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實力曹操完全可以稱帝,為什麼一直沒有稱帝?

彙集股俠


曹操為什麼不稱帝,這個問題從古至今都是被人們議論最多的一個三國中的問題,但現在我們無法回到三國時期,當面問他一句。所以,這隻能靠著現有的文獻,去猜測他的想法。

其一,曹操從沒有想過自己可以做到魏王這個地位,在陳壽的三國志中,記載著曹操曾說過,他本來只是想在這亂世之中謀一個生路,做一個將軍就是其夢想了。奈何這亂世把曹操一步步的推到了風口浪尖上,自己如果不變強,就會被別人吞噬。但曹操做到魏王,真的就只能到頭了,他沒有想過要做天子,魏王也好像是趕鴨子上架。

其二,曹操雖然最後自封魏王,但他從心底裡來講,依然是漢臣。曹操世代漢臣,所以他是從心底裡不想篡漢,即便實力再強。

但就像他說的:“如天命在吾,吾願做周文王”最後實力既然到了那一步,他就想做周文王姬昌,讓兒子去把這件事做了。事實證明,他的兒子曹丕沒有讓他失望,建立了大魏帝國。

不過唯一讓曹操沒有想到的是,他並沒有做成文王,而成了武王,魏武帝。他肯定會不開心……


臭皮匠影視


易中天老師在品三國時,曾經說過:小時候調皮的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

不過,一般老師都喜歡聽話的孩子,但調皮的曹操卻受到了老師們普遍地喜歡。

體育老師喜歡他,因為他跑得最快,每次比賽都得第一,給老師和班級爭得榮譽;

歷史老師喜歡他,是因為曹操學得好,經傳、典籍爛熟於心;

語文老師喜歡他,是因為每次詩歌比賽,他總是得第一;

但最喜歡他的是數學老師,因為曹操最精明,賬算得好,從不吃虧。

曹操最喜歡曹衝曹倉舒,就是因為曹衝數學學得好,小小年紀就會稱象。數學好的孩子往往都很聰明,所以,曹衝也就最討曹操喜歡。

“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這是個數學問題,曹操深諳此道。

曹操之所以不稱帝,不是因為他不想,而是因為稱帝弊大於利,不合算。

沒有人不想當皇帝,也就沒必要用道德的標準去看待這個事,還是從利弊上分析一下這個事吧。

01

袁術、劉備這樣的稱帝,是曹操所不齒的。

袁術撿了個石頭疙瘩,就以為天命在他,急急忙忙稱帝,最終只能被人取笑。

劉備好一些,到現在還有許多人給他擦脂抹粉,其實,劉備的境界比老曹還是差了一截。

劉備小時候家裡很窮,但他卻喜歡華麗的衣服,喜歡犬馬、音樂。這就說明,劉備從骨子裡是貪慕虛榮、貪圖享樂的人。當然,這並沒有錯,誰不喜歡呢?

一個老闆穿布鞋那叫休閒,一個農民穿布鞋是沒有錢。一樣舒服,給別人的感覺卻不一樣。劉備沒錢,就需要華麗的衣服滿足虛榮心;曹操有錢,即便是粗布衣服一樣很酷。

由此看來,劉備、曹操都有個性,也都是人,有一般人的品性。

劉備得到了益州、半個荊州、一個漢中,就憋不住稱王了。比袁術是聰明的多,但與曹操相比,境界和格局就差了一點。

都清楚曹操的勢力,是孫權的兩倍,孫權又是劉備的兩倍。就是說,劉備的勢力僅僅是曹操的四分之一左右。

曹操之所以不急於稱帝,是因為他有更大的格局和境界。就如他不穿華麗的衣服一樣,不是他穿不起,是因為沒有必要。

有沒有感覺劉備、袁術稱帝,就像“掙錢不多還穿個貂”一樣,有點嘚瑟呢?

