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一直喜歡在人前誇我,而且只說長處不提短,壓力很大怎麼辦?

星151226


我媽媽也是這樣,我穿什麼她都覺得好看,我唱什麼歌她都覺得好聽,我做什麼她都覺得好,我覺得挺好的,沒有壓力反而覺得挺幸福的,因為我知道我唱歌不好聽在別人那裡我唱的很少,在我媽面前我就愛唱,因為不管我唱的怎麼樣我媽都說好聽,我就會覺得很自信很幸福,雖然我知道我唱的並不好,但是被媽媽喜歡的感覺很好。學會區分媽媽的誇獎,在旁人眼裡分清是非; 其實父母只是希望你開心幸福,不要有壓力,因為在父母眼裡自己的兒女都是寶,你在他們眼裡就是完美的。


生活一路向美


低情商家長的典型做法了,要麼使勁人前誇,讓人發虛;要麼人前貶,傷自尊心。

對於這些,我用的方法在人前是自嘲,家長不是特別情商低,大概能意識到什麼意思,多少收斂點。比如,家中老母有時很無腦嘴巴又有些毒,在家裡我常態佛系偶爾爆發,爆發,嗯就是生氣,慣來好脾氣的人一旦發起脾氣來還是讓人多少走心吧哈哈。在外人面前還貶我的話我就自嘲,語調輕鬆,儘管我心裡不太舒服。

對於人前誇這種,我覺得自嘲或是反誇對方都挺好,好吧儘管我確實覺得大人很無聊,但我也成為無聊的大人了。我們適當迎合和庸俗,而不是尷尬的沉默或者憤怒或羞澀。不讓自己難堪也讓自己舒服,我以為甚好。


歲歲順順


很多人面對誇獎,會顯得無所適從。

尤其是面對父母在外人面前的誇獎,因為他們往往選擇性的只說好的一面,而絕口不提不好的一面,這樣的誇獎方式,會使當事人產生一種脫離現實的“拉扯感”。

即誇獎者對你的誇獎隨著情緒的波動,會不自覺的遞增,從而慢慢脫離你的實際情況。很明顯,在我們追求“完美”的路上,也同樣存在對於“完美”的恐懼。

而這樣的恐懼,恰恰是因為我們知道,我們不僅沒有那麼“完美”,也永遠無法達到那種“完美”。

01:被誇獎,為何會引起當事人壓力?

很多人害怕別人誇自己,因為那些誇獎往往不自覺影響我們正常的行為和習慣,我們的行為在無形之中,會受到約束,或是控制,從而造成我們心理上的負擔和苦惱。

也有一部分人,對於別人的評價,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會產生心理壓力。

而相比於負面的評價,我們往往會更抗拒正面評價。從感性上來說,親人對我們的每一個正面評價,其實都包含著對我們的期待。但這份期待,在外人面前,又會摻雜“誇張”的成分。

他們笑容滿面,他們誇誇其談,而作為當事人的你,滿臉尷尬,卻又不好當面反駁。但作為旁觀者和旁聽者的你,只覺得渾身不自在,恨不得馬上逃離現場。

那些可以很快調整心態,選擇無視別人的誇獎,或者把他人的讚揚很快的轉化為正面積極的動力,去推動自己進步的人,雖然不在少數,但畢竟大部分人還是無法有效的做到。

02:造成我們壓力的原因

作為被誇獎的當事人,我們會感覺到明顯或是不明顯的壓力,取決於我們對誇獎本身的在意程度。換句話說,越是在意的人,感受到的壓力就越明顯。

大概的心理活動及造成壓力的原因,分別為:

①:“目標”轉移,由主動變成被動

我們會在某一件事上,讓父母覺得值得誇獎,但在被誇獎之前,我們並不是以“被誇獎”為目的去做的,換言之,在這之前,我們的行為是主動的。

而在之後,我們在做同一件事時,會不自覺的想起父母對我們的評價,與此同時,我們的行為也在不知不覺間由主動變為被動。潛意識會覺得,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父母一定會看到,從而表揚自己,如果沒有收到表揚,或是被批評,就是有強烈的失落感和壓力。

