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营又干"老本行"(下) 撰稿编辑中原


1984年初,从炮团加农炮营侦察排,自作主张调师干部文化学校担任数学教员;1985年秋天,又赴开封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充电;1987年底,返回部队调173团炮营榴弹炮二连,四年时间,转了一圈又干起了"老本行",真是与火炮有不解之缘。

三、当家理财

当了三年多的连长,学会了当家理财,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战士在饭堂吃得笑哈哈,训练场上就会嗷嗷叫,才会安心服役。

返回军营又干

团干部股长(右五)和全连老兵一起合影留影

搞好连队伙食,就得经常下伙房,与炊事班一起,研究调计伙食的问题。为了改善伙食,增加战士营养,每周吃蒸肉、肉末蒸蛋。各班用自己的打菜盆,统一由炊事班装料,蒸熟后各班自己领取,这样既方便,又不扯皮,很受战士们欢迎。

我带领战士们挖地窖,把菜地收的大白菜、白萝卜储藏起来;还带领战士把白萝卜切成丝片,腌制咸菜,这样就可以节约经费,改善伙食,让战士吃好吃饱。

加强对炊事班的管理,改进制作方法,让战士们吃上白馒头。一段时间,炊事班经常做"军用馒头",这种馒头,既黄又硬,很不好吃,战士们很意见。

电话班长肖建新在连务会上反映,"军用馒头"不仅不好吃,而且吃了一会肚子饿得快,缺乏营养,战友们没有体力,那怎么搞训练呀!电话班攀登固定,收放电线,是非常消耗体力的。

副连长我找到炊事班长,要他查明原因,迅速改正,可他说,现在是冬天,只能这样。

于是,我立即召开炊事班班务会,进行了严肃批评,要求大家想办法,一定要让战士们吃上又白又香的馒头,并指出"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为什么街上卖的馒头,一年四季都又白又大!关键是人的问题,之后,再也没有出现"军用馒头"了。

为了改善战士的伙食,连队开始喂猪,逢年过节,杀一头猪,战士们能吃到新鲜猪肉,可要买猪食料,成本比较高。为了节约开支,改变方法,就学着喂羊,一下子养了二十几只,因为羊只吃草,而营区院子大,草坪面积广,不需买食料。

一个意想不到事情发生了,有一天深夜,小偷跑到连队把羊全部赶跑了,幸亏饲养员发现得早,才把羊群追了回来。第二天,我决定把羊群全部卖掉,刚好收回成本。其他连队看到我们卖羊,有点不理解。可没过多长时间,其他连队的羊,全部被小偷偷走了。

返回军营又干

173团炮营榴炮二连战友合影

后来,我们请教当地老百姓,为什么小偷不敢偷猪,而专门偷羊,他们分析说猪好叫,偷猪容易被发现;而羊则不同,只要找到领头羊,牵着它羊群就跟走了。兄弟连队都说还是我们厉害,他们喂的羊全部打了水漂。

当了三年多连长,学到很多东西,受益匪浅。形成一套管理水平和风格,那就是建立奖惩机制,严格兑现落实,极大调动了官兵工作积极性,有效地维护了纪律的严肃性。还培养了一大批骨干,他们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依靠自己的勤劳双手、聪明才智,发家致富,大展宏图。

四、记忆犹新

军旅生涯二十多年,其中的许多事情,随着年岁的增加,有的逐渐淡忘,但唯独榴二连的兵和事,仍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往事仿佛就在眼前,历历在目。

一班长曲锋因病住院,做了阑尾切割手术,连队派员慰问,深深感动了他。出院后,他以身作则,带病工作,一班的不论是学习训练,还是作风纪律,均走在全连前面,当时军区《前卫报》作了专题报道。

