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國力充盈,也不缺乏人才,為何無法統一中原?

承諾7年丶讓妳寂寞7年


很多人認為,在江東經營三代的孫氏家族是有能力統一中國的,為何最終卻沒能夠統一中國,實際上這種看法是錯誤的,魏、蜀、吳三國之中,吳國雖然國土面積並不是最小的,但是其政權無論正統性還是綜合國力,都是三國之中最為弱小的,並且以孫權為代表的吳國曆代皇帝都沒有將進兵中原、統一中國當作國家的既定國策,孫權一心想的也只是如何保住父兄的基業,這也決定了吳國君主將自己的國家定位為一個地方政權的現實。那麼吳國為何沒有統一中國呢?

首先,吳國缺乏統一中國的正統性:

三國之中,魏國政權的建立得自漢獻帝的禪讓,雖然漢獻帝的禪讓並非清遠,但是魏國得於漢室畢竟是事實;蜀漢政權的建立者劉備以漢室宗親自居,並且該政權以“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為己任,實質上屬於漢朝的延續。一些心向大漢的人仍將蜀漢視作正統王朝。相比魏國和蜀漢,東吳則不具備這些優勢,東吳如果想統一中國勢必要發動一系列對外戰爭,而這些戰爭要以什麼名義發動?則是擺在東吳君臣面前最大的問題,東吳師出無名,缺乏正統性,是其無法統一中國的直接原因。

其次,吳國在三國之中綜合國力最弱:

魏、蜀、吳三國之中,佔據中原的魏國人口眾多,國力最強,其次是蜀漢,蜀漢政權雖然偏居於一州之地,但是蜀漢軍力強盛,蜀地經過諸葛亮二十多年的治理,實力已大大增強,東吳雖然佔據的國土面積大於蜀漢, 但是其很多地區仍屬於尚未開化的荒無人煙的地區,當時的東吳控制的地區屬於中國經濟最為不發達的地區。東吳人口不如魏國,軍力不及蜀漢,自身經濟實力又弱,這些因素都決定了為東吳無法也沒有能力統一中國。

第三,吳國皇帝沒有統一中國的野心和能力:

孫權建立吳國後,對於國家的的戰略定位始終是保住江東的父兄基業,孫權的能力是三國君主中最弱的。曹操、劉備都是自己開創的基業,而孫權是繼承了孫堅、孫策。孫權只是守成之君,父兄的基業在他手裡並沒有太多發展。孫策臨死前對孫權說:“衝鋒陷陣、爭霸天下,你不如我;舉賢任能、守護江東,我不如你”。這個評價是很精準的。孫權確實做到了舉賢任能、守護江東,但卻沒有能力爭霸天下。

除此之外,東吳還缺乏統一中國的天時,魏國和蜀漢始終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內亂,這讓東吳始終無隙可尋,東吳曾寄希望於二分天下,希望魏、蜀兩方消滅掉對方後東吳能夠分一杯羹,但是當魏國滅蜀時,東吳軍隊向趁亂攻蜀時卻被蜀軍打的大敗而歸,從此東吳君主便安心於守住江東的基業之地了。


歷史課課代表


三國時期,魏、蜀、吳都沒有統一天下,最終被晉統一了天下。下面來看個傳說,傳說吳國不能統一的原因是這樣子的。

相傳東漢末年有一個人叫孫鍾,他就是東漢長沙太守孫堅的父親。這個孫鍾是個瓜農,他種的西瓜又大又甜。孫鍾為人非常的厚道老實,待人非常和氣,賣瓜價格公道。比如有的時候有人路過,就算別人沒有錢,他也會送瓜給別人解渴。因為這樣,所以這個孫鍾非常的受人歡迎。

可是有一年,他遇到了件怪事情。他的三畝瓜地竟然只結了一個西瓜,而這個西瓜竟然長得好像一口水缸那麼大。孫鍾想來想去,覺得應該摘回去給母親吃,然後自己再吃一點。就在這時候,路上來了個白鬍子老頭,他駝著背,一臉的病容。那老頭嘴裡說道:“好渴!”孫鍾是個心地很好的人,就把自己喝的茶遞了過去,讓老頭喝。老頭喝完了,還是說渴,眼睛就盯著那個西瓜。

