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劉備?

小黑貓的明月樓


我認為劉備是一位非常有人格魅力的蜀國先帝。劉備有非常的過人之處。劉備東漢末年,三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家族背景強大,但卻是幼年草根的他,40歲開始創業,最後成就了三足鼎立的蜀漢政權。具體他有哪些超人之處呢?我們今天來討論一下。

第一,胸有大志。一個人要取得事業成功,首先必須有目標,有方向。我們查閱不管是正史《三國志》還是野史,並不能找到關於劉備出生證明的具體文獻,他自稱漢景帝劉啟庶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劉啟第十九代玄孫。劉備從小不是太擅長讀書,但是說話邏輯性和合理性非常了得,以至於很多人都不敢小看他。劉備小時候與同宗小孩在樹下玩樂,指著桑樹說:“我將來一定會乘坐這樣的羽葆蓋車。你看看小時候就是這樣。後來參加了黃巾軍起義,履立戰功。大約四十歲開始,結識了荊州牧劉表,兩個人經常一起聊天,有一回劉備看到自己大腿上多出了一塊肉,黯然傷神,劉表問他,他說“吾常身不離鞍,髀裡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你看看,心裡多麼憂國憂民,多麼有胸懷大志向。

第二,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鍥而不捨。這可真是金石可鏤的不懈精神啊。15歲外出遊學,師從九江太守盧植,就開始結交很多的朋友。23歲,也就是公元184年,參加了鎮壓黃巾軍起義的隊伍,屢立戰功,但是因為鞭打都郵棄官而走。後來又參加了大將軍何進打盜賊的隊伍。劉備先後參加了很多戰役。黃巾之亂、祀水關之戰、虎牢關之戰、徐州之戰、過五關斬六將(之後劉關張會面,路上遇趙雲)博望坡之戰、長板之戰、赤壁之戰、益州之戰、荊州之戰、成都之戰、智取瓦口隘、定軍山之戰、智取漢中、樊城之戰。另外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戰事,實際上在一開始的時候,劉備一直都是處處受挫,後來認識了關羽和張飛好了一點,再後來認識了徐庶又好了一些,再後來結識了諸葛亮就開始了人生的大展宏圖。

第三,面帶微笑,不怒自威,面貌和藹這是劉備唯一的優良硬件設備。他,禮賢下士,守時守信,重情重義,高情商,這是他最大的軟實力,彌補了他太多的文采武略的不足。劉備在這一點上,有他的自然優勢,那就是他的性格和成長經歷。不愛說話,能善待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喜歡結交豪傑,當地豪俠都爭著依附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馬超,黃忠,鳳雛,都悉數願意歸順於他。徐庶竟然為了劉備,心在曹營心在漢,徐庶在曹營一言不發。劉備下南陽,三請諸葛亮,史稱【三顧茅廬】,諸葛亮為了試探於他多次不見,他竟然如約而至。最後打動了諸葛亮,這一去就是身先死,再也沒有回來。再就是,超人呂布都願意為他轅門射戟化解危難【雖然後來白門樓呂布被曹誅殺,劉備沒有相助,很多人對他有微詞,但是,呂布確實不夠忠誠,這完全不是一類人的必然結果,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啊】,劉表自願獻荊州,劉璋自願獻西川。劉備從來不以貌取人,年輕時追誰何進打強盜,竟然打動了強盜。鳳雛龐統其貌不揚,在吳國碰壁,來到西蜀,劉備禮賢下士,親自迎接。至此可比管仲樂毅的伏龍鳳雛都盡若次。可見劉備的性格魅力,情商優勢有多強大。由於這些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所以不一一贅述了。

第四,得民心者得天下,愛民如子。劉備在這方面,不管是刻意所為也好,還是心甘情願也罷。他確實做到了那個時代的極致。劉備新野牧的時候,當地流傳了一段佳話“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安足”你看看,多麼強大的內心信賴。後來,曹操攻打新野,劉備竟然帶著願意追隨他的百姓一起逃難,這才有了趙雲萬馬軍中殺了七進七出長坂坡的美名,也就是在這場戰鬥之後,有出了“劉備摔孩子”的重情重義的故事。

劉備的過人之處,不在於自己文采武略有多高,在文采和武略方面,跟曹操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幾條街的差距,但是最後能夠取得前三甲,甚至略乎第二名的佳績,如果不是龐統早早身先死,如果不是大意失荊州,如果不是夷陵之戰大傷元氣,劉備或許還會更遠。



歷史代的方剛視角


一,劉備絕對是屌絲中的逆襲

劉備家道中落,地位低下。雖然家裡有錢,但是,靠著同學的關係,靠著自己的努力,打下了一片天下,最後割據一方建立了一個地方政權蜀漢。

二,劉備知人善用。

龐統,諸葛亮,法正。都能夠被他充分的發揮才能。張飛,關羽也能夠擺到恰當的位置。劉巴他最厭惡的人,也能夠任命他為當尚書令。黃權背叛了他,他覺得是對不起黃權,沒有殺掉黃權家任何一個人反而重用。

