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三顾茅庐”,邀丘处机当国师,出山后丘处机却别有用心

王重阳于公元1167年创立了全真教,全真教的教义是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全真教著名弟子丘处机,生于公元1148年,金代时期山东栖霞人氏,字通密,号长春子,而后有人赠其号为长春真人,丘处机和“丹阳子”马钰、丹阳子的妻子“清静散人”孙不二、“长真子”谭处瑞、“广宁子”郝大通、“玉阳子”王处一、“长生子“刘处玄一起,合称为“全真七子”。

成吉思汗“三顾茅庐”,邀丘处机当国师,出山后丘处机却别有用心

丘处机作为王重阳的第一位弟子,虔诚机敏、勤奋好学的他深得师父王重阳的器重,在后来王重阳病逝后,自然而然就继承了全真大业。此后的6年一直隐居在磻溪穴,外出的时候必定是戴蓑顶笠,所以后人又叫他为“蓑笠先生”。随后,丘处机赶赴宝鸡的龙门山隐居潜修了7年,成为了“全真龙门派”的创始人。丘处机一生主张三教平等、互融、相通,主张“修道就应出家”,断绝世间一切的尘缘,丘处机认为,清心寡欲才是成仙之本。

成吉思汗“三顾茅庐”,邀丘处机当国师,出山后丘处机却别有用心

那么,丘处机原来只是一名小小的全真教道士,即使是后来接任了全真教掌门人的职位,那他也是一名修行人士,他怎么会和成吉思汗扯到一起发生关系呢?时局动荡,金人在攻打进入中原以后,老百姓的生活可真是水深火热,这个时候的人们往往是非常需要一个精神寄托来支撑。于是全真教就应时应景的创建起来了,人民视应运而生的全真教为黑暗之中的光明,对全真教也是极其的信赖。统治者们也需要一个能够帮助他们安抚民心的角色,而正是在这一特殊时期,丘处机的名望无疑在当时的社会是很高的,那么成吉思汗自然也能够了解到丘处机的信息了。

成吉思汗“三顾茅庐”,邀丘处机当国师,出山后丘处机却别有用心

当时成吉思汗的军事力量日益壮大,他在规划着天下统一的大业,应该去如何进行实施,肯定是希望贤能之士越多越好了,能够帮助他统一天下。在得知了丘处机的文采卓越、才能超群以后,成吉思汗就非常想把丘处机任命为国师,为他治国安邦。于是,前后两次分派遣使者专程去传唤丘处机,哪知丘处机却隐居于山林,深居而浅出,对成吉思汗的使者根本避而不见。但是成吉思汗并没有就此放弃,又于公元1219年,第三次特遣侍臣刘仲禄专程前往、并且携带手谕去请丘处机出山,其心诚的程度绝对不亚于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时请诸葛亮。丘处机最终也还是被成吉思汗打动,于是,公元1220年,丘处机决定去见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三顾茅庐”,邀丘处机当国师,出山后丘处机却别有用心

其实对于丘处机本人来讲,作出这个决定不仅仅只是被成吉思汗的诚意感动,他其实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丘处机试图通过这次的西行,游说成吉思汗放下屠刀,终止战争早日撤军。

成吉思汗“三顾茅庐”,邀丘处机当国师,出山后丘处机却别有用心

丘处机带领着十八个全真教弟子,不远万里,到达了中亚的撒马尔罕一带地区,丘处机利用成吉思汗给他的粮食,煮粥送给当地的饥饿百姓们。在丘处机的所到之处,都无一例外不是受到了热忱的欢迎和接待。后来,成吉思汗见到丘处机本人鹤发童颜的样子后,就更加坚定了丘处机就是将来要帮自己一统天下的那个贵人,所以,对待丘处机也自然是犒赏大增。这就是后世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绝不亚于三顾茅庐,只不过,没有一本像三国演义一样的书籍去详加描述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