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有這麼多技術,每年投入研發費用和華為相當的中科院系,是否有比較厲害的產品呢?

手機用戶52279402104


“極客談科技”,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你遨遊神奇的科技世界。


華為與中科院之間即便研發投入費用相同,也不具備比較的意義。
  • 首先,兩者之間的性質不同。華為是一家民營企業,中科院為我國最高的學術機構。不同的性質導致兩者側重點不同,研究的領域、方向則不同。

  • 其次,兩者之間的研究領域不同。華為僅限於通訊、移動消費領域終端等,較為單一;中科院涉及領域更加廣泛,涵蓋整個國家科技戰略方向。

  • 最後,兩者之間的涉密等級不同。華為相關領域研發相對來說較為透明,中科院相關核心研發不便於透露。

因此,無法通過投入研發費用這一單一維度,來進行評判。對於科技研發,關乎國家未來發展戰略,始終應該保持著一份敬畏的態度,不要盲目跟風評論!


定位不同,導致研發側重點的不同

華為是一家以通訊設備製造為主的公司,研發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工業生產轉化,並非是純粹的理論研究。中科院除了理論研究之外,將會兼顧工業生產轉化,實際上要更加傾向於理論與學術方面研究。這點,從前段時間大家熱議的丘成桐談論華為數學家的事件就能夠看出。理論數學與工程數學研究方向、研究領域還是具有較大的差異。


點與面,研究領域的不同

華為關注的僅為通訊領域、芯片研發等,研究領域較為單一(相對而言);中科院關注的是整個科技領域,研究的領域將更加全面。當然,點與面之間的研發並沒有好壞之分,由兩家之間不同的性質導致。

中科院的研發成果包括但不侷限於:量子通訊領域、“中國天眼”、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深海科考挺近萬米、“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等。

中科院獲2017年全球最具創新力政府研究機構25強,連續五年位列“自然指數”政府研究機構排行榜首位。


涉密級別不同,不便對外透露

兩者之間涉密級別不同,中科院很多研發成果不便對外進行公佈。

  • 華為屬於一家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也較為閉塞。如果不是美國持續對華為的打壓,你我也不會知道華為具有“備胎”計劃、鴻蒙系統以及更多隱藏的實力。

  • 中科院作為我國最高的學術機構,相較華為而言涉密性更嚴。一些領先於國際的科研項目並不一定會對外公佈,很難得知中科院隱藏的真正實力。

因此,大家不要妄加猜測。

關於華為與中科院之間的科技研發問題,您怎麼看?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極客談科技


華為通信領域的翹楚民企,而中科院是國家認證的學術機構,兩者在各自領域都屬於頂尖位置。但性質不同,怎麼可以比較呢?

而且更誇張的是:中科院的實力居然會被人懷疑???


中科院到底有多牛逼

中國國家科學院,為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諮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

雖然不敢說全中國的人才都在中科院,但中科院裡確實都是一等一的高端人才。

根據中科院的官網信息,截至目前,全院共擁有12個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3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上海市共建上海科技大學)、130多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210多個野外觀測臺站,承擔20餘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與運行,正式職工7.1萬餘人,在學研究生6.4萬餘人。

這樣強大的硬件設施和人才儲備,放眼全中國怕是也沒幾個同體量的組織吧!

再回到題中,中科院有沒有厲害的產品?

開玩笑吧,中科院的研發東西,哪個不是世界矚目!

在通信領域,北斗衛星導航,一舉打破了美國GPS對於全球導航系統的壟斷;醫學方面,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高活性的牛胰島素結晶,給數以千萬計的患者帶來了福音;軍事武器方面,中國成功試爆的第一顆氫彈,也離不開中科院的支持。。。。

可以說,在中國各個領域了不起的成就裡,中科院都起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它不是說某一種科研產品,或者某一項科學成就能概括的。在一定程度上,中科院已經是中國科學發展的標榜。

華為到底有多牛逼?

儘管關於華為,爭論一直不斷,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移動設備和網絡通信兩大領域,華為確確實實做的非常了不起。


因為歷史原因,我國在通信網絡的發展很不順利,多年以來一直依賴外部進口,直到2000年的時候,國內自主程控交換機幾乎還是空白一片。是華為最先打破了這個僵局,1993年,經歷了數年艱苦的研發過程後,貼著華為自主研發標籤的C&C08交換機面試,價格比同類型的外國產品足足低了三分之二!我國也真正跟上了發達國家的步子,逐步實現通信強國的夢想。

時至今日,5G成為全球矚目的熱門技術,華為一騎當先,超越了人們印象中不可逾越的高通,愛立信等老牌豪強,成功坐上了5G領域的第一把交椅。華為已經佔據了全球5G業務的半壁江山。


不論是中科院,還是華為,二者都是中國科技的一種體現,兩者不需要比較,也沒法比較,都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值得驕傲的存在!