三,一代將才

劉備指揮作戰很有水平,除了曹操之外,基本上他是逢曹必敗,除了漢中之戰。所以曹操稱他為天下英雄。他能夠依靠自己的1萬多,和劉奇的1萬多合計2萬多人,迅速的平定荊南迴郡。親自帶兵拿下了巴蜀和漢中。

四,仁

有些人說劉備假仁假義,但我覺得他是真豪傑。他旅居荊州的時候,只是劉表的客將,荊州的大部分豪傑都依附他。在徐州的時候陳登,糜竺等豪傑都支持他。

他逃跑的時候,百姓都跟隨他。曹操屠城,屠得最多,孫權也殺過兩次,唯獨劉備沒有屠過城。


知常容


這個問題,可以是以一個純歷史的問題來回答,也可以當做一個文學形象來回答。因為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的影響,相信大家都會對小說裡的三國曆史比較熟悉,儘管羅貫中有些“尊劉抑曹”,小說和真正的三國曆史有些出入。但就劉備的個人履歷來說,相信是沒有什麼存疑的。

陳壽《三國志》中對劉備的評價有這樣的描寫: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不逮,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翻譯過來就是,先主恢宏,性情寬厚,知人善任,禮賢下士,頗有漢高祖劉邦之風度,懷英雄豪傑之器量。至於他把整個國家和輔佐太子的大事全權託付,而不存半點疑心,君臣實在都為正直無私至極之人,可謂古往今來最佳楷模。在機權謀略方面不及曹操,是故所得疆域版圖也較為狹小。但他百折不撓,始終不甘居於曹操之下,還因為他揣摩到曹操的氣量難以容忍他,並非專是為了爭奪名利,也是為了避免遭受迫害啊。

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曹操和劉備論及天下英雄,獨言: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可見,曹操對劉備的忌憚和肯定。 三國三傑中,翻來劉備的履歷。劉備雖出身破落皇族,但“本人成分”卻是布衣一個。雖自幼便有天下大志,但其無法與孫權、曹操相比,孫權繼承父兄遺志,乘襲江東,妥妥的“官二代”。曹操在洛陽城裡度過了他快樂的少年時光,後備舉孝廉為官,祖父曹騰為宦官,政治資源和背景自然不會差。劉備的少年時期“織蓆販履”為生,明顯的是輸在了起跑線上了。可最終和曹操,孫權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都說讀史可以明智,從劉備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什麼?可以說劉備的個人人格魅力和精神財富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也是為什麼他可以功成。“ 弘毅寬厚,知人待士 ”、“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

古人曾言“鉛刀貴一割”,令人惕勵振奮。劉備起初無疑“鉛刀一把”,可鉛刀刀鋒雖然不利,但畢竟為刀,刀之功用乃在於割,割而後方可知是否割的動。連割都不肯,那麼,便無所謂刀了。即使你有寶刀在手,刀鋒的光芒最終會被淹沒,那也是一把不如鉛刀的費刀。明月當空,草蟲尚不甘自暗,更何況我們生而為人?鉛刀一割,雖然有時難免免無功而傷己,但它履行了刀的使命。劉備的可貴之處正在敢於揮刀而一割,一刀而無功,不惜再割,最終鋒芒愈加銳利,在亂世中割下果子來。世間許多事不怕割不動,而怕不去割,不肯割,不敢割。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怎麼能夠辦到? 人之一生最大的障礙是自己,最強的對手也是自己。一個人無所作為,無所成功往往不是別人在阻礙你,也許實在不是自己不行,也許不是對手太強大,而在於你首先就沒有很好的認識自己,對待自己,就沒敢去想沒敢去做,或自命清高不屑而為之。正如愛默森言:“你內在的力量是獨一無二的,只有你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但是,除非你去做,否則,連你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世界上許多人際差異,都在一個簡單的想與沒想,想到與沒想到,敢想與不敢想,做與不做,敢做與不敢做之間。劉備一生幾乎沒打過勝仗,但他卻是契而不捨,一割在割,終於割出了一個三分天下。劉備一生最值得學習的一點在於不止不歇的進取精神和屢戰屢敗屢起的挫折容忍力,自己鍛造出一把鋒利無比的刀。“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以劉備之“一世所憚”之英雄,到了中年,尚言髀肉復生,身無尺寸之功,尚自憫歲月之流逝,更和況經常為瑣事纏身的一般常人?凡事貴在貴在堅持,厚積薄發鋒芒畢露,真正的刀才會鍛造出。真可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男兒到死心如鐵”

我們從劉備身上也應當學習對待挫折的態度,百折不撓,貴在堅持。多數人面對的生活情境大抵是一樣的,也總有許多苦與傷,淚與痛,挫折與苦難。可如果比別人多一秒的堅持,或許足以切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能跨過去的人也是比別人多撐住些時間。


FrankTafei


3,如何評價劉備?

