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屈原宁可投汩罗江,也不愿辅佐其他诸侯王?

菩提非树LW


说起屈原就不得不说他的绝世佳作:离骚和九章,作为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内廷大臣被两次流放,写下离骚、九章,楚国城破时抱石投江自尽。

战国时期背景下的古人还没有把“国家”这个概念深化,比如赵国对你待遇不好,你可以去齐国做官,齐国对你待遇不好,你可以去楚国做官,国家之间相互移民的情况也常见,当时的文人还不太有爱国的情怀,但是屈原正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忠君爱国的思想,他的远大抱负和情怀都不能接受背叛自己的国家,也正是屈原的死让古人深思到,原来一个人可以如此热爱自己的国家,可以为了国家去死,屈原的死也对之后的王朝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之后一代代的爱国主义英雄才开始辈出不穷。



凹凸花开


屈原忠心为国,具有浪漫主义情怀,不可能辅佐其他诸侯。

自杀于汨罗江的屈原,是《诗经》之后,诗歌文学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楚辞的代表性人物。同时,他忠心为国,不流于俗世的风骨,也是中华两千多年士人风骨的追求。

一、天生奇才,煌煌贵胄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屈原是楚国贵族,与楚国王室有亲戚关系。

往上追溯,他是五帝之一高阳氏的后裔,高阳氏名叫颛顼,是黄帝轩辕氏的孙子。所以在讲究血统神圣性的春秋战国时期,屈原的血统是绝对的贵族。

同时,屈原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屈瑕的后代,是楚王宗室,当时的楚怀王很是信任他,史记中记载他“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初期的时候,屈原做的事情,基本上就是楚国丞相之权责,组织楚国的变法改革。

二、政治斗争,流言可畏

可惜,政治是一场肮脏的游戏。参与政治的人,是一群肮脏的人。

政治游戏自有其血淋淋的法则。

在政治这个吃人的怪兽嘴中,心怀理想和坚持的人,总是最先牺牲的祭品。

屈原既然肩负怀王信任,手握国政大权,自然免不了遭人嫉恨。

首先盯上屈原的,是上官大夫。怀王命屈原起草法令,上官大夫想要抢夺屈原的成果,未遂。所以就像怀王进谗言,说屈原把法令的功劳据为己有,怀王因此而疏远屈原。

屈原因此心中愁思不绝,做了名传千古的《离骚》。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老先生,对于《离骚》的推崇,可以说是极尽美辞了,也许,这是心怀理想的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吧。

也就无怪于鲁迅先生评价《史记》的时候,用了一句“无韵之离骚”了。

三、众生皆醉卧独醒的离世

后来,怀王入秦,屈原谏阻而子兰劝怀王入秦,结果楚怀王入秦之后客死秦国。

楚国顷襄王继位之后,以子兰为令尹,楚国人可都惦记着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屈原因此而被再次流放。

可惜,屈原终究没有等来君王的赦免。

在汨罗江边,屈原在和江边的渔夫进行了一番谈话之后,表示“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最终,屈原投江而死。



生活大话家


春秋战国之际,屈原的表现令后世很多人都感到疑惑。

楚国如果不能施展抱负,换一个国家就可以了,毕竟屈原之名在当时还是相当响亮的,换个国家也是必然可以进入权力中心,一展才学。

但为什么屈原宁可最终投河而死,也不愿意出仕他国呢?

这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与屈原的身世有关。

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当时的家国观念,这样就能排除屈原因为“忠君思想”而不离开楚国的说法了。

先来说说当时为何没有太深的国籍观念

当时无论是士人阶层也好,贵族阶层也好,其实都没有太多的家国观念。

比如说,帮助秦国起死回生的商鞅,是卫国人;百里奚是虞国人;曾助吴国攻伐楚国伍子胥,是楚国人;在楚国施行变法的吴起,是卫国人……

这些人才都是找到能赏识自己的国君、国家,然后进行效力,攻击自己籍贯所属的国家,在当时来说没有一点心理负担,也不会有人拿这个来说事,说明这在当时并不是不道德的行为。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心理,有两方面因素。

