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一顆老鼠屎!泰國回來的撒野上海機場。那留學生還敢回國嗎?

又來一顆老鼠屎!泰國回來的撒野上海機場。那留學生還敢回國嗎?

一個關於“公平”的諷刺的實例

3月22日,泰國遊玩回來的旅客在上海機場大罵:“我是東北人!我不怕你們,誰敢罵我?我肯定給他罵回去!你看見沒有?他剛才罵了我!”

旁邊的人小心翼翼:“是你先罵的他。”

女子低頭看手機打字,盛氣凌人,:“閉嘴!”

隔離人員說的明明白白,泰國現在是國外的重災區,必須回來了要先隔離......

女子說,“這叫公平!他罵了我我就要罵回去!我不要隔離!我這就要回家去!

你告我啊,我不怕,你去告!”

上海機場的這一幕實在是讓在場的人無不驚訝,這就是所謂的“公平”“人權”“自由”的呼聲背後的強詞奪理。

不知這一鬧又讓多少人激起憤怒的火花......

又來一顆老鼠屎!泰國回來的撒野上海機場。那留學生還敢回國嗎?


又來一顆老鼠屎!泰國回來的撒野上海機場。那留學生還敢回國嗎?

公平是什麼?

我們來拿礦泉水女的對話做一個例子——

女:“隔離區也要保障人權吧!我三天沒喝水了,你能接受三天不喝水嗎?”

工作人員:“工作人員說你要喝礦泉水,你要把快遞寄過來,這裡不是你家了,現在!”

此女:“我要活下去!”

工作人員說:“這裡有食物啊!”

此女:“沒有水,沒有水怎麼活?”

工作人員:“哪裡沒有水,有開水壺啊!”

此女:“水裡都是雜質怎麼喝!”

工作人員:“所有的人都是這樣喝啊!大家都這樣喝,為什麼你不行?”

此女:“都這樣就是對的嗎?”

工作人員:“你見過有人跑出來嗎?別人沒有意見,為什麼你有意見,我告訴你,這裡不是旅行!”

在這個對話裡,礦泉水女簡單來說,就是不肯喝水壺裡的水,因為覺得有雜質,所以一定要衝出去拿快遞,喝“乾淨的”水。她的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都這樣就是對的嗎?”我吃了一驚,原來所有的悖論最後都有一套說辭,都是這樣就對嗎?

貌似看起來好有文化,辯證思維,有自己的思想,實際上是為自己的“無理取鬧”打幌子。她要的人權和公平就是在一聲聲的辯論中,你一定可以感受到她作為巨嬰的自私是多麼恐怖。

其實,也很簡單嘛。她不過就是為自己著想,既想要回國接受免費的治療和保障,又想要得到絕對的好待遇。

誠然,都這樣做不一定是對的。在某些時刻,大多數奉行的不代表是對的!但前提是,這大多數人是為了誰的利益!如果為了你的一己私利,其他人都要為你陪葬,也許這在你的眼中是“公平”,但是其他人就值得為你的公平付出代價嗎?

我為此特地去查了百度百科裡的“公平”的概念——公平是一個社會學名詞,在法律上,公平是法所追求的基本價值之一。公是公共,指大家,平是指平等,意指為大家平等存在。由於人之差異而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相對的公平。

又來一顆老鼠屎!泰國回來的撒野上海機場。那留學生還敢回國嗎?

那些不尊重別人的權利,只是尊求自己的絕對公平的人早已經違背了公平的基本定義。用別人的不平等換自己的公平,反而反咬一口——所有人都這樣,那就是對的嗎?

這句話,其實是經常用來抨擊國民精神的魯迅先生說的,“從來如此,便是對的嗎?”沒想到100年後,這句話成為了悖論的論據,令人寒戰。

再想一想,公平盛行的時候,很多人也開始了道德綁架,既然對大家都好,那麼其他人是否就要犧牲自己的利益?

又來一顆老鼠屎!泰國回來的撒野上海機場。那留學生還敢回國嗎?

海外的留學生的公平是不是已經逐漸變成了道德綁架?