社會現在流行一種作法,無論是找工作還是提幹抑或晉級、評職稱都要填一張履歷表。為什麼要填一張履歷表呢?就是用人單位會通過這張履歷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對其本人作出判斷。一般來說,只要你提供的履歷表是真實的,那麼依據履歷表分析得出的結論也基本上是真實可靠的。我現在為大家提供一份劉備真實、可靠、較為詳細的履歷表,你就可以判斷劉備到底是“天下梟雄”還是“天下奸雄”了!

劉備從東漢末年大動盪的背景下,組織義軍征討黃巾農民起義軍,這段經歷曲折、動盪不安。先是跟從校尉鄒靖征討黃巾軍有功,弄了個安喜縣縣尉。後又因鞭笞督郵丟了官。不久又攀上了都尉毋丘毅“至下邳遇賊,力戰有功,除為下密丞,復去官。後為高唐尉,遷為令。”這一段經歷,居無定所,無明確作為,所以略去。主要履歷從劉備跟隨公孫瓚開始:

一、劉備與公孫瓚

劉備是怎麼搭上公孫瓚這隻船呢?

劉備和公孫瓚是同學,比公孫瓚小几歲。讀書時,兩人關係很好!劉備視公孫瓚為兄長,任高唐縣令的時候,縣城被黃巾軍攻破,由此去投奔已為中郎將的老同學公孫瓚。公孫瓚看在老同學的分上,表其為別部司馬,讓他和青州刺史田楷一起抵禦冀州刺史袁紹。多次立有戰功,由此暫時代理平原縣令,後又兼任平原相。

按理說老同學對公孫瓚是有情有義的,在劉備無所安身時,不但接納了劉備,還上表為其申請了官職。後來又晉升為平原縣令,但劉備卻不安心,跑到了徐州陶謙那裡,跑到陶謙那裡也就算了,卻用盡心計離間公孫瓚與趙雲的關係。本來趙雲與公孫瓚的關係就不那麼鐵,經劉備多次暗示,趙雲終於離開了公孫瓚,走到了劉備一起。趙雲的本事大,大家是知道的。公孫瓚與袁紹作戰時幾乎喪命,幸虧趙雲相救才打敗了袁紹,撿回了一條性命。可見趙雲之於公孫瓚多麼重要。公孫瓚就這麼一根擎天柱,可惜也被劉備挖走了。

二、劉備與陶謙

劉備到徐州牧陶謙那裡,是因為徐州牧陶謙殺死了曹操的父親等一干親戚、家人。曹操為報父仇,帶兵血洗徐州。在這樣緊迫環境下,劉備去徐州解救。

劉備這人運氣好,來到徐州,寫信給曹操勸說曹操撤兵。曹操本來就看不上劉備,對劉備給自己寫信,勸自己撤兵嗤之以鼻,並說“劉備何人,敢以書來勸我?”。但此時,曹操的後院,兗州出了變故。呂布被李傕打敗後,來到了兗州。陳宮與張邈也叛變投靠了呂布,兗州幾乎都成了呂布的了。此時,曹操不得不撤兵回家救火。在這種情況下,曹操才賣了個順水人情給劉備,但陶謙不知道詳情,還以為是劉備退兵有功。要將徐州讓給劉備,劉備死活不肯接受。

對此,《三國演義》第十一回、第十二回進行了大膽演繹,歌頌劉備多麼仁義。

實際情況不是這樣子的。根據《三國志·先主傳》劉備不接受徐州並不是為義也,而是害怕。“陶謙死,糜竺率眾人迎先主,先主不敢當”。有兩點理由可以證明先主不敢當。

第一點理由是眾人都勸說劉備接手徐州事務,劉備說了一句話:“袁術近在壽春,這個人家裡四代人出了五個三公,天下的人都歸心於他。您可以把徐州託付給他。”對此,孔融有一句話“袁術他不是憂國忘家的人。他的先人不過是墓中的一堆枯骨,不值得掛在心上”這裡的意思是“四代五公”是過去式,不可怕。

第二點理由,見《三國志·陳群》傳,其中有這樣一段敘述:“當時陶謙病死,徐州的官員想迎納劉備去做州牧。劉備想去,陳群勸劉備說:袁術的力量現在還很強大,您現在東去徐州,一定要和他爭鬥。如果呂布襲擊將軍的後路,將軍即使能得到徐州,事情也一定不會成功。”劉備最終還是東去徐州,和袁術打了起來。呂布果然襲擊了下邳,又派兵幫助袁術大敗劉備,劉備十分後悔沒有聽從陳群的勸告。

三,劉備與呂布

徐州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再加上人口多,地方富裕,誰都想要。劉備來到徐州等於是坐到了火藥桶上。先是呂布來了,呂布是在兗州被曹操打敗後,無路可走時到徐州的。

