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張飛不是非正常死亡,劉備能打贏夷陵之戰嗎?

董佳羽


張飛作為劉備身邊必不可少的幾個人之一,他在劉備稱帝的同一年,也就是劉備將大舉攻吳的時候被部將殺害,他的死對於劉備乃至蜀漢政權都是一個重要的打擊。如果張飛沒有被殺,那麼號稱“萬人敵”的他能不能幫助劉備打贏夷陵之戰呢?



首先我們先回顧一下夷陵之戰,劉備是怎麼打敗的

公元221年7月,也就是劉備親率蜀漢軍隊十多萬人大舉進攻吳國的時候(張飛臨出兵的被部將殺害)。雙方前幾次的交鋒,互有勝負。後來陸遜採取了防守的策略,堅守不出,任由劉備挑釁。劉備本來想的挺好,能速戰速決解決東吳,這樣一來計劃就被打亂了。


東吳作為東道主拖得起,蜀漢可拖不起。本來運糧就不方便,各種山路各種爬,再加上士兵披著甲大夏天的行軍打仗,所以士氣很低落。劉備這時一看出問題了,他覺得開弓沒有回頭箭,當時力排眾斥決定攻吳的,現在總不能灰溜溜的回去吧,劉備就決定繼續硬挺著,讓士兵駐守在樹林裡,並且讓營地連起來。

於是著名的火燒連營七百里就發生了,當時江南正是炎熱夏季,氣候悶熱,而蜀軍都躲到了樹林裡,營寨都是用木柵圍成的,陸遜就派人半夜跑到蜀軍營地放了把火,很快火勢就壓不住了,陸遜再發動襲擊,大敗劉備十萬大軍。


夷陵之戰到底敗在何處?

其實劉備攻打東吳的戰略問題不大,我估計劉備也已經彩排好了劇本,只是到了真正演出的時候跳脫了。首先三國鼎立嘛,兩方博弈,總要防備著第三方,但是劉備就沒這個顧慮。因為除了曹魏政權的曹真坐鎮雍涼,夠得著劉備以外,其他的兵力都是挨著孫權的,這就像三個人互掐,曹魏和東吳挨著近,必定要嚴防對方的,而曹魏要是打蜀漢就得調兵遣將,跑過去人家都打完回家吃飯了。

另外劉備就算打敗了夷陵之戰,在他看來也問題不大。畢竟孫權是不敢追在他屁股後面打的,曹丕可是在旁邊盯著呢。事情也就和劉備設想的差不多,只不過是最壞的結局。如果不是打的那麼慘,在曹丕對孫權大打出手的話,說不定劉備還能趁火打劫一番。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劉備的戰略眼光還是很不錯的,關鍵是戰術有那麼點問題,其實也不能都賴他,畢竟劉備之所以會連營七百里,是因為沒有強大的水軍保障後勤運輸,想要保障運輸安全,只能分兵修築營寨。

如果張飛想要幫助劉備打贏這場夷陵之戰,那麼他必定要衝鋒陷陣,幫助劉備吸引火力。如果攻城略地還是改變不了陸遜防守的策略,那連營七百里這樣的戰術問題,也就不是張飛能夠改變的了。


邯鄲醉



東漢末年,劉關張於桃園三結義。但之後三人的結局卻並不圓滿。關羽因為過於驕矜,當荊州時腹背受敵,被迫敗走麥城,最終被東吳所殺。劉備而劉備在聽到此消息後。於登基稱帝的同年,便舉全國之力出兵伐吳。同時命張飛率領精兵會師江州,之後便有了"夷陵之戰"。

但同年六月,張飛因關羽之死,脾氣暴躁,苛待部下,最後被範疆、張達所殺。死於非命。劉備未戰便先折大將,夷陵一戰更是慘敗。那麼如果張飛不是非正常死亡,劉備能打贏夷陵之戰嗎?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


第一,若張飛未死,必會不理智的帶兵打仗,夷陵之戰結局難逃失敗。

張飛個性直率,極重情誼。知曉關羽死後,張飛就義憤填膺,想要為關羽報仇。若是張飛沒有被範疆、張達所殺,以他的暴躁氣性,必定會拿手下的士兵出氣。

且據《三國志》記載:"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張飛在軍中苛待部下已是事實,即使張飛最後不會死於非命,部下將士也難免心生怨氣,內部產生不團結因素。有這樣不理智的將領,怎麼會帶出優秀的軍隊呢,又怎麼能夠率領蜀軍大敗東吳呢?


