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生有一次機會能為自己點贊

通訊員潘頻華

前段時間,一位記者朋友向我約稿,說孩子們很快要開學了,能不能結合我們在武漢抗疫前線的故事寫點文章,思索良久,感到自己沒有文采,委婉拒絕了,但又覺得有義務要對讀初中的兒子講講我們的故事。

我覺得人生只有兩件事值得為自己點贊:為國分憂;為民解難。跟很多年輕人一樣,我小時候也有夢想,希望成為一名英姿颯爽的軍人,覺得為國衝鋒陷陣是無上崇高的榮譽。不記得是高中時候還是大學時代,看過一本《高山下的花環》,感動得稀里嘩啦的,裡面一句話至今沒忘:“記不清哪朝哪代哪位詩人,曾寫下這樣一句不朽的詩:位卑未敢忘憂國”。只可惜自己視力太差,看來這輩子像軍人一樣為國分憂不可能了。於是乎選擇了學醫,覺得學醫至少能解除病人的疾苦。

有了理想,學醫也是比較順利,成績始終在大學、研究生期間均名列前茅,工作後表現也很不錯,40來歲就晉升主任醫師,教授,如果不是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我可能這輩子就這樣平平淡淡做一輩子的醫生。

記得1月19日那天上午,突然接到省衛健委的電話,下午就要趕赴懷化指導新冠疑似病人會診。當時湖南省還沒有確診病例,對新冠還沒有什麼體會,覺得可能就像流感病毒性肺炎差不多,但接連看過懷化、邵陽病人後,覺得事態比較嚴重,21日晚上去看瀏陽的病人時才紮實穿防護服。之後的事情大家都清楚,疫情迅速擴展,蔓延至全國各地。我們專家組不得不每天往返於各級醫院之間會診指導治療。雖然很累,經常深夜2、3點才能回到家,但看到患者好轉,還是覺得有成就感。

我覺得我人生中最正確的一次選擇是2月6日晚上接到醫院通知,湘雅醫院要組建國家醫療隊奔赴武漢支援。當時還在岳陽會診的我作為科主任毫不猶豫第一個報名,科室其他醫生紛紛響應。顧不得深夜3點才回到長沙,第二天一大早就趕到醫院。出發的場景是感人的,愛人的牽掛、同事們的叮嚀以及心中對武漢疫區的不安讓淚水模糊了雙眼。

長沙到武漢高鐵很快,作為隊中年齡最大的專家,我被推選為醫療組長兼病區主任,到達武漢的第一件事就是趕快把任務分工及派班做出來,熬到深夜,只能口服阿普唑侖讓自己好好睡幾個小時。第二天就接到任務,下午開始收治重症新冠病人,趕快去醫院熟悉環境做好收治準備。沒想到從下午開始一直忙到凌晨3點,病區一下子湧進二十多個新冠重症病人,整個人都忙蒙了,護目鏡水珠直往下流,汗水浸溼了防護服。吸取了第一次在隔離區工作的教訓,叮囑後來接班的人分批進入,每次時間不要超過5個小時。

新冠肺炎傳染性很強,我最擔心大家被感染的風險。開始的時候防疫物資還比較緊張,質量也沒有保證,記得一連幾天接到報告護士的防護服在隔離區崩開了,心裡頭很是緊張。隔離區內工作是很艱苦的,不能上廁所,不能吃東西,我們只能穿上尿不溼一直工作到下班。隊裡年輕的90後、00後很快熬過了開始的恐懼、流程不熟練,一週過後大家工作就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插管、搶救、治療一氣呵成,打針、護理、關愛牢記於心。

儘管我們進入隔離區前做好了各種防護,但風險依然無處不在。記得一天晚上,一個病人突然暈倒在床旁,我們立即開始搶救,在著急用力抬病人上床的過程中,由於用力過猛,一位醫務人員的防護裝備搞得七零八落,十分危險。得了新冠,部分患者情緒低落,不願意配合治療,有一次護士準備給他打針輸液,但由於患者的手用力一甩,注射針頭刺破了護士自己的手。

如何提高治癒率,讓患者快速好起來是我們日夜思索的一個問題,面對新冠肺炎這種全新的傳染病,儘管下班回到酒店後非常疲憊,但還得查文獻,不斷學習,結合白天查看病人的各種徵象和檢查結果,尋找治療新冠肺炎的有效方法和處置措施。夜以繼日的付出,我們終於摸索出了一整套聯合呼吸、重症、感染、中醫相互結合的系統防治新冠肺炎的診療措施,看到病人一個接一個地出院,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到今天我們已經在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堅守了四十多天,我們的努力獲得了回報,疫情已經得到控制,很多患者治癒出院重返家園。看著一份份感謝信,內心無比激動,無比自豪。看到對面高樓上紅色醒目大字“中國必勝、武漢必勝”慢慢地褪去,我們知道,抗疫阻擊戰,我們贏了,我們快要回家了。

家人和年邁的老母親的牽掛是我心中最大的愧疚,好在現在通訊發達,視頻每天報平安。謝謝你們當初寬容,讓我選擇不計生死、不計酬勞勇敢地逆行,在抗疫阻擊戰的中心實現自己“為國分憂、為民解難”的願望,有了一次為自己點讚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