《三國演義》第十三回講呂布到徐州,劉備認為呂布是當今英勇之士,出城三十里迎接,並打算把徐州讓給呂布。其意思是突出劉備的至仁、至義、至信。而《三國志·呂布》傳裴松之注引用《英雄記》的內容有這樣的敘述“布見備,甚敬之……令婦向拜,酌酒飲食,名備為弟,備見布語言無常,外然之而內不悅”,由“外然之而內不悅”可知,劉備只是表面上與呂布應酬,而骨子裡卻看不上呂布。由此可知,劉備不會如《三國演義》敘述的那樣要拱手讓徐州於呂布。我們都知道呂布為人也不怎麼地道,劉備讓呂布屯軍小沛是有恩於呂布,呂布卻乘劉備與袁術交戰時乘機端了劉備的徐州老窩。不過後來,呂布為劉備做了兩件好事。一是劉備與袁術作戰,最後落得無家可歸,無糧可食,以至“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的悲慘景象。此時,劉備求救呂布,呂布接受了劉備的投降,讓其駐軍小沛。這是《三國志·先主傳》的說法,與《三國演義》第十五回的說法不同。

可是後來,劉備又不安心小沛,在那裡不斷招兵買馬,壯大自己的實力,又搶走了呂布託人買的戰馬。由此,呂布惱怒。

呂布派高順打敗了劉備,並再次擄走了劉備的妻子兒女。後來曹操幫劉備打敗呂布,並將呂布活捉去,呂布求劉備在曹操面前“發一言而相寬”。當曹操問劉備怎麼處置呂布時,劉備回答說“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嗎?”意思是說呂布反覆無常,處死不足惜。呂布目視玄德,大呼:“是兒最無信者”這段故事記敘在《三國演義》第十九回。《三國志.呂布》傳也有同樣的記載。

四、劉備與曹操

劉備與曹操的關係十分糾結。我這裡主要講赤壁之戰前,劉備與曹操的關係。

劉備與曹操早就認識,《三國志·先主傳》裴松之注《英雄記》講:“靈帝末年,備嘗在京師,後與曹公但還沛國,募兵會眾。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這裡可以看出劉備與曹操早年志同道合。後來,劉備被袁術、呂布打敗後,曹操都出手相救,劉備先後兩次投奔了曹操。

第一次是“袁術來攻先主,先主拒之於盱眙 、淮陰。曹公表先主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侯”,這是《三國志.先主傳》的說法,這是曹操從道義上支持劉備。

《三國演義》第十四回據此演繹出“二虎奪食計”,企圖藉此計離間劉備與呂布的關係,讓其火拼。此計不成又生出“驅虎逐狼計”挑撥劉備與袁術的關係,企圖借袁術的力量消滅劉備。這與《三國志.先主傳》明顯不同,《三國志.先主傳》是“袁術來攻先主”,袁術是主動進攻,而《三國演義》是“卻說袁術聞說劉備上表欲吞其州縣”,是劉備主動進攻。如果真有此說法,就不會有有曹操第二次、第三次相救劉備了。

曹操第二次相救,是劉備經呂布同意,駐紮在小沛,不但大肆擴軍,還搶走了呂布的戰馬。由此惱怒了呂布,被呂布打敗。逃到曹操那裡。曹操不但沒有采納謀士處決劉備的建議,還厚待劉備,表薦劉備為“豫州牧”。以兵三千,糧萬斛,使往豫州到任,並向東進呂布。這段故事,《三國志·先主傳》與《三國演義》第十六回敘述的基本相同。

第三次是曹操幫助劉備打敗了呂布後,劉備又回到了許昌曹操那裡。《三國志·先主傳》是這樣記載的:“助先主圍呂布於下邳,生擒布。先主復妻、子。從曹公還許。表先主為左將軍,禮之甚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並讓見了漢獻帝,通過查閱宗族家譜,認了“皇叔”。曹操先後三次出手相助,特別是第二、第三次,是幫劉備從困境中走了出來。

如果劉備是一個仁義至信的道德君子的話,應該是感恩戴德的。劉備是怎樣對待曹操的呢?

為了麻痺曹操,弄了一塊荒地,終日侍弄蔬菜,以此掩飾自己的狼子野心。後來終於逮了一個機會,曹操同意他帶兵討伐袁術。劉備借這個機會逃跑到徐州,迫不及待的殺死了曹操的徐州刺史車胄,並佔領了徐州。

五、劉備與袁紹

到了徐州,殺了曹操的徐州刺史車胄,闖了大禍。曹操一怒之下,派兵攻打徐州。劉備丟下關、張兄弟,還有老婆、孩子,逃到了袁紹那裡。袁紹父子是怎麼招待劉備的呢?