愛思考的奧特曼


感謝您的閱讀!

我們隨便拿幾樣,中科院的成績,你可能就不會這麼誤解,中科院的成就了。我們耳熟能詳的幾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打破了國際上對於GPS導航系統的壟斷;量子通信領域,世界上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為未來信息安全提供保障;對於天眼你可能不會陌生,這是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暗物質粒子探索衛星“悟空號”是目前世界上觀測壟斷範圍最寬,能量分辨率最優的空間探測器;超強超短激光研究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等等。

不僅如此,你可能在中科院的官網上,看到中科院幾乎每天更新的成果展示:

我們看到的只是很窄的一面,然而中科院所帶給我們的是最廣泛最全面的科技展示,它不僅僅應用於民生,也是未來的戰略發展。

用一句話就是“厲害了,我的國”。那麼,華為呢?華為同樣值得我們驕傲,作為民營企業的代表,它的自研科技之路一直走在前列。

在2018年華為研發費用支出1015億人民幣,佔據華為全年收入的14.1%,華為在10年內研發投入超過4851億元,同樣,到2018年底所獲得的專利達到了87,805件。

華為的高投入自然獲得了高產出,在目前華為被列為美國實體名單之後,能夠迅速的反應。將芯片問題和系統問題很早做了謀劃,在5G技術方面,華為目前的技術領先世界至少一年以上。

然而,華為它是民營企業的代表,它是折射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一個面一個點,而中科院它的範圍更廣,涉及到我國發展的方方面面,都是令我們值得驕傲的!


LeoGo科技


如果你把一個公司和中科院進行比較,除了說明你無知以外,更多的是體現了“跪舔”某企業的思想!你去問問袁隆平,他這一輩子種的稻穀有沒有一個農民一年收的稻穀多。然後你說袁隆平其實不如一個農民,最起碼不能和承包了十畝地的農民相比較對麼?華為和中科院進行對比,反應了某些海軍不擇手段的“搞事情”。我們是不是可以這麼說:華為投入那麼多研發經費(當然這些錢都是剝削工人剩餘價值和割消費者韭菜的結果),為什麼還得用arm授權的構架,為什麼還得用安卓系統?為什麼還得買高通的基帶和高頻、低頻模塊以及ltd模塊?為什麼還得要臺積電加工處理器?為什麼還得要富士康等加工生產手機?為什麼還得從索尼、三星等企業進口手機配件?如果這麼問,海軍可能要組隊罵人了。總結一句話:實力不夠,吹牛逼來湊!


山野樵夫32


竟然有人質疑中科院???

基礎科學

即使中科院不出產品,它的地位也是頂級的存在好嗎?中科院即使不出產品,它對基礎學科的貢獻也是全球一流的存在,你以為我們國家每一年這麼多錢砸研發是開玩笑的?

目前很多應用級的技術在十多二十年前就論證了可行了,不少還是中科院驗證的。

數學、物理、化學等等基礎科學都在中科院的研究範圍之中,基礎科學你知道是什麼地位嗎?那是構建應用產品的技術基礎和理論基礎。也就是說,沒有人推動基礎學科的話,目前的應用級的產品就不可能有巨大的進步。

沒有基礎學科,新的技術相當於空中閣樓,OK?

產品

中科院的成就,我拜託你們百度一下好嗎!

看看中科院歷史上的研究:1967年6月,中國成功爆炸第一顆氫彈,中國科學院對此做出了重大貢獻;1965年9月,上海生物化學所、上海有機化學所與北京大學化學系合作,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較高生物活性的牛胰島素結晶;1964年10月16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科學院為此做了大量關鍵性的工作;1970年4月,以中科院為主研製的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

這些工作,做到了任何一個都會被刻在世界史的歷史書上,任何一個都牛逼哄哄的存在....

看看現在的科研成果,官網的:

人才

中科院的人才,每一個都是頂級的存在的好吧!1949年9月,錢三強和丁瓚共同起草《建立人民科學院草案》,確定中科院基本框架。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命郭沫若為第一任中科院院長,陳伯達、李四光、陶孟和、竺可楨為第一任中科院副院長。這裡每一個都是歷史上各自領域叫上名字的人!

每一年考入中科院的人,在他們學校都是學霸中學霸,學神中的學神啊!


質疑中科院,這是哪裡來的自信啊???

華為很強,但是中科院也是頂級的存在,它們在各自的領域都是相當值得尊敬的啊!