②:有上升空間,但誇獎一定程度“抑制”了上升動力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3個畫畫很好的小朋友,他們的父母把他們聚集在一起,分別給予畫筆和圖紙,再分別告訴3個小朋友不同的獎勵內容:1:單純的讓他去畫,不提什麼獎勵的內容。2:讓他去畫,告訴他有獎勵,但不說明具體有什麼獎勵。3:讓他去畫,告訴他有獎勵,並把獎勵內容的告訴他。

而實驗的結果是,第一個小朋友明顯超水平發揮,並且很自信的將畫作展現給父母;第二個小朋友則相對低水平發揮,因為“獎勵”一定程度的影響了他繪畫時的心境;第三個小朋友則是明顯低於平時的正常水平,因為他已經知道了獎勵,並且在繪圖過程中,這個獎勵也影響了他的繪畫目的。

③:感覺名不副實,自己並沒有那麼好

我們或多或少的,對自己有一定程度的瞭解,當父母對我們的誇獎超出了我們對自己的認知範圍,就會讓我們產生“名不副實”的焦慮感和壓力。

因為我們十分清楚,父母嘴裡的那個“完美”的孩子,並不是我們,我們並沒有那麼好。

也可以說,這是自我認知與他人評價產生了差距上的矛盾。

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並且急於達到這種程度,就會對我們造成壓力。感受的壓力程度,也取決於這段“差距”的大小程度。

④:對於“期待”的恐懼,不願讓家人失望

對於父母的誇獎初衷,除了在外人面前的炫耀成為,不難想象,還包含了對我們的期待。

而“期待感”,其實是就是壓力的主要來源。

克里斯多夫曾說:期待,就是親密關係通往地獄之路的鑰匙。

為了維持自己在家人心裡的“完美”形象,不讓他們失望,我們就要付出比平時更多的精力。但遺憾的是,期待感是沒有盡頭的,當我們達了“第一階段”的期待,就會冒出第二個,第三個,也可以說,在滿足別人期待這件事上,我們永遠也無法達到“完美”。

這個理論,不僅適用於於父母之間的相處,也適用於夫妻之間的相處。

03:如何正確應對他人的評價?消除壓力?

任何的事情都有解決辦法,如果我們產生了上述的壓力,該如何及時的給自己做心理建設,並且正確的消除這種壓力呢?

①:學會自嘲、勇於自我揭短

每個內心強大的人,都勇於自嘲。

馬開就曾在一次大會上,面對黑壓壓的觀眾,自嘲道:“我其實什麼也不會,我的每個員工都比我有本事,但這也正常,不然我請他們來,給他們開工資幹嘛?”

正確認識自己的缺點,當你覺得父母對我們的誇獎超出了我們真實的水平,就可以及時自嘲說明:“我哪有那麼好,我辦砸的時候你們沒看到而已。”

②:正確認識自己的優點與缺點

所謂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長頸鹿與小綿羊”的故事,我們小學的課本上就有,這些道理不需要贅述。

世上沒有完美的人,只有最合適的人,一個人的價值在哪裡,取決於他對某一領域,或是某一件事的作用。

比爾蓋茨厲害、巴菲特也厲害,但如果你讓他們去打乒乓球呢?林丹是世界冠軍,但你讓他回家種地,開拖拉機試試?

所以,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把精力放在擅長的地方,不要因為他人的期待而輕易改變我們的努力方向。

③:明白父母誇獎時的心理狀態

上述的父母誇獎我們時的炫耀心理,其實從感情上來說,也就是一個父母對孩子成績的成就感。每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和引導,他們把你的成績當做自己的成績,是非常正常的,將來我們做了父母,一樣會有相同的情況。

這並不能說明他們就是不對的,更不能因此對他們提出“不要再誇我”的無理要求。

有句話叫“情人眼裡出西施”,在父母眼中,我們永遠都是“西施”。

明白了這點,並且不斷的告訴自己這個事實,也就無所謂誇獎與否了,壓力也就自然會在無形之中消除。

結語

不要試圖挑戰自己不可能達到的成就。

不要和領先自己很多的人相比,甚至不要和父母口中的那個自己相比。

擺正自己的心態,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你就會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當焦慮和壓力都大程度降低,面對誇獎,也就可以做到“寵辱不驚”了。

