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自己不願意離開底層,且連底層工作也不願做好,內心還看不起自己?

琉璃河花花


感覺自己不願意離開底層,是因為在潛意識裡覺得只有底層才最適合自己,只有這裡才是自己的生存之地;而連底層工作也不願做好,又是嚮往高層,卻無能力,沒有信心,得過且過的表現;內心裡自己看不起自己,則是典型的自卑心理了。不客氣的講,有這些表現的,是高不成低不就,心智極不健全的人。這種人註定會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能解救的只有他自己,只有振作起來、樹立信心、積極進取,才能改寫自己的人生。


閒客193223645


不是不願意而是沒有辦法離開,當大官,沒有讀清華北大,經商求富貴,智慧,勇氣,本錢又不夠。

在廠裡有的小組長幹了十幾年,也升不上課長,課長幹了十幾年也升不上經理,企業發展不好,關門了,去別的廠當普工都嫌年齡大了。

先要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小事都做不好,怎麼會做大事呢?要學會一技之長,最好是核心技術,否則,最先被裁員,有技術被裁也不愁找不到工作!


人生如夢40970940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一下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能幫到您。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不願意離開底層。

我們所理解的底層,就是不需要高學歷,不需要技術,大部分普通人都可以做的工作。這種對員工各方面的要求不是很高,在這種環境下,人的壓力會計較小。而且工作難度也較低,一般人都可以做好。再者普通工作中人際關係相對簡單,沒有那麼多的勾心鬥角,同事間關係融洽。

如果離開的話,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面對陌生的人,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階段。人本能的會對陌生的環境有點膽怯。所以很多人會選擇一直在一個工作環境裡工作。

第二個問題,底層工作也不願做好

這裡說的是不願做好,而不是不能。這說明這份工作你是可以勝任的,只是不願意去做好它。也許是你不喜歡這份工作,厭惡這個行業,迫於生計卻也只能做著。也許你覺得這份工作沒有前景不值得你費心費力,不願意做好它。

既然我們選擇了這份工作,就應該力所能及的做好它。不虛度光陰,不浪費資源。熱愛自己,熱愛工作,實現自己的價值。

第三個問題,內心看不起自己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存在的意義,不要看清自己哦。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是社會分工不同罷了。我們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大的事,只要盡力過,努力過,拼搏過,就沒有遺憾了。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

相信自己,加油!!!


安㽓


在物理上面有一個概念叫做慣性,就是如果一個物體沒有接受一個外力的話,那麼這個物體就會保持本身的狀態一直持續下去。

其實這慣性的概念不單單用在物理中,同樣用在人身上也再合適不過。

每個人的狀態都是有慣性的。一個優等生,他從小就是優等生,那麼他就有這個“優等生”的狀態加持,除非有一個外力的介入,否則他就會一直保持優等生的學習狀態。

維持狀態是要保證其不收到外力的介入的,如何保證不會受到外力介入呢?那就是自律和自制力。因此你會發現從小到大,凡事能夠成功的人一定是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的自律的人。

那麼回到題主的問題本身,為什麼會出現感覺自己不願意離開底層,而且連底層的工作也不願意做好呢?首先我認為是題主現正處於一個自我的安逸區,沒有太多外力的介入,題主一定是個平時生活比較單調乏味的人。而這個自我安逸所給你造成一種舒適的假象,讓你在這個假象的慣性中無法脫離。

我認為題主的內心並不是看不起自己,在題主的內心深處應該是渴求一份成功的,且題主內心一定相信只要自己行動起來,那麼就一定會有收穫的。而且題主的內心肯定也曾想過很多方法去改變現狀,但是卻總是沒有足夠的意志力去真正執行。因此題主內心並不是真的看不起自己,而是恨惡不願行動的自己。

在這裡我能夠給題主的建議就是,多去尋找一些“外力”,能夠幫助自己去改變現狀的外力。因為人真的是沒有那麼強大的意志力說改變就真的馬上改變的,那些能夠改變的人也都是因為有“外力”的介入。

“外力”可以是你所喜歡的人、事、物等等都可以。

還有一點建議:你只要說服自己踏出第一步,你就會發現其實後面的九十九步也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

