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之“错”,错在他的两大平叛“高招”。你知道是什么吗?

晁错是西汉初期的政治家,知识渊博,学贯儒法,深得汉文帝、汉景帝赏识。为了实现大汉王朝的帝王集权,他建议“削籓”,结果引发了吴、楚等七个诸侯国的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晁错之“错”,错在他的两大平叛“高招”。你知道是什么吗?

“七国之乱”(图景)

叛乱爆发后,汉景帝刘启慌了,晁错也没了正主意。虽然朝廷派出军队予以镇压,但一时间收效甚微。

晁错之“错”,错在他的两大平叛“高招”。你知道是什么吗?

汉景帝(剧照)

这时,作为帝师的晁错,在关键时刻为汉景帝献上了两大平定叛乱的“高招”,结果把自己给葬送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咱看一看晁错的平叛“高招”,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一、建议汉景帝斩杀袁盎。

袁盎曾经是诸侯国吴国的丞相,吴国是这次叛乱的首倡者。当初,朝廷安排袁盎到吴国任丞相时,他是不愿意去的。因为袁盎觉得吴王这个人不好伺候,容易出问题。

晁错之“错”,错在他的两大平叛“高招”。你知道是什么吗?

吴王刘濞(剧照)

后来在别人的建议下,袁盎勉强出任了吴国丞相。可是,当朝廷咨询他吴国的现实表现时,他就一个劲地说吴王没有造反的意思。由于他不能积极应对朝廷的垂询,就被罢了官。

现在吴国造反了,晁错就认为,当初袁盎因接受了吴王的贿赂,就老说吴王不会造反,瞒报了实际情况,为此应该杀掉他。

晁错之“错”,错在他的两大平叛“高招”。你知道是什么吗?

晁错(剧照)

这样的主意,他的部属们都不认可。因为,袁盎做吴国丞相的事早已成为历史,再说,吴王已经反了,现在杀袁盎有何用?晁错没有理会部属的意见,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上奏汉景帝。

随之,晁错要杀袁盎的消息散布出去了。已经是布衣的袁盎得知后,就去找窦婴,让窦婴帮他想办法见到汉景帝。

晁错之“错”,错在他的两大平叛“高招”。你知道是什么吗?

窦婴(剧照)

于是,窦婴就跟汉景帝说,袁盎曾经做过吴国的丞相,他了解吴国的情况,应该找他来咨询一下平定叛乱的办法。正无计可施的汉景帝一听,觉得有道理,就立即召见了袁盎。

袁盎见了汉景帝后,首先肯定吴、楚等国的偏师,绝对战胜不了朝廷的正义之师,他们成不了气候,从而减轻了汉景帝的忧虑。

晁错之“错”,错在他的两大平叛“高招”。你知道是什么吗?

汉景帝与袁盎(图像)

然后建议道,要想退却叛军,平息叛乱,“今计独斩错”。为什么呢?因为吴王举兵的旗号是“诛晁错,清君侧”,那么,杀了晁错,叛军就没了借口,也就会退兵了。

汉景帝听后,没有立即表态,但已经动了杀机。因为他对袁盎说,真要是能起作用,朕不会在乎一、二人的性命的。晁错命悬一线了,可他并不知道。

二、上奏汉景帝御驾亲征。

晁错在建议汉景帝刘启杀袁盎后不久,为了应对平叛的不利局面,就又建议汉景帝亲自率军出征,他自己留守看家。

对此,谁都明白,外出打仗是危险的,留守看家是安全的。在这个紧要时刻,你晁错怎么能把最危险的事情派给皇帝,却把安全留给自己呢?

晁错的建议一出,就遭到了众朝臣的批评,怒斥他为奸臣。难道你想等皇帝失败了,由你来当皇帝?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朝臣们都这样认为了,想必那时的汉景帝对自己的老师也失望到了极点。

因此,苏轼在《晁错论》中说,即使没有前期的袁盎的建议,晁错也已经是死路一条了。

随之,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三人联名以“亡臣子礼,大逆无道”的罪名弹劾晁错,认为“错当腰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汉书》)。汉景帝见了奏章后,漠然地批了一个“可”字。

晁错之“错”,错在他的两大平叛“高招”。你知道是什么吗?

即将受刑的晁错(剧照)

于是,“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汉书》)的晁错在不知自己要被杀的情况下,“衣朝衣斩东市”(《史记》)。

大家说,晁错是真聪明还是假聪明?是真有学问还是假有学问?我看他是太忠心了,他是太相信皇帝了,他是真拿着朝廷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了!陷进去了,出不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