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的真实性:有就是给孔明镀金,没有更是给孔明镀金

“三顾茅庐”是诸葛亮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诸葛亮由此成为刘备一生中最重要的谋士。这一段故事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罗贯中传神地演义,成为妇孺皆知的重要情节。他用刘备的礼贤下士,烘托出了一个神仙似的诸葛亮。《三国演义》花了将近两个章节的篇幅来描写刘备与诸葛亮的会见,但是在史书《三国志》中,对于这一段,只有五个字的介绍:

“凡三往,乃见”。这就是正史当中的记载,也就是三顾茅庐说。

关于三顾茅庐,史书《魏略》、《九州春秋》和诸葛亮《出师表》里的记载大相径庭,不但如此,它还完全颠覆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小说中的三顾茅庐。在《三国演义》里,刘备三次走进卧龙冈,拜访韬光养晦的诸葛亮,最终诸葛亮走出山林,辅佐刘备成就帝业。

长期以来,由于三国故事有浓厚的传奇色彩,也由于刘备求贤若渴、谦逊待人的风度,更符合社会心理,因此“三顾茅庐”说压倒“亮诣备”说而广为流传。至于历史的本来面目究竟如何,还要进行考证。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描写的这个“三顾茅庐”的故事出自诸葛亮自己的说法。诸葛亮曾在出师北伐之前向后主刘禅上过一篇《出师表》,其中诸葛亮提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写得一清二楚,是刘备三顾茅庐才把自己给请出来的。很明显,西晋史学家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就采用了《出师表》中三顾茅庐的说法。据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载:“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这也就是正史当中的记载,也就是“三顾茅庐说”。

但是,比陈寿更早的史家著作之中却有另一种相反的说法,叫做“毛遂自荐说”。据三国时期魏人鱼豢所撰《魏略》记载:曹操统一中国北方以后,荆州成为众矢之的,直接面临曹操、孙权这两方面的军事威胁,荆州牧刘表又缺乏应对之策。被曹操赶出中原地区的刘备此时驻扎在樊城,引起了诸葛亮的注意。为了使荆州免受战火的蹂躏,诸葛亮亲赴樊城去找刘备。见面的时候刘备正在会客,刘备见诸葛亮非常年轻,又素不相识,也没把诸葛亮放在眼里,把他晾在一边。等到会客结束,只剩下诸葛亮一人的时候,刘备还是不理不睬。正好有人送来了一支耗牛尾,刘备只顾自己用耗牛尾结毦(也就是编织饰物)。诸葛亮见此情景,不禁正色而言道:“我以为将军必定胸怀大志,想不到原来却只知道结毦而已。”这才把刘备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上。经过一番交谈,刘备发现眼前的年轻人的确与众不同,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便把诸葛亮留为己用。上述就是最早的“毛遂自荐”的版本。而且,除《魏略》一书之外,后来西晋司马彪在其著作《九州春秋》中也提到了这个内容差不多的故事。

于是,就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呢?而且近几百年来,关于

“三顾茅庐”“毛遂自荐”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就这个问题争论的相关范围越来越广,说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有学者甚至认为“三顾茅庐”“毛遂自荐”兼而有之。针对这些争论,下面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以上的那些观点:
尽管陈寿的《三国志》已被列入“正史”,而鱼豢的《魏略》没有列入“正史”,但就史料价值而言,《魏略》显然高于《三国志》。因为鱼豢是魏国有名的史学家,记事十分认真,他又是与诸葛亮同时代的人物。在《前出师表》还没有问世之前,他已经动手编撰《魏略》,写下了诸葛亮去谒刘备之事。其记事自比《三国志》为可靠。陈寿是比诸葛亮要小五十多岁的后生小子,在七八十年前是否有“三顾茅庐”一事,除了《前出师表》一文之外,他提不出任何旁证。而且,尽管诸葛亮是一代完人,可是谁也无法保证他不说一句假话。