02

曹操的志向是一統天下

在《述志令》中,曹操說了很多的話,具體看一下他說了些啥:

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

曹操說自己本來的志向就是希望封侯,做個徵西將軍。死後,在墓碑上寫上“漢徵西將軍曹侯之墓”,也就心滿意足了。現在都做了宰相,人臣之貴已極,不敢再有任何奢望了。

這顯然不是曹操的真心話,也不僅僅是曹操謙虛,是他有更大的企圖,也可以說是更大的格局。

《論語》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謂至德矣

曹操說,你看看人家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還在侍奉殷商,其意思是說:我也就佔據了一半多一點的天下,怎能稱帝呢?否則,在道德上不就不如周文王了嗎?

據《武帝紀》注引《魏氏春秋》記載,曹操曾經對夏侯惇說過:“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豹眼以為,這恐怕是曹操的真心話。第一,這說明了曹操還是想取代漢室的;第二,讓曹丕取代漢室,自己做個周文王更好一些。

03

在曹操看來,自己稱帝弊大於利。

曹操是一個務實的政治家,他不會為了虛名去做一些不利於自己霸業的事情。

曹操的父親曹嵩,官居太尉,位列三公。曹操那就是響噹噹的官二代,足可以嘚瑟一下。但由於其父是宦官曹騰的養子,儘管地位顯赫,但還是被人看不起。因此,曹操從骨子裡就有大志,要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業,讓天下人徹底服氣,絕不會貪戀那些虛名。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帝王,他何必去做那些毫無意義的事呢?

不能統一天下就去稱帝,除了招致罵名,幾乎沒有實質的利益。

雖然在三足鼎立局勢形成後,獻帝這個招牌已經失去了作用,但留著它沒有任何壞處。

如果在曹丕時期能夠一統天下,到那時候曹丕再稱帝,曹操爺們那就風光了,真的堪比周文王父子。

但天意難違,曹丕最終不能一統天下,這也讓曹氏父子遭受了詬病。

其實,曹操並不怕承擔罵名,他不會去考慮這些虛無的東西。根本而言,還是為政治利益考慮,弊大於利,所以才沒有稱帝。


豹眼看歷史


三國演義尊劉貶曹思想極為為嚴重,把曹操寫成了好大喜功(如煮酒論英雄)、膽小怕死(華容道遇關羽逃跑)、見風使舵的人;其實曹操有民生情懷,極具長遠的戰略眼光,他能緊握時代脈搏,挾天子以令諸侯來發展壯大自己;且曹操還是個極其務實的人,志在“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他善於養精蓄銳,等待時機。曹操生前沒稱帝,不是不想,而是運籌帷幄、審時度勢後,覺得時機不成熟!



1.當時,天下尊劉思想根深蒂固,且劉姓漢室依然有感召力。

漢帝國在歷史上有“強漢”之稱,至東漢末已歷四百年,高祖、漢武帝、漢宣帝、光武帝等優秀帝王大有人在,劉漢王朝出現過三度中興、五度盛世的罕見局面;普天下的漢朝人民對劉姓江山是高度認可的,自稱“漢人”就可見一斑。

不可一世的外戚王莽,在權傾朝野時“篡漢”僥倖成功,卻引起民怨沸騰,劉秀登高一呼,應者雲聚,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王莽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這有前車之鑑!東漢末年,軍備廢馳,朝政腐敗,同西漢末年的社會現實如出一轍;但擁有士族支持的漢王朝,盛名熠熠,聰明智慧的曹操不想重蹈覆轍,不願鋌而走險。

公元211年(建安十五年),56歲的曹操經南征北戰,取得冀、青、並三州,擊敗了烏桓,基本平定了北方。此時,劉備向孫權借地寄“吳郡”籬下,而東吳軍政核心人物周瑜病逝;曹操在臨漳古鄴城銅雀臺嘗試人心所向;結果以荀彧為首的大批漢朝舊臣仍心屬“漢朝”,旗幟鮮明地反對曹操“復九州”、“進公”、“加九錫”等等的措施。曹操見微知著,最後以丞相是我一生最為榮耀的職位收場,他懂得:士族門閥勢力在經濟上擁有大片土地,軍事上有自己的武裝力量,朝廷上有“政治代言人”;他是惹不起的。


