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每年花巨资四处购买装备,为何实力还是不堪一击?

秀才江湖


印度买武器,世界第一。第一的背后,装备性能和维护堪忧。近几年的军费平均每年500多亿美元,养着130多万军队,人头费挤占了绝大部分,购买装备的费用所剩有限,其中大部分用于采购外国装备,采购本国装备少而又少。购买外国装备多,挤占了本国武器研发的资金,也只能靠买外国装备来实现军队的现代化,只是外国装备太贵,纵然银子堆成山,天长日久买下去,也买不了多少,无论数量,还是质量,远远不能满足不了军队作战需要。所以每次战争,总是缺东少西,仗也打得稀松平常,给人造成不堪一击的印象。平时看上去尚好,拥有国产“烈火”和“大地”,自造航母和核潜艇,总听人说印度还可以,似乎什么都有,细审细观方知道,甚至没有像样的步枪,火炮大多数都处于落后状态。话说这是为什么呢?魂舞大漠以为主要的原因两点:

好高鹜远

身为南亚大国,周边所有国家都比印度弱得多,然而印度为了维护大国风光,发展军备罔顾国力,一门贪大求全。完全不顾本国工业和科研实力严重不足的实事,什么都想要。我们知道,装备都是各国作战思想的产物,外国的装备不一定能符合自己需要,外国呢也抓住了印度的心理,索价其贵无比,尤其美国,一架C-17居然达到了4.7亿美元,要比自家装备的价格高了3倍还多,真是敲骨吸髓式地盘剥。买到手里方知道,大部分不是真正自己所要的。不得已再次购买。日积月累,武库中堆满了外国装备,十几个国家的军机、火炮和枪支,维护起来自然相当费劲。南亚无人欺负印度,本来也活得好好的,用不着洲际导弹,航母和核潜艇,可是为了维护面子,就输掉了里子,到头来无疑缘木求鱼,徒有其表。

维护太差

万国品牌,给后勤维护造成了极大麻烦。印度造不了,修起来相当费劲,就是米格-21这种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装备,用了几十年,由于俄罗斯早就关闭了生产线,印度虽有生产线,但维护水平仍然很差,现剩下500架,坠毁率最高。有人戏笑道,不用退役,几乎都要摔光了。飞行员家属们一怒之下,竟将米格公司告上法庭。其实原因还是出自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每次维护,都会剩下一大把镙丝,这样的飞机飞到天上,基本上修一架,掉一架,成了规律。三代机苏-30是更好的一个例子,原装进口的90多架基本没有出过事,出事的大多都是印度的组装货,现在绝对多数趴窝,沦于不能用的尴尬境地。所以印度现在根本谈不上什么实力,要实现军队现代化,路只有一条,那便是立足自主技术发展,也是唯一一条正确的路。


魂舞大漠


对于你这观点我是不敢苟同的。我也喜欢以一种调侃的心态看印度,我在我QQ空间还专门写了一个《侃三哥》系列,其中不乏带有轻松、幽默和嘲讽的口气,但我在这还是要说一句:不要小瞧印度,更不要以为印度军队不堪一击。

我们要知道,自印度独立以来,他打赢了除中国之外的所有对手,成功的肢解了巴基斯坦🇵🇰,让原来的西巴基斯坦变成如今的孟加拉国🇧🇩。他从葡萄牙🇵🇹手里用武力收回了殖民地果阿,吞并了锡金,控制了尼泊尔、不丹。在海湾战争的时候,他通过自己的外交影响力和实力,将困在伊拉克、科威特的十多万印度务工人员或撤到周边国家,或接回到自己的国内。这比我们引以为豪的利比亚撤侨还早了20年。另外,印度通过自己的努力,搞出了两弹一星,再怎么说他也是个拥有核武器和远程弹道导弹(射程5000公里)的国家,前年还将探测器发射到了火星轨道,比我们先一步展开了对火星的探测。

我们总有些人刻板的认为印度军队素质低下,并且认为他们贪生怕死,吃不了苦。这又是错误的。印度的锡亚琴冰川,这里海拔六千多米,终年积雪,空气稀薄,可印度军队在这里驻扎了几十年,没人当逃兵。可见,说印度军队贪生怕死,吃不了苦是错误的。印度的锡克族人一直以来都是以彪悍、英勇无畏而闻名的。由锡克族人组成的军队还是挺牛B的。

总之,我们可以带着欢乐的心情却调侃印度,去调侃印度的军队,但绝对不能小看印度军队,更不要认为它不堪一击,那样总有一天会吃亏的。


血染战旗红


千万不可看轻印度军事实力的十点理由

很多人对印度军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花里胡哨的阅兵式,大把花钱买军火,以及经常出事故,武器研制和生产效率低到令人发指,还有就是打仗不行,特别是对中印自卫反击战中印军的表现印象深刻。以为印度军队好像不堪一击。

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印度的军事实力到底怎么样?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印度在1757年开始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47年才真正独立,随后印度为了能够避免再次被别国奴役,开始一直奉行军事强国的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印度逐渐成为南亚地区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

据外国军事网站“全球火力”(Global Firepower)近期发布2018年全球军力排行榜,印度的军事实力排名全球第四名,连续2年均是如此,将一众老牌发达国家踩下去,成为美俄中之后的军事强国。印度自认为其陆军实力名列全球第三,海军名列第五、空军名列第六,一直是以世界军事大国自居的。对于法国、英国和德国、以色列等老牌军事强国都排在印度后面,很多人表示不服,认为印度徒有虚名,这些国家可以甩印度几条街,甚至有网友认为,这一排名简直就是开玩笑或者只是纸上兵力而已。

