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蜗居》到《安家》,海清换房了

近日,最火爆的电视剧莫过于由安建执导,孙俪、罗晋、张萌、王自健、田雷、孙佳雨、杨皓宇、张晓谦、王艺哲等主演的《安家》了,该剧讲述了安家天下中介公司经理房似锦空降到上海静宜区门店,与原店长徐文昌形成双店长竞争的过程中,作为房中介的他们在买房卖房租房的过程之余,也见证了客户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故事。

从《蜗居》到《安家》,海清换房了

这部剧在刚开播没多久,就频频登上热搜,其讲述的内容更是引起了无数中国人的共鸣,在中国,无论贫富,落叶归根的思想总是深入人心,都希望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一个不动产产权证,代表的不仅仅是一套房子,更是一个“家”和“归属感”,让我们能在五光十色的大都市中不再是一名匆匆的过客。

其实从开播到现在,这部剧让观众也是十分纠结,许多观众也是一边吐槽,一边仍然在刷着剧,吐槽是因为剧情偶尔浮夸,继续刷的原因则是因为,“买房”的话题,始终戳中中国人的痛点。

尤其是看到“海清夫妇”登场时,大家的思绪仿佛被拉回了十年前的《蜗居》,那对为了买房而连续吃了一星期的挂面的“郭海萍”夫妇。

没想到十年前的他们为买房而奋斗,十年后的现在,因为老二的降临,他们又为换房而绞尽脑汁。

十年了,从《蜗居》到《安家》,房子始终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依然是不可动摇的,小孩读书要学区房,长大了结婚要婚房,老了之后又想换电梯房,可以说房子这个话题始终牵动着国人的神经。而最近更是因为疫情的原因,许多租客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等自己的房东来认领的过程中,更是坚定了自己要买房的决心!

在《蜗居》中,海清买房是刚需,需要自己有个落脚点,而在《安家》中,海清则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而买房,因为老二要出生、老大也即将要上学,而且家中还有两位老人的问题等等,他们夫妻二人需要一套更好一点的房子。

从《蜗居》到《安家》,海清换房了

从最初的二人世界,只想要个落脚地,到后来的多口之家,需要更大的房子,之间经历了十年的跨度,正是现在许多年轻人的缩影,“当时《蜗居》刚刚上映时,我才刚刚大学,对这部剧的看法比较肤浅,十年后的今天,《安家》上映,我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再回过头去看看《蜗居》感触良多,从自己与爱人的两人世界,到现在二宝出生,大宝上学,我们也需要换房,海清夫妇的故事正是我的真实写照。”来自一位网友对《安家》的评论。

也有人评论海清夫妇说:“至于吗?不就换房吗?至于那么纠结吗?”

真实的答案是“非常至于”,中年夫妇上有老,下有小,他们的累,没有经历过得人没资格评价。他们所处的地位让他们身上不敢背上“巨额债务”,他们赌不起,换一次房,也许是十几年所有的积蓄,如果出错,可能换来的是倾家荡产的代价,他们不得不精打细算。

不是宫蓓蓓他们事儿多,而是现实让他们不得不这样,在上海这样的“魔都”,买房是一项巨大的投资,怎么会轻易购买?

从《蜗居》到《安家》,海清换房了

工作了七八年的博士精英,作为社会上的高知分子,却无处安放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只能坐在马桶上改着论文,抬头看看,看不到属于自己的星空,映入自己眼帘的只有晾的衣服,再加上怀孕期间情绪不稳定,更是让宫医生坚定了换房的心。

有人会讲:买房干嘛?租房不香吗?

当你和你爱的ta该结婚的时候;当你们的小宝宝突然来到你们身边的时候;当你面对疫情,进你租的房子必须要求看房产证的时候……你再往后想想,某天你和自己的爱人孩子正在家里看着电视,突然房东的电话响起,让你们搬家,这个房子房东准备卖了,你已经人到中年,拖家带口,却仍然要面临被人赶出家门的问题。

这时候没有那本房产证,还真的不香了。

借用剧中的一句话,也许买了房会过得苦一点,但是将来的收入,一定会大大超过现在的预期,优秀的人是会被眷顾的,买一个超过自己能力范围多一点的房子,会逼得自己变得更优秀。

不管是十年前的《蜗居》,还是现在的《安家》,房子永远是中国人解不开的锁,只是希望,每一个背井离乡的外乡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在都市里拥有属于自己的几十米空间。

加油!!!!

从《蜗居》到《安家》,海清换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