曹操是庶族出身,他胸懷大志,力圖改良東漢末年門閥政治,在庶族中延攬人才,以加強中央集權;但通過對荀彧等的試探,曹操領略了士族大姓的實力,於是,曹操覺得稱帝時機不成熟,就及時斂刀收兵了。

曹操執政倡導“惟才是舉”,他認為只要有能力,不管品德如何,都能做官,在他麾下,滿寵、司馬芝、楊伂等卑微庶族都有了用武之地;對不為已用的孔融、邊讓,自以為是的楊修等等士族人才都給予了毀滅性的打擊。

用發展的眼光來看,打擊士族豪門勢力,對曹魏政權的建立是極為有利的;剪除荀彧等門閥勢力在客觀上為曹丕登基上位奠定了基礎!這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意思。


2.孫、劉軍事集團與之對峙,曹操有顧慮。

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四月,曹操被“勸進”而封為魏王,建都鄴城,以冀州十郡為封地。曹操被允以天子旒冕、車服、旌旗、禮樂祭祀天地,且宗廟、祖臘與漢朝皇家無異,其實,此時曹操“名為丞相,實為皇帝”了。

此時劉備抓住曹操“名為漢臣,實為漢賊”的事實,起兵討伐曹操。第二年,劉備趁曹操主力南征東吳,在濡須口與孫權爭鋒的良機,向漢中發起了進攻,這個時候,蜀漢軍師諸葛亮,“五虎上將”之張飛、馬超、趙雲、黃忠都在漢中戰場亮相,這是拿出血本,與曹操決一死戰的架勢。

公元218年,張飛領精兵守固山,示形於曹洪,要攻打他的後方。由於曹休智勇過人,看出蜀軍立足未穩、難以集結的破綻,主動向主帥曹洪立下軍令狀,領兵襲擊吳蘭、雷銅,斬吳蘭等軍將,揮兵疾進,蜀軍兵敗後落荒而逃,此役嚴重衝擊了馬超、張飛等軍,導致了蜀軍的全線潰退。


後劉備集結敗軍進至陽平關,主動攻擊夏侯淵、張郃等人。由於曹軍兵力較少,只能與蜀軍對峙;已63歲的曹操只好率主力返回長安,但劉備已經佔據漢中戰場的主動權,待黃忠殺了夏侯淵後,曹操才親率大軍趕往漢中。

曹操在漢中攻堅戰打了幾個月,沒有佔到劉備一點便宜。由於關羽出兵襄陽,曹操被迫放棄漢中。

同年七月,關羽出荊州,攻襄樊,長兵直入;水淹七軍,俘虜于禁,斬殺龐德,至死不降,曹仁率數千軍士死守樊城,岌岌可危。

曹操接到孫權襲擊關羽後方的消息,自關中回到洛陽,命徐晃領兵再救樊城,同時令曹仁堅守。隨後,曹操率軍進河南郟縣,派出十二營兵力予徐晃,與關羽進行對抗。關羽中箭不敵,敗走麥城,被呂蒙埋伏擒殺。孫權懼劉備報復,將關羽的首級送給許昌曹操。

漢中、襄樊兩次大戰後,曹軍精銳削減、異常疲憊,對劉備與孫權轉入戰略防備階段!

三足鼎立之勢下曹操不敢輕舉妄動而冒然稱帝,這時隱忍也是對的!他不能只顧面子而失大局。



3.天下未定,曹操要待時。

公元219年(建安24年),由於曹魏與東吳合力滅了關羽,曹魏取得了襄陽保衛戰的勝利。孫權趁勢做小,遣使送信向曹操稱臣,並勸進曹操自任魏國開國皇帝,進而取代漢朝。

但是曹操剖析了孫權的書信後,很輕蔑地說出“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耶!”。他明白孫權想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其用心是險惡的。 此時曹操異常清醒,他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此說合理又得體。

曹操首先是個優秀的政治家,其次,在軍事鬥爭方面有極高的素養;在漢末的軍閥混戰中,人口大量下降,歷史記載曹操此時實際控制的人口才“四百萬”,要消滅“一百二十萬”人口的東吳及“八十萬”人口的蜀國,談何容易!