先是袁紹的兒子,青州刺史袁譚“將騎迎先主”。譚“馳使白紹”,後是“紹遣將道路奉迎,身去鄴二百里與先主相見”,“紹父子傾心敬重”。而劉備是怎樣對待袁紹的,不說早年劉備幫公孫瓚進攻袁紹,差點要了袁紹的命。也不說其二弟關羽幫助曹操殺死了袁紹的兩根擎天柱——顏良與文丑。就說劉備當下是怎樣對待袁紹的。一是在袁紹那裡,以召集逃散的士兵為藉口,不斷地招兵買馬。駐紮一個多月,就召集了幾百人的隊伍。二是揹著袁紹與關羽聯繫,關羽也回到身邊。三是見到袁紹與曹操相拒官渡,大勢已去,暗地裡做準備離開袁紹。最後見袁紹大勢已去,被曹操打敗,無處可走的情況下,跑到了劉表那裡。

在劉表那裡,袁譚被曹操追趕得無路可走時,向劉表求救,希望劉備從中幫忙。劉備將袁氏父子的好處忘得一乾二淨,不但沒有幫袁譚求情,反而為劉表支招,寫了兩封沒有用的信,分別把袁譚與袁尚奚落了一頓。

六、劉備與劉表

到了劉表那裡,同樣也是受到了熱情接待和實質性的幫助。所謂熱情接待,《三國志·先主傳》是這樣寫的:“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 “差其兵使屯新野”。由此可見,劉表是真心實意歡迎劉備的,對其幫助也是真心實意的。但劉備是終不為人之下,吃人家的,拿人家的,卻還是要挖人家的牆腳。一句“荊州豪傑歸先主者甚多”就可看出。由此,劉表起了疑心,暗中防備,讓劉備駐守博望坡,在那裡抵禦夏侯惇、于禁的進攻。見《三國志·先主傳》。

七、劉備與孫權

曹操統一北方後,終於來到了荊州。劉表走了,劉琮投降了,劉備沒有了依靠。

曹操率輕騎追劉備一日一夜急行三百餘里,於當陽長坂坡追上了劉備。劉備丟掉老婆、孩子帶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逃跑。在如此危急時刻“先主遣諸葛亮自結於孫權”。在如此危急時刻,孫權是怎麼對待劉備呢?孫權給劉備做了三件好事。

第一件好事,聯合劉備於赤壁打敗了曹操。

第二件好事,打敗曹操後,借荊州給劉備安身的。

第三件好事,為了鞏固孫劉聯盟,孫權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劉備。

劉備是怎樣對待孫權的呢?

最有名的,家喻戶曉的是借荊州不還。劉備不但借荊州不還,後來還以為關羽、張飛報仇為藉口,企圖剿滅東吳。可惜的是不但沒有剿滅東吳,反而讓東吳火燒連營七百餘里,落得白帝城託孤的悲慘結局。

八、劉備與劉璋

劉璋是怎樣對待劉備的呢?

聽張松說:劉備是使君的漢室宗親,曹操的敵人,善用兵。若用劉備來討伐張魯,張魯必敗。打敗了張魯,益州就會強大起來。益州強大了,曹操就是敢來進攻,也不會有好果子吃。由此派法正帶四千人的隊伍去迎接劉備。先後送給劉備的物資巨以億計,劉璋自己也親自離開成都前去迎接,相見甚歡。

劉備是怎樣對待劉璋的呢?

其一,還沒有見面,就有法正、龐統建議劉備在相會的地方襲擊劉璋。只是劉備有點擔心,這是件大事,不能草率,怕出亂子才沒有動手。

其二,本來到益州是來討伐張魯的,劉備沒有立即這樣做,二是“厚樹恩德,以收眾心”,實際上是圖謀不軌。

其三,是不斷地向劉璋索取。本來劉璋就夠大方了,給劉備的饋贈是巨以億計,對之太好了。使劉備沒有理由對劉璋下手,後來找了個藉口,說曹操進攻孫權,我們和孫權唇齒相依,不救孫權,我就有危險,要回師救孫權。還以此為藉口,要劉璋提供士兵一萬及所需要的軍用物資。劉璋沒有滿足劉備的要求,只給了四千士兵,其餘的物資只給了一半。但畢竟還是給了,劉備說劉璋給少了。以這個理由向劉璋進攻,佔領了益州。

以上,我們將劉備從投靠公孫瓚開始,到取劉璋而代之佔領益州為止,以上這段簡歷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從這個履歷表中,我們可明白無誤的認識到劉備並非天下梟雄,而是天下奸雄。


山野老人


劉備這人給人的印象十分厚道,但是氣度又弘大,很有政治頭腦,就是打仗不行。強如曹操,袁紹,孫權等都很禮待劉備,卻又暗中防範。可見,劉備的能力帶來的顧慮。有幾個重要的角度,可以說明。



第一,吸引人才。

結義是小說家說法。歷史,劉備也一樣當他們是兄弟。可見,劉備會拉攏。趙雲這樣有智慧的將領,也加入了劉備集團。諸葛亮被三顧後,也加入劉備。劉備的最大功能就是吸引人才,還是頂級的那種。

