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狂”才是柳永的真性情!


或许“狂”才是柳永的真性情!

在许多人的眼里,柳永是晓月映照下踱步在杨柳岸边那个满腹离愁的贫弱书生,是牵一匹瘦马行走在长安古道上的孤独游子,是怀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痴念情人……

可这些注满愁情的文字所映照出的或许并不是那个真实的柳永,或许“狂”才是他的真性情,如果不是,他怎会写出这首一吐心中块垒的《鹤冲天》呢?

或许“狂”才是柳永的真性情!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勘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或许“狂”才是柳永的真性情!

柳永,原名柳三变,出生在官宦之家,年轻时的柳永行为比较放荡,经常出入于烟花巷陌,歌楼舞馆,与歌姬舞女们厮混在一起,因而不被统治阶级所重。据说宋仁宗在看到进士名单中有柳永的名字,竟然说到“此人花前月下,好自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于是才有了“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当朝天子的一票否决,从此断了柳永的仕途之路,愤懑的柳永干脆就称自己是“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他说到“明代暂遗贤,如何向?”,在这样政治清明,河晏海清的时代,我却是一个不被重用的“遗贤”!怎么办呢?既然没有君臣风云际会的机遇,干脆还是保有我这份狂放不羁的个性吧!谁又敢说穿着寻常衣服的词人,就比不上那些衣冠楚楚的公卿将相了呢!

或许“狂”才是柳永的真性情!

在柳永之前,还没有听说有那个读书人敢有这样的胆量和傲气,敢以公卿自比。狂放如李白,也只是说“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初唐四杰的杨炯更是说道“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在那样的时代,那一个读书人不是依附于皇权来讨得一杯羹呢?

可是柳永却偏偏发出了这样的呐喊,不仅仅代表他自己也代表无数觉醒的市民阶级!他不屑于与那些虚伪的士大夫们为伍,他写歌女,写游子,写贩夫走卒,写那些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于是“凡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或许“狂”才是柳永的真性情!

当然,封建时代的读书人“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后还能有怎样的出路呢?命运多舛的柳永最后不得已改了姓名,可惜他一生郁郁不得志,只做了些小官,穷困潦倒。

然而,“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这一句呐喊,已经足以让他不朽!千年之后,我们只记得那个一生填词的柳永,谁又记得那些锦衣玉袍的王侯将相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