太平洋電腦網


華為最核心的技術就是“模稜兩可”。

出個安卓改的鴻蒙麼,發佈會說2.0會脫離安卓,然後老百姓就以為鴻蒙已經上了。

出Mate30系列時候打時間差,不看發佈會的大眾麼,以為Mate30就是5G手機的也不少。

當年存儲門麼,一個產品發佈,大家對他配置瞭解了後,就偷偷把ufs換成低成本emmc存儲。

明年要發佈p40系列了麼,輿論上來個“或將”搭載那個“一夜之間”就可以上的鴻蒙系統。

發個電視麼,瘋狂暗示“別家做不到60w”然後自己標個6×10w。

小米來懟了麼,質疑60w了麼,拉個小米一起拆機,以示我品質比你好,你懟啥?偷換概念玩得一溜。

但凡大夥深究了

華為:“我沒說過”

花粉:“你不看發佈會麼?”

是,你華為確實沒說過,但這樣玩文字遊戲,把各種不懂的老百姓當傻子玩,真的合適麼?


默先生7


打開百度,搜索中國科學院,你們就知道中科院是什麼級別的存在了,中科院創立於1949年11月。1964年10月16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科學院為此做了大量關鍵性的工作。1967年6月,中國成功爆炸第一顆氫彈,中國科學院對此做出了重大貢獻。1970年4月,以中科院為主研製的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

一群屁民質疑中科院的實力,沒見識就算了,沒見識還出來賣弄,所以說讀書還是很有用的,至少不會連中科院是什麼?做了什麼?都不知道。不懂多問,不懂就多百度,別到處出醜,質疑中科院?你們為國家做了什麼?整天敲鍵盤吹牛?人最可怕的就是無知然後還質疑有知識的人。


草帽boy路飛738


這個提問者的用心有點居心叵測呀!如果你是西方推牆運動的代理人,想要藉此挑起國家科研機構和民族企業的矛盾,乘機制造混亂,那麼我告訴你,你打錯了算盤。如果你是華為的水軍,那麼我告訴你,中科院系統有很多了不起的科研成果,我懶得告訴你具體有哪些,自己去百度?如果你只是一個無知者提出這樣無知的問題,那麼我告訴你,中科院系統和華為都是好樣的,我都支持,但中科院系統所做的遠遠不止信息技術的研究,還有許多其他方面的研究。而且,中科院做的主要是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的比例很小,而華為主要是以應用研究為主,兩者沒有可比性。


有趣開心就好


天天吹水的研發費用是假的。

因為華為有45%左右收入是通信工程,不是賣手機,是給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建設通信網絡。

比如整個工程中標100億,華為需要採購30億的零配件組合成系統產品,加上自己生產的配件,一共賣60億,還有40億就列為研發費用。因為通信工程確實需要研究設計,說研發費也算合理,但這個跟大眾理解的投入開發科技產品是兩回事。


石中隱玉


華為有這麼多技術,每年投入研發費用和華為相當的中科院系,是否有比較厲害的產品呢?華為和中科院系的比較可能類似於點和麵,華為在民用通信的應用技術領域可謂是取得相當大的成果。而中科院系可以說是全方位的,是國之科技脊樑與依賴,從基礎科學的理論研究,到大型科技應用,都為國家的科學及技術事業起著重大的支撐作用。

華為公司最重要的成果,主要體現在通信領域內,而且是應用級的成果。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專注於ICT領域,為該領域相關各方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比如通信設備、解決方案、手機、或者擴展業務的芯片、服務器等等,可以說是科學及技術的實踐應用。


而中科院作為國家自然科學的最高學術機構,可不簡單的是科技的具體應用。還是國家科學技術的最高諮詢機構或者國家科技智庫、各種國家所需要的高水平的研究機構,是國家的戰略科技力量,可以說每一項任務都是大手筆高水平的。

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國之重器:讓國家立於世界之林讓敵國不敢輕舉妄動的大國鎮器“兩彈一星”、讓我們終於抬頭挺胸的載人航天工程、讓我們終於可以奔上月球看看嫦娥和玉兔最近是否安康的“探月工程”、讓我們終於可以探一探海底到底有如何美妙的“載人深潛工程”、也為國家誕生了第一臺計算機第一臺超級計算機、還有不斷開闢我國化工新方向和生長點的“順丁橡膠工業、煤制乙二醇、煤合成油”、世界上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首次證明誘導多能幹細胞、數學機械化證明、有限元方法論等等等等。

中科院系的成果很多可以說是具有開創性的,是國家從無到有的,而且是戰略性的,是國家需要的。我們需要華為這樣在某一個點上為國人提供便利好用的實用產品,但也更需要中科院系這樣全方位為國家的重大項目提供研究及理論支撐、應用實踐的國家脊樑,才能讓我們可以在弱肉強食的叢林中毅然而立,讓敵人有所忌憚不敢對我們輕舉妄動,為國家的和平及發展造就鎮國之器。


更多分享請關注【東方高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