  • 第一,是天下共主的存在。

《诗经·小雅·北山》当中有这样一句话: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个“王”不是指诸侯,当时诸侯不能称“王”。这个“王”指的是天下共主,也就是周天子、周王室。

所以,从一个大的范围来说,不论在哪个诸侯国内任职,其实都是周天子的臣民,所以并没有太严重的家国观念。

  • 第二,是社会阶层的问题。

《曹刿论战》的故事我想很多人都熟悉,其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

当曹刿请求见国君的时候,乡人曾经说了这样一句话: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这句话很有意思,齐国来攻打鲁国,然后鲁国百姓说,这是那些“肉食者”需要担心的事儿,我们普通老百姓管这个干什么。

这里面透露的信息很明显,那就是鲁国的百姓并不把鲁国当做自己的国家,他们认为这是鲁国贵族的国家,和他们没有关系。

鲁国如此,其他国家同样如此。

所以,无论从国家层面来讲,还是从个人归属来讲,很多人家国观念并没有多少,也并没有违反道德。

所以说,如果认为屈原是因为“忠君思想”或者家国观念而不出仕别国的,这个理由并不成立。

那么,屈原是为了什么呢?

屈原的情况很特殊,他不能离开楚国

很多人都知道屈原是楚国的大夫,是一位爱国诗人,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

但可能并不清楚屈原的身世。

《离骚》开篇的那一句话也被很多人忽视: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屈原是“高阳”的后代。

古人把“德合天地”的人称为“帝”,五帝都是这样的人。“高阳”是颛顼帝的号。

根据《大戴礼记·帝系》的记载,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黄帝之子昌意生颛顼,颛顼娶了滕氏女,生了老童,老童生重黎和吴回,吴回生陆终。

陆终的第六子叫做季连,是芈姓,楚国王室的姓氏来自于此。

季连的后代有鬻熊,其后熊绎侍奉周成王,被封为楚子,居住在丹阳。

到了周幽王的时候,就是那个烽火戏诸侯的周天子,楚国王室叫做若敖,四处征伐,势力到了南海和江汉,楚国的势力范围大致成型了。

若敖的孙子向周王索求爵位,周王不给,于是他就僭号称王,这就是楚武王。楚国的国都变成了郢。

而武王有一个儿子叫做子瑕,封地就在“屈”,以屈为“氏”,这就是屈原的家族由来。

所以说,从上古追溯祖先,屈原和楚王室都是颛顼帝的后裔;从楚国建国来说,屈原是第一任楚王的后裔。

那么,楚国对于屈原来说就是“宗国”,这是他自己的国家。

我们之前说的百里奚、孙膑、吴起、伍子胥等人,他们只不过是生长在这个国家而已,而屈原是天生的“肉食者”,楚国就是他的国家。

那么,他又怎么能离开自己的国家呢?

尤其是他的祖辈、父辈在楚国都有着非常好的名声,他本人又是以振兴楚国为理想的政治家,他没有离开楚国的条件和理由。

研究《离骚》的学者对于此有一个开篇明义的说法,叫做:

宗国不可去。

所以,屈原宁可投汨罗江而死,也不愿意出仕其他诸侯国,甚至不愿意离开楚国,其原因就在于此,和“忠君”等观念没有关系。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待晓儿


战国时期诸侯扩张侵略,秦国仗着自己的强大总想欺负欺负周边的国家,今天要跟这个小弟谈判,明天又要和那个小弟签约,但是楚国却不甘心受秦国的气。

青年时期的屈原样貌英俊,在治国方面才能突出,早年非常受楚怀王的信任,官至左徒。在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面,主张不讲人情、违法必究;人事任免方面,主张选贤用能;在外交政策上,主张合纵抗秦,积极辅佐楚怀王变法图强。为了让国家摆脱被秦国威胁的惨状,屈原建议和齐国牵手把秦国灭了。

