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做人:霍去病弟弟霍光是如何發跡的

這就涉及到了霍光的神秘家世了。關於他的家世,史書說霍光表字子孟,是西漢名將霍去病的弟弟(同父異母)。父親霍仲孺,是河東郡平陽縣人,當時以縣吏的身分替平陽侯(也就是曹時,又叫曹壽,是曹參的曾孫,西漢第四代平陽侯,嫁給他的平陽公主就是漢武帝的姐姐)家辦事,跟侍女衛少兒(皇后衛子夫的姐姐)私通生下了霍去病。再後來,霍中孺又娶妻生下了霍光。

  也正因為這一私通,無意中給以後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衛氏政治集團的成軍成為了可能。據說當時風氣開放的漢代,私通、再婚現象十分嚴重,大家都這麼幹,當然對於此種風氣而衍生的“二貨”或私生子也普遍採取寬容態度,絕對不會歧視,另眼相待,倒有一點西方性開放時代的感覺。因為即使是貴為天子的漢文帝和漢武帝,都是在母親再嫁之後生下的,那麼誰還敢嘲笑再婚之人?

  於是,就在此種再婚和私通時尚中,在平陽侯家誕生的兩個私生子,以後都順利成為西漢名將,一個是前文提到過的霍去病,另一個便是衛青。而衛青是由平陽侯家女傭衛媼(衛皇后之母)與同在平陽侯家中做事的縣吏鄭季私通所生。

  就在這種家族背景下,原本落生在普通家庭的霍光,做夢也想不到後來還成為了強悍大漢的功臣和主要話事人,就因為有一個能私通並善於私通的父親(估計一定也是一個大帥哥),想不到這既泡到美眉又不用負責任的“一夜情”(或數夜情)之後,居然多了一個很會打仗的戰神兒子和想都不敢想的政治勢力。這基本上就類似於天上丟下金子砸中了霍仲孺的頭,讓他一暈一暈的,估計會喜不自勝地踢壞了幾床被子也未可知。

  這得感謝當時的開放社會,感謝當時旺盛的荷爾蒙。

  關於霍光著名的認親之事,正史也是寥寥數筆地帶過。歷史牛書《資治通鑑》是這樣表述的:“初,霍仲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子光。去病既壯大,乃自知父為霍仲孺。會為驃騎將軍,擊匈奴,道出河東,遣吏迎仲孺而見之,大為買田宅奴婢而去;及還,因將光西至長安,任以為郎,稍遷至奉車都尉、光祿大夫。”

  這個大意就是說,天才戰神霍去病(據歷史數字派給出的數據,他一生四次領兵正式出擊匈奴都完勝並滅敵十一萬,這在中華戰將中也是不多見的)的“便宜父親”霍仲孺,在做出始亂終棄的苟且之事,生下私生子霍去病後,沒有盡一天父親的責任,就去職溜之大吉,返家還明媒正娶(當然沒有“處女情結”的西漢,霍去病母親衛少兒後來也嫁得很好,因為妹妹貴為皇后,她自己也帶著霍去病嫁給了漢朝開國功臣陳平的後代詹事陳掌,所以誰離開誰都沒什麼大不了的),生了霍光,所以霍光的童年基本上也是在鄉間平淡地嬉戲中度過。

  直到有一天,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孝子霍去病任驃騎將軍,從代郡北擊匈奴(公元前119年),經過河東時,早已知道自己父親是誰的霍去病,有意認親的他,立馬特派部下將父親霍仲孺接來下榻酒店相見,作為帝國擎天柱和天子紅人的霍去病,不僅給薄情的平民父親三叩九拜行兒子之禮,還斥巨資為父親購買了大量田宅和奴婢享用,才放心地去攻打匈奴,弄得心中有愧的霍仲孺臉一陣紅一陣白,也叩首向兒子懺悔,甚至於弄不清楚自己怎麼就行了如此的“狗屎運”。

  及至完勝匈奴班師回朝時,霍去病大概是又想體驗一下缺失的父愛,於是又去拜會一下自己的父親,可能是看到當時才十幾歲的異母弟霍光特別精靈是個可造之材吧,於是又興致勃勃地順便將霍光西行帶到京都長安,極力栽培,先是保薦為郎官,後又逐漸升至奉車都尉、光祿大夫,霍光也由此踏上了政治之旅,直至做到帝國的首輔級“話事人”,果然是朝中有人好當官是也。

  事實上,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天才少年霍去病非凡的眼光,因為霍光本來就沒有辜負哥哥的期望,成了國家棟梁之材。

會做人:霍去病弟弟霍光是如何發跡的

  而且,霍光之所以能列“麒麟閣第一功臣”,除了霍去病的政治背景,還在於其出色的個人從政品質,說得世俗點,那就是特別會做人,在“皇宮深似海”伴君如伴虎、隨時隨地因為一次不慎而掉腦袋瓜子的政治中心打滾20多年,霍光居然一點差錯都沒犯過。以這一點來說,如果他的哥哥天生是一個將才的話,那麼他肯定也是一個“政治天才”。

而且,從一個八卦的角度來說,漢武帝不僅喜歡美女,同時也是一個喜歡用美男做臣子的天子,而霍光是一個皮膚白皙、美須飄逸身長1.8米左右很MAN的大帥哥(估計能泡美眉發生一夜情的他的父親也一定是一個風流倜儻的大帥哥),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史曰其“每出入下殿門,止進有常處,郎僕射竊識視之,不失尺寸,其資性端正如此。”,正因為沒有發生過一點偏差,由此有人認為這也是霍光工於心計的表現,是刻意裝出來的,換句話說是大奸似忠的一種“量化表現”。

  不管如何,有這樣謹小慎微、品行端正的美男子大臣,簡直是“宮中極品”,想讓天子不另眼相看都不可能,漢武帝選他為首輔,那當然是基於對其的特別喜愛和信任,儘管他是一個讀書不多、不學無術(班固原話“不學亡術”)的傢伙,也照樣官運亨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