而張飛雖性子急躁,但終究有能夠顧全大局的劉備在壓制,最後劉備之所以失去理智,意氣用兵,也是因為張飛之死,新仇舊恨齊齊聚在一起,不大伐東吳難洩他心頭之恨。但是這也不代表,張飛不死,劉備就能夠理智的對待此次戰爭了。

因為他在奪取益州與漢中時,並沒有受到多大的阻力,也沒有損失多少的文臣武將,所以他就覺得他有那個實力奪取江東了,也有了輕敵了意思。更何況關羽一死,荊州盡失,他也想盡快的奪回地盤。而在與東吳的幾次小戰中,又有了幾場勝利,劉備飄飄然也是意料之中。


第二,若張飛未死,也難以改變劉備的作戰計劃,戰敗依舊是最終結局。

其實在劉備絕對進軍伐吳時,軍師諸葛亮與大將趙雲就曾經勸說劉備,當下曹魏勢力正盛,需蜀吳結盟壓制曹魏,且此時蜀國剛失荊州,益州局勢又剛平穩,應當休養生息,不宜用兵。

但劉備此時又怎麼能夠聽得進去,先不說為報關羽之仇,就單從奪取荊州的角度來看,劉備認為他也是必須要與東吳有此一戰的。張飛之死或許只是他大肆進攻的一個藉口罷了。即使張飛未死,作為一個小小將領的張飛,恐怕也無法左右劉備的決定。


更何況,個人認為若張飛未死,在知道劉備有如此舉動時,恐怕也只會贊同,不會做出任何反對。本身張飛被殺,死於非命的原因就是因為想為關羽報仇的急切心情,劉備這般舉動,也恰恰迎合了張飛自身報仇雪恨的期望。

而在劉備攻打東吳時,張飛只會成為他手中的銳利武器,而不是智慧背囊。況且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慘敗的,不是因為缺乏得力的武將,而是因為他缺少一位頂尖的謀士,或者說能夠勸得了他的謀士。劉備連營七百里,安營紮寨的方式,張飛又怎能夠看出其中的端倪呢?


第三,若張飛未死,以其的實力也難以敵對東吳大將,劉備也難以打贏戰爭。

雖然張飛在正史中,素來有"萬人敵"之稱,但其也實在難以抵擋東吳的千軍萬馬。因為他雖然單打獨鬥的能力非常強,但是一場大規模戰爭的勝利,又怎麼能夠只依靠一個人的能力呢?大型戰爭,必須要有優秀的統帥,而統帥的能力,又怎麼會是一兩個猛將能夠比擬的?張飛在夷陵之戰中的作用,恐怕也只是一個指哪打哪的武將,並不會影響整個戰爭局勢,更不會扭轉乾坤。


而在夷陵之戰中,也有一名東吳猛將對敵劉備,他就是陸遜。作為江表十二虎臣之一的他,可以說是智勇雙全的全才了,甚至比起諸葛亮也不遑多讓。在整場戰爭中,他都毫無疑問的是東吳一方領導者。

就算是張飛不死於非命,以張飛此時此刻極不理智的狀態,對陣陸遜,恐怕也只會吃虧。但是有張飛的存在,蜀漢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敗得如此慘烈。但總體來說,蜀漢與東吳的這場戰爭,就算張飛能夠參與其中,結局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由此可知,如果張飛不是死於非命,參與了夷陵之戰,劉備恐怕也不能打贏東吳。

你是如何看待張飛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夷陵之戰,東吳不是贏在勇猛上,而是贏在智謀上,如果張飛不死,除非他能在夷陵之戰中看破陸遜的計謀,否則無法改變劉備慘敗的結局。