改革最大的阻力总是来自于旧势力,楚国的老牌贵族们,早就习惯了子承父业,所有的好事必然都在几个利益团伙之间瓜分。他们哪有闲心管老百姓穿衣温不温暖,有没有饭吃,哪管国家有没有危难,会不会受欺负。屈原支持的政策,大大损害了这些人的切身利益,眼看自己的子孙后代就要去吃土了,他们联手挤兑屈原。

在楚国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屈原的克星“瓦解家”——张仪出现了,他由秦国哒哒的来到楚国,以重金收买内奸,同时用秦国六百里的好地诱惑楚王,成功瓦解了楚国和齐国的好伙伴关系。当然,很快楚王就知道自己被人无情的耍了一把,秦国给自己画的大饼连影也没有,所谓的信用对秦王来说简直一文不值。气急败坏的楚怀王两度向秦国出兵,但是均失利滑铁卢。在这之后,屈原出使齐国,抱着一丝希望,在强秦面前放下以前的伤害,让两国重新牵手。

本着“六国不亡,破坏不止”的宗旨,“瓦解家”张仪又出来活动了,他使出浑身解数来搞破坏,齐楚这一对鸳鸯,终于被打散了,总而言之,齐楚是结不成联盟了。这时候秦昭襄王派人给楚怀王送了封信,要约楚怀王到武关去赏风景,度个假,两国也顺便签个合约。楚怀王纠结该不该去,秦王能讲信用吗?这时,屈原站出来说:“秦昭襄王嘴里能有一句话是真的吗?我们已经被骗过两次了,这明显给您设了一个套啊,您去了可就回不来了!”

楚怀王的儿子子兰听屈原这么说就非常气愤,他跟老爹抱怨起来:“那秦王可是霸王,好不容易要跟咱和好,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如果真要和秦国打仗,我们就算使出倾国之力也不能取胜,而且打仗就是烧钱,打一次仗一夜又回到解放前了!”楚怀王一听,儿子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秦王还能把自己吃了吗?当然,故事的结局和屈原说的一模一样,楚怀王刚一踏上秦国的土地就是羊入虎口,秦国开出条件让楚国拿黔中土地去换楚王,还把楚怀王关了起来。

楚国的大臣们一听说自己的大王被关了起来,这可了不得,国家怎么能够一日无主呢?可是黔中的土地给了秦国,楚国就离亡国不远了,这帮大臣还没糊涂。于是这帮老家伙商量,让太子赶紧继位,那个大王就没有威胁的价值了。楚怀王被自己的儿子和大臣抛弃了,真是彻底绝望了,在秦国的大牢里受了一年的苦。在这期间还玩过一次越狱,可运气不好,又被逮了回去,结果不堪忍受牢狱之灾就先死了,落得个客死他乡。

堂堂的楚国大王被秦国整死了,屈原悲愤极了,这真是奇耻大辱,他劝新大王楚顷襄王为自己的老爹报仇,给秦国一点颜色,可是这败家子却不搭理屈原,反倒整天跟那帮告黑状的大臣胡混。这帮人知道屈原眼里容不下他们,所以他们有事没事就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三人成虎是有道理的,说坏话的人多了,原本就昏庸的楚顷襄王对屈原的意见更大了。

他把屈原的官职给撤了,还把他流放到湖南湘江那边去养鱼。想当初,屈原是多么受先王的信任啊,变法图强,发布公文、政策,国家也很兴旺。而如今大王身边却围绕着这么一群小人,国家眼看要亡在这帮人手里啊!屈原心里非常憋屈,满腔的爱国热情却换来这样的回报。他常常一个人在汨罗江的边上散步,他怎么也想不通,反倒越想越难受。

江边一个渔夫常常看到心情低落的屈原,他劝屈原说:“屈大夫您怎么就想不开呢?你干嘛要和朝廷里的宠臣对着干呢?您干嘛不顺从大王的意思让他开心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干到退休不好吗?”屈原听到这话悲愤地说:“我这个人最难同流合污,最难曲意逢迎,不愿意跟朝里那帮脏兮兮的人鬼混,即使世上的人都醉了,都不辨是非了,我也宁愿一个人保持清醒。我宁可跳河去喂鱼也不要把自己弄脏了!”对呀,屈原可是楚国的贵族,他有着高尚的气节,他怎么可能和那些蝇营狗苟的人随波逐流呢?

