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四川醫療隊分批撤離,華西王炸中的“保障分隊”凱旋啦

川報觀察記者 範芮菱

3月21日下午,大年初一就踏上援助湖北征程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第一支援助湖北醫療隊乘坐“中國民航英雄機長”劉傳健執飛的航班,平安抵達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華西醫院第四支援助湖北醫療隊的3名隊員也在今天平安凱旋。

“在接到回川的通知後,大家都非常激動!這已經是我們在武漢呆的第八週了。”在同記者聊到此刻的心情時,第一批醫療隊護理組長,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護士長馮梅的聲音有些顫抖。

對於包括她在內的所有曾在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來說,在武漢的這些天,都是他們記憶中不可磨滅的片段,也是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從同事、病人的身上看到了無私與勇敢,也看到了人與人之間團結。”

從1月25日華西醫院第一支援助湖北醫療隊出發開始,57天的時間裡,他們牽頭管理了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3個病房,99張床位;收治284名患者,其中危重患者130名,經治療出院158人,轉出106人;22人的隊伍無一人感染。

這份成績單,讓該醫療隊的臨時黨支部書記,華西醫院大內科總支書記、呼吸與危重症科支部書記羅鳳鳴教授終於鬆了一口氣,他自豪地表示:“醫院黨委交給我的任務,我完成了!醫院交給醫療隊的任務,我們也圓滿完成了!”

自該批醫療隊接管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以來,面臨的一個最為棘手的問題就是中心氧壓過低、氧量不足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羅鳳鳴創造性地提出用“傳統高流量+面罩鋼瓶供氧”或“無創呼吸機+鼻導管鋼瓶供氧”方式來提高病人氧合,簡單易操作,臨床反應很好。後來羅鳳鳴又和四川醫療隊專家組一起向醫院提出完整改善方案,醫院緊急採取措施,增加兩臺大型供氧罐,緩解了中心氧壓不足的燃眉之急,極大地減少了非救治工作帶來的壓力。

面對醫務人員來自3個省、12家單位的現狀,大家醫院不同、專業不同、醫療水平參差不齊,容易在一些救治個案中產生分歧,影響救治。2月2日,由羅鳳鳴教授牽頭,廣泛聽取醫療隊各位專家意見,由華西醫院王業副教授、尹萬紅副教授、劉焱斌副教授、王博主治醫師及羅鳳鳴教授執筆撰寫了《四川醫療隊—協和武漢紅十字醫院病人診治流程(試行)》。該流程在衛健委下發的《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的通知》基礎上,結合了協和武漢紅十字醫院的具體情況,給出了不同病房、不同分層患者的分類處理及診治流程建議。流程對於協和武漢紅十字醫院類似的二甲醫院參與疫情防控具有參考意義。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第四支援助湖北醫療隊於2月21日到達武漢,負責四川1456名援助湖北醫務人員的心理保健及營養保健工作,按照指揮部統一安排,目前完成任務,昨天已有10名隊員返回,最後3名隊員也在今天返回成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