連劉備都無法看出陸遜在夷陵之戰中的計謀,張飛能看出來嗎?恐怕不能,張飛如果真參與了夷陵之戰,最大可能就是:一代名將張飛為了救援劉備脫身,戰死夷陵前線。



之所以這樣說,就得了解夷陵之戰劉備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夷陵之戰歷時整整一年,從221年七月到222年八月結束,從劉備出兵永安、巫山、秭歸開始,一直打到夷陵前線時,整個蜀軍都是保持進攻的姿勢,而且是圍著東吳軍隊打。



222年正月,蜀軍前鋒吳班、陳式的水軍就進入夷陵地區,屯兵長江兩岸,隨後劉備親率主力抵達夷陵,僅僅用了六個月時間,蜀軍深入東吳境內500裡,將戰線從巫山(重慶市巫山縣)推到了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

在夷陵前線,陸遜避而不戰,利用夷陵險要的地形阻擋蜀軍,不再退卻,南邊的夷道城(今湖北宜都市)孫權的侄兒孫桓部被蜀軍張南部團團包圍,北邊蜀軍的黃權部與吳軍對峙,同時還要防備更北邊曹魏的襲擊,劉備則親率主力在長江南邊與江北的陸遜主力對峙。



當時間進入炎熱的夏季時,劉備下令讓水軍棄船上岸,進入樹林中安營紮寨,以躲避炎熱,結果就是在這當頭,陸遜看出劉備的破綻,用火攻大敗劉備。

夷陵之戰中,劉備犯了三個錯誤,被陸遜利用:

1、戰線及補給線拉得很長。



劉備從兩國的國界線巫山一直打到夷陵,深入吳國境內500裡,戰線及補給線都拉得很長,補給時間拖長及變得困難,這是劉備失敗的一個次要原因。

絕不是曹丕說的什麼八百里連營,曹丕那軍事水平也就是蒙對了,想想也知道,劉備怎麼可能八百里連營,總共也就深入東吳500裡,而且蜀軍主力都在夷陵一帶,不可把所有軍隊佈置在八百里長的地帶,那樣還打什麼仗,劉備在沿途只設置了驛站,安排了極少量的驛站人員,這是再正常不過的情況。



2、劉備輕敵了。

由於夷陵之戰前半年時間,一直進展順利,蜀軍步步緊逼,形勢一片大好,而且東吳方面的主帥是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陸遜,劉備完全沒有放在眼中,以為陸遜不過是個未出茅廬的雛兒,想要擊敗陸遜並不是很難的事,因此劉備輕敵了。

劉備一輕敵就開始大意,一大意就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這就是第三個原因。



3、劉備放棄水軍,棄船上岸,安營紮寨。

這是劉備所犯的致命錯誤,也是夷陵之戰劉備失敗的主要原因。

蜀吳兩軍原本是在長江兩岸及長江中都有對峙的,在炎熱的夏天到來時,水軍如果待在長江上,就處於烈日暴曬下,於是劉備讓水軍放棄戰艦,到岸上的樹林中安營紮寨,這樣劉備的水軍就失去作用。



正是陸遜看出劉備這一破綻,讓水軍帶著東吳軍隊繞到劉備的軍隊後方登陸,同時在前方對藏身樹林中的蜀軍進行火攻,蜀軍的營寨全部都在樹林中,樹林中最怕火,劉備居然毫不諱忌,要不是輕敵,實在想不出劉備為什麼這麼幹。

結果就是蜀軍被擁有制水權的東吳軍隊分割包抄,被東吳軍隊用火攻大敗藏在樹林中的蜀軍,蜀軍全線潰敗,幾乎全軍覆沒,劉備也差一點就被東吳軍隊擒獲。



回到題目來看,假如張飛參與了夷陵之戰,能改變什麼呢?

沒錯,張飛號稱“萬人敵,熊虎之將”,有萬夫不擋之勇,可是能破解陸遜的計謀嗎?勇猛能擋住火攻嗎?能在夷陵重複當年長坂之戰中阻擋敵軍的英雄嗎?



