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5萬元,別再傻傻存定期了,這樣存利息更高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生活中,除了用於開支的生活費用外,許多人手上仍有不少的結餘。而現在人們的生活現狀,似乎也印證了一句話:“手有餘糧,遇事不慌”。特別是近期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復工時間長期推遲,在收入被意外停止後,多數人也開始逐漸意識到“餘糧”的重要性。


有5萬元,別再傻傻存定期了,這樣存利息更高

  但在如今的金融市場上,各類理財產品數不勝數,稍不留神就會被套入其中。特別是去年,P2P平臺的頻繁爆雷,就算有存錢這個想法,但在有教訓的前提下,多數人也不敢貿然選擇高利率產品,來進行投資。這就像是你看中別人給出的高利息,但別人看中的卻是你的本金。

  在此大背景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多數人認為,銀行存款帶來的利息雖低,但它至少很安全。但在我看來,銀行存款這種理財手段,只要選對時間和方式,它帶來的利息收益,並不見得比理財產品要低。在人們的認知上,存款大致分為活期和定期,活期存款靈活性高,但利息收益較低;定期存款分為不同的存款期限,期限越長利率越高,但有著一定的侷限性,即流動性太差。

  以5萬元為例,分別計算銀行各類存款所帶來的利息。

  目前的活期存款利率為0.30%,5萬元存一年也才150元利息,按月平均下來,每月12.5元收入,一天也就幾毛錢利息,存與不存都沒多大差別。


  定期存款利率以六大行中利率最高的郵政為例,一年期定存利率為2.15%,5萬元存一年利息為1075元,按月平均下來,每月約為89.6元。

  兩年期定存利率為2.95%,5萬元存一年利息為1475元,按月平均下來,每月約為123元。

  三年期定存利率為3.84%,5萬元存一年利息為1920元,按月平均下來,每月約為160元。

  經過計算,似乎怎麼存利息好像都不高。其實,只要時間選擇的好,除了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5萬元還有更好的選擇方向。想要存款利益最大化只需要兩步,一是:大額存單;二是:地方性銀行或是民營銀行。

  大額存單是什麼?

  大額存單,按字面上的意思理解就是:金額較大的存款。它的由來也是央行在15年設立的,最開始央行對於儲戶設定的起存門檻為30萬元,但在一年後央行將這個門檻改為了20萬元。在本質上,大額存單和定期存款沒什麼太大的區別,差異只在20萬元的門檻的較高的利率上。


  所以,在任何情況下,無論是什麼規模的銀行,大額存單的利率都要高於定期存款。那這個20萬門檻的大額存單,和上述的5萬元有什麼關聯呢?

  上面說了存款利益最大化的兩個關鍵點,在個別地方性銀行身上,如農村信用社就曾出現過5萬元門檻的大額存單。當然,這種現象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時下銀行數千家,並不是每家銀行的規模與實力都是一樣的。地方性銀行攬儲壓力大,在面對生存問題時,會在某個時間段將大額存單的門檻下調至10萬元,甚至是5萬元。

  同時,在時間對等的情況下,地方性銀行給出的存款利率,一般都要遠高於各大國有銀行的存款利率。

​  所以,別再傻傻的定存了,有時間多去地方性銀行中走走看看,觀察銀行推出的各種活動,說不定哪天遇上銀行攬儲,降低大額存單門檻。5萬元既能享受到大額存單帶來的“待遇”,又能提高自己的存款利息,豈不美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