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謊的孩子更聰明?這種“黑色謊言”,千萬別縱容!

女兒上二年級,昨天放學回來手裡拿著兩支顏色鮮亮的自動鉛筆,一進門就興奮地對我說:“媽媽,我今天好幸運啊,我撿了兩支筆!”看著那兩支新嶄嶄的筆,我故意說:“撿到筆應該交給老師!”

撒謊的孩子更聰明?這種“黑色謊言”,千萬別縱容!

  女兒說:“呃,我是在咱們家小區門口撿到的,不是在學校撿到的。”我看著女兒一本正經撒謊的樣子說:“如果這兩支筆真的是你在大門口撿的,那你跟我一起到小區門口看一下監控,看看是哪個小朋友這麼粗心把這麼新的鉛筆丟了。”

  女兒看我盯著她的眼睛認真的樣子,又看看手裡的自動鉛筆,慢慢地臉上的笑容全部褪去,低下頭說:“好吧,這自動鉛筆不是我撿的,是我用自己的零花錢買的。兩塊錢一支,我一共花了四塊錢,我拿了五塊錢出去,還剩一塊錢在我口袋裡。”

  看著女兒自己說了實話,我對她說:“這個自動鉛筆這麼漂亮,你一定特別喜歡吧?買鉛筆不是壞事,你沒有必要自己悄悄拿錢去買,也沒有必要撒謊。既然零花錢給你了,你就有自由支配的權利,但是你現在還太小,所以用錢之前必須告知一下媽媽你做什麼,只要是合理的要求我們都會支持你的!”女兒聽了我這樣說,就向我承認了錯誤,並保證以後不再撒謊。

撒謊的孩子更聰明?這種“黑色謊言”,千萬別縱容!

  在媽媽群裡聊起這件事來,很多媽媽都跟我一樣感慨: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在自己心目中聽話的小可愛,變得喜歡耍心眼,並且也變得愛撒謊起來。我們都不是佛系父母,說完全不生氣那是假的,但如果衝著她發脾氣,難免又是一頓雞飛狗跳,非但解決不了問題,還破壞了親子關係。

  孩子為什麼會變得愛撒謊呢?

  孩子愛撒謊是不可原諒的錯誤嗎

  記得有一次我參加過本地一個電臺節目,節目錄制中主持人採訪到場的爸爸媽媽一個問題:自己孩子身上的什麼毛病最讓人不能容忍?十位到場的家長,有八位都表示,自己最容忍不了孩子撒謊

  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孩子畢竟是孩子,對於深刻了解自己孩子的父母來說,他是否撒謊一眼就能看出來,最重要的是,很多時候明明事情已經暴露,可是孩子卻仍然死鴨子嘴硬打死不承認,讓人無比崩潰。然而,“撒謊”這個毛病是不是真的很惡劣呢?

撒謊的孩子更聰明?這種“黑色謊言”,千萬別縱容!

  美國多倫多大學兒童心理學專家李康教授和他的團隊,曾經針對兒童撒謊問題做過這樣一項試驗:他們在全球範圍內測試了1200名2-6歲的兒童的撒謊問題,進行了長達20年的研究。

  他們先是跟這些孩子玩了個競猜遊戲:抽出一張撲克牌,讓孩子們猜撲克牌的點數,如果猜對了就會獲得一份驚喜大獎。在孩子游戲的過程中,研究人員找藉口離開一會兒,離開前叮囑孩子千萬不要偷看卡片。可是,研究人員一離開,隱形攝像機就拍攝到

90%以上的孩子在5秒內就犯規了。等研究人員回來後,詢問大家在自己離開時有沒有偷看卡片時,只有一個孩子承認自己偷看了

撒謊的孩子更聰明?這種“黑色謊言”,千萬別縱容!

  試驗結果證明,無論是性別、國籍、宗教信仰、道德觀念、家教等方面如何不同,孩子撒謊這件事,都是一個普遍性現象。而且最終的研究發現,2歲孩子中,就有30%會撒謊,到了3歲,撒謊率達到50%,4歲後,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撒謊了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內心稍顯安慰:原來天下孩子都一樣啊!既然是全球性的普遍現象,你還會認為這是最不可原諒的錯誤,揪著這個毛病不放嗎?

  說到這裡,可能有些家長就會問了,那麼我們就任由孩子撒謊不管不問嗎?當然不是,但是在想怎麼解決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一個問題,孩子撒謊是不是很壞的行為?

撒謊的孩子更聰明?這種“黑色謊言”,千萬別縱容!

孩子撒謊不一定是壞行為

  前幾天帶三歲的兒子出去,出門之前說好了不能讓抱,他愉快地答應了。可是出門沒多久,他就開始說累了,看我沒反應,他又開始找別的藉口,說自己腳掌疼,我依然無動於衷想看他接下來會怎麼說。又過了一會兒,兒子問我:“媽媽,你累嗎?”我說“累啊”,兒子說:“那我抱抱你吧。”我:“怎麼抱?”兒子:“你把我抱起來,然後我緊緊抱住你。”我。。。。。。

  從這一段對話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孩子為了給自己的撒謊找到完美的措詞,想了很多辦法來試探我的想法,當我表現出堅持原則的態度之後,他又開始大量動腦,編織更合理的邏輯,試圖把虛構的故事串連起來,讓謊言看起來能夠行得通,並且還得牢牢記住這中間的過程,以免忘記之後顯得前後矛盾。

撒謊的孩子更聰明?這種“黑色謊言”,千萬別縱容!