孫鍾猶豫了一下,但還是忍痛把西瓜切了,讓老頭吃。老頭也不客氣,一下子就把水缸大的西瓜給全部吃完了。孫鍾心裡有些後悔,因為母親就沒有吃的了。老頭對孫鍾說:“年輕人,你心地很好,我要報答你。閉上眼睛,跟著我走出去,你就會有好事的。”

孫鍾看老頭說話很正經,就照著他的做了起來。他閉上眼睛,跟在老頭身後,走了很久,孫鍾覺得走了好久,前面應該是大江了,就停了下來。老頭說道:“可惜了,你只走了三分之一,將來不能統一天下啊。”老頭就飛走了。後來,果然孫權只能三分天下,不能一統。


叫我小張就好


說到東吳國力充盈,但其實雖然東吳坐擁江南,有長江天險,但並不牢靠。

而且東吳經濟並沒有想象中的發達,雖然他坐擁江南,但當時大部分地區還是未開化的荒蕪之地。當時南方經濟並沒有北方發達。

再者,當時東吳並不看重荊州,雖然呂蒙後來奪回了荊州,但經濟最發達的卻是荊州北部的南陽與襄陽,這兩個地方還在曹魏手中。

東吳國土上沒有多少經濟條件好的大城市,曹操卻在官渡之戰與定四州戰役後開始屯田,發佈一系列舉措發展經濟。而且曹操當時佔據的是天下九州,佔據天下經濟最起碼有六七成,東吳最多佔兩成,所以他不是曹魏的對手。

有外患的同時東吳也有內憂,在孫權佔據江東後,他便很難再北上或者西進,孫權在世時,還能勉強撐起東吳局勢,周瑜、魯肅、呂蒙三位能坐鎮一方,但孫權早逝,能文能武的大將又都相繼去世,東吳政權處於青黃不接的地步,難以壯大。

所以政治、經濟都逐漸呈現萎靡狀態的東吳,並不具備能一統中原的條件,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公子単


從軍事上看,歷次魏、吳戰爭,基本上是誰進攻誰失敗。雖說東吳不乏名臣良將,但曹魏更不缺乏。雖然東吳的水軍實力要強於曹魏,但曹魏的陸軍實力卻強於東吳,加上曹魏在抵禦東吳北伐時用兵部署得當,致使東吳基本上是鎩羽而歸。

也有說法東吳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沒有蜀漢那樣的高大上理由,出師無名。但這不過是多餘。經歷了東漢末年戰亂紛飛年代的百姓,對於誰當家都已經麻木了,只要能有口飯吃不至於餓死能過太平日子就夠了。

從國力的角度看,當時東吳人口大約是兩百多萬,魏國則是四百多萬,東吳的人口數量只是魏國的二分之一。從版圖上看,似乎東吳並不比曹魏查什麼,但很多地區開發程度都很低,特別是相對曹魏控制的北方,無論是人口還是稅收都不及。人口稠密的地方大部分都聚集在長江一帶。

其實還有重要的一點,孫權以及東吳的本土士大夫們對於北伐的毅力和激情度遠不如蜀漢,雖說東吳歷史上北伐了好多次,甚至孫權還幾次親自率軍北伐,但打著打著就失去了目標,最後也失去了發動戰爭的意義。

比如說,228年的石亭之戰,東吳太守周魴用詐降的方式騙魏國曹休深入,隨後曹休中計,帶著十萬軍隊進入安徽,並與另一支魏軍一同深入吳地。接著孫權派魯迅、朱恆、全琮、朱然率軍在石亭之戰曹休。最後魏軍大敗。但隨後卻沒有了下文。

當然早期的周瑜等在東吳元老級別的武將倒是挺希望統一中原最終取得天下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才都換了一茬。東吳失去了與曹魏或蜀漢二分天下的野心似乎已經默認了三足鼎立的現狀。

而除了我上面提到的石亭之戰,往後的北伐,東吳似乎更多的是為了把矛盾外移,或者某個大權在握的將領為了樹立自己的威望而已。

另有野史載孫權對統一天下的野心不足(就當是圖個樂吧),就是孫權在稱帝后不久曾讓一高人來算一算東吳能享國多少年。但當人家給出五十年的答案時,孫權居然沒有惱怒的意思,反而有些滿足之意。當然這段描述不可全信。