第二,氣度不凡,招人喜歡。

劉備去了漢獻帝那,接受了衣帶詔。

劉備到了徐州,陶謙要讓徐州。

劉備去了劉表那,雖然被打壓,卻也得到一批荊州人才的喜歡,魏延等人就是這時候加入的。

劉備去了孫權那,孫權為了消磨劉備,把心愛的妹妹嫁了他。雖然是政治考量,但不喜歡劉備,不可能這麼做。

劉備去劉璋那,劉璋也是很高興,要不是手下的提醒,劉備得到的禮遇會更高。

第三,打仗不行。

三國志多次出現先主敗績。夷陵之戰,更是損害了蜀國的根本。

第四,皇叔身份。

皇叔的身份多少帶來很大的便利,帶來很多的人才,也帶來麻煩。比如曹操,孫權,劉表的防範。

第五,重情義。

對關張趙不說了,夷陵之戰的理由之一。夷陵之戰失敗後,糜芳跳槽到孫權那,糜竺沒有被牽連。黃權投降了曹操,他的兒子黃崇也沒有被清算。黃崇還成了蜀國忠義之士。

第六,師從名士盧植。

這給劉備帶來一定的才學,還有人脈。所以劉備英雄中還有才學的成分。

大概是這幾個特質,讓劉備的個性頓時豐滿起來。


大飛熊騎士


劉備是蒼茫大地十分喜愛的人物,下面依據《三國志》,對這個歷史人物作個簡評。

一、劉備是個窮且益堅,不墮青雲之志的人物。

劉備,這位堂堂帝胄,少時只剩下一塊華麗的名片,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劉勝的兒子劉貞原是涿縣陸城亭侯,後因獻金助祭違規失禮而被削奪爵位,說白了變成平民階級,劉備的祖父劉雄做過東郡範縣縣令,父親劉弘也在州郡做過官,可時過境遷,劉備出世後,經歷人生三大悲事之一“少年喪父",只能和母親相依為命,靠賣草鞋及編織葦蓆謀生。但劉備並沒有因為家道中落,而喪失鴻鵠之志。他家東南角籬笆牆邊有一棵五丈餘高的鬱郁蒼蒼的桑樹,遙望像車蓋,過路者稱奇之餘,有人預言樹旁人家定出貴人。劉備幼時,與同宗孩子嬉耍,就說:我必定要乘坐這種用鳥羽聯綴為飾的華蓋車。從此,一直朝著目標努力奮鬥。靈帝末年,黃巾軍起義,中山國鉅商張世平、蘇雙資助奇人劉備大量資金財物,劉備藉此起兵追隨鄒靖,因功任安喜縣尉(副處級公安局長),後遇督郵來縣,劉備登門拜見不納,劉備大怒綁住督郵,杖二百,掛縣尉印於督郵脖子,勝利大逃亡,後又因功封下密縣丞、高唐縣尉、縣令,投中郎將公孫瓚,被任命為別部司馬,因歷任平原縣令,兼平原國相。後曹操為報父仇征討徐州,徐州牧陶謙向田楷告急,劉備和田楷馳援,先主已有千餘步卒加公孫瓚借的幽州騎兵、數千饑民,到徐州後陶又撥給四千丹楊兵,先主附陶謙,任豫州刺史,後陶謙把徐州託給劉備,袁術來攻,劉備迎戰,後曹操舉薦劉備為鎮東將軍、封亭城亭侯,成為名副其實的一方諸侯。後先主與袁術相持一個月,呂布襲佔下邳,下邳守將曹豹背叛劉備,呂布抓住先主的妻、子,先主移駐海西,先主截擊幹掉了侵擾百姓的楊奉、韓暹,先主和呂布講和,接回妻、子,關羽鎮下邳,劉備整合萬餘人馬,呂布攻打劉備,劉備敗投曹操,被任命為豫州牧,先主從不輕易言敗,先到小沛招集舊部,曹操贈糧贈兵,讓他攻打呂布,結果又被高順擊敗,妻、子又被俘(劉備打敗仗、妻子被俘常態化),後曹操親自東征,在下邳活提呂布,又迎回妻小,曹操上表舉薦劉備為左將軍,先主奉令率部截袁術,劉備還未到,袁術已死。劉備與董承、吳子蘭、王子服共謀曹操,後事情敗露,董承被殺。先主佔下邳,等朱靈返回許都,殺徐州刺史車胄,留關羽鎮下邳,自回小沛,各郡縣叛曹歸劉,有數萬之眾,先主又派孫乾與袁紹聯盟,敗曹將劉岱、王忠,建安五年,曹操親來,先主又敗,妻、子及愛將被捉回許都。先主無奈投奔袁紹,後先主想離袁紹,說要替袁紹與劉表結盟,劉備奉先主令率部赴汝南,連龔都共數千兵,幹掉曹將蔡陽,袁紹官渡大敗後,劉備投劉表,寄身新野,在博望擊敗夏侯惇、于禁,曹操北征烏丸,先主勸劉表乘虛襲許都,劉表不納。後劉表死,兒子劉琮繼位降曹,先主扎樊城,曹操攻到宛城時,先主撒退,後帶十多萬人、幾千輛車的糧草物資撤退,關羽率數百艘船走水路,在江陵匯合。

