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職場誤區之“站隊”

長期以來,關於職場流傳著種種經驗,告訴新人哪些要做,哪些不要做。然而,這些經驗是否真的正確呢?本人根據十餘年的職場經驗,淺析部分職場誤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站隊

長期以來,影視作品和各類文章總是樂於營造一個“諸侯相爭”的場景。一個單位或者一個部門裡,至少有兩個派系在樂此不疲地鬥爭,誇張的甚至是“三足鼎立”甚至“群雄逐鹿”。然後他們會告訴你,這個時候最倒黴的就是不站隊的中間派,由此得出結論——新人進職場,必須拜碼頭找“組織”,也就是必須站隊。在這種觀點的引導下,很多人入職後對業務沒見上心,倒是滿世界打聽那些掌故,藉著就是抱大腿認大佬,並開始和“敵對勢力”進行不屈的抗爭。

可你有沒有想過,這種觀點可能是完全錯誤的?

首先,隊伍不是隨便拉的。隊伍這個概念十分廣泛,業務團隊是隊伍,派系也可以叫隊伍,紅軍是隊伍,國軍也是隊伍。歷史告訴我們,隊伍不是說拉就能拉起來的。劉備拉隊伍你去投奔,最後有可能加官進爵,光宗耀祖。那何進拉隊伍你跟著湊什麼熱鬧呢?還沒等你登場,“隊長”都被砍死了,這有意思嗎?

現實中也是這樣的,某些部門裡確實有喜歡拉山頭的,個個都覺得自己就是傳說中的“天生領袖”。其實呢,在一個能幹事的單位或部門裡熱衷人事鬥爭的人,往往業務水平不怎麼樣。更關鍵的是,大家都是通過篩選進到這個單位或部門的,他的手段未必就比其他人高明,甚至會很愚蠢。結果就是某些人既沒有業務,有沒有情商,光靠著一顆稱王稱霸的心就開始攪動風雲。沒什麼人從心底裡喜歡辦公室政治,熱衷站隊。選擇站隊,無非是想有個好前程。可您發現這個所謂的大腿完全不是個能成事的,你為什麼要和他站在一條戰線呢?一個部門裡有兩到三個這種“天生領袖”,每個人都熱衷於拉幫結派,結果互相都起來昏招迭出。臭棋簍子遇上臭棋簍子,這棋就沒法看。你在這種情況下還想著靠站隊獲利?

要知道,你這邊鬥來鬥去的,旁邊還有別的部門,上面還有更大的領導,哪個看不到貴部門的那點爛事?只要挑事者足夠爛,結果很可能是你不站隊,大家還覺得你很正直不搞事,你站隊了,大家就會覺得你和那幾位是一路人。最後這個部門內鬥引起普遍反感的時候,領導決定收拾人的時候,你這某某人的手下的身份,搞不好不僅不能滿足你升職加薪的要求,反倒會拖累你為那些“隊長”陪葬。

其次,站隊就會從“隊長”那裡獲得更多利益嗎?搞不好適得其反。因為站在“隊長”的角度,想達到自己的目的,需要為自己說話的,可還需要為自己背鍋的。一個派系六七個人,和“隊長”總有親疏關係。相對成熟規範的單位,基本不會允許哪個人執掌部門了,就可以把對手的人都換下去,把自己的人換上來。也就是說等“隊長”真的拿下江山,說不定就會把一些當初挺他但又關係不那麼密切的人放棄,而把爭來的有限的利益分給與自己更親密的人。同樣的,在鬥爭中“己方”出了問題,需要有人出去解釋甚至背鍋,這“隊長”很可能就讓不那麼親的人扛責任,而把爭到手裡的利益分給那些自己的心腹。所以啊,不要總以為有人拉你就是準備給你分錢,說不定是他那個隊伍里正好缺一個背鍋的人呢。

相反,哪個隊也不站的人,只要鑽研好業務,不站隊也不會有人把你咋地。只要你實力夠,那些人互相掐的時候說不定費盡心思地讓你跟他混,而奪權成功後,還是需要你這個業務骨幹去幫他做事。

你完全可以隔岸觀火看著他們鬥來鬥去,反正誰也都需要你。

最後,任何一個有希望的單位,這種站隊文化應該都不會太盛。道理很簡單,大家上班又不是為了演宮鬥劇,而是為了賺錢餬口。有正事做甚至正事都做不完的情況下,誰有那個閒心搞人事鬥爭呢?另外,有希望的單位裡,業績都是擺在桌面上,只要業績夠硬,你那點站隊的伎倆還能阻止人家進步嗎?最重要的是,如果大家都想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個別人想拉山頭也大概率找不到什麼機會了。而那些沒什麼業務可做的公司裡,大家幹好幹壞看不出來,只能通過鬥來鬥去確定自己的位置。所以,如果你發現單位裡派系林立,各派系之間還沒完沒了地鬥來鬥去,其實真的可以考慮換份工作。

總結一下吧:關於站隊這件事,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邪。單位從上到下就在那站隊鬥爭的,應該儘早換工作。而單位也好部門也罷,並不是一定要有“隊”才是正常的。作為新人,學好業務,做好本職,少理那些鬥來鬥去的傢伙,才是正確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