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深圳的“關內關外”,城建就是這樣,感覺是兩個不一樣的深圳

大家都知道,深圳是一個很發達的城市,經濟總量已經是中國第三了,城市建設很不錯,到處是林立的高樓大廈,感覺深圳比發達國家的城市還發達。不過,深圳也不是遍地高樓,深圳也有很多地方看起來很普通,這個地方就是以前人們所說的“關外”,真實的深圳是這樣子的。

直擊深圳的“關內關外”,城建就是這樣,感覺是兩個不一樣的深圳

深圳面積只有2000多平方公里,全市下轄6個行政區和4個新區,有人口1400多萬,現在的深圳全是市區了,沒有縣城,也沒有城鎮,城市化率在中國是最高的。深圳是開放、包容的城市,仍然讓很多人嚮往,人這一生必須要來深圳一次才完美。

直擊深圳的“關內關外”,城建就是這樣,感覺是兩個不一樣的深圳

不過,在深圳還是有關外和關內之說,關外指的是寶安和龍崗,關內就是羅湖、鹽田、福田和南山,這就是原來的深圳經濟特區範圍,這裡高樓密集,繁華無比,以前說的來深圳,只有到了深圳市區才算是真正到了深圳。

直擊深圳的“關內關外”,城建就是這樣,感覺是兩個不一樣的深圳

深圳在改革開放的時候,有一條長達80多公里的鐵絲網將深圳分割成關內和關外兩部分,關內才是經濟特區,關外是寶安和龍崗,當地人稱之為“二線關”。當時人們想去關內必須要有邊防證才能進入,後來深圳特區範圍擴大到全市,關卡撤除了,人們可以自由來往了。

直擊深圳的“關內關外”,城建就是這樣,感覺是兩個不一樣的深圳

關內的深圳大家都知道是怎麼樣了,那麼,關外的深圳是怎麼樣呢?寶安和龍崗雖然是區,兩區面積佔了深圳三分之二,但是,從城市建設、市政管理、繁華程度等方面來看,關外與關內還是有很大差距的,讓人感覺是兩個不一樣的深圳。

直擊深圳的“關內關外”,城建就是這樣,感覺是兩個不一樣的深圳

寶安和龍崗有不少地方看起來是高樓林立,不過,很多地方還是達不到關內水平。如果打個比方的話,那關內的深圳就是一線城市,關外的深圳就是四線城市,這是兩個不同的世界。直到現在,人們說去深圳玩都是去深圳關內一帶,很少有去關外的。

直擊深圳的“關內關外”,城建就是這樣,感覺是兩個不一樣的深圳

關外還有很多的工廠企業,來深圳找工作進廠的人一般去寶安、龍崗,有能力的人一般去關內,關外成了打工仔、打工妹的天下。深圳關內和關外的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差距是相當大的,在深圳混得好的都是在關內,在關外的混得就差一點了。

直擊深圳的“關內關外”,城建就是這樣,感覺是兩個不一樣的深圳

現在的深圳正在加快關內關外一體化建設,希望把關內外的差距縮小。不過,我覺得十年內關內依舊為真正的深圳,關外的發展還是任重而道遠,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