結局就是不能,那麼張飛即使再勇,也不過是一個人,改變不了大局,仍然免不了戰死,在蜀軍被火攻而大敗的情況下,只有逃命是唯一出路,任何抵抗基本上都是戰死。

話又說回來,張飛如果戰死沙場,總比被兩個小人刺殺而死要英雄得多吧!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劉備在關羽失荊州之後,執意出兵討伐東吳,根本不聽諸葛亮的外結東吳,北伐曹魏的正確建議,一意孤行最終導致了夷陵之敗。

可以說張飛雖然有勇有謀,但是假設張飛不死,其實也難以幫助劉備反敗為勝,最多是幫助劉備多保存一些實力,對戰局沒有根本性的影響。


理由如下:

一、劉備伐吳是戰略失誤

關羽失荊州後沒多久,曹操去世,曹丕逼漢獻帝禪讓,建立了魏朝。

不甘心漢室滅亡的劉備於是延續漢統是為漢昭烈帝。在完成稱帝流程之後,劉備才做出了伐吳的決定。

但是剛佔據益州漢中沒多久的劉備勢力,內政還沒有做到完全的整合。外部又剛剛喪失了荊州以及大將關羽。而且還率領益州士兵前往東吳主場作戰。

真是天時地利人和,劉備一個都不佔,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劉備伐吳就犯了一個巨大的戰略錯誤。


二、劉備伐吳的戰術失誤

劉備此次出征已經是皇帝親征,加上諸葛亮坐鎮成都大本營不能跟隨劉備出謀劃策。

可以說跟著劉備出征的都是馬良、黃權、馮習、張南等人,這些人無論從資歷還是聲望上,都不足以說服劉備。

於是在面對東吳陸遜等年輕一輩時,自大的劉備擺出來了隱患巨大的七百里聯營。結果被陸遜一把火燒盡了蜀軍精銳。


所以說在戰略上、戰術上都犯下巨大失誤的劉備無論有沒有張飛這樣的武將都於事無補。唯一有可能阻止劉備戰敗的唯有一人--法正!

這可是諸葛亮親口承認的。諸葛亮知道劉備戰敗後長嘆道:要是法正在,肯定能制止劉備伐吳。就算劉備出兵伐吳,也不至於如此大敗!

可惜法正這樣一位英才,卻在漢中之戰後就早早亡故了,真是上天不給劉備機會。

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三國志法正傳》

我是以史為鑑,每天都有有趣的歷史故事,歡迎大家關注。


以史為鑑


小人物來答!

這是一個假設題,這個問題分三步來闡述:

一是張飛的個人價值;

二是張飛領軍的可能戰場價值;

三是夷陵之戰失敗的根本原因。

轉入正題開始第一步:

一、張飛個人價值?

張飛是三國史上公認的萬人敵,三國志作者也充分認可這個結果,正如他給張飛的評價:

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俗話說:如果你想知道你自己什麼樣子,請你看看你身邊的人!如果你想知道你的能力,請你看看你的對手!

自己的敵人最瞭解自己,張飛的萬人敵能力,也在同代人的嘴中得到證實,尤其是自己的敵人,程昱、郭嘉、周瑜、劉曄徹底驗證了張飛“萬人敵”的能力,以上四人對張飛的評價均見於正史《三國志》。

論單兵的戰鬥力,張飛是戰場上的一個大神級別人物,會打的對手“屁滾尿流,稀里嘩啦!”,從張飛的作戰經歷中,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二、張飛領軍的可能戰場價值?

從三國志正史中張飛所有戰鬥,場場戰鬥都打的漂亮,無論是當陽橋喝退曹操大軍,還是閬中之戰大敗張郃,都是可圈可點的戰績,當一名大將軍,無疑是稱職合格的!

但是張飛所有的精彩都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張飛都是和別人一起戰鬥(只打仗,不思考戰爭),他的表演才是精彩的!如果讓他一個人領軍組織戰鬥(籌劃作戰),結果就不是控制,如:守小沛被呂布所破,丟了劉備的妻兒老小!

張飛不能親自組織籌劃戰鬥,這個問題劉備是比較清楚的,在張飛的使用上,不能單獨使用,在守漢中問題上,劉備使用了降將魏延,而沒有用張飛,最後的結果也證明魏延的領軍能力大於張飛!

