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新”構建2020年後減貧戰略思路

2020年以後,中國減貧將步入由絕對貧困轉向相對貧困、收入貧困轉向多維貧困、集中貧困轉向分散貧困、累積貧困轉向轉型貧困的階段。順應這些變化趨勢,應緊盯現代化發展目標,全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構建減貧測算新標準,拓展減貧群體新範圍,培育減貧新動能,推進減貧新治理。


以“四新”構建2020年後減貧戰略思路


(一)構建減貧測算新標準

2020年,全國貧困人口基本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後,需要借鑑世界銀行的貧困標準,結合貧困地區的特徵,統籌考慮收支情況,劃分城鄉不同群體、不同層級的貧困線。同時,參照多維貧困指數測算方法,逐步把“兩不愁、三保障”的物化標準量化,構建包括教育、醫療衛生、住房等在內的多維度指標體系,客觀、全面衡量全社會的貧困程度。此外,國家在考慮多維因素確定貧困線的基礎上,鼓勵省(區、市)結合自身財力狀況,適當提高貧困標準,制定差異化的貧困標準體系。


以“四新”構建2020年後減貧戰略思路


(二)拓展減貧群體新範圍

貧困標準的變動直接影響減貧的目標群體範圍。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後,要在鞏固脫貧成效的同時,加快建立相對貧困人口動態調整機制,設立差異化的扶貧標準,及時把收入超出貧困線標準不同比例區間的“邊緣人群”納入減貧對象範疇,推進扶貧梯度化、多層化,防止“邊緣人群”落入貧困陷阱。與此同時,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新要求,以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為重點,強化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等領域的城鄉對接,逐步把遊離於農村和城市的2億多農民工中的貧困群體以及城鎮貧困群體納入減貧體系。


以“四新”構建2020年後減貧戰略思路


(三)培育減貧新動能

隨著城鎮化進程放緩以及集中扶貧轉向常規扶貧,工資性收入和轉移支付收入的增速可能會減慢。為此,需要培育新動能,鞏固脫貧成果。結合政策引導方向和地方實踐經驗,培育減貧新動能應聚焦三個方面持續發力:一是以建立市場化運營機制為目標,穩步提高扶貧項目的投資效益,激活對口幫扶、資產收益等傳統扶貧模式的新活力;二是繼續鼓勵和支持財政支農資金的整合,做好財政支農資金支持資產收益扶貧工作,形成鞏固減貧成果的長期動力;三是以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為核心,構建“扶貧+”“+扶貧”新模式,構建持續減貧的新動力。此外,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後,減貧的重點由提高收入轉向緩解非收入性貧困,統籌脫貧和社會保障、教育、醫療衛生等工作,逐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夯實社會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務兜底減貧的基石。


以“四新”構建2020年後減貧戰略思路


(四)推進減貧新治理

推進減貧新治理至少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在國家層面明確統籌城鄉減貧的牽頭部門,明晰減貧體制中各參與主體特別是省、市、縣各層級政府以及市場、社會組織的分工,推進減貧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其次是改變由政府直接下撥資金、管理項目的方式,建立以資源共享和戰略規劃引導為重點、以政策協調為支撐的多部門共同參與、協同共治的減貧機制。三是建立健全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構建責任清晰、各負其責、合力攻堅的責任體系。四是加強第三方獨立評估,強化評估結果的應用,建立導向鮮明的獎懲機制。五是充分發揮稅收槓桿的作用,調動企業、居民、社會組織參與扶貧的積極性,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減貧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