但是真正比起综合军事实力的话,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比较合理的。一方面,随着欧洲面临的安全威胁微乎其微,内部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极小,造成欧洲国家普遍放松了军备发展和战备训练,军队规模和装备规模缩小到无法应对大规模战争甚至连小规模战争也应付不了的地步。如:德国空军前两天两架台风战斗机空中相撞,给人一种训练水平下降的印象。同时,德国空军能飞的战斗机也少到令人发指的地步(128架台风中只有39架能飞,且有传言仅有4架能执行战备任务;93架狂风战斗机中仅有26架能飞),德国防长也不得不承认,由于德国国防军设备状况欠佳,德国已经没有能力履行其在北约内承诺的能力。连老牌强军德国都是如此,法国、英国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支。这种情况下,如何能排在前面呢?虽然,单从军人素质、军事装备先进程度上来讲,他们或许都强于印度,但是,军力排名是综合考虑的结果,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人口、资源实力、国防动员能力、军队规模和武器装备水平、训练和实战水平、军费开支多寡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这些方面,印度在许多地方是占有优势的。

下面十点,说明印度军队不是“纸老虎”,值得我们注意。


一、印度总兵力世界第三


印度共和国整体的军事组织而言,包括印度陆军、印度空军、印度海军,以及各种其他包括印度海岸防卫队、中央准军事部队和核战略司令部等支援服务机构。

讲到军事兵力,首要一条就是军队规模如何,这也是军力的基础。这方面印度确实实力不容小觑。印度拥有庞大的现役人员,海陆空三军一共有约132.5万人,总兵力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中排名第三。其中陆军112.9万人,海军6.7万人,空军12.7万人。加上预备役和准军事部队143.5万人,海岸警卫队的5440人。而且如果加上预备役,准军事人员,那么印度的军队规模那是非常巨大的,直接超过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一、二位。印度虽在经济发展质量方面始终远远落后于中国,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的经济总产值在世界排名中也相当靠前,还是近年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没有之一,2018年GDP总量全球第七。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内大约有将近13亿人口,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大量的人口给印度提供了大量的兵源,适宜服役人数仅次于中国,达到4.9亿人,印度拥有的兵源优势是很多国家无可比拟的。

二、印度军费开支排名世界前列


军费是军队的重要基础,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强弱,必定要看其军费总量、军费支出方向和人均军费。从军费支出上看,印度近些年的军费开支也是呈持续上升态势的,按国际战略研究所数据显示,在2017年,印度的军费开支约525亿美元,排在全球第五,仅次于美国、中国、沙特阿拉伯及俄罗斯。2018年,印度军费预算507亿美元,世界排名第四,仅次于美国、中国和俄罗斯,且军费开支占GDP的总量也仅为2.7%,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且近些年印度经济高速增长,军费投入的可持续性非常高。同时,实际支出的军事费用,估计远远超过印度官方的数字统计。这一点来说,也为其军力排名加分不少。

据Statista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6年全球军事大国军费支出变化趋势看来,印度军费增长了54%,虽远不及近10年军费增长了118%的中国,但是增幅也不小,排名世界第三。

三、优越的地缘政治环境


位置优越,占据了南亚最好的位置、最大的面积,周边都是小国、弱国,无力与其抗衡。只要和强劲对手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其几乎不存在安全威胁。

和世界大国关系良好,几乎不存在武器禁运一说。只要开口,几乎可以买到世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不论是美国、俄罗斯、英法德、以色列、瑞典等等。虽说装备被戏称为“万国牌”,但是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其优越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国越强大,印度的地缘政治环境越优越,因为从遏制中国考虑,西方列强也需要一个强大的印度和中国相抗衡。只要印度不和中国过分接近,以致西方国家误认为印度会倒向中国,印度从西方购买武器装备的大门就是敞开的。毕竟,中印现实中存在着明显的竞争关系和领土纠纷,同时,还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宿怨,在两国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下,两国关系走向结盟的可能性不大。同时,其也不存在威胁西方列强的想法,西方国家全力支持其对抗中国的心是真诚的。


四、先进的军事装备


对于印度军队的武器装备,国人普遍持嗤之以鼻的态度,认为其是“万国牌”。但是,印度军队对世界先进武器装备的追求是认真的,在购买武器方面却从不手软,哪怕是借钱也要买最先进的武器。一般情况下,是只买好的,哪怕贵些也再所不惜。这也造成了印度其实是世界先进装备尤其是高科技装备最多、最先列装的国家之一。

(一)印度陆军

分东、南、西、北和中央五大军区,拥有中程导弹,已具备核能力。陆军编有4个集团军12个军部35个师(3个装甲师、4个平原整编师、18个步兵师、9个山地师和1个炮兵师)以及15个独立旅(7个装甲旅、5个步兵旅、2个山地旅和1个空降/突击旅)、1个“普里特维”地地导弹团、4个防空旅和3个工兵旅。

印度陆军总兵力113万人,编有5个军区,4个集团军12个军部35个师(3个装甲师、4个平原整编师、18个步兵师、9个山地师和1个炮兵师)以及15个独立旅(7个装甲旅、5个步兵旅、2个山地旅和1个空降/突击旅)、1个“普里特维”地地导弹团、4个防空旅和3个工兵旅。上述部队包括59个坦克团(营)、355个步兵营(其中包括25个机械化步兵营、8个空降营、3个突击营)、190个炮兵团(其中包括1个重炮团、2个火箭炮团、50个中型炮团{内含11个自行炮团)、69个野战炮团{内含3个自行炮团)、39个山地炮团、29个高炮团)、2个地空导弹大队,(每个大队含3-5个导弹连)、15个地空导弹团。陆军航空兵编有22个直升机中队(其中5个反坦克中队)。

