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行:教育中的建设者、装修者和拆迁者

过去一年针对如何做父母如何做老师有不少思考和实践,想和大家分享下。我觉得父母和教师分成三种:建设者、装修者和拆迁者,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他们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差异。

第一:拆迁者普遍缺少觉知,会给孩子带来巨大伤害

拆迁式的父母大都是对错思维,喜欢关注问题,经常关注结果忽略过程、容易关注事忽略人。他们大都是完美主义者,沟通模式较消极,经常和孩子进入到互相否定中。

我们尝试分析下他们做事情的目标。他们的目标很可能是管控、安全感和证明自己。他们在和孩子一起生活中很难发现孩子的进步,也不能找到孩子真正的需求。当孩子达成一个目标时,爸妈不给孩子鼓励,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的要求。他们喜欢用评价性的语言,比如好坏、同意不同意、对或错等。他们容易偏离育儿的长期目标,沉浸在具体细节中,考试的成败中,容易与孩子形成对抗、冲突或竞争态势。

这些家长和老师很可能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或者在生活中求关注的方式是通过证明自己是聪明的,能干的和不可或缺的。本质上是这样的父母大都不相信人的智力水平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改善的,但嘴上经常会说:只要你努力一定可以做到。

所以拆迁式的父母就是看到问题马上摧毁之前所有的努力和成果,归零重来。孩子的信心也在这样的拆迁和推到重来中被摧毁。感受不到尊重,失去信心,没有动力,自暴自弃,关系不融洽是孩子们生活中的大部分体验。

这类家长要想改变其实不难,从接纳自己,爱上自己开始,与此同时增强觉察力。接纳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看见过程中的成就,分享成就;将“问题”二字变成“挑战”。爱上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将“爱自己爱孩子”变成具体行动并将其列出来,去行动。看似简单的方法,但却很有效果,大家可以试一试。


哲·思·行:教育中的建设者、装修者和拆迁者

第二:装修者的短期主义带来的失望

装修式的家长和老师是因为看见才相信,一般比较保守。但真正教育的发生却是因为相信才看见。

这类家长更关注孩子在知识层面的学习,在心智发展上往往显得较模糊,不敢行动。他们会直接给孩子建议,安排孩子的生活,甚至替代孩子做决定。他们也会和孩子商量,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但却不给孩子承担结果的权利和机会。他们对于成功的定义大都基于学历、工作、金钱和地位,很少关注学历、工作、金钱和地位对于一个人身心合一的帮助、对于价值实现的帮助。如果没有身心合一和价值感,金钱就会让人进入到分裂和不幸。

装修者虽然很爱孩子,但也会把孩子推向挣扎。总体的感受就是大家都很努力,虽然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可以,但却乐趣不足,动力不足,创造力不足。最致命的是,孩子在自成长能力的建设上收效甚微。这意味着,孩子一旦进入社会,没有了家长或老师这个指挥棒,成长就会很乏力。

这样的家长怎么办呢?请接着往下看。


哲·思·行:教育中的建设者、装修者和拆迁者

第三:建设者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的教练

建设者他们待人真诚、平等,充满智慧。他们观察力很强,总能看见孩子的进步(在别人眼中这个进步可能很微不足道),他们善用鼓励带来勇气而不是简单夸奖,他们善用发现需求取代发现问题。他们将困难视为挑战和机会,喜欢问孩子问题多过于直接给答案。他们善于引领向上,擅长和孩子协同解决问题,拒绝评价。他们坚守育儿的长期目标,关注成长的过程多过于结果。

建设者是和孩子共同设计和搭建美好人生的那个人,也是孩子的榜样。他们很少要求孩子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他们发现一切可以被建设的对方,拆迁者眼中的“差”会被建设者当成建设的绝佳机会。他们是孩子榜样,也是孩子的教练,他们通过智慧的问题推动孩子深度思考,帮助孩子回到目标离开情绪。他们会用最大的耐心陪伴孩子直到生命结束,而这耐心换来的便是孩子自成长的能力。


哲·思·行:教育中的建设者、装修者和拆迁者

一流父母是建设者,是榜样,是教练。二流父母是管理者是驾驭者。三流的父母是保姆是看守者。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期待2020我们一起成长为建设者。我们下期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