驾驶班长黎万炎,1979年入伍,广东湛江人,工作踏实,为人忠厚,工作给力,一次执行紧急任务,他驾车从东工人镇直插李新店机场,为连队迎得了时间。

返回军营又干

游平顶山东工人镇公园

代理排长甘从英,在军太康农场,镇守三个执勤点,他带兵有方,能与兵打成一片,班长们很支持他的工作,所以,连队有急难险重任务都交给他。那一年,我们在农场关口设置了执勤帐篷,战士们身穿雨衣巡逻,一望无际的玉米,金灿灿的麦穗…还有甘排长身披一件旧军用大衣,在帐篷前的留影,似一幅幅战地漫画,时常在脑海里浮现。

连队派邵同兴喂猪,一次全连紧急集合,他没有参加,派人喊他,他说没听见;接着又组织紧急集合,他又没参加,派人再喊他,他把被子打好了,坐在床铺上,又说没听见,弄得我们哭笑不得。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到猪圈检查,发现猪圈里没有猪,感到很奇怪。邵同兴说猪放假了,猪找不到食物,饿得满地跑,不见踪影。我立即动员全连找猪,终于把它们找回来了。

前几年,连队建立了微信群,得知他的联系方式,他接到我电话时说,怎么把老连长惊动了,过去这么年,他还是那么幽默。后来,郑成建主动要求养猪,做事尽职尽责,把猪圈打扫得干干净净,猪养得膘肥体壮…

指挥排长徐国定(庞排长调榴一连)地方大学生,在步兵营不善带兵,官兵关系紧张,后调榴二连后,他关心战士,与兵们的同吃同住,同训练同娱乐,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排里的战士退伍,他因事没有送别,回连后大哭一场,为此,团里还表扬了他。还有指挥排长郑钦钊,一排长郑冬,二排长找李坤刚,军政素质好,大局意识强,非常支持连长、指导员的工作,所以,榴二连的建设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那时,连队积极开展文体活动,组织打排球。原来我们农村的学校,没有排球,只有用砖头垒成乒乓球台,所以我不会打排球。

后来,在文化队,172团的一名学员酷爱排球,他教我们几位教员打排球,才学了几招。当连长后,及时维修了排球场,晚饭后,就和战士们一起打排球,场面热闹,气氛和谐,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星期天,组织打乒乓球,记当时指挥排长庞春风、驾驶班的安迎武、尚红兵等喜欢打乒乓球。和战士们一起娱乐,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战士们越来越喜欢我,我也特别喜爱他们。前几天,商丘的安迎武在微信群里说,还想和老连长一起打乒乓球呢。

我还记得刘芳杰,中等个子,体胳结实,充满活力,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在平顶山修路,平整混凝土,一人干三个人的活….遗撼的事,据战友介绍,他退伍后,因病英年早逝。还有徐立聪、赵延宁、张洪宪、徐正斌已离我们而去,太可惜了!。

指导员和我一样,由于年轻,有时经验不足。2016年我们在平顶山聚会,孟指导在会上讲得很好,也是我们的心里话。

对战友们关心爱护不到位,对战友要求可能过于苛刻,有些地方可能委曲了大家,对此向大家表示歉意,请大家都给予了原谅和理解。

返回军营又干

1988年冬天,天下着当雪,榴炮二连的战友们在营房合影留念。

他说:二十多年前,我们也是热血青年,与战友们在年龄上相差无几,因而知识、经验、方法、能力都有很多不足。

当时,台下战友们,听得很认真,会场鸦雀无声,等孟指导讲完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就是榴二连的兵,胸怀坦荡,重情重义。

当时,指挥排骨干有:王新成、林杰、张学才、杨海谋(侦察班),韩树林、肖建新、杨文献(电话班),宋伟、黄杨林、兰守俊(报话班)。

战炮排骨干有:曲锋、刘芳杰、孙成礼、程书信、范月峰、许俊楷、甘从英、房磊、李庚春、刘贤文、任新成、陈照兵、脱瑞其、赵建河、徐立聪、唐玉岭、包群鹏等。

后勤排骨干有:黎万炎、吴昌平(驾驶班),易晓清、韩宝庭、季泽东(炊事班),张红宪、房国鹏、冯家华(文书),黄浩 、冯朝刚(卫生员)。


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