装备方面,印度陆军拥有数以千计的坦克、装甲车设备。

主战坦克:约4000辆,其中:“阿琼”式124辆;T-72系列主战坦克约2700辆;T-90S主战坦克1310辆(2004年引进生产线,生产1000辆,现有约850辆);460辆T-90MS主战坦克(未完成到货);同时,据印度《经济时报》2018年11月报道称近期印度已经就"阿玛塔"新型坦克的采购达成了初步的协议,预计印度方面将采购约1700辆该型主战坦克,而这批坦克一旦到货将改变中印、印巴边境实力的对比,将对中国和巴基斯坦有压倒性的优势。

步兵战车:BMP-1型350辆、BMP-2型1100辆,计划采购1000辆新式装甲车

装甲输送车:OT-62/64型157辆。

牵引式火炮:4175门(估计有600门库存),其中75毫米1115门、105毫米约1350门、122毫米约550门、130毫米750门、155毫米410门。

自行火炮:105毫米80门(估计有30门库存)、130毫米100门(估计有70门库存)。

多管火箭炮:122毫米100门。

迫击炮:81毫米5000门、120毫米1500门、160毫米700门(其中有150门库存)。

地地导弹:“普里特维”短程地地导弹发射架15部。

无坐力炮:57毫米500门、106毫米300门。

高炮:23毫米400门、30毫米20门、40毫米3200门。

地空导弹:SA-6型180部、SA-7型620部、SA-8B型50部、SA-9型400部、SA-13型45部、SA-16型500部。

直升机:300架。

车辆人员登陆艇:2艘。

反坦克导弹:“米兰”等若干具。

(二)印度空军

分成西、西南、东、南和中央五个军区,拥有1000多架各型作战飞机,包括空中预警机、战斗机、加油机、运输机、侦察机和直升机等。

印度空军兵力12.7万人。

装备各型飞机约1400架(其中作战飞机777架)、直升机180架(其中武装直升机34架)。

计有17个攻击战斗机中队(105架“美洲虎”、79架米格-21MF/PFMA型);

20个战斗机中队(69架米格-21FL/U型、169架米格-21bis/U型、55架米格-27ML型、80架米格-29UPG/UP型、49架“幻影”2000H/TH型、272架苏-30MKI型,LCA"光辉"Mk.1战斗机4架,阵风战斗机126架);

3个攻击直升机中队(32架米-24/35);

2个侦察机中队(8架“堪培拉”、8架米格-25R/U型具有作战能力);

12个运输机中队(105架安-32型、43架D0-228、28架BAe-748型、25架伊尔76型,6架C-130运输机,10架C-17战略运输机);

11个运输直升机中队(74架米-8型、37架米-17型、10架米-26型);

1个要员专机中队(2架波音737型、7架BAe-748型、6架米-8型);

还有3架A-50EI预警机、6架伊尔-78MKI空中加油机、7架“美洲虎”海上攻击机、397架教练机(其中14架 “美洲虎”B型、9架米格-29UB型具有作战能力)、24架教练直升机(其中2架米-35型为武装直升机)、4架海上侦察与测量机、6架“堪培拉”电子干扰机、4架波音707和波音737型电子侦察机。

此外,还编有38个萨姆导弹中队,装备萨姆-2、萨姆-3、萨姆-5地空导弹以及空地导弹和空空导弹若干枚,并正在计划采购S-400防空导弹系统。

(三)印度海军

分为西、东二支舰队和南部科钦训练基地;西舰队驻孟买,东舰队驻维沙卡帕特南,孟买和维沙卡帕特南为印度最大的两个海军基地。另编有潜艇司令部驻维沙卡帕特和海军航空兵司令部驻果阿。海军航空兵,编有2个攻击机中队、6个反潜直升机中队、3个海上侦察机中队、1个通信机中队、1个搜索与救援直升机中队和2个训练机中队。海军陆战队,编有1个团(包括3个大队)。

印度海军拥有55000人,其中有5000名海军航空兵和2000名海军陆战队,是印度洋第一大海军。编有东部、西部、南部和远东3个地区司令部,东、西2支舰队(分别驻维沙卡帕指南和孟买)。另编有潜艇司令部(驻维沙卡帕特南)和海军航空兵司令部(驻果阿)。

海军航空兵:5000余人(含舰载海军航空兵2000人),装备37架作战飞机、72架武装直升机、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若干枚。编有2个攻击机中队、6个反潜直升机中队、3个海上侦察机中队、1个通信机中队、1个搜索与救援直升机中队和2个训练机中队。

海军陆战队:编有1个团(包括3个大队),约2000人。

海军装备方面,印度海军拥有各类船舰155艘,包括:

2艘航空母舰(在役航空母舰维克拉玛蒂亚号,新建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

2艘船坞登陆舰

5艘坦克登陆舰

11艘驱逐舰(德里级3艘,加尔各答级3艘,拉吉普特级5艘)

19艘护卫舰(什瓦里克级3艘,塔尔瓦级6艘,布拉马普特拉级3艘,戈达瓦里级3艘)

19艘潜艇(基洛级10艘,“鮋鱼”级6艘,歼敌者级核潜艇2艘,阿库拉级核潜艇1艘)