如果此時曹操稱帝,必然禍及自身。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此時曹操是敏感而睿智的,他深知關羽與劉備的關係,故將關羽厚葬,四兩撥千斤,成功地將戰爭禍水引向吞併荊州的孫權。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公元220年,曹操在為兒子曹丕掃清了稱帝的諸多障礙後,在沒享受到“皇帝”這一殊榮情況下瞌然長逝。

魯訊說:“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這也包含了對曹操生前不稱帝行為的由衷讚歎!

毛澤東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說:“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評價極為得體和中肯,甚至有英雄相惜的意思,假若曹操生前稱帝引來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毛澤東是不會給他如此高的評價的!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希望星晨58298869


導言:曹操為什麼不稱帝這是一個被熱愛三國曆史的人們所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各種論述也因此層出不窮,但相對持不同觀點的群體也大有人在,故在這個問題上至今也沒有得出一個令所有人都認同的標準答案。所以作者試圖從曹操的格局單一角度去解釋曹操為何沒有稱帝,不過我相信本答案也不會成為最終的標準解釋。因此,在這裡提出的相關論述只是希望為這一話題的討論增添一些佐料,更多的精彩答案還需要參考其他的優質回答。


曹操不稱帝是無稱帝之心還是某些原因阻礙了稱帝的進程?

在作者看來曹操掌權以後,便有了稱帝之心。尤其在官渡之戰以及北征烏丸之後越來越明顯。先是廢掉三公的職位,設置丞相之職,將中央權利盡掌握在一人手中,而這個人就是曹操。兩年後在求賢令中更是自比受命、中興之君,稱帝之意溢於言表。接著第二年,曹操的兒子曹丕被任命為五官中郎將、副丞相,丞相的正副職位皆是曹氏把控,相權失去制約。後來獻帝效仿劉邦對待蕭何那般,允許曹操佩劍穿鞋上朝。

《三國志 武帝紀》:天子命公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

如果說以上的封爵受賞可理解為人臣所能企及的,那麼下面的舉措完全超越了當時的君臣封建禮法。建安十八年正月合併了當時的十四州,重置為古代的九州,這樣一來擴大了曹操的實際控制範圍,不久曹操又被封為魏公,甚至設立了魏的社稷宗廟。這對於劉漢正統來說一個非常大沖擊,非皇室宗親能成為國公,就此看來曹操的政治目的已經徹底暴露出來。與此同時,那些幻想指望曹操能重建漢室的人們也徹底的失去了希望。

衝破禮法限制後,也就意味著曹氏集團撕掉了掩蓋稱帝的最後一塊遮羞布。後面的舉措就更加肆無忌憚。建安十九年正月,曹操始耕籍田,同年三月曹操的爵位位列諸侯之上。在古代,籍田這種禮儀活動一般只有天子才能去做,諸侯之上一般也就是天子了。以上的這些舉措明顯是曹操稱帝前瘋狂的試探。

建安二十二年冬十月曹操被准許使用天子旌旗,十二琉冕,六駕,甚至曹丕也被封為了魏太子。如果說諸侯之上的職位是什麼還有討論餘地,

那麼十二琉冕、享配六駕,這種天子專屬的禮制就是證明曹操想稱帝的無可爭議的事實。要知道按照當時的封建禮制,諸侯王只能配享九琉冕和五座駕。如此昭然於天下的舉動,稱帝之心再明瞭不過了。

此時的曹操距離皇帝的寶座只有半步之遙。但是直到其去世的三年間,曹操再也沒有任何進一步的行動,稱帝之舉戛然而止。

是什麼阻擋了曹操的稱帝大業?