可能是因為東吳的許多人物本身就生在江南,對中原的野心不夠,加之曹魏的強大和長江天險的保護對北伐的進取心不夠深也是東吳最終不能統一中原的因素之一吧。


黎塞留的野望


東吳不能統一中原還是國家實力不濟,當時評價國家實力的最主要因素還是農業生產能力和人口素質。由於當時生產力低下,氣候因素對農業生產影響巨大。三國時期,黃河流域氣候溫和,雨水較多,不像現在這麼幹旱。河南省簡稱豫,象形文字表示一個人牽了一頭大象,說明現在河南這一片區域,在古代是有大象出沒的,而大象可以生活的區域是水草豐美的。所以三國時期陝西,河南,河北,山東等黃河流域地區氣候溫暖溼潤,較適合農業生產。一般認為黃河流域氣候逐步乾旱,是從唐朝末年開始的,到明末的小冰河期,氣候已經演變的對農業生產有害了!

三國時期,相對於黃河流域的溫暖溼潤氣候,江南地區則過於潮溼炎熱,在沒有抗生素的年代,江南居民容易得病,壽命不長。隨著降雨帶南推,到唐末,北宋時期江南就成為魚米之鄉了,而黃河流域農業生產能力則不斷下降。

因此,在三國時期,農業生產主流地區在黃河流域魏國管轄範圍之內,當時氣候溫和溼潤,適合人類生存,所以魏國也集中了主要人口,集中了華夏民族的精英家族。東吳雖然也集中了一些人口和人才,但是與黃河流域的魏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所以東吳沒有實力統一中原!


內在聯繫


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分立。曹氏滅漢建魏,名分不正,而蜀漢又根基尚淺。相較之下,雄踞江東的孫吳地理位置優越,又不乏賢能之輩。因而,許多人對於東吳一統天下寄予厚望。在三國中,東吳確實最晚滅亡,然而東吳也未能統一中原,這是為何呢?

魏與蜀都不容小覷,東吳若是貿然行動,很有可能讓魏蜀聯合反擊。東吳實力不弱,但能與其三足鼎立的蜀魏也絕不好惹,魏國甚至要強於東吳。東吳害死關羽後,劉備一怒之下興兵伐吳。劉備兵多勢重,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只能應戰。夷陵一戰,若非劉備求勝心切失了理智,恐怕孫權也討不了好。孫權與劉備這一戰,長達七八個月之久,可見蜀漢實力之強。況且在此戰中,為避免兩線作戰,孫權還向曹魏稱臣。對戰一國尚且如此,若是東吳的對外作戰逼得蜀魏聯合,東吳恐怕更難取勝。

東吳內部並不安定,山越一直是東吳的心腹大患。東吳不僅有外患,還有內憂。在江東境內的山區,有山越人仰仗地勢之險抵禦東吳政權。所謂的山越,是在東漢末年佔山為王的武裝組織。他們之中有為避戰亂來此地的百姓,也有豪強大族。山越人驍勇善戰,人數又多,參戰人數最多時能有數萬。孫權自掌權之時,就對山越進行鎮撫,收效甚微。他西征黃祖時,山越復起。東吳後方有此威脅,孫權不得不撤軍。經過數十年的征討,山越之患才得以解除。有此內患,後方不穩,東吳也就不敢對外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孫權在繼承人問題上舉棋不定,導致政局不穩,東吳開始衰落。孫權長子孫登死後,東吳開始陷入二宮之爭。因為孫權立孫和為太子,卻對魯王孫霸極其寵愛。帝王行事如此舉棋不定,讓孫和孫霸都對帝位有所覬覦,而群臣也爭相站隊。二宮之爭延續數年,牽扯臣子甚廣,連名臣陸遜都因此事而失去孫權寵信。結果最後,孫和被廢,孫霸被殺,幼子孫亮反而繼承了大統。這場二宮之爭使得東吳開始走向衰落,無力對外作戰。

東吳的人才大部分都陷入內部爭鬥中,無暇對外作戰。孫亮繼位時,年僅十歲,大權旁落。群臣奪權,無暇顧及統一大事。最初由諸葛恪掌權,他執政初期曾在東興之戰中大敗魏國,是可用之才。後來諸葛恪出兵淮南失敗,被孫峻所殺,孫峻開始執掌吳國大權。他死後,又將手中權力交給從弟孫綝。孫綝此人暴虐嗜殺,凡是與他不合者,都下場頗慘。呂據、朱異等孫吳的名將便是被他所害。一國臣子不能同心協力對外作戰,反而自相殘殺,國力不被削弱已是難得,談何統一中原呢?