其他战斗支援舰20艘,以及导弹艇、巡逻艇、扫雷艇、登陆艇等其他作战舰只。

近些年,美国成为印度军购第一对象,花费数百亿美元采购了10架P-8I反潜机,30架捕食者无人机,30架直升机(6架阿帕奇和24架MH-60)和NASAMS地空导弹系统,未来,还可能会采购F-35战斗机。购买法国126架阵风战斗机。传统盟友俄罗斯对其有求必应,除了合作研发五代机,还将各种比卖给中国更高级的武器卖给印度,如:卖给印度的SU-30MKI比卖给中国的SU-30MKK更先进。总的来说,得益于印度所处的独一无二的良好国际环境,有了这些武器的加持,印度军事装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很少有人知道印度是二战后亚洲第一个有双航母的国家,研究航母比中国更是早了50多年,早在1957年就已经拥有了弹射起飞航空母舰。印度曾经利用这艘航空母舰,对巴基斯坦进行过军事打击,因此印度有非常丰富的航母使用和作战经验。


五、较发达的军工产业


大家可能对印度国产LCA光辉战斗机、阿琼主战坦克迟迟不能量产颇为诟病,国产航母也迟迟无法建成,就全盘否定印度军工产业的能力。如果是这样,其实是有失偏颇的。可能还有人要说印度是军工业体系很不完整的国家,自主研发能力薄弱,不足以供给部队的需求。

但是印度真实的军工业并非如此。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印度奉行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并重,优先考虑国防需要的方针,建立起规模庞大、门类比较齐全的军事工业体系。印度政府认为:不管国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为避免在武器装备方面受制于人,印度都将不惜一切代价自力更生发展军事尖端技术,加速国产导弹和新型战斗机及其他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90年代前苏联解体后,印度在寻求装备来源多样化的同时,更加注重实现武器装备的自给自足。目前印度已形成了由8家大型国防公营公司、39个军工厂和50家科研机构及数百个私营企业组成的庞大的国防工业体系。8家大型国有军工企业承担了约一半军品的生产,私营军工企业约承担本国军品生产的6%~7%。现军工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能生产包括卫星、导弹、航天火箭以及核武器等各类高精尖武器装备。

印度一直以来都是航天大国,其航天事业技术非常先进,和中国相比也差距不是很大,排名世界前列。2014年印度成为全球第一个把探测器送入火星轨道的国家。印度自主研发烈火3导弹的打击范围,已经可以基本覆盖半个东亚,最新研发的烈火5导弹,是世界一流的,其打击范围是烈火3的两倍,射程已经达到8000公里级,完全覆盖东亚,可以携带核弹头,精度约为150米。烈火5带10枚弹头,几乎不可能被拦截,有报道认为,印度军工全开的情况下每年能生产5000枚烈火5,每天能生产10多枚,足以打击全部需要被打击的目标。

虽然在军事工业方面,印度相比较中国而言相当落后,比如:印度的LCA光辉级战斗机,在建造完成之日就已经落后别国30年,而且性能非常差,就连印度国内自己的飞行员都不愿驾驶这款战斗机。即便是这样,印度也始终没有停止对军事工业领域的研究探索,一旦印度逐渐完成基础军事工业的发展,相信在未来印度将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


六、合理的国防战略


在立足南亚、称雄印度洋、争当世界军事强国的思想制导下,印度推行“地区性有限威慑”的军事战略。根据这种战略,印度平时把45%左右的陆、空兵力部署在西部边境,突出“进攻态势”的特点;把25%左右的兵力部署在北部边境,保护其“既得利益”;把30%左右的兵力部署在纵深地区,作为战略预备队和内部治安力量。海军在沿海部署东、西两支舰队,活跃于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重点放在西部,对付与其利益相冲突的国家并保护自己的海上经济利益和石油通道。空军重点部署在西部和首都附近。

印度还推行核威慑的政策。如何保证军备发展不影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新的国策,印度防务决策层经争论达成共识:发展核的军事用途,实施核威慑。其目标:一是对拥有核武器的北部邻国实施低度核威慑;二是同巴基斯坦进行核竞赛,不仅在常规武器上而且在核武器上压倒巴,以慑服对方;三是以核武器为后盾,把驻印度洋的外国军队作为核打击目标,以达成“劝阻”外国干涉南亚和印度洋事务的目的。印度深远的考虑是把核武器发展作为谋求世界大国地位的一条终南捷径。在失去原苏联的核保护伞后,印更加强了发展核武器的信念,立场更趋强硬,不屈从国际社会的压力,拒签核不扩散条约。在核武器运载工具方面,印度除有能携带核弹的远程轰炸机外,正在研制中程导弹和洲际导弹。多次试射成功的“烈火”式远程或洲际导弹射程超过5000千米甚至可达1万公里,打击范围令国际社会尤其是印度四邻深为忧患。


七、不敢小觑核力量


印度设有核战略司令部,该司令部创建于2003年1月4日。核战略司令部负责国家的战术和战略核武器储备之管理和行政。印度核战略司令部管理所有的战略打击力量,行使全面指挥和控制核资产,以及所有生产应急计划需要完成必要的任务。自成立以来,已经牢固确立印度核战略司令部的指挥控制和通讯系统,并处于较高的战备状态。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一份报告称,2012年,印度约有80-100枚核弹头。这是谁都不敢小觑的重要战略力量。印度研制生产的烈火-6型洲际弹道导弹,射程可以达到8000公里至1万公里,完全可以覆盖大多数亚洲国家。随着由印度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核潜艇服役部队,印度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一定“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国家。


