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又失去了什么?

胡吧715


楚辞与诗经并列,被看作中华文脉的源头。屈原是楚辞的集大成者,离骚、九章等作品是中华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后世中华文脉的继承者,无一不从中获得灵感,获得精神力量。

一个文化如同一个人,也有生老病死。作为举世皆知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可以称作“老”。老了,就有死亡的风险。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加。。。无数的古文明已经死掉,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中国人,就讳疾忌医,不敢面对这个问题。近代以来,不乏试图医治这个古老文明的人物,提出包括废除汉字这样的“自尽”式的解决方案。万幸,这样自残自尽自毁的文化人,没有成为主流。可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各种打着传播现代文明的旗号,做着自轻自贱丧失良知、毫无底线的事情的所谓文化人。他们也是中华文化这条浩荡大河的一部分,就像污水沟也是长江的一部分一样。如果有一天,污水沟成为长江的全部,而长江也失去了自我清洁的能力,那长江也就不复存在。所幸我所看到的中国,沙漠和污水都在退后,绿地和清水正在前进。这是硬件环境的现实,我相信,也必将是中华文化重获新生,再上巅峰的前奏。

文化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他是每个活着的人。我在这里,你在这里,逝者已矣,来者可追。


白云天回来了


公元前278年,阴历五月五号,屈原屈大大奋勇一跳,跳进了汨罗江,享年62岁!屈大大的这一跳旷古绝今,为了大义,一腔热血奉献给了国家,国破人亡,不愿苟活,忧国忧民、为国家的危难而愿献出生命。

屈原很爱国为什么还是被驱逐流放那据记载“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不愿同流合污,只愿一世清廉,被流放还记念国家,国破不苟活,这是大义,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那一天,当地的百姓想起这是屈原投江一周年的日子,又划了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小船改为赛龙船。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成为一种风俗。人们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

屈原死后,留下了一些优秀的诗歌,其中最有名的是《离骚》。他在诗歌里,痛斥卖国的小人,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对楚国的一草一木,都寄托了无限的深情。后来人们认为屈原是一位我国古代杰出的爱国诗人。


Mr张先森說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他开创了文学史上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作的《离骚》,是我国最长的一部抒情长诗,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也被称为“骚体”。

屈原是楚国王室贵族,学识渊博,在治理国家方面也很有见解,受到楚怀王的重用。楚国上官大夫靳尚嫉妒屈原的才能,处处诋毁他。楚怀王听信谗言,屈原被降职,后又被流放。屈原在流放中,亲眼所见百姓的疾苦和磨难更加忧虑国家的前途,忧国忧民。他就把这份愤懑写到诗歌当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来求索”几乎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卜居》、《渔父》。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打了楚国国都。屈原得知楚国被灭,伤心欲绝,就在五月初五这天,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汨罗江,以身殉国。

附近的老百姓知道后,划着小船在江上祭祀他,把竹筒子的米饭撒水里纪念他。后来,人们把五月初五这一天成为端午节,也叫端阳节,把盛米饭的竹筒改成粽子,把小船改为龙舟在江上开展竞赛活动,用这样的方式来纪念屈原。






知否知否666


“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屈原执着的坚持一个正直的文人和爱国的臣子的立场。忧国忧民、志存高远。宁可死,也绝不与丑恶势力同流合污,绝不放弃自己的政治见解和节操。历经楚国两代君王都不被重用,遭打击、迫害被流放,仍徘徊汨罗不忍离去。为大义,不苟活。最终悲愤怀石跳江,以身殉国。保留了作为士大夫的尊严,给楚人留下思考、给后世留下警醒。遗憾的是,他创立了楚辞,留下的浪漫主义诗歌《离骚》,也仅仅是其个人的绝唱。从此世间少了一位治国人才,其爱国精神和士大夫之风骨、气节和良知,也未能被楚人和后世所用。


明天的昨日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的一生都在为楚国的安危而努力,奈何楚国的皇帝不识时务,被奸臣蒙蔽了双眼,看不出屈原的真心。屈原一心想要报效国家,却报国无门,最后,只能抱着一腔热血,纵身跳入汨罗江。

屈原留给我们的是他的才能和高尚的爱国品质。

屈原创作了“楚辞”这一新诗体,他的诗都是长篇抒情诗,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离骚》

屈原留给我们的除了《离骚》,还有他的爱国之情。屈原热爱着楚国,宁愿投江,也不愿效忠别的诸侯国。坚守自己的内心,坚定的爱国情怀。

有些失去的东西是无法追回的,就像投江的屈原,他的死在我们看来是不值得的,他不应该把自己的人生和楚国的存亡拉在一起。但他的内心遭受了千疮百孔,活着对他来说可能比死了更难,他选择死亡来解脱。


阿弥陀佛么么哒465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




井盖侠


屈原是春秋时期著名爱国诗人,因不得志而投江自杀。给我们留下了楚辞《离骚》宝贯的文化遗产。他的离去,是楚国的损失,也是我国汉文化楚辞发展史上的重大损失。为纪念他后人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阳节,以示对伟大的爱国诗人的缅怀之情!


游游蜉蝣


他的曾经我们拥有,我们的拥有不曾失去。


默玄吟雷


屈原留下的是记念;我们失去的是时光。


用户2859511941785


屈原留给我们的不单单是《离骚》还有宁死不屈的气节,家国天下的情怀!士可杀,不可辱!唐宋的文人风骨,也是受了屈原潜移默化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