在英國有22萬中國留學生,在目前的疫情形勢下,部分同學選擇留在英國居家隔離並繼續學習,對於不回國的原因,他們有的表示,這樣可以避免長途旅行的交叉感染風險,也有的說:“再讓國人再遭受一次這樣的疫情,我覺得也是不公的。”

這是海外學生的採訪留言,我覺得這本身沒有錯,也體現了大國學生的擔當,即使身在國外也為國家著想,但是在採訪地下的留言讓人吃驚——很多都是稱讚,但是也有進行諷刺和勸誡的留言。

稱讚的是什麼?是那些堅守海外的孩子。

諷刺的是什麼?是那些帶病毒回國的人。

勸誡的是什麼?是那些還沒有回國的留學生。

意思就是說,海外的孩子們,要向他們學習,不要回來了,就待在國外就好了,免得給國家增添負擔。在我看來,這本質上就是在進行道德綁架,這個與北京當時發出的通報完全是不同意義的。

3月18日,北京疾控提醒境外留學生:如非十分必須,應暫停回國。為保護自身健康,減少感染風險,真誠提示境外留學生:堅持“非必要,不旅行”原則。如非十分必須,應暫停回國或赴有疫情國家、地區的出行安排,減少長途旅途導致的感染風險。確有回國需求時,應評估自身健康狀況,患有急性疾病或慢性基礎疾病一定避免出行。

又來一顆老鼠屎!泰國回來的撒野上海機場。那留學生還敢回國嗎?

禁令的意思是,孩子們能在國外照顧好自己的,就儘量不回國,可是網友在不會過得英國留學生的留言像是在“道德綁架”——別人都可以不回來,那你也別回來了;回來了就是給祖國添麻煩,不回來就是少一樁事;不回來就是愛國,回來了就是不愛國。

確實有事實證明,如果沒有患病的人,經過舟車勞頓,可能會產生交叉感染。

浙江麗水的那位女士從西班牙趕回國,在西班牙的時候,保護措施良好,就是因為在飛機上靠近了有新冠病毒的人所以回國後立馬染上了病。

回國染病後後發聲明,“早知道這樣,我堅決不會回國!”

的確,回國也有風險,回國需謹慎。

可是這並不能夠成為阻止想要回國的孩子們回國的理由,孩子們需要的是自己權衡自己的身體狀況、經濟狀況和所在國家的病情狀況、醫療資源狀況等,綜合考慮是否要回國,而不是直接被國內的一些高讚的呼聲所影響,覺得自己回國就變成了十惡不赦的罪人一個。

現在美國留學生現狀就是一半回國一半堅守。身處疫情大災區。美國大批留學生面臨滯留停課或高價回國的兩難境地。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留學生們,有近一半的中國學生都已經回國,而剩下堅守的同學,大部分都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

他們本來擔心的是什麼?現在回國也許會無法按時獲批簽證返回,這會影響他們順利畢業。所以選擇飄在美國,而且更糟糕的是大部分的普通民航航班都被暫停。

在疫情之下,留學生已經壓力重重了,我們國內的人不應該施加道德壓力,讓他們有家不敢回。

在呼聲的背後,我們不能盲目地鼓勵其他人不要回國,而是鼓勵留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作出最合適的選擇,如果回國,就要做好防護措施,如實上報情況,配合記錄和隔離,只要是愛國的孩子,祖國都歡迎,不能夠因為一些老鼠屎就壞了一鍋粥。

海外的孩子們無論在哪裡都要好好保護自己,學成歸來。

又來一顆老鼠屎!泰國回來的撒野上海機場。那留學生還敢回國嗎?

老鼠屎實在是數不勝數,但是我們都要做好自己

海外的孩子也僅僅是一個孩子,在中國的父母有那個不擔心自己的孩子呢?如果自己的孩子在海外沒有得到好的保護,哪個父母不會坐立不安呢?兒行千里母擔憂,這句古話亙古不變啊。

我們討厭那些破壞大局的老鼠屎,但是千萬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人。

東野圭吾曾說過,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個是太陽,一個是人心。

我們追求平等,我們拒絕道德綁架。

不要讓今日隨波逐流的話語成為明天傷害他人的利器。




文|果子,歡迎您的點贊、評論、轉發與討論。

我是 給你溫暖與愛~

又來一顆老鼠屎!泰國回來的撒野上海機場。那留學生還敢回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