曹操至死也沒有踢出那臨門一腳,其實這跟曹操的

個人格局有一定關係。曹操深知服天下的重要性,即使在朝堂之上是權傾朝野,但是得民心卻是根本。雖然此時強行稱帝也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此時劉氏的漢王朝早已失了民心,但是曹操為了讓自己能德配位,還是需要一個不世之功來讓這個帝位順理成章。

就連夏侯惇和桓階也曾建議曹操滅蜀後,再行堯舜禪讓之制。

《曹瞞傳》及《世語》並雲:桓階勸王正位,夏侯惇以為宜先滅蜀,蜀亡則吳服,二方既定,然後遵舜、禹之軌,王從之。

曹操可能也因此聽取了建議。不久曹操就領兵西征劉備,但是天公不作美,大水困住了于禁大軍,關羽趁機擒了于禁,這讓曹操滅蜀的計劃暫時擱淺。然而,曹操沒有想到,這一擱淺成為了稱帝路上的滑鐵盧。

綜上,曹操之所以沒有稱帝,主要是曹操認為稱帝前需要先統一天下。只有這樣的功績才有資格稱帝,只有這樣才是眾望所歸的帝王,也只有這樣才能服人心,才能讓天下人心悅誠服。

但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天下尚未統一,一代英豪抱著“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的遺憾在洛陽與世長辭。


嗶嗶巫


曹操不稱帝是因為他認為時機不成熟,如果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坐穩江山,當一個匡扶漢室的丞相也是可以的。曹操的志向是統一天下,完成統一天下任務後,稱帝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不過曹操奮戰數十年,也只能保持北方的統一,無法完成攻滅蜀漢、東吳的任務。筆者認為,只要曹操生前完成了滅蜀亡吳之事,那麼他必然稱帝建國,他要像秦始皇一樣滅了六國才稱帝,這樣才會名正言順。

曹操是一個現實的人,他深知獲得帝號只是名,沒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可言。身為大漢丞相的曹操,他把持朝政,朝廷內外大事皆決於曹,這跟皇帝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少了一個皇帝的名號而已。袁術無知,認為取得傳國玉璽就可以稱帝了,結果引來天下諸侯圍毆,身敗名裂而死。曹操如果稱帝,那麼他就會成為天下諸侯圍攻的目標,能否打贏天下群雄,曹操並無把握,沒有把握的事情曹孟德不為也。

當然曹操也在積極準備稱帝事宜,只要完成天下統一偉業,他就會稱帝。196年八月,曹操迎漢獻帝駐於許昌,受封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百官總己以聽。208年六月,曹操廢三公,恢復丞相制度,並自任漢朝丞相。213年九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魏國擁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將軍等百官。

216年四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邑三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旒冕、車服、旌旗、禮樂郊祀天地,出入得稱警蹕,宗廟、祖、臘皆如漢制,國都鄴城。217年)冬十月,漢獻帝又賜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曹操以五官中郎將曹丕為魏太子。

曹操生前沒有完成統一天下大業,因此他沒有登基為帝,但是他為曹家做好了準備,魏國已經建立。曹操死後,曹丕不甘寂寞,很快逼迫漢獻帝禪位,魏國成為天下正統,曹丕追封曹操為皇帝,諡號魏武帝,廟號魏太祖。


大秦鐵鷹劍士


曹操的人格歷史是最光明的典範,說曹操不是的人對歷史學認識不清。

曹操的胸懷是平定戰亂,統一國家,為黎民百姓造富。

關於曹操,請看戲文一一

曹操:(唱)

文姬夫人往上站,

曹操脫帽當真言。

天上英靈能得見,

決不稱帝漢江山。



白雲3498


在三國時期,曹操是曹魏政權的奠基人。他在軍事上神機妙算,用兵如神。在政治上,任用賢能,安撫百姓。在曹丕篡漢建魏之後,尊其為曹魏政權的太祖武皇帝。

在曹操時代,在他的奮鬥下,曹魏佔據了天下十分之七的領土,只有劉備佔據蜀地,孫權佔據江南。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完全可以稱帝,但是,終曹操一世,曹操也沒有自立為帝。這是為什麼呢?