曹操率五千精騎輕裝追擊,在當陽縣長坂追上先主,先主又丟下妻子,帶孔明、張飛、趙雲數十騎逃走,此時逢關羽船隊及江夏太守劉琦所率萬餘人。

先主開始成功創業:聯吳抗曹,赤壁大勝後,先主薦劉琦為荊州刺史,征討南方四郡,廬江郡雷緒率數萬人歸先主,孫權嫁妹劉備聯姻。劉備開始在法正、龐統幫助下攻打益州,攻下益州,拿下漢中。劉備先晉漢中王,在曹丕篡漢後,劉備也成了皇帝。

劉備歷盡千難萬險,終於功德圓滿。

二、劉備為實現理想,多次歸附多名不同軍閥,劉備深得各諸侯、部將們的尊敬、愛戴。

劉備每次打敗仗,妻、子被俘,自己率幾十人敗投諸侯,你會經常看到各諸侯出城相迎,以上賓禮節相迎,原部將卒不久又來歸附,甚至在敗退途中,百姓也紛紛歸附。這就是劉備的人格魅力。

劉備上學時,同族劉元起劉備視如已出,慷慨解囊,公孫瓚與他結友;起家時,中山國鉅商張世平、蘇雙重金支助;劉備到徐州,富裕的世大夫糜竺、糜芳舉家來投,又送金銀、又送妹妹……

三、劉備對人才極為尊重。

猛將張飛失下邳,他不怪;隆中,三顧茅廬請諸侯,關羽失荊州,劉備舉蜀漢全國兵力為之復仇;對龐統禮遇有加,失龐統如喪考妣;對法正,也是言聽計從。

四、劉備目光如炬,有識人伯樂美稱。

他結交猛將關羽、張飛,他提拔牙魏延守漢中,雄關在魏延鎮守時,十幾年安然無恙;他認定孔明、龐統、法正人才難得,他也認定馬謖言過其實,孔明不聽,結果兵敗街亭…





蒼茫大地顧煒斌


從題目看,這是道選擇題。題主首先只給了兩個選項:管理學大師或者虛偽的人。

所以我有必要事先明確一個問題。帝王之術與現代意義上的管理學不能等同。如今諸多所謂的商業大師、國學大師、管理學專家鼓吹古代帝王的管理學經驗,實在是譁眾取寵。其次,虛偽或誠實不應作為評價政治人物的標準。

如若說《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呈現出的毫無疑問是再造大漢的政治正確的文學形象。

如若說《三國志》中劉備真實的歷史形象,則極其複雜:

首先,劉備有得天獨厚的皇族政治身份(暫且不論其真假),並且可以將其運用到極致,在起事早期引來了不少豪強的投資與人才的跟隨。

其次,劉備確有識人之明,重用一系列人才,在戰略決策上採納了正確的意見,如隆中對這樣的戰略規劃成為了蜀漢立國的國策。

再者,劉備註意統治集團內部的利益分配。入蜀後,面對早期追隨自己的部下、劉表舊部、劉璋舊部與蜀地土著的利益衝突,能夠一定程度上調和矛盾,在世時政局較為穩定。

重要的是,劉備有著堅定的毅力,黃巾之亂後,劉備輾轉四處,流落各地,敗多勝少,但雄心不減,依然相信自己能夠成就霸業。漢中一戰擊敗曹操,劉備已59高齡,這是他人生第一次正面戰勝曹操,想必一定百感交集吧!

當然,我並不是劉備的粉絲,劉備依舊存在多疑猜忌、一意孤行等性格弱點,軍事指揮能力也遠不如曹操。

劉備事蹟非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標準不同,評價自然也不同。與其為其貼上標籤,不如先了解他的經歷。

如果感興趣的朋友請您關注我,我以後可以專文討論這個問題。


區塊鏈學習社


綜觀三國風流人物,劉備與曹操孫權等有相似相異的特點。只有將劉備放在三國這個特殊時期同他們比較,才能客觀公正評價他們。

首先,曹操孫權劉備都具有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但是,惟獨曹操為子孫奠定了一統天下的巨大資源與堅實基礎。而孫權劉備都沒有為子孫創造立國統一的基礎。除了當時客觀原因,曹操一統天下目的明確,始終將最終統一目標放眼整個三國。而孫權偏安江南,劉備孤立川蜀。孫權始終沒有渡江完全統一的目標。劉備也只是定位在與曹操抗衡這個目標上。從這個意義上看,劉備雄心不過是保蜀而非統一天下。

曹操孫權劉備都重視人才。但曹操馭人有術,惟才不重德,重才控制才。孫權馭周瑜等人才就無法完全控制。劉備對人才重的是情。江湖義氣太重。為了所謂江湖意氣衝動,不顧大局。為關羽復仇就是典型的江湖習氣。所以,劉備對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等看似重視,尤其三顧茅廬請孔明是多麼誠懇。但對比孔明趙雲關羽張飛三人態度就可以看出:關張是兄弟之情,孔趙是君臣之義。所以,劉備對於人才使用缺乏立國統一天下的恢宏與真誠。