八、训练实战化


由于和巴基斯坦经常在边境上爆发冲突,所以印度军人的实战经验是非常丰富的。再加上印度经常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等国家举行联合军演,所以印度军人训练水平是不容小觑的。据一名曾经与印度军人共同参加了演习的中国士兵是这样评价的:“经过同他们演习我们感觉到,印军的每一个行动,都贴近于实战。而且他们细节方面处理的很好。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虽然,我们经常听到印度军机坠毁,但是,印度空军的实战化训练水平还是很高的。毕竟,如果不飞高难科目,飞机是很难坠毁的。


九、久经战阵


从实战方面讲, 印度武装部队参与了许多重大军事行动,包括1947年、1965年和1971年的印巴战争、葡印战争、中印战争、1967年的朱拉事件、1987年的中印小冲突、卡吉尔战争和锡亚琴冲突等,可以说是久经战火,再加上克什米尔地区矛盾冲突不断,印度军队可以说是一直处于低烈度战备当中。印度独立以后,几乎打赢了除中印边境战争以外的所有战争,战斗力没有国人想的那么弱。打周围小国还是很有一套,肢解了巴基斯坦,吞并了锡金,在整体南亚地区,打赢是没有问题的,印度与美俄都保持良好关系,非常善于运用军事力量解决问题。前段时间,马尔代夫危机,印度军队就蠢蠢欲动。这也影响到印度军力,为其加分。


十、军官职业化


印度实行完全的募兵制,印度普通士兵的服役期最短为17年,军士为21~33年,而尉官最高服役年龄一般到50岁,校官为55岁,将官为60岁。职业化便于军事人才的保留,训练更加充分。军人待遇丰厚,地位高。在拥有数亿贫困人口的印度,当兵可算是穷人的一条出路,众多青年会对当兵趋之若鹜。士兵参加营地训练时,每天有生活补助;从驻地到训练场有差旅补助;节假日参加训练领取双倍薪金和补助;军官服役20年、士官和士兵服役17年后可享受退休金等。此外,印军对退伍军人、战争中死亡或致残的退伍军人及各级军官待遇尤为优厚,优先照顾其子女入伍参军,并给予半费或免费教育。良好的待遇有助于提升军人荣誉感和使命意识,营造全社会的尚武精神。

综上,印度的军事力量其实相当强大,国内媒体、专家过分唱衰印度,不是客观、理性的行为。作为我们的战略对手,我们一定要在战略上蔑视,战术上重视这样的对手。而不是活在想象中,认为其是不堪一击的。我的观点是,要把“纸老虎”当“真老虎”来打,才能打赢可能的对手。相反,盲目乐观自大,轻视对手,我们是会吃大亏的。

图源网络,侵删。本人专注军事研究二十年。本号将每天定时推送中外最新武器装备介绍、军事装备、军事战史、世界女兵、中外将帅、特种部队、军事科普、外军研究等等方面的原创图文,向大家展示有内涵、有深度、有感情、有趣味的优质军事内容。敬请关注头条号:珠海航展发烧友。


战忽局编外


军事实力从来不是光看装备的,还要看军事学说和理论发展。沙特的武器装备多不多?沙特的军费还是世界第三呢,比俄罗斯都高,装备了F15S战斗机、M1A2坦克,但是沙特是军事强国吗?依然不是,沙特比印度还舍得买武器,沙特都不行,印度就行了?

什么是军事学说,军事学说和军事理论有多厉害?很多军迷的知识恐怕还是仅限于对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认识,还没有涉及到这一个层面上呢。我举个例子,印度在和巴基斯坦的第三次印巴冲突中,在巴基斯坦军队已经抵达印度边境的情况下,印度后方的几十万大军还没有完成作战准备,开拔向前的速度依然很慢,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大部分情况下只能依靠前线部队完成防御和短促的反击作战,并没有扩大战役战果的能力。

这是武器不够先进造成的吗?不然,这是印度的军事学说和军事编制导致的,印度军事建设好大喜功,喜欢搞大规模的军事集群建设,集中使用先进技术兵器,但是印度的基础设施条件又不好,只能在前线部署一些技术能力差,比较容易完成后勤和技术保障的二流部队,而真正强大的一流部队,只能部署在内部靠近工业中心的位置上,作战时难以开拔向前。

而在类似的战争中,军事学说先进的国家就不是这样了,举个例子,俄罗斯陆军的军事学说有三个发展阶段,深远战役学阶段、大纵深战役学阶段、现代化立体式大纵深战役学阶段。但是不管是哪个阶段,俄罗斯的陆军都立足于在广阔的敌人纵深地带发展进攻,非常强调后勤保障和补给的前置部署,而且建立强大的交通运输线来确保各个战区的联通。

比如,现代俄罗斯陆军强调在脱离友军掩护和后勤保障的独立作战情况下,要能够连续向前突进200公里,二战中是60公里,而且这些突破都是在集中火力打破敌人的点防御后,从缺口处打进去,在敌人的后方全纵深发展进攻,此时还搭配空中集团军的大纵深攻击,因此俄罗斯的坦克强调机动性和突进速度,而战斗机也强调大载重和大航程,因此苏联和俄罗斯才有了震惊世界的陆军战役集群。