一、曹操本身有篡漢之心。

如果說曹操一生沒有篡漢,是因為他沒有篡漢之心,那就大錯特錯了。曹操在他的一生中,一直在為篡漢這個目標而努力。他企圖代漢的意圖,大家也都看得很明白。

他在將漢獻帝接到許都之後,就壓制擁漢的勢力。他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對於自己的封地越來越大,不惜寫了一篇《讓縣自明本志令》來自我表白。可是,他在實際行動上,卻是說一套做一套。

在他的刻意作為下,漢獻帝成了實實在在的擺設,所有的政令都出自曹操的王府。甚至連夏侯惇都拋棄漢朝的官職,非要擔任魏王的官職不可。為了應那個流傳很久的預言,“代漢者當塗高也”,他刻意去將“魏”作為這個預言的解釋。

在他晚年,夏侯惇勸他代漢稱帝,他並非沒有心動。不過他回答夏侯惇說,“‘施於有政,是亦為政’。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因此,曹操離代漢為帝只是一步之遙。

二、曹操不想做篡漢的始作俑者。

但是,曹操依然沒有篡漢,親自當上皇帝。這是出於曹操的本心,他作為漢臣,不想承擔篡漢的惡名。他在自己的自述中寫道,自己的本意只是做一個漢朝的臣民,安安生生的度過打獵讀書的一生。可是,因為天下變亂,才走上帶兵打仗的道路。

這應該是曹操的本意,可是,時勢的發展就由不得曹操自己了,他被迫一步步走向代漢的道路。但是,作為世代漢朝的臣子,曹操還是不想當這個篡漢的始作俑者,落得一身罵名。他著手鏟除這些反對勢力,包括荀彧在內的這些人都不放過,為曹丕篡漢打下基礎。

另外一個原因,是曹操要榨淨漢獻帝身上的最後一滴油水。曹操把漢獻帝接到許都,是用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這個策略使得曹操在平定天下時,有了大義的名分,獲得了最大程度的支持。

因為有這個大義的名分,他在討伐那些割據勢力,在對抗袁紹的進攻中都佔到了便宜。連號稱匡扶漢室的劉備,一旦拋棄漢獻帝授予的職務,公然進位漢中王,就馬上遭到孫權和曹操的夾擊,失去了荊州。

在當時,有很多人都看出了這一點。孫權就企圖運用這個謀略,來使得曹操遭受損失。在史書上記載:

孫權上書稱臣,稱說天命。王以權書示外曰:“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邪!”

因為曹操一旦稱帝,那麼他多年用以號召天下的招牌就被他自己給砸了。這樣,所有在內心還擁護漢朝的人們會揭竿而起,對抗曹操。曹操稱帝,實際上是圖虛名而受實禍,這才是孫權勸進的真實意圖。因此,為了獲取最大的政治利益,曹操遲遲不肯篡漢稱帝。

三、曹操沒有篡漢的時機。

曹操在他事業的創建時期,打著安漢尊劉的旗號,挾天子以令諸侯。在這種形勢下,曹操就算是想篡漢也是十分困難的。在他的集團裡,有很多人都是因為他擁護漢朝的口號吸引而來的。這中間最突出的代表就是他的謀主荀彧。

如果在這個時期,曹操膽敢篡漢,可以說外有強大的壓力,內有分崩離析的環境,曹操不要說平定北方,連生存下去都是難題。因此,在這段時間裡,曹操根本就沒有代漢的形勢。

等到後期,曹操逐步統一了北方,這個時候他開始打擊擁漢的勢力,為篡漢做準備。可是外界的軍事壓力一直沒有減輕。尤其是蜀漢的軍事行動,給曹操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先是丟了漢中,隨後丟了上庸,最後又在襄樊吃了敗仗。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哪有篡漢的可能?

等到和東吳一起消滅了關羽,挽回局勢之後,曹操的身體已經不行了。多年的征戰,使得他重病纏身。在關羽敗亡後不久,曹操也病死在洛陽。

我們可以看到,在天下局勢沒有平定之前,曹操是沒有篡漢的形勢。可是當局勢平穩,有了篡漢的可能時,曹操卻因為生病而去世了。所以說,曹魏篡漢的使命只有由曹丕來實現了。

結語:

曹操是一代人傑,李世民評價他,“以雄武之姿,當艱難之運。棟樑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於往代”。在曹操的雄才大略的指揮下,他平定北方,安定百姓,發展經濟,做出了自己的歷史功績。