劉備在三國時是風雲人物,亂世中以江湖觀念對待人才,涉及兄弟情份講江湖道義忘卻國家利益。對核心外的孔明趙雲等不中懇。他不是一說天下的時代巨人。



旺旺好先生


常言道:亂世出英雄,歷史上群星閃爍最耀眼的朝代莫過於三國。烽煙四起,八方操戈,軍閥混戰,英雄輩出。劉備就是其中的頂尖英雄之一。關於英雄的定義,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的一段話比較經典,"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然後曹操指備與己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曹操的重要謀士,荀彧、郭嘉、程昱也曾多次承認劉備乃人傑也,不然何以勸曹操早圖劉備以絕後患。以曹操與前三甲謀士的識人之眼力,可謂不遑多讓。劉備出身貧寒,雖說是皇族一脈,早已家道中落,靠織蓆偏履為生。憑一村夫能在亂世中獨樹一幟,在屢戰屢敗中,東西奔走,寄人籬下,謹小慎微,忍氣吞聲,一步一個腳印,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漸發展壯大,遂成三分鼎足之勢,全憑的堅韌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英雄之本色。與曹操和孫權相比,劉備是白手起家。曹有顯赫的世家,豐厚的資才和社會名望及人力資源。孫權繼父兄之業坐享其成,因而劉備成功的機率更難,付出的也更多。因此劉備應是一大英雄。辛稼軒在贊孫權的詞裡也寫到,"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天山月3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似乎是一個很仁慈的人,尤其是攜百姓渡江,劉備痛哭流涕等等。可實際上,他一點也不仁慈。

其實,當年剛一出山的劉備,就是個很兇悍的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戰場上指揮若定,才能帶著兄弟衝鋒陷陣。他打起仗來可是一點都不含糊,因為他知道,亂世之中,要想崛起的話,就得在死人堆裡爬起來。血的事實讓他明白,自己不能仁慈。

他的家境算不上厚實,儘管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可實際上他只是個賣草鞋的,最後他之所以能夠逆襲成功,說明他有著常人所不能企及的堅韌和努力。

當年他在和袁術對戰時,袁術在兩軍陣前策馬揚鞭,高聲疾呼:“大耳賊!你個織蓆販履之徒!吾必勝汝!”我們知道,古代有“士農工商”這個說法,就是將社會分成了四個階層,而商人是最末等的,袁術這擺明了就是在辱罵和輕視劉備,認為劉備這種小人物,根本沒資格跟自己對戰。

可結果呢?劉備居然戰勝了他,啪啪的打臉。

另外,劉備還是個有抱負的人。

早年雖說家裡窮,可劉備很小就有了遠大的志向。曾經當著小夥伴的面經常吹噓自己的身世,也曾經誇下海口,說要乘坐像大樹一樣的天子之車。後來他認識了關羽,認識了張飛,三人一同結拜為了兄弟。從此,劉備鬧革命,不再是一個人戰鬥了。

劉備還很有擔當。當年三人結為異姓兄弟後,劉備對關羽和張飛二人很是照顧。為了能有立足之地,他們參加了朝廷鎮壓黃巾軍的隊伍,立過不少戰功,劉備也因此被任命為了安喜縣尉。此時的關羽、張飛雖還沒有正式編制,但三人的友誼卻是一天更比一天深。

不久後,朝廷想淘汰一批因軍功上去的官員,由於沒後臺,又不會打點,劉備不巧就在這淘汰的行列中。前來下命令的是一個很狂的人,一來就訓斥劉備,甚至還打算藉此機會收受賄賂。劉備很惱火,直接拿過鞭子狠狠地抽了督郵一頓,然後帶著關羽、張飛,策馬揚鞭,一路向西。

劉備一開始就是個暴脾氣,所以他一生殺了很多人,比如曹操的大將車胄、蔡陽等。另外他也曾火燒過新野,這可不是諸葛亮的傑作,而是他的。劉備的武功也極高,所以有的書上會寫到在定軍山一役中,其實是劉備斬殺了曹魏名將夏侯淵。

劉備還很有城府。所以白門樓上,當呂布哭喪著臉讓他為自己說好話時,劉備只一句“明公沒看到呂布是怎麼對待丁建陽和董卓的嗎?”就讓呂布送了身家性命。當趙雲在百萬大軍中搶回阿斗時,劉備趕忙將其丟在趙雲的馬前,為了就是收買人心。臨死前,他還讓諸葛亮厚待自己的兒子,可又故意遮遮掩掩,要諸葛亮取而代之。

能夠讓刺客放下手中刀的人,能夠讓關羽、張飛死心塌地追隨的人,能夠讓孫權心甘情願嫁妹妹的人,能夠讓曹操青梅煮酒讚美的人,能夠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人,註定不會是一個懦夫。也正因為如此,劉璋對其心有餘悸,最終心甘情願將西川拱手相讓。可劉備卻一點都不厚道,將劉璋給趕了出去。

到後來,關羽戰死、張飛被殺,暴躁的劉備不顧年老體衰,毅然決然要去打孫權,不為別的,曹操已死,天下再無英雄。

可結果他沒想到,孫權竟然比自己還厲害,尤其是他手下的陸遜,竟成了自己的掘墓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