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科:高擎全球化大旗

  ——訪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劉科

  “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企業、國家更是如此。”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劉科說,“對中美之間得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就是中美簽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以後,不是協議一簽,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國際關係就像在市場買東西,在遊戲規則下,互相之間都有討價還價,慢慢博弈、談判、和解的循環過程,不可一蹴而就。”

劉科:高擎全球化大旗


  油氣管道工程及國家石油戰略儲備等大型油氣儲運設施的建設,為石化企業應對國際競爭助一臂之力。圖為新建成的現代化油氣儲運設施。(CFP 供圖)

  互利共贏還是主旋律

  劉科表示,中美兩個國家的經濟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是全世界石油最大的買家,中國的剛需放在那裡,美國的石油、天然氣儲量足夠用,要往外銷售;中東有很多油,美國的跨國公司在那裡有股權;誰都想賣給中國,但是我們需要據‘利’力爭。鬥而不破,是以後發展的常態。現在是全球化了,搞破了,還有歐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可以做。如果完全脫鉤的話,雙方多年建立起來的互相配套的低成本產業鏈就會被打亂,打亂了對雙方和世界都不利。誰都希望尋找到最終的平衡點,兩方各讓一步,該做的生意還得做。”

  劉科表示,在美國,政府對企業干涉的權利是非常有限的。美國大部分是民營企業,只要不是和國防有關係的企業,不在負面清單上的都可以經營。美國政府一般對企業沒有太大影響力,包括高管輪替、日常經營等。除非企業影響了國家安全、影響到國家的宏觀戰略,美國政府才通過全國立法等予以限制、加收關稅等進行制裁。跨國公司首先看重的是營商環境不能大起大落,要有安全感;第二,商業環境有利,回報大於風險;第三,財產是安全的,貨幣可以自由兌換,利潤是自由流通的,不是賺的錢只能爛在利潤產生國的“鍋”裡面。

  “美國跨國公司如果有商業機會,就可以來投資、賺錢。”劉科說,“哈默博士當年到中國投資時,中美還沒有建交。2019年埃克森美孚公司投資100億美元在廣東落戶大型獨資石化項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埃克森美孚成為美國政府大力挑起貿易摩擦之時的最美逆行者。該公司董事長伍德倫表示,讚賞中方擴大開放、優化營商環境、保護知識產權等舉措,願以世界一流技術助力中國製造。”

  以本次抗擊新冠疫情為例,美國在華企業則積極行動,在率先給中國捐款的外國企業中,美國企業的捐贈額首屈一指。截至2月2日,188家向中國捐款的境外企業中,美國公司佔58家,佔比31%;GE、霍尼韋爾、通用中國、特斯拉等美國公司,捐款總計超過2.7億元。

  全球化使多國受益

  劉科表示,中美雙方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不僅僅是中國,應該說美國比中國受惠更多。中國加入WTO以來,確實獲益匪淺,但美國也沒有吃虧,可嘴上老說中國沾光了。他指出,2019年,美國GDP是21.7萬億美元,中國14.4萬億美元;2000年,美國10.25萬億美元,中國1.21萬億美元;兩國GDP的增量差不多,美國增量11.45萬億美元,中國增量13.19萬億美元,僅差1.74萬億美元, 雙方從絕對數字上來看是差不多,儘管中國增速快一些。

  美國認為,中國入世後GDP增長了10.9倍,而美國只增長了1.12倍;中國2000年GDP是美國的11.8%,而2019年是美國的66.36%。劉科說:“我們要講人均GDP,中國2000年人口12.67億人,美國2.82億人;2019年中國人口約14億人,美國約3.2億人。2019年中國人均GDP是1.0286萬美元,美國6.7813萬美元,中國是美國的15.17%,美國人均GDP是中國的6.59倍。”

  因此劉科認為,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中國加入WTO後,不僅中國受益, 美國也受益。市場經濟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全球化是可以雙贏的,在發展過程中,大家都互相掙了錢,都共同得到了發展。

  企業發展自身至關重要

  企業競爭最後的結果,不是由對手決定的,而是由自己決定的。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對企業會有一些影響,但不是主要因素。

  劉科表示:“行業和企業的發展不要總是把美國打壓放在嘴上,要看清主要矛盾。自身健康至關重要,要更多地關注自身的健康,畢竟兩個主權國家,打壓總是有限的。一定遊戲規則下,最後的博弈是要看企業的實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至關重要,一個公司主要是由其內部的健康成長決定,每一步決策都做對了,自然在競爭上就會勝利。職場、生意場、行業和國家都一樣,自己每一步決策是對的,踏踏實實做事,慢慢把自己變得更強大起來。”

  繼續吸引外商投資

  劉科表示:“中國最大的法寶是實事求是,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基本國策,實事求是和改革開放的本色不能丟。在現代社會,資本是流動的,股東多元化也是一種趨勢。大家要有全球化、市場經濟的觀念。”

  劉科說:“不要對全球化的跨國公司亂貼標籤。比如西門子原來是一家德國公司,但現在嚴格意義上講已經不是一個德國公司了,公司的股權已經多元化了,在德國的收入佔比很少,而在世界各地的收入卻很多。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講,西門子不完全是德國公司,儘管其總部在德國。中國今後的發展,會催生一批大的跨國公司。這就是在全球市場經濟中煉獄,要用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對待跨國公司。我們希望別國給我們企業這樣的待遇,同樣我們也要給別人這樣的待遇,只有這樣才能長治久安,共同發展。”

  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劉科說:“加入WTO的這些年,中國市場經濟騰飛,不僅證明了沒有一個國家的企業家像中國企業家這麼勤勞,還證明了中國人非常適合在市場經濟下競爭,並迅速成長起來。目前,中國已融入世界市場經濟的大潮,擁有世界第二的經濟體量,需要用全球化的思維來解決前進中遇到的問題。中國應該在全世界帶頭,在道義上高擎全球化大旗,帶頭維護自由貿易,成為維護市場經濟遊戲規則的一個主要力量。”

  共同維護WTO的原則。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改善營商環境,讓中國企業及跨國公司都能賺錢,賺了錢能自由兌換,能變成想換的貨幣,並能拿出去, 這樣外商才敢來投資。堅持改革開放,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對中外企業一視同仁,更好保護知識產權,不斷優化投資環境,這樣,中國就能繼續成為外國投資的熱土。跨國公司來中國的另一個好處是能為中國培養一批國際化的人才。這些人才的流動能提高中國企業全球化能力,幫助中國企業走向世界,充分參與國際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