東吳確實有統一中原的潛力。若是國內安穩,孫氏家族又有進取之心的話,統一中原指日可待。可惜的是,東吳的國力在皇位之爭,群臣奪權以及對內作戰中被消耗掉了,最終走向滅亡也在情理之中。


鄧海春


其實東吳最開始的策略是對的,也就是和劉備合作一起對付曹操,這也是東吳前兩任大都督周瑜和魯肅一直所認為的方針,雖然他們都希望荊州收復,但是他們明白曹操始終是孫吳最大的敵人,在這一點上魯肅和周瑜都十分明確的。但是有一個人不清楚,那就是孫權。孫權只看到了眼前的事情,那就是劉備的軍隊佔據了荊州,對於江東來說,東吳的首都始終都在荊州的下游,始終會受到劉備的威脅,所有他總是想拔出眼前的釘子。但是他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吳蜀聯合才能生存,不聯合只有滅亡這一條道路。

為什麼劉備沒有攻打孫吳的想法呢?我們看到歷史上劉備的主要戰略意圖還是從隆中對出發的,在短暫的取得荊州後,然後入蜀,再是進攻漢中,同時關羽出兵北伐,實現兩面夾擊曹操。但是劉備希望是孫權可以從長江北上攻打淮河流域,進而圖取徐州,這樣可以實現兩家的共同擊敗曹操的格局。再然後可能就是雙方在進行決戰了。而孫權一開始也是這麼意識到的,他一開始也是試圖北伐,並且在建安十九年五月征討皖城,虜獲廬江太守朱光,獲取人口數萬。取得了大勝,但是在建安二十年征討合肥時,被張遼殺得大敗,這也是很多人說“孫十萬”的來歷。這次慘敗之後,孫權就盯上了荊州,在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發動北伐之後,偷襲關羽後方,最終佔領荊州,這也使得吳蜀的關係全面破裂,使得雙方大打出手,最終的結果是兩方都輸了。此後東吳在孫權在世和去世以後,東吳再也沒有出兵蜀漢而是一直在北伐,和蜀漢合作,諸葛亮和後繼者一直從隴西出發攻打曹魏的關中,而東吳從長江出發攻打北方的徐州地界,這就是一開始周瑜和魯肅為孫吳規劃的路線,但是和蜀漢關係的破裂,雖然北伐在進行,但是不得人意,所以東吳討伐不贏。

此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山越。以前很多人都覺得山越是少數民族,但是光從東吳將領平定的山越領袖來看幾乎都是漢人,比如祖郎、嚴白虎、潘臨、尤突、彭綺等等。這些很有可能是漢人移民,或者東漢末年逃到山中討生活的人,其實是東吳江南地區山賊和在山區生活的武裝漢人。也叫作“山民”。山越的生產方式以農業為主,種植穀物,又因“山出銅鐵”,而常常“自鑄兵甲”。這些人組成了武裝集團,一直不服從東吳的管理,導致東吳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對於這些山民發動戰爭,曹操南征孫權的時候,曾經就鼓動山民造反。東吳的很大精力就是在討伐這些山民身上,這也是東吳無法全力以赴對抗中原的另一個原因所在。


人者仁義也


提供一個歷史經濟學視角僅供參考。歷來戰爭打的是消耗,消耗掉一個區域的糧食產出。中國歷史上的產糧區,前期集中於黃河流域。漢唐時期黃河流域都是基本經濟區,控制黃河流域才可能圖天下。長江流域儘管有著更大的農業潛力,但是開發起來相對困難的多。黃河流域通過水利工程就可以將水和泥沙引至灌溉區。而長江流域的開發需要先排幹湖沼。這種農業開發能力,直到宋代才得以掌握。所以三國時期的長江流域並不像小說中那樣有足夠的經濟力量進攻北方。《三國演義》成書於明代,明代朱元璋建都就在南京,可見當時經濟區已經發生了改變。


烏託坦


國力充盈,不缺人才,是不假,但是和曹魏比起來怎麼樣呢?