張飛打架是一把好手,無論是打人中呂布,還是打張郃,都是一等一的高手,他所經歷的每一場戰鬥部分,打架殺人都是瘋狂和精彩的!但是和總體戰局沒有關係,守小沛一樣,醉酒之後依然和呂布打的難分難解,但是結果卻是丟了小沛。

三、夷陵之戰的根本原因

陳壽評價這場戰鬥是:

劉備天下稱雄,一世所憚,陸遜春秋方壯,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遜之謀略,又嘆權之識才,所以濟大事也。——陳壽

夷陵之戰經過,史書記載比較詳盡,沒有什麼異議,轉折點是火燒連營,而後軍心潰敗,致使整個戰爭面喪失,讓蜀國部隊一潰千里。

深究其中的原因是作戰部署錯誤,正如諸葛亮寫給劉備的信中所說“百里結營”犯了兵家之大忌!

後世人有根據此次戰敗,又總結出了第二個失敗原因是地形原因,夷陵地方狹小,不適合於蜀國大部隊展開,也是造成夷陵之敗的又一因素。

夷陵之敗的第三個原因是劉備缺乏謀士人才,在猇亭之戰中,後世人研究作戰經過中發現,劉備缺乏有才華的謀士支持,諸葛不在,缺乏有效的戰爭指導,唯一一個有謀略的劉備,也是上了歲數,其他的全部是二流武將,根本就沒有辦法組織正規有效的作戰籌劃!


結論:張飛復活,根本無法扭轉夷陵之戰的失敗結局。

張飛長處是單兵作戰,可以一對一的戰鬥組織的精彩,也可以出奇兵暫時的迷惑敵方,但是他不足的地方是領兵打仗,在維持作戰戰場面上,卻是能力不足,都趕不上魏延,因此他的出現對戰局影響不大,最大的影響是:在作戰的某個環節上,殺敵建功,可以上蜀國的部隊士氣衰落不是那樣快,不像夷陵之戰中蜀國的部隊“火燒連營”之後,士氣潰散,連有效的作戰都沒有組織。

作戰是一場智謀的對決,是一個對戰場信息不斷捕捉和做出判斷的過程,陸遜抓住了劉備的一個決策錯誤,打出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這是一個智將的謀略,反觀張飛呢,是一個純粹的武將,對戰場的信息處理不夠敏感,單憑武力征服別人,十個陸遜也不是一個張飛的對手,但是在作戰籌劃上,陸遜可以甩張飛一百條街。

劉備組織的夷陵之戰,是異常倉促之戰,也是一場一意孤行的戰鬥,在沒有得到全部人認可的情況下,悍然發動進攻,尤其在地形不夠熟悉的地域,採取一個不恰當的戰法,是一個要命的結局,事實證明了這個結局。

綜上所述:張飛作為一個武力的戰鬥員,復活與不復活,對作戰結果影響是微乎其微。


小人物F


我是老T,我來回答。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著名“三大戰役”之一,它與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同樣影響著三國曆史走向,此時的張飛若在,也難保劉備不會輸,即使是敗逃,劉備有張飛在也不至於會那麼狼狽。



劉備稱帝的第二年,為了給二弟關羽報仇,不顧諸葛亮等人的反對,一意孤行,出兵伐吳,最終敗給陸遜。其實老T覺得如果連劉備這樣久經沙場的人物都沒能在夷陵之戰中看破陸遜的陰謀,難道張飛就能看得出嗎?

咱們來講講劉備在夷陵兵敗的幾個原因。

首先,戰線拉長且補給困難。



221年,劉備從吳蜀兩地邊界巫山出兵,前期戰事對劉備十分有利,長驅直入吳地五百里,前方激戰正酣,後方卻有一個不穩定因素,戰線太長,補給困難,運糧隊伍從蜀地出發,還要越過吳地幾百裡,前線隨時都會出現斷糧的危險境況。

其次,劉備變得驕傲,變得輕敵。



從221年劉備出兵,蜀國的士氣可以說非常高昂了,可以說百戰百勝,把潘璋、韓當等人打得是落荒而逃,接連攻下秭歸等多地城池。對於剛上任的陸遜,劉備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裡,接連的勝利讓劉備衝昏頭腦,開始變得輕敵和驕傲起來。