印度虽然比俄罗斯武器装备差很多,但是集中优势技术并且的话,也还是能组合一个全副俄式武器的集团军,但是印度的军事学说不够先进,他们完全没有能力组织起这样大规模和复杂的战役攻势,这样他们的大规模部队就只能在边境线上打打停停,而且移动缓慢,如今的叙利亚局势中,叙利亚的军队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因此,战争和军事可不光是有武器,有航母就会用航母了?就知道如何用航母战斗群打机动作战了?显然,印度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海事先锋


因为制造力不足,所以印度的先进武器装备大都采购于他国。特别是近些年来,印度的军费在不断的增长,2016年印度军费507亿美元,首次超过了俄罗斯。

但与此同时,其所带来的弊端也非常明显。装备是能买到,但技术买不到啊,这些武器装备大都不是一次性用品,其后续的维护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印度在这方面明显跟不上。

这一点在其空军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目前印度空军急着在全球进行招标采购新战机,因为印度空军部队非常缺乏战斗机。2014年至2017年7月期间报告了涉及29起坠机事故,9名飞行员在事故中丧生!到了18年更可怕了,平均每月掉一架!

不仅仅是印度空军,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其陆军和海军之中,他们的坦克,军舰遇到的麻烦不必空军小多少,这可以说是印度军队的一个通病。

而这问题的源头就在其低下的军备制造能力上,所以印度方面一直在加强自己的国防工业建设,不过一直收效甚微,因为钱都花到国外去了。





另眼观天下事


印度军队是否不堪一击,还得看和谁比。如果碰上美、中、俄这样的军事强国,说他不堪一击也不为过。

单从军费开支、军事装备的先进程度和军队的规模来看,印度军队并不弱,正规部队有132万人,拥有核武器,导弹技术也还可以,烈火系列导弹近年发展迅速,射程已达到5000公里。

但其军工企业和大国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难以支撑它的大国雄心。

由于印度近十年以来,经济发展较快,在新兴经济体中名列前矛,GDP已超越法国,排名第六位,由于印度长期以来就有大国雄心,尤其是随时把自己和邻近的中国进行比较,1962年的那场战争也一直让其耿耿于怀,然而印度工业基础薄弱,武器研发能力较差,一款LCA光辉轻型战机,研究周期长达20余年,研发周期长达30年的阿琼坦克,连自己的军队都看不上眼,只能在阅兵时充充门面,满足一下印度人民国造的虚荣心。

所以,印度有钱就任性,在购买先进装备上毫不手软,俄制苏30MK战机比中国的还先进。

由于印度逆向工程能力差,美、欧、俄等军事集团向印度输出先进装备时都毫不避讳。再加上其所谓的民主制度,让其在各大国之间左右逢源,拥有西方武器库和俄罗斯武器库双重支持,当然过程当中也难免被狮子大开口,成为冤大头。和俄罗斯联合研制苏57五代机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由于研发费用不断攀升,令印度最终只得放弃该项目,前期巨额投入也打了水漂。

由于印度的军事工业基础差,技术人员自然也欠缺,武器再先进,维护保养跟不上,也是白搭。因此,在和平时期坠机成为印度空军的常态;潜艇在港口也发生爆炸沉没;自制航母在船坞中也陷入淤泥,仅下水仪式就搞了3次;和巴基斯坦发生冲突,战机被击落,轰炸时弹着点距目标误差超过百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但印度军队的弱主要还是弱在人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弱点:

一是印度士兵文化程度低,素质较差。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人口大国,也是文盲大国,印度普通士兵大部分来自印度的贫困家庭,其文化素质可想而知。兵源的素质决定了兵的素质,印度军队实行的是职业化,普通士兵最长可以服役17年,而且待遇还不错,因此,很多贫困家庭把当兵作为谋生的手段,印度军营就长期被大量低素质的士兵占据着。

二是印度军队缺乏成熟的战术思想,不懂战法,不讲谋略。历史上印度从来就不是个统一的国家,也没出现过什么著名的军事人才。1947年建国后经历了那么多场战争,也没产生过几个出类拔萃的军事将领,更谈不上形成成体系的战术思想。

印度现在的军队来源于英国殖民时期的顾佣军,没有完整的建军思想,印军的体制带有殖民时期的隆重色彩,是统治的体制,是贵族的享受体制,而不是打仗的体制。我们只要看看印军的古典礼服,看看锡克族官兵那长达20米的包头布,就知道他们的观念和体制都僵化到何等程度。

参与过国际维和行动的中国军人对接触过的印度军官的评价是:判断能力低,工作效率低,指挥能力低。

三是陈腐的种姓制度。印度人根深蒂固的种姓观念在军队中依然大行其道,低种姓的人只能永远低人一等,同级别的军官,高种姓的始终比低种姓的高人一等,严重缺乏平等,缺乏民主性。种姓制度不仅限制了人才,也在军队中建立了军衔职务之外的繁杂等级,让军官和士兵之间,以及士兵和士兵之间无形之中产生了巨大的鸿沟。虐兵风气也很严重,克扣军饷伙食的事时有发生,非常影响军队士气。

四是纷繁复杂的宗教信仰。印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宗教,印度军人普遍信教,不是信奉印度教就是信奉佛教或伊斯兰教,意识形态经常被各种宗教问题困扰。印度的民族矛盾是人种、宗教、种姓、部落等多种因素交织的矛盾,这必然导致民族联队之间存有很深隔阂,进而影响部队的作战和管理,导致长期存在的指挥混乱的问题难以改变。

战时,部队之间往往会出现猜忌不信任、明哲保身、互不救援的情况,如1962年中印边境反击作战中,印军第48旅马德拉斯联队第1营,在其友邻锡克联队第1营被围时不去支援,反而独自南逃;另一锡克营在瓦弄战斗失利时,友邻的廓尔喀部队也拒绝救援。