比國力,一直到唐朝安史之亂以前,北方的經濟都是要遠遠強於南方的。曹魏的地域面積、人口、農業生產水平,都是三國裡面最強的。東吳比不過,而且差得遠。

比人才,東吳算來算去,也就是依賴幾個大家族,每個家族能夠出一兩個肱股之臣,就已經很不錯了。而曹魏,在曹操時是唯才是舉,不看出身,籠絡了很多出身不好的才俊。曹丕開始改革,搞九品中正制,雖然有一定缺陷,但比起東吳來,仍然是一項比較公平、先進的制度。至少在大士族中,是能夠選到一批優秀人才的。況且中原一直都是文化薈萃質地,人才的質量也要遠高於其他地方。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東吳雖然發展得不錯,但比起中原的曹魏,始終是要差一個檔次。


造作的楚狂人


東吳其實並不穩,特別是在孫權掛掉之後的局面,就十分尷尬了。

在東吳內部其實一直存在著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那就是以孫堅父子三人為核心的外來派和東吳本地派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在孫權時代,兩個派系之間尚能緩和共存,比如後期雙方之間兩個著名的人物,呂蒙和陸遜。

然而這個局面,終於在東吳赤烏四年年(241)完全打破了,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十分不尋常的事情,那就是孫權的長子,也就是太子孫登死掉了,太子之位懸空,孫和先是被立為太子,但跟魯王孫霸之間存在激烈的矛盾,吳國大臣們因此分裂成兩派,展開了長達8年的黨爭。

這個事情,十分令人費解,按道理來說,儲君即定,那麼久沒有其他人什麼事情了,但卻越演越烈,一發不可收拾,而孫權最後的處置也十分意外,孫和被廢,孫霸被賜死。讓人十分之想不通。

但如果我們仔細分析,這場爭端的參與者們內在的矛盾,就會明白,孫和與孫霸的爭奪,實際上是孫氏統治核心外地派跟江東本地派的一次權力鬥爭。雙方爭奪的是東吳下一代的絕對領導權。

而孫權面對這場爭端的做法,其實就是利用黨爭,削弱本地派的力量。本來外來派大多支持太子,本土派多支持魯王,當然其中也有另類,比如後期傾向於支持太子的陸遜,他曾幾次上書表示堅決擁護太子,但因此招致強烈批評,而孫權的態度也十分奇怪。而陸遜自己也因本土派代表全琮全寄父子對陸遜不支持己方,而稱陸遜的外甥甥顧承曾串通陳恂,謊報戰績給自己謀求高位,致使顧承和其兄顧譚被被流放。陸遜為此憤憤不平。

而在這場黨爭中,孫權先是將楊竺、陸胤、吾粲收監審問,陸遜雖然沒有被問罪,但也被責備打聽宮中機密。實際上大臣們打聽點宮廷消息實屬正常,可問題是,孫權這個處置就很不公道了,處理的人,清一色全是本土派,而陸遜也因為這件事,最終憤忿而卒。

黨爭結束後,外來派基本屁事沒有,而本土派被進行了一次大清洗,這完全是孫權導演的一出大戲,其目的就是為了削弱本土派的崛起。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其實都面臨這種問題,比如屬國外來派與益州本土派的矛盾一直存在,而魏國司馬氏的崛起就是很好地證明。這也是為何三國幾十年打來打去,也不能統一的原因之一。

而這是吳國不能統一全國的政治條件,因為政治矛盾加劇,使得之後的孫氏政權並不穩定。而在經濟上,江南地區此刻的開發,還不是我們後世想象的那麼富庶,它具有極強的農業潛力,但相對於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開發的時間比較晚,也不受重視,南京石頭城都是在孫吳時代才始鍵的,可見當時中原是多麼不待見長江以南地區。

相比較農業生產成熟的北方,長江以南更像今天的大西部,跟東部的經濟差距巨大,經濟上的差距,導致人口增速慢,可以徵召的士兵少,能夠徵收的軍糧也就更少,所以孫吳的兵力實際上跟蜀漢在伯仲之間,略好一點,卻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孫吳的兵力大致上維持在10-15萬之間的樣子,而魏國長期兵力都在30萬的樣子,就以能養軍隊而言,魏國幾乎可以同時跟吳、蜀兩面開戰,所以怎麼看,孫吳的希望都不太大。

何況,從北攻南,只要突破長江防線,南京就無險可守,而一旦南京失守,那麼東南半壁皆失,東南保不了,其他地方几乎傳檄而定。看起來長江是一道天塹,但這道天塹其實也很容易被突破,而且還有個致命問題,那就是孫權竟長江而極的戰略構想在夷陵之戰後並未達成,蜀漢東三郡落在了曹魏手中,這對於孫吳防線無疑不是很大的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