最後,劉備放棄水陸並進的方案。

起初蜀漢吳班、陳式的水軍進入夷陵地區,屯兵在長江兩岸,隨時配合劉備陸上的行動,順江而下。可到了次年酷暑,事情發展並不順利,劉備放棄水路,讓兵士在沿江的山地到處安營紮寨,前後連營數百里。最終陸遜反攻,利用火勢向蜀營發起猛攻,蜀國四十餘營瞬間土崩瓦解,劉備兵敗後逃往白帝城。

再回來說張飛,倘若張飛參與夷陵之戰,也不會對劉備兵敗的結果有任何改變。蜀軍上下連劉備自己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無人識破陸遜的計謀,相信張飛會比他大哥還開心。

劉備兵敗後,逃往白帝城這段路上,有張飛墊後興許會從容得多,起碼不會被東吳窮追猛打,如此不堪!


老糖講史


劉備的夷陵之敗,並不是軍隊的戰力不強,也不是將領不夠勇猛,更不是將軍的武力不濟。最大的短板其實是缺乏一個龐統、法正式的隨軍軍師。馬良等的能力,只能成稱為謀士,類似於今天軍中的××參謀。俗話說;參謀不帶長,放屁都不響!劉備真正缺乏的,是“參謀長”。那麼,劉備此時真的是沒有人才,無人可用嗎?答案是否定的!

黃權,他就是能完全代替法正的軍師人才。看看黃權的能力;首先識破劉備入川企圖的,就是黃權,並曾極力阻止。曹操擊敗張魯後,又是黃權首先提出“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為割蜀之股臂也”。劉備才即刻派出黃權,去迎降已經逃到巴西的漢中張魯。可惜張魯看不起劉備,降了曹操。可是正史記載:“然卒破杜濩、樸胡,殺夏侯淵,據漢中,皆權本謀也。”也就是說;攻取漢中的主謀,就是黃權。法正也並非是首先提出攻取漢中的人!

此後東征前,也只有黃權是第一個反對劉備親征的人:“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嘗寇,陛下宜為後鎮。”他要求為先驅,率軍先戰吳軍。可惜,劉備不但沒有聽他的,反而把它調離東征軍的序列,讓他北上去防魏軍去了!是劉備看不到黃權的能力嗎?我倒認為不是,是防魏軍太重要。本來可以調趙雲去的,可劉備一直把家事讓趙雲管。趙雲沒多少機會獨立領軍,能力也令劉備不放心。魏延又遠在漢中,位置更重要。此時,襄陽的魏軍一旦趁火打劫,的確也需要有能力的大將領銜。除了黃權,也的確沒有人更合適了!但以我的看法,應該派趙雲為主將防魏,最多給他配上馬良為謀士。而把黃權留在主力大帳中,為他參贊軍機,行軍師之責。有黃權在,陸遜的伎倆很容易被黃權識破,他也不會讓劉備犯低級錯誤!正如諸葛亮所說法正在的話一樣;即使是沒有打贏東征之戰,也不會慘敗!

所以,夷陵之戰,跟有沒有張飛,根本就沒有關係。有當然好,沒有也不是失敗的原因。而是劉備用人的位置放錯了,黃權應該作為隨軍軍師使用!


傲視蒼穹39


張飛的死和夷陵之戰輸贏無關。

公元221年,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集結5萬兵馬攻打孫權,在出發前張飛被部下所殺,首級獻給了東吳孫權。

對於東征孫權,劉備內部有不同的聲音,諸葛亮和趙雲為首的荊州派,反對向孫權用兵,因為在諸葛亮的戰略規劃中,曹操才是最大的敵人。

但劉備並不這麼認為,他對比了曹,孫兩家的實力,覺得攻打孫權勝算更大。

當時周瑜,魯肅,呂蒙相繼去世,孫權身邊沒有了獨當一面的帥才,對於劉備來說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他的決策只有張飛和益州派支持,所以他選擇帶著張飛,張苞這些直系東征,讓諸葛亮留守大本營,其實就是和諸葛亮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嚴重。

假如張飛沒有被殺,他陪著劉備東征,會不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這要從東吳的戰術來分析。

