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中物理學被智子鎖死,為什麼不發展人工智能對抗三體人?

大阿拉波


兄弟人工智能是需要數學技術的!理論數學是理論物理的地基,人家科級領先我們400年,也就是在物理上至少領先400年,數學上的領先只會多不會少,你拿一個落後400年以上的技術去對抗別人?比拿著弓箭射飛機更可笑啊


請叫我小小小少爺


能問出這個問題我想是因為樓主忽視了一個最為關鍵的邏輯:人工智能的發展依賴於計算機計算能力的提升,而計算機計算能力的提升又依賴於基礎物理的進步。因此這個問題本身就是答案,因為智子鎖死了人類的基礎科學,所以人類發展不出可以對抗三體的人工智能。

第一、人類為什麼發展不出能和智子相媲美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關鍵在提高計算機對數據的計算、分析能力,也就是提高計算機性能。要提高計算機的性能有兩個技術方向:其一、優化算法,這需要人類在數學領域取得巨大的進步;第二、對計算機的CPU從物理層面進行升級,提高工業精度。

雖然理論上無論採用那種方法都能促進計算機的持續進步,但從現實來說優化算法的做法並不直接,它的影響是相對的。而且這裡面有一個悖論,算法優化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計算,從數學的海洋中尋找新的解決方案。因此提高計算機性能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案就是對計算機的CPU進行物理層面的升級。

現代電腦CPU是一個複雜的集成電路,集成電路上可以容納的晶體管數目決定了CPU的計算能力。目前的晶體管已經小至7納米、5納米。而更小的晶體管會產生量子隧穿效應而難以保持晶體管的特性,所以即使這個問題能解決,1納米這個原子直徑的尺寸也是難以逾越的鴻溝。因此,人類要想對計算機進一步升級,就必須加強在基礎物理方面的研究,而人類在基礎物理領域又面臨智子封鎖,所以人類的人工智能永遠也不可能同三體人相媲美。這也就是人類的星際戰艦雖然能夠獨立和三體作戰,卻又派駐大量作戰人員的原因。這些人員那怕是隻起到監視的作用,也要有人。同樣的情形還有對三體人的威懾,人類寧可選一個人出來,也不敢交給人工智能。

第二、人類的人工智能發展到了什麼程度?

因為智子的封鎖,人類的基礎科學並沒有實現質的進步,因此直到太陽系毀滅也沒有發展出足以媲美智子的人工智能。雖然在和三體的博弈中,人類早就將人工智能投入了戰場,但人類從來沒有相信過人工智能的作用。在《三體》中,人類對人工智能的運用大致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高級自動化階段,主要表現在末日之戰前夕!

末日之戰前,人類已經發展出了能夠獨立作戰,高度自動化的恆星際戰艦。但由於智子封鎖的緣故,這種人工智能更像我們今天物聯網和自動化的升級版本,和我們想象中具有獨立、思維意識的人工智能還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對權限的識別仍然採用瞳孔、指紋和口令的三位一體,星際戰艦的人工智能仍然無法識別出一個人的面容。當然從現在科技的發展來看,劉慈欣先生的這個設定顯然低估了傳統計算機的能力。

第二階段:低級人工智能,最高水平為星環號上的AI!

在《三體》中,太陽系人類人工智能的最高水平是星環號上的AI。這個AI不僅深度系統整合了飛船的自動化,而且能夠執行一些較為複雜的指令,已經初步具有了自我意識,但仍然不能和電影中終結者一類的人工智能相媲美。這個AI整體水平,甚至不如克拉克《2001太空漫遊》中的哈爾9000。

第三、劉慈欣為什麼不認可人工智能的作用?

劉慈欣先生本人是不認可人工智能的,在他的“思想實驗室”曾多次表達了這個觀點。他既不認為人工智能有一天真的會達到人類智慧的程度,也不認為人工智能會成為人類的威脅。正是他有這樣一個基本思想,所以在小說中他並沒有把人工智能擺到一個很重要的位置。甚至連智子背後也始終閃現著三體人的影子。

從對科幻的定義來說,劉慈欣先生和他的偶像克拉克一樣,更傾向於描寫宏觀、深邃的宇宙。因此,往往對人工智能的作用進行有意無意的忽略。或許連他自己也沒發現,他對“自然選擇號”科技程度的描繪已經遠遠超過了百年之後程心所駕駛的“星環號”。

在《三體》中的自然選擇號的設定是相當矛盾的,一方面還在使用傳統的瞳孔、指紋、口令對權限進行識別,另一方面卻已經先進到“去設施化”。(大致就是說一間屋子裡面什麼也沒有,你想要前面有一張桌子地面就會變成桌子,你想要牆壁上出現一張床就會出現一張床。)自然選擇號的這種高深的科技,無論在智能程度還是在理念上已經全面碾壓了星環號。

致力科學、科幻,專注深度,歡迎喜歡科幻的朋友關注:深度科幻!


深度科幻


所以你發展出人工智能是來幹什麼的?對付三體人,拿什麼對付?入侵?你怎麼知道三體人電腦的架構和地球是一樣的?算法?我承認數學確實是超前四百年的東西,但那又有什麼用?能造出智子的三體人物理已經比地球高出四百年,數學又會高出多少?

這個問題可以換一個描述方式:你只有把菜刀,打不過鋼鐵俠,於是你把菜刀給了霍金,認為霍金比你聰明得多也許可以用同樣一把刀打敗鋼鐵俠。

你覺得行不?


焱翎玦


人工智能是算法,物理是基礎學科,所有上層學科的進步都基於基礎學科的成果之上,即便擁有人工智能,也只能幫助人類分析物理學的一些現象和試驗結果,但是智子封鎖的就是這些試驗結果。

當試驗結果與假說無法匹配的時候,物理學進步停止,所有假說和猜想無法驗證,因此科技從源頭失去了進步的能力,人工智能並不能帶來進步,也就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科技不發展,其實人工智能的智力也是非常有限的,因為算力無法發展。


榻榻米的榻榻


人工智能也鎖了,書裡講過。


命運鏡子


你沒有認真看書,事實上大劉一直在說如果基礎物理學無法進步人工智能不可能實現,這也是為什麼幾百年後,恆星級戰艦都實現了,羅輯的一個普通的銀行對賬業務只能由真人完成。

而文中的面壁人比爾希恩斯和山衫惠子的一段對話中已經說明了為什麼人工智能無法實現,大意是如果要實現人工智能必須在量子級層面上來研究人類大腦的思維,而那裡同樣有質子在等著他們。也就是說要實現真正的人工智能,你必須擁有幾乎無限算力的量子計算機。

最後山衫惠子實在沒辦法了,只能用一千億臺計算機來模擬大腦神經迴路,但你可以想象一千億肯定達不到量子級別的數量級,所以也只能搞出思想鋼印這種很初級的玩意兒,絕對搞不出後期質子機器人那種高端貨。


shadowyh


沒有硬件支持怎麼智能?現在這樣的大數據自動搜索智能?


韶華易逝X


人工智能在量子級武器面前不堪一擊,智子都能癱瘓它


為何是個這


水滴穿你個透心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