舉個例子:今晚我看到碗很多,我很不想洗碗。這時候我會說服自己去洗一個碗,就洗一個碗也沒那麼難吧。當你洗完一個碗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對洗碗就沒那麼抗拒了。

這就是當“外力”介入你原本狀態的時候,你就會發生改變。

願題主以夢為馬,早日脫離自己的舒適區~加油💪


水花番老五


您好,非常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看您一連用了三個句子,反覆讀了幾遍,身在遠方,但能切身感受到您情緒中的無奈和失落。

我談談自己的想法,如果能幫助到您,那我將感到溫暖和幸福。

1.不願意離開底層,根源在於人本能地會對熟悉的環境存在依賴性

底層,看到這個詞的時候,說實話戳到我的內心了。因為一般都是一個人處在相對艱難的環境中,才會這麼來描述,因為我曾經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既然知道自己的境地,為什麼不願意離開呢?因為人的本能。人都是對自己熟悉的環境具有強烈依賴性的,因為陌生的環境會存在很多不確性,人需要重新去適應。

在熟悉的環境裡,我們有固定的朋友圈子,有一如既往進行著的生活,哪怕不滿意,但有安全感。

2.不願做好底層工作,反映出現實和理想存在著差距

一般而言,不願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有兩種可能:一是做人不踏實,偷奸耍滑;二是現在的工作不是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不是自己期望的,和理想有差距。

從您字句中流露出的情緒來看,應該屬於第二種。

怎麼辦呢?我覺得您應該好好規劃一些自己的人生,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有了清晰的目標就有了前進的動力,那就一步一步努力去追夢吧,只要有心,一切都來得及,不必迷茫與懊悔。

3.內心看不起自己,說明內心缺乏自信,可以通過不斷提升能力去改變

人都是獨立的社會個體,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所以很多時候自己才是最瞭解自己的人。

你內心看不起自己,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為你知道自己還存在很多缺點和不足,向上進但卻心有餘而力不足,不知道怎麼去改變現狀。

其實根本不用這樣,與其責備自己,不去督促自己好好努力吧,給自己定個計劃,去認真看書、交朋友、鍛鍊身體,讓自己變得更加積極。當自己各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了,你糾結的“基層”的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五美吟


你的問題,我連著看了10遍。

為什麼這麼簡單的句子,我會看10遍呢?

因為,總感覺這裡面的表達讓我感覺不對勁,具體是啥呢?終於,在反覆看了十遍後,找出了問題。

兩個癥結,都用了“不願意”一詞。不願意離開底層,甚至不願意把底層的工作做好,從“不願意”這個詞中,彷彿能窺見找你工作生活不如意的根本原因。

按常識與常理,沒有人會真正地不願意離開底層,去過更好的生活。那為什麼你的意識和想法如此反常識呢?無非是你在自己騙自己。

在你的潛意識裡,十分想改變現狀,但性格卻懦弱,認為自己無法做到。為了顯意識不至於讓你太過痛苦,心理保護機制會啟動,其實就是為了保護自我,來自己騙自己。欺騙的核心邏輯就是,“不是我無能,是我不願意!”

至於你會自己看不起自己,那是必然的,因為這種欺騙機制騙不過你的潛意識。

要想改變,需要經歷一個過程,改變的基礎,是學會直面痛苦,去接納真實自己。問題沒提及,我就不展開了。


逆襲之徒


我們先對你的問題進行拆分,便於你更好的瞭解自己:

“感覺不願意離開底層”,並且“不願意做好工作”,內心反而“看不起自己”。雖然僅僅30來個字,但卻可以清楚明白的看到對待這件事“人格結構”的分配。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人格結構”的構成:

本我(“不願意做好工作”)——與生俱來,由本能、慾望及其能量系統構成,處在人格結構最底層。包含了人的各種生理需求。“本我”所遵循的快樂原則是原始、衝動、非理性、非社會並且無序的。本我只遵循一個原則——就是享樂原則,意為追求個體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飽足與性慾的滿足,以及避免痛苦。