五是民族特性和思维观念。印度人天生具有懒散的民族特性,一般不会迎难而上解决问题。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印度的火车顶上坐满人的视频,虽然累累发生伤亡事故,但政府认为这是没法的事情,是不可控的事情,没有谁会去想办法解决。这种理念在军队里同样盛行,因此印军在历次战争中一旦看到势头不对,战斗意志迅速崩溃,很难誓死战斗到底,这就是1962年印军一泻千里、兵败如山倒的根本原因。

印军在随后的几场战争虽然都取得了胜利,但那是因为没有碰到真正的对手。如果印军再和中国军队发生一场成争,虽然战争样态可能和1962年有所不同,但结局都是一样。







我站在高楼上看风景


印度军队的实力可能与主流大国相比的确差了一点,但是说不堪一击有点过分。那么说三尺命就说说为什么印度军队被人认为不堪一击。

首先,印度在历史被我们虐过一次,对印自卫反击战我在军事上取得了完胜。根据当时我国参与这场战争的老兵们说,印度士兵的战斗力也就和国民党普通军队的战斗力差不多。历史上有过那一次光辉的胜利,自然奠定了我们面对印度军队所拥有的自信。这是我们的先辈们用鲜血给我们赢来的荣耀!向光荣的人民解放军致敬!👍👍👍



其次,印度从最近的作战表现来看,的确战绩不佳😂😂😂,印度整天欺负我们的巴铁小兄弟居然还取不到上风,派个飞机对我们巴铁境内目标进行轰炸,用着现代的制导炸弹,居然还能偏出百十米去,这战前的训练准备工作真的可以算得上粗糙了。印度和巴铁进行空战用着比巴铁先进的作战飞机,结果就换来了被巴铁击落的结局。😩😩😩。当然了,总的来说印度还是占据着上风的,还迫使当年还是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独立建国了。

再次,印度糟糕的军工企业。印度一个航母造了十多年之后,居然离完工日期依然遥遥无期,我们第二艘航母的建造比印度晚了好多年,现在已经到了进入海军现役的当口。就吨位来说,印度的航母比我国的航母还小一两万吨。真不知道印度人民看到我们的航母服役后心里作何感想。还有印度制造了三十余年之久的阿琼主战坦克,被称为专门用来阅兵的坦克,平时军方根本不想拉出来用,也就阅兵的时候拿出来充充印度军备国造的场面。还有什么光辉战机,那个战斗机的水平也就堪堪赶得上我们给巴铁制造的枭龙战机,还不是最新款的枭龙。这些印度制造给我们国内的军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有,印度人粗糙的性格,干什么都马马虎虎。印度人,修战斗机居然能够剩下一堆零件(这不和动手术后,少了一把剪刀一样要命吗),好好的军舰在船坞里维修居然能够翻船,航母能够好端端的起火爆炸,更不用说三天两头掉飞机了,不管是俄罗斯的还是美国的,别人用的都好好的,印度买回来以后都能让飞机从天上掉下来。


最后,从总体来说印度的军事装备全靠买买买,买回来后却没有像我国一样强大的逆向工程能力,造出一个国产的装备,而且印度武器装备进口虽然坚持多元化,提高自己的议价能力(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用,依然被坑),又导致了各个武器系统之间融合难的问题,现代作战是体系作战,如果一款优秀的装备不能有效融入自己的作战体系,形成1+1>2的能力,那么其也只能是鸡肋。再有,装备种类的庞杂更增加了印度部队后勤补给保障的压力。这些种种短板,严重限制了印度军队的持续作战能力和体系作战能力,真正爆发大规模战争,印度军队能发挥出多少战斗力,也只有等到战争来临的那一天来检验。(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评论点关注😊😊😊)


三尺命看国际


印度是一个神秘的东方大国,是一个现代文化与古老文明共存的神奇国度。神奇的没有厕所,神奇的阅兵摩托车,还有神奇的外挂公交车和火车。不过在我看来最神奇的地方在于,21世纪的今天,印度封建的种姓制度依然保留。更可怕的是,这种不平等制度不仅存在,还深入人心,无人反抗。印度是一个体量非常大的国家,虽然存在着种种问题,但是凭借着体量大带来的经济发展,印度目前已经称霸南亚地区。



一句话概括如今的印度军事实力:成也军购,败也军购。印度疯狂军购不假,但军事实力也没到不堪一击的程度,好歹也算是区域性军事强国。自从英国殖民者走了之后,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家,各自发展。印度的路子一开始走的比较正确,经济发展比较迅速。按道理来说,经济发展会反过来刺激本国的军事工业发展,但是印度却未能遵循这个规律,而是掉进了武器进口这个大坑。印度独立之后,因为宗教信仰不同,和宿敌巴基斯坦连续冲突。后来又惹上了兔子,所以印度当初的国际环境其实比较恶劣。于是印度想在短时间内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开始了疯狂的军事武器进口。说来也怪,印度作为一个地区大国,在立场上本应该美国和俄罗斯(前苏联)选边站的。但是印度不仅没有,而且同时购买到东西方的先进武器,这一点颇为神奇。具体原因我觉得可能是俄罗斯和西方都觉得印度是一个不具威胁的大市场,有钱使劲赚。