亲眼目睹国家由盛而衰是非常痛苦的,杜甫是这样,屈原也是这样。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祖国没有希望了,悲痛欲绝,自己死了是小事,可是千千万万的百姓该怎么办?他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离开这片伤心地,但是重土难迁,他最终还是爱恋故土,舍不得梦中魂牵梦绕的土地。

在政治战场上失利的屈原,把自己的一腔热情灌注到了诗歌创作方面,《离骚》早就成了人类文学史上闪耀的红宝石,世人早忘了什么楚怀王,秦昭襄王,更不用说那堆只会钻营的小人,但是屈原这个名字却会和他的著作流传千古。屈原对楚国的热爱如同炽热的烈焰,他对理想的追球像飞蛾扑火一般执着,他是为梦想殉身的偶像人物。

当秦国的大将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之后,屈原彻底绝望了,他不愿向秦国低头,更不愿离开楚国苟活于世上,他选择投身于汨罗江,保持了自己一生的清白!


Mr张先森說


首先弄清楚一点。孔子所在春秋时代是百家争鸣,群雄争霸,不拘一格。作为饱读诗书的士人,即使今天不得志,明天就可能被慧眼识珠,咸鱼翻身,大展宏图。

屈原所处的时代,赵齐虽尚能一战,但一旦强楚被秦玩弄于股掌之间,六国合纵基石已毁,基本就大局已定了。你让屈大夫去辅佐谁?

而秦是当时的实用主义超级大国,也没有屈原这种文艺范贵族的市场,他去其他国家也没有实际意义。死国反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子楠先生


蓝墨水的上游是汩罗江。

印象中的屈原,是一个大文学家。他的《离骚》与《楚辞》,不仅是诗歌的绝唱,更是文学史上的珠穆朗玛。

让人高山止仰的,不仅是屈原的才华,还有他的爱国情怀。

在文坛上指点江山,笑傲群雄的屈原,在政治的舞台上,是个潦倒落魄的失败者。

他是个爱国的政治家,他有着刻骨铭心的爱国情怀。屈原是楚国皇族,他的骨子里刻着"家天下”的思想。

在楚怀王时期,屈原是比较受重用的。能与楚王同朝议事,有着外交官的权利。

然而,性格决定命运。

不会迂回的办事方式,让他一次次鼻青脸肿。于是,他用笔墨来抒发失意嘲讽时政。结果引起了当权者的不满,越发的失意了。

当时秦国的张仪,为了离间齐国与楚国的关系,拿出了六百里土地做筹码,让齐楚绝裂。楚怀王答应了,派人到齐国当面辱骂齐王。就这样齐楚失和。

可当楚王接收土地时,秦国翻脸了。只给了楚国六里地。楚王大怒,一方面派屈原去齐国修好,一方面举全国之兵和秦国开仗,结果大败而归!

气冲冲的楚怀王还是不算完,非要报仇不可。用大片的土地,交换挑唆犯张仪。

张仪自愿去了楚国,一去便被楚王关进了大狱。只要杀了张仪便可以平息楚国的民怨。

张仪却暗地里,花重金贿赂楚王的爱妃。枕边风一吹,张仪被放了。屈原从齐国回来,大闹殿堂,当面问楚王为何不杀张仪?怀王这才反应过来。可张仪早溜了。

老秦王死后,新君继位,请楚王去观礼。屈原不让去,楚王的两个儿子却怂恿楚王去。屈原急了眼,拉住楚王的袖子就是不让他走,可楚王不听,去了秦国,就再也没回来。

楚王的儿子上了位,一个是新楚王,一个是相国。两个亲手把自己父亲推向绝境的人,却得到了满朝文武的拥戴。当然了,反对的人也有,就是一个屈原。然后屈原被流放,一流放就是二十余年。

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屈原,眼睁睁地看着楚国,一步步地走向灭亡。在郢都被秦国攻占后,不愿做亡国奴的屈原,写下了《哀郢》诗,然后就投江自尽了。

不遇明主,可怜名士。悲哉!壮哉!