期待您關注一本情感簿,共同學習,共同成長。感謝閱讀!-End-

一本情感簿


父母的多數驕傲來源於自己的孩子,對於孩子的成就,父母也自然會歸於自己的辛勞付出

對於父母來說,看著孩子長大,並長成了自己理想的模樣,誇讚孩子,虛榮心得到了大大的滿足,

這是很多父母的通病,一時半會讓父母改變是不可能的,父母這樣做,也沒有什麼錯,

至少,父母沒有因為其他,讓你改變。而是繼續做自己,你父母的揚長避短,一定程度的保護了你自己的自尊心,

所以,你自己的心態,你要嘗試的改變一下了,既然認識到自己的長處,短處,那就試著將長處做到極致的好,每天一點點讓自己進步,

當你長處做到極致好的時候,旁人會忽略你的短處,包括你自己

還有一點,放下自己的心理包袱,接受自己的不足,直至你會學會忽略它為止


倩倩剪輯


我媽媽也總是在人前誇我,說心裡話我還蠻享受的。因為她愛我她總想讓別人也肯定我,我理解她的心情,但我還是會羞噠噠的小聲咕噥著說我還要努力努力哈,即給了媽媽面子也讓自己承認了,自己略有那麼點兒優秀的意思[害羞]


youyou406


第一,以平常心看待。估計媽媽人前誇你,不是一次兩次,要是每次誇你,你都坐立不安,影響自己對自己的判斷也不好。

第二,要正視自己。如果媽媽誇得都屬實,那就再接再厲;如果媽媽誇得言過其實,那就私底下和媽媽聊一聊你的想法。

第三,要感謝媽媽。你多幸運,你就是媽媽眼中優秀的影子,直接秒殺別人家的孩子[呲牙]


獅獅又獅獅


你的媽媽總是誇你的長處,而不提你的短處。我想這是所有媽媽的通病,不是隻有你媽媽這樣,我的媽媽也是這樣子呢。你不需要有壓力,那只是母親愛你的一種表現。

有句老話說的好,孩子永遠是自家的好。就是說縱使你有很多缺點,但是在爸媽眼裡你也是最棒的。雖然有時候他們會守著我們抱怨我們懶,我們饞,會埋怨我們不體諒他們。但是他們在外人面前,還是會把我們一通誇。如果別人說我們那裡不好,他們也會偷偷不高興。等你結婚有孩子了你就會明白,這種“顯擺”孩子能耐,是父母的通病。

而且你不需要有壓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就好了。如果你還是個學生,那就好好學習,爭取考上一所好大學。如果已經上班,那就好好工作,爭取早日升職加薪。如果已經結婚,那麼就好好孝順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做個榜樣。人沒有完美的,能堅持善良,就是值得肯定的。做好分內事,平平淡淡往前走,就是最好的自己。


鄭愛夢瑤


莫要有壓力,孩子原本就是媽媽的驕傲,眼裡都是優點,常掛嘴邊很正常。假設你媽媽總把缺點掛嘴邊,逢人就說,我想你還是會來頭條提問,只不過相反罷了。

你需要做的,就是在人前極力配合媽媽,儘量給她長臉。日後還要繼續保持你的優點,並且將之發揚光大。


石門獨行俠


我爸媽正相反,是過分謙虛,無論我做得多好都是湊合,從來沒有滿意的時候,從來不在外人面前誇我,爸媽要是像你這樣我都開心死了,也不會小時候那麼內向了


水晶之戀145826994


我很自卑,現在好一點了,我想過原因,我為什麼會自卑?從小到現在,我媽跟外人從來不說我一點好,就算我在,她也當我面說我不行,沒用。小時候我做點什麼,她都挑出刺來。成功的給我打擊到自卑。我覺得孩子是有受父母影響的,過分的去做一些事都是不對的,但是我改變不了她們,所以你要有自己的想法,知道不對的,在心裡不要去認可。除了改變自己的想法,真的沒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