一開始,東吳接連敗退,直到陸遜擔任大都督,才穩住軍心。

他採用的是堅守不出的戰術,讓劉備無計可施,這個時候張飛就是再勇猛,也沒有用武之地。

決定劉備失敗的關鍵因素,就是從他在山林安營紮寨開始。

本來劉備東征開始後,一直採用的是水陸並進的戰術,這讓陸遜非常頭疼,一直沒有機會組織反攻。

可是,當探子告知陸遜,劉備軍隊在山林安營紮寨時,他非常高興,覺得反攻的時機已經成熟。

他先是派出部隊進行試探,雖然被劉備軍隊打退,但還是讓他找到了破敵之策,那就是用火攻。

當時正值夏天,酷暑難耐,山林裡非常乾燥,稍微不慎就可能引發大火。

劉備犯了兵家之大忌,失敗是註定,並不能因為張飛而改變。

公元222年8月,陸遜用火燒八百里聯營,劉備軍隊損失殆盡。

劉備因悲憤欲絕,不久後就去世了,桃源三傑成為歷史。

如果張飛在場,他的下場恐怕和劉備一樣。

—End—



冷月鉤沉


公元220年,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關羽戰敗被殺,第二年,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為名發動了徵吳之戰。

那麼,劉備徵吳真的只是為了關羽報仇嗎?其實這個問題大家早就心知肚明瞭,劉關張雖然情深意重,但為了一個人的死而舉全國之力發動國戰,這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所應該有的表現,劉備以區區織蓆販履之徒成為蜀漢開國君主,其能力可見一斑,劉備之沉穩絕非等閒之人可比,所以他發動徵吳之戰絕對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作出的決定,而他執意伐吳的主要原因其實還是爭奪荊州,那劉備為何對荊州如此執著呢?因為荊州的位置很重要,當年諸葛亮的隆中對已經說過: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將軍…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按照諸葛亮為劉備制定的未來規劃宏圖,荊州是劉備奪取中原乃至天下必不可少的軍事重地,從荊州出發北伐中原要遠比從西川出秦嶺容易的多,所以荊州一失,若不奪回來,劉備的統一大業基本是無望了,劉備雄心勃勃,絕不會容忍這種事情發生,所以他才會趁東吳在荊州還未站穩腳跟便起兵伐吳,在他看來此時伐吳收復荊州是最佳時期。


既然伐吳之心已定,那就伐吧,大軍齊頭並進,劉備令張飛閬中起兵,然後在江州合兵一處,但是出兵前,張飛就被部下範強,張達殺害了。

那麼假如張飛不死,他與劉備合兵了,夷陵之戰劉備能否打贏?其實在我看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夷陵之戰必打,劉備也一定會堅持自己的決策,棄船登陸,對東吳實施進攻,為何呢?

首先,張飛以勇猛著稱於世,當世之人皆稱其“萬人敵”,至於謀略並不出色,所以張飛給不了劉備任何有效的建議或者影響到劉備的決策,他只會服從。其次就是“夷陵”這個地方的特殊性了,其實大家如果瞭解“夷陵”這個地方就一定會理解劉備的這個決策。

“夷陵”位於長江中下游分界處,地扼渝鄂咽喉,上控巴夔,下引荊襄,有“三峽門戶”之稱,所以夷陵在當時是西川到荊州的咽喉要道!

古人云:“山至此而陵,水至此而夷”,就是說山出了夷陵就成了丘陵,水流過夷陵就化險為夷了,因此夷陵是劉備必須要奪取的!而且即便無法收復原本的荊州三郡之地,夷陵這個地方也要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裡,因為“夷陵”在手,日後就有東出荊州,北復中原的可能,而“夷陵”一旦丟失,那麼日後收復荊州一統天下就無望了。


所以,劉備肯定要攻取夷陵,而孫權也必須守住夷陵,對於雙方來講,“夷陵之戰”肯定會爆發,只要“夷陵之戰”會發生,那麼劉備依舊會做出那一系列的決策。

值得一提的是,1943年正值抗日戰爭處於相持階段,為了打破相持的平衡,日軍決定進攻重慶,瓦解我抗日之信心,而當時日軍選擇的進攻路線其實就是“夷陵之戰”的翻版,當時日軍決定從湖北入川,而國軍防守日軍的地方就是這個地方,只不過此時不叫“夷陵”而叫“宜昌”,國軍重點防守在石牌,當時防守石牌的是胡璉的十一師,“石牌保衛戰”還爆發了抗日期間最大的一次白刃戰,場面極其慘烈。

但歷史是如此的相同,同為防守方的國軍打贏了,他們成功的守住了石牌,實乃民族之幸,國家之幸!


