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最恨的两个“勇士”,一个推翻王朝统治,一个盗了大清龙脉

自从辛亥革命以后,满清王朝彻底覆灭,之后经历军阀割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这就是中国的近代史。而提到中国的近代史,有两个河南人是绕不开的,一个是袁世凯,一个是孙殿英,他们是满清最恨的两个人,一个推翻了王朝统治,一个盗了大清龙脉。

满清最恨的两个“勇士”,一个推翻王朝统治,一个盗了大清龙脉

袁世凯,河南项城人,北洋军阀的领袖,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也有人说他是真正的改革家,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出生在河南项城的一个大家族,叔祖是漕运总督,父亲是大地主,捐了一个知府的官职,因此,袁世凯是一个官三代,家境优越。

由于从小学习武艺,又喜爱研究兵法,袁世凯立志考取功名,成为大官建功立业。遗憾的是,他曾两次科举落榜,又不愿留在乡下做土财主,于是外出闯荡,投奔了山东登州驻防的吴长庆。23岁那一年,袁世凯仍旧不死心,打算考取第三次科举,结果朝鲜突发事变,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引领他走向历史舞台。

满清最恨的两个“勇士”,一个推翻王朝统治,一个盗了大清龙脉

1882年,朝鲜还是清朝的附属国,由于发生军乱请求清廷出兵援助。袁世凯跟随吴长庆率军去到朝鲜。在平叛的过程中,袁世凯率领一支清军,作战非常勇猛,得到了朝廷上下的一致认可。回国之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积极推行近代化改革,在戊戌变法期间,投机取巧投靠了慈禧一党,导致“戊戌六君子”被处死。通过这次站位,袁世凯得到清廷的重用,为之​后推翻清朝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期间,袁世凯又面临人生中的抉择,他这一次又投机取巧,窃取了革命胜利的果实,逼迫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若是袁世凯一直安分当总统,并且积极推行现代化改革,也许他的人生不会有太多的争议,但他又做了一件人生最不明智的事情:称帝。

满清最恨的两个“勇士”,一个推翻王朝统治,一个盗了大清龙脉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一时之间遭到各方反对,引发了护国运动,最后众叛亲离。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做了八十二天皇帝的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抑郁度日,最终于第二年患上尿毒症,57岁去世了。袁世凯去世了,但是他推翻清朝功不可没,是满清最恨的人之一,另外一个就是孙殿英。

满清最恨的两个“勇士”,一个推翻王朝统治,一个盗了大清龙脉

孙殿英,河南永城人,出身贫寒,从小性格豪放、行侠仗义,很有大侠风范,由于得过天花,被人送外号“孙大麻子”。年轻时行走江湖,成为民间组织的头目,之后占山为王成为土匪头子,直到1925年,投靠军阀张宗昌麾下,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在各大军阀之间周旋,混出了一些名堂,而他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挖掘“清东陵”。

满清最恨的两个“勇士”,一个推翻王朝统治,一个盗了大清龙脉

1928年夏,孙殿英在河北盗掘两座清皇室陵墓,一座是乾隆皇帝的裕陵,另一座是慈禧太后的定陵。炸开慈禧太后的陵墓以后,孙殿英还见到了慈禧太后的尸首,之后带走无数金银财宝,更令满人气愤的是,他连乾隆皇帝的定陵也挖掘了。据说,乾隆的陵墓是清皇室的龙脉所在,孙殿英的盗掘和破坏,在某种程度上,等于破坏了满清的龙脉。

因此,满清最恨的两​个人,一个是袁世凯,一个是孙殿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