曹操之所以在掌握了漢朝的實權之後,沒有篡漢稱帝。一是他本為漢臣,不願承擔罵名。二是出於軍事和政治需要,利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效果。三是沒有適當的時機。並不是曹操沒有代漢的野心,最終,由他的兒子曹丕完成了篡漢的意願,創建了曹魏政權。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歷史笑春風


導語:

曹操平定黃巾,爭雄河北,北征烏桓,統一北方。曹操如果稱帝北方,是完全有資格的。但曹操為何不稱帝?因為只要曹操不稱帝,就會有個法寶——挾天子以令諸侯,也正是因為這個法寶導致了只要劉備、孫權存在一天,曹操就一天不可稱帝。

挾天子以令諸侯

“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曹操的政治優勢。曹操每次出征,必先以天子檄文討之。順應檄文者為漢臣,投降曹操;逆應檄文者為漢賊,興兵伐之。

天子檄文表明瞭曹操正統的政治地位。漢獻帝雖無權力,卻是漢末天下唯一的合法政權,這也是當時所有諸侯們所公認的。曹操利用漢獻帝正統地位,以漢丞相自居,四處征戰,開疆拓土!

《三國志 •魏書 •武帝紀•曹操傳》:田豐使紹早襲許,若挾天子以令諸侯,四海可指麾而定。

曹操利用“挾天子以令諸侯”,討呂布、戰張繡、徵袁紹、伐馬騰,一路綠燈常開,直到遇到劉備。劉備雖然居無定所、寄人籬下,但劉備擁有跟曹操一樣的法寶“漢獻帝衣帶招”

“漢獻帝衣帶詔”在一定程度上否認了曹操的法寶“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曹操一直對劉備窮追不捨。劉備被追的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生死存亡之際,聯合孫權,火燒曹操於赤壁。火燒赤壁終結了曹操一統天下而稱帝的可能。

赤壁之戰之後,對於曹操而言,東南有佔據長江之險的孫權;西南有自稱漢室之後的劉備。曹操要想征服孫權、劉備,還得需要“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法寶。所以只要劉備、孫權存在一天,曹操就一天不可稱帝。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韓信成為蕭何,敗也蕭何。同樣曹操借用“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了半壁江山,卻也因“挾天子以令諸侯”,終生不能稱帝!試想舉了一輩子“天子”的旗幟,突然有一天要替代“天子”,豈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了劉備的身上。劉備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打下了一片江山。但是“匡扶漢室”卻也阻礙了劉備稱帝,因為只要漢室存在一天,劉備就一天不可稱帝

如果曹操稱帝,劉備不僅坐實了討伐他的藉口,並且立刻擁有了稱帝的藉口。歷史也確實如此,曹丕前腳剛剛稱帝,劉備後腳就登上了龍椅。

曹丕篡漢稱帝,最開心的人,非劉備莫屬。為什麼呢?漢室被曹丕篡位,劉備作為漢室之後,延續漢室自然旁無責貸,稱帝也變得名正言順。

《三國志•先生傳》操子丕,載其凶逆,竊居神器。群臣將士以為社稷墮廢,備宜修之,嗣武二祖,龔行天罰。

所以曹操不稱帝,也是被“挾天子以令諸侯”所迫!

曹操不稱帝,招才納士的需要。

曹操麾下謀士如雲,多數是衝曹操扶持天子而來。文人謀士講究“忠孝”。忠,何為忠?忠君,誰為君?漢代四百年的基業,只要漢獻帝存在一天,漢獻帝就是“君”。文人謀士若想建功立業、報效祖國也必然會聚集在擁有“漢獻帝”曹操的身邊。

以荀彧為例,荀彧被稱為具有“王佐之才”。荀彧是曹操統一北方的戰略規劃師;曹操戰呂布、徵袁紹時,荀彧多次出奇謀;荀彧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如此重量級的人物來輔佐曹操,就是因為曹操“挾天子”,扶義征伐

《三國志•荀彧傳》:夫以四勝輔天子,扶義征伐,誰敢不從?紹之強其何能為!