  孩子為了達到想要目的,先是示弱,後是動用“糖衣炮彈”,前面對媽媽的“關心”其實都是為了後面引出想要抱抱的目的所做的鋪墊,然後跟我打了一場心理戰,不停地揣測我的想法和情緒,再營造出更自然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若無其事地隱藏自己的私心。

  在孩子撒謊的過程中,他的語言表達、邏輯思維能、自我控制能力等等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和鍛鍊。簡單來說,越會撒謊的孩子反而越聰明。

  所以當你的孩子開始撒謊,不要驚慌,你應該意識到,這只是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

  什麼類型的謊言不能原諒

  雖然越會撒謊的孩子越聰明,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的謊言我們都要支持,有些觸及到法律底線、涉及到人品、給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的謊言肯定是不值得原諒的。

撒謊的孩子更聰明?這種“黑色謊言”,千萬別縱容!

孩子的謊言可以分為5種:

  李康教授在《兒童為什麼會撒謊》的研究中,把小朋友們的撒謊類型分成五種:

  第一種是在2-3歲,白色的謊言,為了客氣而說謊。

  第二種是在3-5歲,橙色的謊言,為了拍馬屁而說謊。

  第三種是在5-7歲,藍色的謊言,為了集體而說謊。

  第四種是在7-9歲,黃色的謊言,為了謙虛而說謊。

  第五種是9歲以上,黑色的謊言。即為了自己而撒謊。

撒謊的孩子更聰明?這種“黑色謊言”,千萬別縱容!

  前四種謊言,都是屬於“無意識撒謊”,並非涉及到孩子的品德問題,也不應該判定善惡範疇,所以家長無須糾正也不用放在心上。

  只有第五種謊言是屬於“有意識撒謊”,家長一定要注意。什麼叫“有意識撒謊”呢?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一下:

  朋友家孩子今年10歲,朋友為了讓孩子做作業方便給孩子買了一個平板,平時沒有給平板下載過遊戲,突然有一天朋友發現平板上多了幾個遊戲,並且每一個遊戲都已經到了十幾級的關卡,朋友才知道原來孩子一直在悄悄揹著自己玩遊戲,於是把孩子狠揍了一頓。

  後來孩子經過分析發現,遊戲之所以會被爸爸發現是因為他玩過之後沒有及時清理APP,於是就每次玩之前把遊戲下載好,玩完了把這個APP刪除了,等下次再玩時再下載。後來又被發現,是因為明明平板下午還是100%的電量,到了晚上睡覺前就電量報警了,結果又把孩子揍了一頓。

撒謊的孩子更聰明?這種“黑色謊言”,千萬別縱容!

  在反反覆覆鬥智鬥勇較量的過程中,孩子逐漸明白,要想玩平板,就在玩前後記住下載和刪除要用的APP、保持玩前後平板的電量多少、還要記住平板所放的位置,才不會導致玩遊戲之後被發現。

  在一次次被教訓之後,孩子學會了撒更多更高級更完美的謊,這就是典型的“黑色謊言”。一開始發現孩子的不良現象,朋友沒有積極瞭解孩子心理,跟孩子做正面的溝通,而是簡單粗暴揍一頓了事,看似表面上起到了短暫的效果,實際上卻讓孩子更加變本加厲地撒更大的謊,起到了更加嚴重的反而效果。

  作為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改掉“黑色謊言”的習慣呢?

  01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小騙子”的標籤

  孩子從嬰兒時期起就喜歡用一些小的“騙術”來吸引家長,比如假哭或者是裝笑。等他再長大一點,很容易把想象的內容添加到實際的語言當中,比如有的孩子想象自己去過某個地方,就會在聊天的過程中跟別人說“我昨天去了某某地方”,實際上他根本就沒有支過。再大一點,孩子犯了錯,為了逃避責任,在父母問起時就會撒謊說不是自己乾的。

撒謊的孩子更聰明?這種“黑色謊言”,千萬別縱容!

  這些其實都是孩子成長中的一種行為方式,而不是他本身的性格特徵,千萬不要因此給孩子貼上“愛撒謊”或者“小騙子”的標籤,也不要一本正經地問責,這樣容易把簡單的撒謊誇大為道德層面的問題。當你常常說孩子是個“小騙子”的時候,孩子也許真的就長成了一個愛撒謊的“小騙子”了。

  作為家長,我們不應該把關注點放在“撒謊”這件事上,更應該放在引導孩子關注誠實的重要性

,用平常心去和孩子對話,深入瞭解到孩子謊言背後的訴求,然後對症下藥。

  02尊重孩子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樹立權威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從孩子出生開始,TA就有一種本能,那就是取悅TA面前比較權威的人。

撒謊的孩子更聰明?這種“黑色謊言”,千萬別縱容!

  當然,我要說的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並不是說讓孩子害怕你,你說什麼孩子就得聽什麼,而是要在發現孩子說黑色謊言時,

適時地制止他的說謊行為,並明確告訴他原因。與此同時要鼓勵孩子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道歉,尊重並認同孩子正當的要求,對孩子的認錯表示原諒和表揚

  03家長自己杜絕撒謊行為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曾說過:“如果不想讓孩子出現撒謊的行為,家長最好從自身做起。”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從父母身上覆制過來的,想要孩子成為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父母就要先做個誠實守信的人。

撒謊的孩子更聰明?這種“黑色謊言”,千萬別縱容!

  很多時候孩子聽不進去父母的一些大道理,但看得見父母的言行舉止,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先成為什麼樣的人。

  一個會說謊的孩子並不是個壞孩子,相對別的孩子來說他反而更加聰明、更加善於動腦,但是父母要善於去分辨和引導孩子的撒謊行為,找出正確的方式,避免孩子的“黑色謊言”。也希望家長對孩子能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責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他、帶動他,使他成長為一個身心健康的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