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教會這一點,孩子才能把字練好

對於很多孩子,在練字的時候,很容易進入一個誤區,他們寫字的目的和最終目標是“會寫”和“寫完”,但事實上,我們訓練孩子寫字,從來不是教孩子寫會某個字,或者寫完多少字,我們教孩子學習書法的目的是為了教會孩子“如何寫字”。

我們發現,你給七八歲以下的孩子強調這些抽象的概念是沒有用的,你再怎麼告訴他“要寫好,而不是寫會,也不是寫完”都沒有用,因為他們沒有“寫好”的概念。而且他們來學習書法的時候不像大孩子那樣有明確的目標,他們只是覺得自己是來“學習寫字的”,而他們理解的“學習寫字”就是把老師佈置給他的任務完成,可想而知,在這種教和學的目的不一致的情況下,是很難讓孩子把字練好的。

只有教會這一點,孩子才能把字練好

我們很多時候往往急於開始,而沒有意識到為開始需要做大量準備工作。

在很多父母送孩子來我們書法班課之前,我們會一遍遍告知家長,“剛開始幾節課,不要太關注孩子書寫的量”,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要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去準備”。老師在幫助孩子的時候非常注重時機,所以前兩節課幾乎所有學生寫得很少,原因就是孩子的心理準備還沒有完成,而第三節課即便大家都能坐下來寫字了,一大半時間也都是在畫線條。

當孩子通過畫線條克服了對寫字的心理障礙之後,就可以進入正式寫字環節。當你給孩子示範一個字或者基本筆畫之後,你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急於完成,乃至於除了寫第一個字的時候看了一眼示範字之外,剩下的字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寫出來的,而孩子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所以剩下的書寫都是在重複錯誤,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是不可能把字練好的。

只有教會這一點,孩子才能把字練好

所以我們需要強調:把字寫好,而不是寫會,更不是寫完。

但這種語言強調對於大多七八歲以下的孩子沒用,我們必須從實踐中讓孩子明白“寫字的目的”,即“把字寫好”。

但什麼才算是把字寫好呢?

如果我們把“孩子寫的字達到老師示範的標準或者字帖的標準”叫寫好,我想那所有剛開始學習書法的孩子都會因為受到打擊而放棄寫字,原因在於我們沒有分清楚“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更重要的是我們沒有考慮孩子當下的能力限度。所以,我們即便已經確保孩子明白了“寫好”的標準,孩子也沒有能力一下子就達到。

只有教會這一點,孩子才能把字練好

因此,我們一開始絕不能用“達到示範標準叫寫好”來要求孩子,始終記住這是長期目標甚至是最終目標。我們把“什麼叫寫好”說清楚很重要,但對於剛開始學習寫字的孩子,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掌握“終有一天能把字寫好的書寫方法”,也就是說讓孩子明白“怎麼寫”比告訴孩子“要寫好”更有意義。

“怎麼寫”的問題,就是書寫方法以及書寫規範的問題。書寫規範很明確,而且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怎麼寫才能把字寫好”。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照著樣本一筆一劃寫,看一筆寫一筆,直到寫得和樣本一樣。

方法竟如此簡單,但我敢肯定有一大批學習書法的學生都沒有按照如此簡單的規則練字,所以練了很久也沒什麼長進。這一方面與孩子有關,另一方面與老師的引導有關。

只有教會這一點,孩子才能把字練好

那什麼是“看一筆寫一筆”呢?

這個方法的關鍵在於教會孩子如何“看”,“如何看”的問題就是“看什麼的問題”,字都是由基本筆畫組成的,每個筆畫的長短、大小、粗細、傾斜程度以及筆畫與筆畫之間相對位置就是需要看的一個重點;另外,字是寫在紙上的,更準確的說字是寫在田字格或者米字格里的,所以還需要看每個基本筆畫與方格的位置關係。

只有教會這一點,孩子才能把字練好

我們卉貝的少兒書法教學,對於剛開始學習寫字的孩子,常常會用兩三節課的時間教孩子如何寫字——即引導孩子“把照著樣本一筆一劃寫字,看一筆寫一筆”內化為一種學習寫字的習慣。

具體怎麼引導呢?我們的做法是這樣的。

第一,老師要做好心理預期

老師一定要有整整花兩三節課培養孩子正確書寫習慣的心理預期,換句話說孩子在這兩三節課內寫了多少、寫得好不好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有沒有按照正確的方式書寫。其實,很多老師和父母之所以輔導孩子不見成效,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輸在了耐心了

我們一定要允許孩子在很長的一段時間的內都做得不好。

只有教會這一點,孩子才能把字練好

第二,通過引導讓孩子學會怎麼寫字

每節課寫的字很簡單,數量也很少,一般情況下,孩子在1個小時內寫四五個(每個字一行,總共四五十個字)綽綽有餘,但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一次只給孩子示範一個字,而且明確告訴孩子在寫每個字的時候一定要“看一筆寫一筆”,以行為單位,孩子每寫完一行都會拿給老師看,老師不關注孩子寫得怎麼樣,而是先要求孩子把那些沒有“沒有按照要求——看一筆寫一筆”寫出來的字用筆圈出來,然後引導孩子把“這些沒有按照要求寫的字”和“那些按照要求書寫出來的字”進行對比,讓他自己發現那些字寫得更好。接著,我們直接要求他把那些圈出來的字重新寫一遍,但重新寫的時候一定要按照“看一筆寫一筆”的方法完成。


第三,通過重複鞏固書寫習慣

這才算完成一行書寫,這一行書寫中包括“明確書寫要求、孩子自己書寫、觀察對比、修正”四個環節。這一行徹底完成之後,再開始第二行,直到一行所寫的每一個字都是按照“看一筆寫一筆”的方式寫出來的為止。

只有教會這一點,孩子才能把字練好

即便在如此明確的要求下,老師們發現很多孩子一開始的時候,只有第一個字是按照“看一筆寫一筆”的方式寫出來的,剩下的字都是自由書寫。這樣的孩子原以為最先完成書寫會受到老師的肯定,但等他把所有的字都改完之後才發現,那些原本比自己寫的慢的孩子早就完成了,因為他們不用再花時間修改啊!這個時候我們老師會說一句——“某某同學,一開始就按照老師的要求書寫,儘管很慢,但每個字都是按照要求寫出來的,所以不用改”,這就會對那些沒有按照要求書寫的同學進一步起到引導強化的作用。

只有教會這一點,孩子才能把字練好

如此反覆完成四五個字的書寫,大多孩子基本都掌握了該如何寫字,而這才是真正學習寫字的開始。在我們卉貝的書法課上,孩子進入正式寫字的前期準備大概是4-5節課,但我們相信只要上道了,這些孩子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很大的成就。

最後在強調一遍:

是寫好,不是寫會,更不是寫完;

一開始只要按照要求書寫就算是“寫好”,而不是“達到示範標準”才算寫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