荀彧也是因為反對曹操稱魏公,憂鬱成疾而亡。曹操僅僅想稱“公”,荀彧就反對成疾,如果曹操稱帝,會寒了多少曹操謀士們的心。

《三國志•荀彧傳》:彧以為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進爵國公)。太祖由是心不能平。

綜述:

曹操的雄心壯志在於一統天下,在一統天下之前,曹操還需要“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法寶,而要維護“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法寶的前提,就是不能稱帝。


妙眼看歷史


220年三國鼎立局形成後,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定都洛陽,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國號"吳",稱了帝,有了國號,這樣就形成了國,正式就進入了"三國"時代。

從上面的稱帝時節、人物來看裡面唯一沒了曹操,這就說曹操死了後三國才正式形成,那麼曹操在世時,佔天時,挾天子以令諸候,實力完全可以稱帝他為什麼不稱帝呢?從三個方面可以說明。

一方面曹操從戎半生,好不容易入京,入京後,首先面對三方互相摯肘的情況,攻打防備要全面統籌,其次要安憮朝政,使得宮廷安定才會長治久安,再者經歷年征戰,人困馬乏,人和軍隊都得休息生養,這一系列準備後續己多年,也就是說沒時間有這個想法和淮備。

其次輿論壓力也是很大的,古代人凡起義伐師,得有個響亮的口號和理由,他的理由就"除奸懲惡,替天行道",如果剛入宮就急著稱帝,他就成了比董卓還壞的大奸之人,天下群雄就會目標對準他群起而攻之,從這點看,曹操還是睿智的。

再者後期曹操何嘗不想稱帝,但謀士阻諫也很得力,時曹操加封魏王,位三公,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高權重,漢獻帝也就是個擺設,因此他也就滿足了慾望,再說那時己是位老人了。

綜上述,曹操也就沒有了稱帝的慾望了,他清楚他稱帝的結果,他不想後半生再不得安逸,留幹古罵名,從歷史的角度看,曹操不稱帝是明智的決擇。


木火燊輝


我是遊子dream,我來回答:

眾所周知,三國中實力最雄厚的莫過於曹魏,然曹操生前卻沒有稱帝,我認為原因如下:

一、身為漢臣,忠心為國

曹操生於宦官之家,世代忠於漢朝。因此當曹操發現東漢末年的朝廷搖搖欲墜時,他高舉義旗,參與到反叛的隊伍中。可以看出當時的曹操一心只為國家,就連他自己也曾說過:本來只想規規矩矩做個大漢臣民,安安穩穩地度過一生,卻不想天下大亂,為救百姓於水火,無奈走上領兵作戰的道路。這便是曹操未稱帝的原因之一。

二、內憂外患,時事不宜

官渡之戰後,曹操滅了袁紹,收穫了一大批的文臣武將。早在公元196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控制了漢獻帝劉協,遷都許縣,因此他一直打著天子的旗號四方征戰,很多能人異士也因此投其麾下,我們所熟知的謀臣荀彧便是其一。就在曹操勢力越發強大時,也有過稱帝的的想法,可是西蜀劉備,東吳孫權實力更不容小覷,赤壁一戰顯而易見。並且曹營內部很多人員都把自己列為漢臣,曹操一旦以魏代漢,那麼必然會掀起一場軒然大波。經過審時度勢,曹操也未選擇稱帝。

三、運籌帷幄,坐等時機

曹操雖未稱帝,但自從有了漢獻帝這張王牌,可以說朝野上下盡在其掌握之中,他的命令也就是皇命,只是少了帝王稱號罷了。曹操生性多疑,做事向來謹小慎微,即便當部將勸其稱帝,他也並未採取,不是不想,只是時機尚未成熟。然而曹操至死也未能稱帝,公元220年,一代梟雄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繼承遺命,逼迫漢獻帝禪位,從而建立了魏國。

總結:

自古欲成大事者,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曹操一生征戰,勢力蓋壓群雄,有著帝王之心,然時運未到,壯志未酬身先死,生前事蹟只由後人評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