经过几十年的疯狂剁手,现在的印度军队几乎已经看不到什么国产武器了。▼仔细观察这张图片可以发现,这堆美国生产的C-17运输机的尾翼上赫然印着印度国旗。没错,这就是印度从美国进口的C-17运输机,这也是印度空军实力比较突出的一个地方——战略投送能力。除此之外,印度从俄罗斯买了航母,卖了坦克,买了米格-21,苏-30MKK等,还从韩国买了火炮,从美国买运输机战斗机,最近购买的法国阵风战斗机也要到货了。整体来看,印度的军队阵容无比豪华,贯通东西。不过大量的外来武器虽然在短时间内让印度军事实力提升,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后勤压力,更是对印度本土的国防军事工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东西方武器的后勤维护标准和流程区别巨大,印度同时装备多个国家的多款武器,这在战时对军队后勤来说简直是一个巨大的噩梦。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因为后勤保养不利而导致大面积武器故障,进而影响战争走向。
更大的冲击还是印度本国的军事工业。在外来武器的冲击下,印度的国产军事工业已经分崩离析,连子弹生产都费劲。目前印度国产的阿琼坦克和自行火炮故障百出,遭到印度军方的嫌弃。自己研制的LCA光辉战斗机,虽然号称三代机,力压我国歼-10。但是搞了整整30年,现在也才刚刚开始服役。目前还没摔,不知道哪天会零的突破。因为差劲的后勤保障和低下的训练水平,摔飞机家常便饭。

无论是后勤保障能力还是国防军事工业都是一个国家军事软实力的提现。越先进的武器装备越需要严格的后勤维护系统,所以单单拥有先进的武器而不能及时维护是无法发挥其战斗力的。再者,再先进的武器也会出现损失,单单通过外国进口而不能自行生产,在战争爆发之时很有可能会遭到武器出口国的限制,从而导致损失的武器无法得到补充。也就是说,印度一旦遇上个硬茬,几个回合交手下来先进战机和坦克大量损失之后,根本无法补充,只能从仓库里拉出老家伙继续战斗。
印度航母牛逼.!

印度军队是一支外强中干的军事力量。有着大量东西方高水平的武器装备而后勤保障能力底下,同时训练水平更是惨不忍睹。战斗机年年摔,不论是美国的还是俄罗斯的都难逃一死。军舰训练水平差,大大小小的事故接连不断。航母起火,潜艇爆炸等恶性事件臭名远扬。如今的印度依靠外来进口武器加上自己研发的烈火系列导弹和核武器,已经跻身世界军事强国之列。但我觉得就印度目前的情况而言,别说五大国了,遇上美国狗腿子日本都够呛。不过咱们不提不堪一击啊,不然三哥咬人。


赤焰哒哒哒


先得说明一下,印度的战斗力并不弱,或许印度这个国家总是出些脑残新闻,但是并不能说明他的战斗力差。咱们觉得阿三战斗力弱是因为一些媒体的炒作和调侃造成的。

尤其是二次大战至今,印度军队在北非战场上实力强悍,远比英国本土军队更有战斗力。有着出色的表现。还有印巴战争,这是最明显的例子了,要是没有我国对巴基斯坦的强大支持和无私的帮助,那么巴基斯坦还能剩下多少领土只有他们的真主知道了。

而印度建国来最大的失败就是我们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了。这一仗就把阿三的脑袋打清醒了。一下子知道谁能惹,谁惹不起了。但是阿三并不老实。仗不敢打,可没事在中印边境上时不时就挑衅下。有点怂人欠招的感觉了。

而印度四处买武器,那是没有办法,印度工业体系并不完全,而且国家资源有效。造不出来就只能去买了。这个是硬伤。没办法啊。


YF永恒


不堪一击有点尴尬,实力很差就可以了。印度每年都花巨资买军事装备,俄罗斯的、美国的、法国的、以色列的都有(军费甚至超过了俄罗斯)。有这么多的装备为什么实力还是这么差,究其原因是印度军队的素质差。具体情况,战火观察室为您详细分析。

阿三的各种传奇事迹我想大家都知道,什么万人挂车,十人摩托很常见。最近我看了印度的一部电影,刷新了我的三观。各种奇葩姿势和夸张的演技,整个人都不好了,感觉就像80年代的港片一样(很烂的那种),但是就这样一部电影在印度却很有市场。笔者看外网印度人对电影的网评,对比我国的一些电影要好很多。我拿着电影去问一个专业人士,他也很无奈的跟我说,“印度人的素质就是这样。”
(看的电影《机器人》)

(《功夫小蝇》,讲一只苍蝇有了功夫)

虽然说脑洞很大,但没有一点干货,都是抄袭别人的电影(中英美俄日)。就像这个国家的装备一样,杂七杂八万国牌。每个军队用的装备不成编制,比如一次演练,a军用美国的m4,要美国的后勤保障工作;而b军用俄罗斯的武器,是完全不一样的后勤线要求。什么装备都想要,什么装备都要用,但是后勤跟不上啊。军队作战打的就是后勤,现代战争中,后勤是最为致命的要点,没有后勤,饭都吃不了,装备也无法保养更新,军队也就称不上有什么战斗力。


对于印度来说,他们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也有着丰富的资源,可是一个东西制约着印度的发展–种姓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大部分的社会资源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社会分配不均,底层的首陀罗和无种姓人过的苦不堪言人民素质有待提高(底下)。这样的一个充满着种种不公和歧视的国家,军队的作战能力会强吗?

总结:三哥很弱,真的很弱。只是它刚好是在我国南部的大国,很多人都担忧。我只想说简单一句,它打得过我们几只部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