试想一下,假如“三顾茅庐”确有其事,自是蜀汉君臣契合的佳话,当时就会传播开来,而被记入一些公私著作之中。为何从“三顾茅庐”到《前出师表》问世,这20年中没有任何人提到过此事,也没有任何公私著作记载过此事,这不太奇怪了吗!陈寿轻信了孤证,把“三顾茅庐”作为史实写进了《三国志》之中。若以后没有裴松之作注,可能这个错误就会被长期掩盖。正因为《三国志》一书文字过于简略,史事多有疏漏,因此在成书一百多年之后,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又命裴松之为之作注。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裴注”不同于其他各书的注。它不仅仅是解释文字,而重在增广异闻、补证遗佚,裴注的字数比《三国志》正文多出好几倍,真是喧宾夺主。但是,这种喧宾夺主很有必要,因为注文的重要性每每超过正文。也就是说《三国志》的史料价值,注文高于正文,裴松之的史才高于陈寿。《三国志》之所以与别的史书不同,因为它对三国内容的描写并不单单是枯燥乏味的记叙性描写,而是加进了些想象,使文字变的十分生动、耐看。而且蜀国原本无史官,蜀国遗留下来的资料也不会完整,陈寿在编写《三国志》的时候就不免多加了些想象和附加成分。

既然这样,无论是刘备寻访人才,自当伯乐找千里马也好;也不管诸葛亮为实现自己的抱负,效仿毛遂自荐求见刘备也好,这些都是历史的想象了。这么一来,我们也不妨来想象一番:

用现在的话说,诸葛亮可谓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学会了一身本事,想“货予帝王家”,可一直没找到适合的买主。在二十六七岁的时候,他主动去樊城找刘备,但是刘备看不起他一个年轻小子。于是诸葛亮找了个机会和刘备单独交谈,让刘备发现了他是个大人才。那次交谈完之后,诸葛亮并没有直接留在刘备军营中,而是返回隆中自家的茅庐去了。为什么呢?一来是自己对刘备了解不深,不敢贸然“以身相许”;另一方面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待价而沽”。于是,经过两人的这初次相识之后,两人又你来我往多次见面,有时是专程拜访,有时是因别的事而顺道走访。就这样,经过多次的沟通和交流,最后诸葛亮同意加入刘备帐下,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

这样一写,并不违反诸葛亮的《出师表》的言语,也没有违背《魏略》、《九州春秋》的说法。其实,真正的历史往往是平淡的。并无任何出奇之处。历史不是小说,不是为了引起听众和观众的兴趣为目的,但是写历史的人就不一样了,他必须对真实的历史加以剪裁,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哪些要正面写,哪些要反面写等等,都需要他们精心安排。而剪裁安排历史的标尺和准绳,便是史书作者头脑里的思想观念。因此,

“三顾茅庐”可能是被美化包装过的。

而且,尽管裴松之在注文中引了这个记载,但是他自己并不赞同。他不赞同的理由却是诸葛亮《出师表》中的那一番话,可谓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竟然相信了诸葛亮自己编撰的漂亮说法。

诸葛亮编撰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当然有他合理的用意。裴松之注引《蜀记》云,诸葛亮摄政期间,“刑法峻急,刻剥百姓”,有个叫法正的大臣就引用汉高祖当年只以三章约法为典范,上书劝谏。结果,诸葛亮告诉他,自己之所以这么做,是有道理的。概括而言,就是蜀人太无法无天了,需要约束。或许,诸葛亮也认为,蜀人太自以为是了,需要给自己树立一点威信,就得如此这般塑造一下自己。

当然,裴松之对“三顾茅庐”记载失实一事一定不会放过,他把《魏略》中不同的说法全文注于《三国志》中的相关部分,而且说明“《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并作了以下的评论:“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词,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