鹹魚閒聊


關羽的死,對於劉備來說,已經是損失了一大戰鬥力了,然而殺掉關羽的竟然是東吳,這自然讓他難以接受。而當他準備討伐吳國的時候,偏巧張飛也死了,而且殺掉張飛的人在事後還逃往了東吳。劉備最終還是落敗了,他沒能贏得了陸遜。那麼,如果張飛當時並沒有死,參與了夷陵之戰,那麼劉備最終結果會怎麼樣,還是會輸嗎?


在夷陵之戰中,劉備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手下沒有能夠獨擋一面的鐵桿嫡系將領。當時,有能力獨擋一面的關羽、張飛、黃忠都先後去世,活著的魏延需要鎮守漢中,趙雲必須留守成都,馬超病重,而且也不敢委以重任,在這種背景下,劉備在東征孫權時,就只能由他自己親自率軍作前鋒。

去過宜昌的人應該知道,從秭歸到夷陵這一段,都是狹窄的山谷地段,走水路必須要越過狹窄湍急的西陵峽,走陸路滿是高山險隘,劉備的幾萬大軍根本無法合攏在一處,只能延綿幾十裡。這時如果前面的軍隊發生大潰敗,後面的部隊不僅無法救援,還會面臨大規模的踩踏事件。


當時的劉備有兩個選擇,一是率領大軍走水路順江而下,直搗江陵城,這種戰法殺傷力非常大,因為從秭歸到江陵,那是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可謂是順流而下,一瀉千里。劉備的大軍如果這樣衝下來,孫權的軍隊肯定是擋不住的。

事實上,孫權剛開始一聽劉備東征,那是嚇得六神無主,原因就是孫權以為劉備會不顧一切的順流而下,直逼江陵,如果劉備這樣玩。那孫權肯定會叫苦不迭的。因為,這樣一玩,無論誰勝誰負,孫權都會輸得精光。


但問題是,這種戰法是典型的孤注一擲,因為大軍順江衝下來容易,但想返回去,那就是逆流而上,其難度之大,那是驚人的,最後的結果只能是不成功便成仁。

如果劉備此時有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嫡系將領,比如張飛還活著的話,他就很有可能採用這種激進的方案,讓張飛當先鋒,率領大軍順流直下,急攻江陵,自己則坐鎮秭歸,調度保證大軍後援,同時讓馬良等人返回荊州,招撫地頭蛇們,如果荊州的地頭蛇不想讓自己成為炮灰,那麼只有再次迅速依附劉備,從而讓孫權的軍隊失去依靠。

劉備在最開始東征時,可能就是這樣計劃的。因為當時張飛就是劉備所選的先鋒,只可惜大軍還未出徵,張飛就被殺害,這樣劉備只能自己親自來當先鋒。但這樣一來,劉備就不得不萬事小心,自然不敢在選擇這種激進方案,從而讓陸遜有機會在夷陵一帶狙擊。

而且,因為劉備不敢急攻江陵,也使得馬良在荊州的活動一直不能取得重大的突破,一切是顯然的,劉備自己都不敢拼命,荊州地區的豪門大族又憑什麼玩命去支持劉備,所以馬良在荊州活動了一圈,卻沒有任何重量級的地頭蛇支持他。


在這種背景下,劉備只能選擇第二種方案,就是引誘陸遜主動到秭歸地區決戰,但問題是,陸遜任憑劉備如何挑釁,他就是一副忍者神龜的模樣,而且這一耗,就是整整八個多月過去。

其實,戰爭到了這一步,劉備只剩下撤軍一條路。但問題是,劉備顯然不甘心這樣做,所以他決定用自己當誘餌,結果當時就被陸遜一頓狠揍。更關鍵是,這支前鋒部隊是劉備親自率領的,結果被敵人打得潰敗,後面的部隊就更不用說了,只能跟著四處逃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