蒙古人以为明朝跟满清有密约,不再坚决帮助明朝。

更恶劣的是,皇太极就是从袁崇焕的防区突破,杀到北京城下,夺了京郊四城,杀掠百姓无数。而袁崇焕的大军在后面尾追,就是不敢野战,坐视满洲兵奸淫掳掠,到了北京城下,袁崇焕又不懂忌讳,还要进城休息,崇祯委任他五年平辽,一年被平到了北京城下,哪敢让他进城。

以这个时候袁崇焕的纰漏,放到有明二百年任何总督身上,都是杀完头以后传首九边的份,所以死得一点不冤。但皇帝这个时候可以法外加恩予以赦免,崇祯为什么没赦免呢?袁崇焕把事情砸得没边了。另外也可以不选择凌迟,斩首即可,但崇祯为什么要选择凌迟呢?因为这时温体仁为了对付东林党,造谣说出身东林党的阁员钱龙锡跟袁崇焕内外勾结,犯了崇祯的大忌,于是就决定对袁崇焕凌迟了。


文史宴


别拿莫须有罪名的岳武穆和袁崇焕比。

袁崇焕是三司会审,完全按照合法程序诛杀的。

袁崇焕的十二项罪名,都是实际证据明确的。可以对其罪名说无奈,或者情势所逼,或者说非常时期非常之举,比如擅杀毛文龙,袁已经事后给崇祯上书辩解过。当时简在帝心,明明是大罪也就轻轻放过了。

可既然依赖崇祯的信任自己去做犯大罪的事,那么失去崇祯的信任就要为自己行为服罪。哪有光吃不挨打的事。

对,十二项罪名每一项都能给出触犯的原因和袁出发点是好的,或者说这罪实际不大。但是就罪名本身而言,全部都是没问题的。

可以喊袁崇焕一心为国,杀他是错误导致国势更糟。但是杀袁绝对没有冤杀。


方士的知识乐园


都冤,都不冤。但袁崇焕不配和岳飞比肩。


回声殿堂




问:岳飞和袁崇焕到底死得冤不冤?

答:岳飞死得太冤了,袁崇焕则不算冤。

N年前,有一个网络历史大咖,是个岳飞高级黑,对于岳飞的死,他是这样说的:岳飞的死是活该,是自找的,一点都不冤,人家赵构当皇帝当得好好的,他岳飞倒好,一天到晚嚷嚷着要“迎归二帝”,真不长脑啊,迎归了二帝,您让人赵构的位置往哪儿搁?杀您还不应该?该!杀你冤不冤?不冤!这是全世界人都拎得清的事儿,就您岳飞拎不清。岳飞的后人到现在还在哭天喊地,为岳飞含冤叫屈,有什么好哭的?有什么好喊的?哪有什么冤?哪有什么屈了?您自己乐意找死,死了也白死啊。

对于这位“大咖”的高见,我非常吃惊。

吃惊的不是他缺乏正义感、没有是非观,而是他对“冤”或“不冤”的基本判断力都不具备。

所谓的“冤”,是指这人没有做这件事,却被牢牢咬定做了这件事,且不容许他对这件事做出辩白、洗脱。

如果赵构杀岳飞的罪名是:岳飞一天到晚嚷嚷着要“迎归二帝”,我很不爽,所以,把岳飞推出去斩了!

则岳飞既然已经具备“一天到晚嚷嚷着要‘迎归二帝’”的事实,那么,他被斩首就不算冤了。

原因挺简单的,您的“犯罪事实”与人家给您定下的“罪名”完全相符嘛。

但我们把这个问题再往深一点的层次推。

如果赵构杀岳飞的罪名是:岳飞一天到晚嚷嚷着要“迎归二帝”,是想让“二帝”取代我,目中无我,搞得我很不爽,所以,把岳飞推出去斩了!

注意,这一次岳飞被斩,就有含冤成分了。因为岳飞“一天到晚嚷嚷着要‘迎归二帝’”固然是事实,但“是想让‘二帝’取代我,目中无我”,这就属于赵构疑神疑鬼的东西,并不一定是事实。

我们都知道,在炮制岳飞冤案过程中,一代巨奸秦桧说过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三个字:莫须有。

这三个字是啥意思咧?

“莫”是“不”的意思,“须”是“必须、必定、一定”的意思。

“莫须有”就是“不一定有”。

当时,韩世忠质问秦桧,你给岳飞定的罪全都是没有证据的,请你拿出证据来,用证据说话。

秦大人就用这三个字直接把韩世忠呛死——莫须有。言下之意是,岳飞的罪名已经定下了,至于证据,并不一定要有!

想想看,没有任何证据,就给人定罪,这都不算冤,还要怎么样才算冤?!

真是“三字狱成千古恨,从来谤语不须多。”

那么,赵构和秦桧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给岳飞定下的罪状是什么呢?

说起来骇人听闻:谋反。

狼要吃掉小羊,您就直接吃呗,羊遇上了狼,活该被吃。但是,狼却指责站在小河下游的小羊弄脏了上游的水,这就是栽脏陷害,小羊就死得特冤。

我们具体再看看赵构和秦桧给岳飞捏告的具体罪名:

一、坐尝自言己与太祖以三十岁除节度使,为指斥乘舆,情理切害;

二、敌侵淮西,前后受亲札十三次,不即策应,为拥兵逗留,当斩;

三、长子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提举醴泉观云,坐与宪书,称“可与得心腹兵官商议”,为传报朝廷机密事,当追一官,罚金。

这三条罪名叠加、合成在一起,再通过想象、升华,就构织成了“谋反”大罪。

就凭这三条无中生有的罪状,赵构和秦桧遣力士进入大牢,用大铁锤猛击岳飞双肋,把肋骨碎尽,五内摧震,最终吐血而死。

岳飞,实在太冤了!

至于袁崇焕,很多人相信了《明史》中那出如同“蒋干盗书”的蹩脚“反间计”的故事,认定崇祯杀袁崇焕,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所以感到袁崇焕死得特冤。

但您认真看一看,崇祯帝让辅臣并五府、六部经过长达八个月的审讯所定罪名,一共十项,分别是:付托不效、专恃欺隐、市米资盗、谋款诱敌、斩帅践约、纵敌长驱、顿兵不战、遣散援兵、潜携喇嘛、坚请入城。

这十项罪名,全部可以在相关史料上找得到印证,可谓条条坐实,根本无可辩驳。

所以,我觉得袁崇焕死得并不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