汾阳张文卓


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又称曲平,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屈原本为楚国重臣,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怀王二十四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

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后来曾经被召返。怀王三十年,楚怀王不听屈原劝阻,执意入秦,被扣留,后来客死秦国。楚顷襄王即位后昏庸无道,听信令尹子兰的谗言,再次驱逐屈原。屈原流落在今湖南沅水湘水一带。

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楚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县)”。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这一年大概是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屈原当时六十二岁左右。

关于屈原为什么选择投江也不去辅佐其他诸侯王?历来说法不一,我认为屈原投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屈原强烈的爱国之心。当时的秦国特别强大,楚国的都城被秦攻陷后。屈原感到自己的国家就要灭亡了,作为一个对楚国有着浓烈情感的人来说,屈原不愿亲眼看到这一幕的发生,因此投身汨罗江中。

二是为心目中完美而死。屈原性格刚直,而政治是黑暗和残忍的。屈原发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楚怀王这样君王的带领和无能却攻于心计不为民政的同事们的配合下是不可能完成的事业。屈原想要的是“明君”和“哲王”,想要能真心为百姓做出业绩的同事,而赤裸的现实一次又一次的将他扇醒,终于投江。

三是为救顷襄王而死。楚怀王死后,楚国已经变的不能再承受任何的攻击,而那时候的秦国经常对楚国进行侵犯,终于攻占了郢都。倾襄王在被秦国追杀的过程中想到了流芳在汨罗江附近的屈原,想问问他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扳回一局,重振楚国。然而秦军得知倾襄王的想法后追随而来,屈原为力保倾襄王,便与他交换衣服当着秦军的面跳下汨罗江,襄王获救。

四是楚国人对于个人生死和荣誉之间的独特观念。楚国人把荣誉看得比生死更为重要,自尊心很强,所以也才会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信念。楚国的灭亡虽然不是屈原的责任,但屈原断不会以楚国贵族的身份做秦国的的降臣。

总的来说,不管哪种原因,屈原或是因为绝望,或是因为爱国大义和性格原因都使得他不得不投江自尽。

屈原的人生之痛,造就了中国文学之幸。从《九歌》到《九章》,从《哀郢》到《离骚》,从《橘頌》到《天问》。透过屈原的作品可以感受到屈原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他以国家兴亡为已任,追求“举贤荐能、修明法度”的美政理想。在《离骚》中,屈原对贵族统治集团争权夺利、贪婪嫉妒、仗势欺人、蔑视法度等腐朽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屈原耿直的性格和他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思想在《离骚》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当国君的做法不利于国家时,他也同样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屈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浪漫主义大诗人,他开创了楚辞文体,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和《诗经》一起构成了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无穷的影响。

屈原的作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大胆使用浪漫主义手法,运用神话传说,展开丰富的想象,扦发了自己奔放的情感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以及对腐败的统治者的不满和对人民的痛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关怀。在反映现实矛盾,抒发内心感情时,他继承并发扬了《诗经》的传统,巧妙地使用比兴手法,委碗而且深入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屈原在诗歌的语言和表现形式上也做了变革,不仅加长了句子,还加大了篇幅,相对《诗经》来说,更有利于增加内涵, 深入地表达思想。







历史川流不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来说说,为什么屈原宁可投江也不辅佐他人。

因为他已经绝望透顶了。他的理想已经被毁灭了,他的精神状态已经崩塌了。

屈原出身贵族,所以难免傲气清高,才识渊博,身负青云之志。他一开始还是非常积极乐观的,否则不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在他早年,那段时光,对于屈原而言无疑是最风光幸福的时刻。他曾深得楚怀王的信任,参与法律制定,选贤举能,并且历任左徒、三闾大夫,朝政中有他的立足之地。

