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富含傳說與故事,論述哲學觀點,對後代文學有深遠影響

《韓非子》一書中,傳說與故事極為豐富,尤其是以“說”命題的文章,在論述其哲學觀點、政治主張和人生態度時,更是大量援引神話、歷史、現實中的許多傳說、故事為證,既使其論述生動形象,又保存了許多先秦的傳說故事,並對後代文學產生了重要影響。

《韓非子》富含傳說與故事,論述哲學觀點,對後代文學有深遠影響

在揭露現實社會中的矛盾深廣度方面,韓非大大超過了他以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韓非子所擇取的故事傳說多把鋒芒指向上層社會和最高統治者,清醒地把握了社會各階級、階層、政治集團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和複雜的矛盾鬥爭。

如《內儲說下·六微》中記載了“楚兵之而陳需相”的故事。陳須是魏王的臣下,與楚王關係好,於是讓楚國進攻魏國,陳需因此請求為魏王去解除威脅,因此憑藉著楚國勢力做了魏國的相。這個故事揭露了為人臣子的藉助外力謀求榮華的卑鄙勾當。

《韓非子》富含傳說與故事,論述哲學觀點,對後代文學有深遠影響

韓非還以故事的形式,揭示了人臣為謀自身私利而坑害主上,后妃、太子、重臣因“君不死則勢不重”而弒君謀權的罪行。《內儲說》中記載了“鄭夫人用毒藥裁君”的故事,鄭國君主雖已立太子,但他所寵愛的一個美女想以自己的兒子為接班人,國君的夫人十分害怕,就用毒藥殺害了君主。再如“商臣作亂”(《內儲說》)的故事。

楚成王立商臣為太子,然後又想安排公子職,商臣聞聽此事,就帶領宮中衛隊進攻成王。為人父的成王想請兒子等他吃完了熊掌再死,但商臣沒有允許,於是成王自殺了。韓非用這些故事暴露了統治階級內部甚至在君臣、父子、夫妻之間都存在著互相傾軋、陷害、出賣的種種醜行。

《韓非子》富含傳說與故事,論述哲學觀點,對後代文學有深遠影響

“儲說”是積累的故事和傳說之義。為了闡述理論觀點,韓非準備了大量歷史和傳說故事作為例子加以引用,“儲說”就是這些例子的彙編。由於內容繁多,“儲說”又分為內、外兩個部分。每一篇中都分為“經”、“說”兩個部分,“經”在前,是結論和說理,“說”在後,是把在“經”中所涉及到的例子一條條都列舉出來,讀者在閱讀時,應把“經”“說”兩個部分互相參照來看。

如在《內儲說》中“必罰二”的小標題中,作者提出了“愛多者,則法不立;威寡者,則下侵上”的論點,繼而作者以十二個故事為例證,證明了君主仁慈太多,法律就難以建立;威嚴不夠,臣下就會侵犯主上。因此,刑罰不堅決實施,法律命令就不能執行,然後舉了下面這則“魯人燒積澤”的故事:

《韓非子》富含傳說與故事,論述哲學觀點,對後代文學有深遠影響

魯人燒積澤。天北風,火南倚。恐燒國,哀公懼,自將眾,趣救火者。左右無人,盡逐善而火不救,乃召問仲尼。仲尼曰:“夫逐善者樂而無罰,救火者苦而無賞,此火之所以無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賞;救火者盡賞之,則國不足以賞於人。請徒行罰。”哀公曰:“善。”於是伸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逐獸者,比入禁之罪。”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

《韓非子》富含傳說與故事,論述哲學觀點,對後代文學有深遠影響

故事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中心論點,因為賞罰不明,所以火不能撲滅,因為賞罰分明,所以令未傳遍火已被撲滅,用鮮明的對比說明了法治的重要性。著火雖然危及魯國的宮殿,但卻無損於國人的利益;救火而無賞賜,所以國人不會因救火而得到好處;追逐野獸不但能夠取樂,而且對自身有利,所以國人不去救火而樂於逐獸。

但緊要關頭,撲火迫在眉睫,只有對不救火者嚴懲,才能威懾國人全去救火。故事很完整,表達的思想也非常明確,寥塞數語把實行法治的重要性表達的形象而深刻。其他十一個故事與這個故事一樣,都是為中心論點服務,毫不遊離,從這些故事裡,我們可見韓非思想的精深、知識的淵博。

《韓非子》富含傳說與故事,論述哲學觀點,對後代文學有深遠影響

韓非的“說”部文,是一個傳說和故事的海洋,暢遊其中,我們能汲取豐富的營養。其中所表現出的深湛的思想,巧妙的構思,十分值得我們借鑑、學習。

《韓非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