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神、玄牝”竟藏着这个意思!用“易”感知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里的“谷神、玄牝”说的是什么?

谷米?山谷?掌管滋养的神明?生殖?神秘?

今天我们来感受一下《道德经》里的难解之谜。


“谷神、玄牝”竟藏着这个意思!用“易”感知老子《道德经》

老子像

《道德经》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参照注释是一种读书的方法,自己感知是更好的读书的方法。

《道德经》又称《老子》,后人定名不一,可见老子并没有给书定名。为什么?可以从书中寻找因由。

“谷神、玄牝”竟藏着这个意思!用“易”感知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一章可谓是后五千言的总领。后面的章句都是此章的延伸。此章开篇言“道”,通读全文,可知老子五千言未离“道”,是从各个侧面来讲述“道”,却始终无法描绘出“道”具体的模样。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无法定义,描述“道”的这本书,又怎么会有一个定义的名呢?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亦是对“道”的侧面描述。

“谷”:山谷;空幽。其形空,其气生。(八卦之坤)

“谷神、玄牝”竟藏着这个意思!用“易”感知老子《道德经》

“谷神、玄牝”竟藏着这个意思!用“易”感知老子《道德经》

“神”:神妙;难以言喻。(太极)

“不死”:死者(八卦之艮)僵硬,腐朽,断绝;不死即活,灵动,不绝。可类比“死水”、“活水”。(八卦之震)

“玄”:黑色;深;也指一种感受,深邃而看不清楚,如观寒潭、夜幕。(八卦之坎)

“牝”:母,雌性;此处特有生、育之意。(八卦之坤)

这种对“道”的描述,前后贯通。“道”难以描绘,朦胧深邃,看不到形状;但“我”看到“道”的生机,衍化万物的神能。

“谷神、玄牝”竟藏着这个意思!用“易”感知老子《道德经》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门”:往来出入之用。(八卦之震)

“天地根”:天地囊括万物;植物有根则活,无根则死;有“道”方有天地万物。(八卦之坤)

“绵绵若存”:细微又细微,感受到好像存在,六感却不能确定。(八卦之坤)

“用之不勤”:这个作用又是无穷无尽。(太极)

再次描绘“道”,不知道形状,但“我”看到“道”的作用无穷无尽。

“谷神、玄牝”竟藏着这个意思!用“易”感知老子《道德经》

前文“不死”,后文“不勤”,前后映照。

其用“不勤”,其体必然“不死”,可知“不死”还有不断绝之意,没有死亡,终断的那一刻。(太极)

“谷神、玄牝”竟藏着这个意思!用“易”感知老子《道德经》

老子用“玄牝”喻“道”之生养,可谓亲厚!

天地万物是“玄牝”所生养,人自然是“道”之子。把“道”喻为母亲,其亲、其近!“道”为母,可有母子不同类,而有种类之别?

“谷神、玄牝”竟藏着这个意思!用“易”感知老子《道德经》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殷殷嘱咐,

人切莫自弃。故“道”贵,人与“道”同类,岂“贱”乎?人实在是同“道”一般尊贵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话虽不同,其殷殷嘱咐可有二?

“谷神、玄牝”竟藏着这个意思!用“易”感知老子《道德经》


不止人,天地万物皆为“玄牝”之子,与“道”同类,万物可有贵贱?可有差别?

“道”又何远?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老子说:道就在这里。

读至此处,老子至诚至慧,寡言之大爱,满生心间。


以八卦之感,印圣人之心,其道近矣。

“谷神、玄牝”竟藏着这个意思!用“易”感知老子《道德经》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