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學角度如何審視唐玄宗與楊貴妃?

鍾萍237


  • 從文學角度如何審視唐玄宗與楊貴妃?
  •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從文化角度來看待,楊貴妃(楊玉環)她其實是一個性情中人,唐玄宗(李隆基)也是一樣,唐玄宗與楊玉環是主子與奴僕的關係、君臣關係最終成了愛情關係,這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因為我們中華文學所反映的男性系列裡邊,常常是分裂人格,文學裡邊的君子都對自己內心進行了閹割之後才成為君子。
  • 不管歷史怎樣看待,但從文學角度去審視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是最有價值的部分,也就是較早的把中國男性這種性格兩重分裂合到一起:唐玄宗既是君王,當然是君子,他既有才情又是性情中人結合到了一個形象裡面。
  • 在中國傳統價值體系裡面,人們對帝王都是尊崇的,在民眾心中就是成功的帝王,身邊不會受到美人的影響,一旦說到跟美人有了牽扯,讓這個美人傾世留名,那麼這個帝王在歷史的評價中也會大打折扣,成為昏君,唐明皇就是這樣一個典型。
  • 在中華文化裡面的明君賢主的身邊不應有佳人故事,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就是文化期待評價裡面的“人格分裂”,當他成功的時候,擁有江山的時候,將美人定格在裡面就不能作為一個時代符號,而一旦這個美人符號被放大,那他肯定是以誤國為前提的。
  • 按照中國傳統倫理觀念,對楊貴妃進行了非議,是因為她美麗,所以唐明皇的失敗歸咎於她,這就是所謂“紅顏禍水”論。但從巜長恨歌》、《長生殿》的作品和民間故事解析了這個版本,楊貴妃是一個美麗的女人,又是一個愛情種子,文學作家和民間百姓己經在感情裡面為楊貴妃翻了案。

所以,不能因為唐玄宗寵幸楊貴妃及楊姓外戚和以他們為代表的上層的奢靡,否定他們之間的真情。並不是因為他們之間的真情存在而造成了對社會的動盪,相反的是,悲劇的根源是“特殊身份”而使他們的愛情中必然會摻進了許多雜質,以至成為政治腐敗,社會動亂的催生劑。也就是“帝妃”的身份斷送了他們的塵緣。在巜長生殿》裡使得這一對有情人在經歷了種種磨難後,最終在仙界實現了他們的誓言“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結為永世夫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