裴松之的评论是很得体的。他认为:对于史事有时候“闻见异词”,产生不同的说法是常有的。但是对于“三顾茅庐”一事的两种说法互相抵触到这种程度,实在太奇怪了。言下之意,自是不以陈寿的说法为然。不过限于体例,他只能用别的说法写在注文中反衬正文说法之不当,却不能改动正文。
综上所述,事情已拨云见日。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诸葛亮为什么要说假话呢?接着往下看:

说到这,我们需要从头分析。在没有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十多年中一直是“东奔西走恨无家”,假如没有诸葛亮为他设计的联孙抗曹的策略,他就难逃败亡的厄运。应该说,蜀汉的历史是用诸葛亮的血汗写成的,他的功劳彪炳千秋,而且这一事实已为后世所公认。

不过,诸葛亮内心有隐痛。以诸葛亮的聪明,他自然心里明白,刘备虽然嘴里说得好听:“吾得孔明,如鱼得水”,可在实际行动中,刘备对他并没有言听计从,他呕心沥血所设计的建国蓝图也并没有受到尊重。蜀汉建都于成都之后,镇守荆州的大将、刚愎自用的关羽从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对于他下达的政令爱听不听,对于他的谆谆告诫置若罔闻。以后关羽被吴军袭击而败死,他又无力阻挡刘备的三军挂孝伐吴。因为在一块打江山的时候,我刘备是老大,关羽是老二,张飞是老三,你诸葛亮算老几?我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这时的刘备,早已把

“隆中对”时诸葛亮所说的话“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忘得一干二净。正因为如此,诸葛亮明知这次出兵凶多吉少,可他无力公开反对,只有以拒绝参加表示一种无言的抗议。真到最后,刘备大败而回在白帝城托孤之时,诸葛亮心里明白,蜀汉建国的大计划已被刘备自己一手断送。但一切都已是莫可奈何?兵权不在自己手里,无论平时说得多好,到了关键时刻,又怎能使得上力,这也是诸葛亮的悲哀。可怜诸葛亮的伟大抱负却毁在刘备的一时的意气用事之上,他又怎能不悲伤。比起刘备,刘阿斗差劲多了,那是个扶不起来的主儿,因此,诸葛亮在上《前出师表》的时候,不能不想起刘备不听劝告一意孤行的前尘往事。正因为刘备的意气用事,才使得伐魏建国的宏伟规划付诸东流。这时已是“天下三分,益州疲蔽,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如果自己提兵在外,无暇内顾,阿斗又不听话,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来,岂不糟糕!对于像有些成事不足的人却能败事有余而言,是需要事先重重地告诫一番,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这才想出向阿斗编造出一套
“三顾茅庐”的故事来,说明利害,当年受到你父王的何等尊重,而你的本事又更差上你大截,那就更不能不听我的话。综上所述,我们不得不佩服诸葛亮,为了争取北伐胜利,后方又不出乱子,苦心孤诣地想尽了方法,包括对阿斗编造出一些假话。

但是,虽然说了假话,但这也并不是坏事,如今,我们何忍对诸葛亮的良苦用心加以责备!过去有不少人还对诸葛亮有误会,认为他连年兴师,艰苦奋斗,只不过是为了报答刘备个人的“三顾”之恩。现在揭开了历史了迷团,知道“三顾茅庐”并无其事,这更说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意为国家、为苍生,为了天下太平。因为他自己心里明白,刘备对他何尝有什么“三顾”之恩。“三顾茅庐”真相的揭开,非但没有贬低诸葛亮,反而更能说明他为国为民长期奋斗的一片苦心,更能说明他的伟大与崇高。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中对三顾茅庐的精彩演义,在一定程度上,为诸葛亮和刘备都增加了不少色彩。尽管在历史的真实上,三顾茅庐远没有小说中那么精彩,但是正是有了罗贯中的渲染,这段故事才被世代传唱,假如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中国历史上或许就不会有一个光彩照人的诸葛亮了。而有了三顾茅庐,所以后人对刘备的礼贤下士,极其羡慕和推崇。刘备本人也因为

“三顾茅庐”而妇孺皆知,成为中国历史上尊重人才的模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