但是在楚国日益强大的时候,也危机四伏。在楚国内部斗争中,以及秦国的策略下,张仪为了拆散屈原辛苦建立的齐楚之盟,将他逐出楚国,不仅贿赂了佞臣,还重金收买了楚怀王的宠姬郑袖。这件事情是屈原人生中的巨大转折点,也必定是他内心的巨大转折。

自此,屈原便与楚国步步下坠。他不甘,可是楚国却在不断地听信谗言,打压他。他的心态必然逐渐悲观失望。

“悲回风之摇意兮,心冤结而内伤”

从这句话就能看出心境已经大变。在楚怀王被扣秦国之后,楚顷襄王就即位了,对于屈原而言,这便是痛苦的加注。新楚王继续对秦实行投降政策,不论屈原再怎样苦谏也无动于衷,无济于事。最终,屈原惹怒了新楚王,他再次被逐出郢都,试问一个忠心耿耿的臣民经历了如此的波折,看着曾经兴盛的国家沦落至此,他怎么不会悲愤不已呢。

他至此已经绝望了,无论是对于自己的国家还是自己的未来。而秦将攻破郢都,把他最后的希望之火都灭了,他本就是一个视理想胜过生命的人,如此一来,他变再也没有活着的念头,更不用说辅佐他人。他固执又坚韧,只会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最后他抱着一块巨石自沉于人迹罕至的汨罗江中。


复兴小文花


屈原是战国末期的楚国人,虽出生于贵族家庭但是他与贵族人有着天壤之别,从不欺压百姓,非常体恤百姓之苦,处处为老百姓着想。可是楚国末年,国君昏庸无能,奸臣当道进献谄媚之言,祸害忠良,而屈原就成了末代乱世的牺牲品。

楚国首都被秦国霸占,这个消息传到屈原的耳朵里,他为国破家亡而悲愤不已,但是他也知道,郢都被占,自己返回郢都的希望已经破灭了。几近国破家亡的局势以及没有返回故里的希望,双重打击让屈原最终选择投江自尽。

屈原是个爱国志士,心系家国安危,如今楚国被攻破,屈原也无颜存活在世上,所以选择以身殉国,投江自尽。但是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屈原选择自己是为了逃避现实,而并不是以身殉国,为什么这么说呢?

《离骚赞序》中记载,当时楚国奸臣当道,屈原痛恨昏君无能,而他起初挣扎的想要证明自己的壮志理想,但终究因为世事混乱而没能遂愿,所以不能改变这社会,他也不想让自己的清白被这混浊之世给玷污,于是选择了极端的方式——自尽。

其实说屈原逃避现实到不如说屈原是愤世嫉俗,他痛恨当时社会,但是凭借他一人之力又无法力挽狂澜,所以最终因为不能救国家于危难,救世人于水火而感到自责,再加上楚国首都已经被攻破,楚国名存实亡,所以屈原也无颜苟活,因此而选择了自杀,他的死不是逃避,不是懦弱,是以死明志,以身殉国。


可爱的小豫


“忠”是儒家最重要的道德之一。在儒家思想主导的周代,失掉“忠”德,难以立足。就算三家分晋做了诸侯,骂名也不能洗脱。

但先秦儒家所讲的“忠”,不能简单理解为对君主的忠诚,而更多体现为对所秉持的道德的忠诚和对所事之事的忠诚。认真读《论语》,排除汉儒宋儒的干扰,自然会发现这一点。

所以历史上,既有归隐山林的君子,也有批逆龙鳞的君子,既有不食周黍的君子,也有易主而事的君子。都是忠诚,差别在于选择。

因此,郢都城破之时,屈原选择死。为自己不能挽救社稷苍生而死,为不事无道的坚持而死,也是死得其所了。

至于选择的差别,在于人对“义”的理解和取舍,这里不再赘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