所以,在這件事情裡,你不願意把工作做好,就是你的“本我”部分,是因為不樂意付出相應的努力。

超我(“看不起自己”)——是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處於最高層。它遵循社會道德原則,追求完美。“超我”與“本我”相對立,並對“本我”產生抑制,同時對“自我”進行監控。

這個事情裡,你的道德成分跳出來開始對你的狀態進行評判,所以產生了看不起自己的現象。

自我(“感覺不願意離開底層”)——人格結構中間,主要調節“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以合理的方式滿足“本我”的需求。“自我”是個體最常意識到的部分。

這一部分就是你的“本我與超我”所矛盾的地方,因為你做不好工作,心中有看不起自己,導致離不開底層。

下面這個圖,清晰看出本我自我超我與意識潛意識的關係:

說到這裡,我想你對自己的狀態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你只考慮“本我”,縱然“超我”會做出道德評判,但這點評判不足以督促你改變“本我”的動力。

也就是說:所謂的“看不起自己”並沒有那麼深刻的觸動你,也不太在意這種看不看得起,可能只是偶爾會有這種心理產生。然而,一旦產生這種心理的時候,你的“自我”就開始跳出來為“本我”做辯護,也就是對待“不做好工作”而找一個合理的藉口——“感覺不願意離開底層生活”。

如果上面的分析過於專業,我們用通俗的方式來說:

其實很簡單,就是你現在的工作狀態雖然不好,工作也沒有做好,但是出於自己“面子”考慮,又不願意承認是自己付出的努力不夠,不願意為自己的結果承擔代價,所以假裝“不願意”改變現在的生活。然而你已經意識到自己的狀態了,所以,又從道德上開始譴責自己。

說到底,現實的大巴掌並沒有讓你痛徹心扉,沒有下決心要改變,既然享受當下的狀態,就不要再做這樣的矛盾。但這並不是我提倡的,如果可以,還是希望 你更多的努力付出,改善現在的生活狀態,把眼界提升提升,去更高的平臺看一看,會有全然不同的人生。


心覺


這個我有體會,曾經用:身為下賤,心比天高。形容自己。自己內心還有公主(王子)夢,可現實很殘酷。在自卑和自尊中矛盾。一邊覺得自己應該在更高更大更好的平臺,一邊隱約認識到現實中自己的無力。這感覺很痛苦。你需要的是更清楚的面對現實。不願呆底層有追求是對的,腳踏實地,做好眼前的,一步一步就會往臺階上去。目光可以長遠往前,眼底要關注腳下。要不很容易先給拌倒當前



客家村婦


這種是極度不自信和自卑的心理表現。因為這些人本來就在底層生活,工資不高,福利不好。如果是歲數大就混著去,如果是年輕人,現在的生活的壓力就很大了。買房、結婚、生子等都要去面對,這些事情靠父母也是不現實,父母把我們養大就已經很不容易,而自己不努力,混天度日不去改變就是不自信和自卑的表現。(1)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從思想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要有個好的心態。

(2)每天都要進行自我暗示,“別人能幹好,我為什麼不行,我就這麼笨嗎”通過暗示提高自己自信心。

(3)不管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難和挫折都要自己先嚐試去解決,實在沒有辦法,再去請教別人,把問題解決,這個過程中也可以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4)讓自己多結交生活和工作具有正能量和樂觀的人,從他們身上學習和生活的態度,從而改變自己。

綜合以上幾點,就會逐步克服不自信和自卑心理。就可以改變思想從而改變人生。歡迎大家關注評論轉發。


大漠胡楊9927


直接回答:懶惰!

古話講得好:業精於勤荒於嬉。

不管是在頂層、中層、底層,還是那一層,都應當兢兢業業,愛崗敬業。

否則就會碌碌終生,一事無成。

你內心看不起自己,說明你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了那裡,

很明顯,你知道自己的毛病出在了懶惰和逃避,

但又沒有決心和勇氣去改正,所以你鄙視自己。

我不告訴你展現自己的價值有多麼的應該和美好,

我只想告訴你,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短短几十年,你不能白來一趟!

你得對得起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