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謀將帥——陸遜(七十二名將)

陸遜,本名陸議,字伯言, 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東吳政治家、軍事家,名將陸抗的父親。

陸氏家族是江東大族,祖父陸紆,官至城門校尉;父親陸駿,任九江都尉。陸遜出生在華亭(今上海市松江區),少年喪父,隨其從祖父廬江太守陸康,一起生活。

智謀將帥——陸遜(七十二名將)

公元203年,陸遜二十一歲時進入孫權幕府,成為孫權集團的幕僚,主要主持文秘工作;

後來,陸遜主動上書孫權,請求自行招募人員,平定會稽附近的山賊潘臨。經過數月努力,陸遜不但平定山賊,而且獲得兵士二千餘人。

公元216年,陸遜率軍配合奮武將軍賀齊將,平定鄱陽附近的賊寇尤突,斬首數千。陸遜因功拜定威校尉,屯兵利浦。

公元217年,陸遜平定被曹操策反的費棧,以極少人馬快速平叛,並且妥善安置當地百姓。會稽太守淳于式上表告陸遜違法徵用民眾,陸遜不但沒有反駁,反而向孫權報告說淳于式是愛民清廉的好官。孫權稱讚陸遜有長著之風,非一般人能及。

公元219年,孫權和呂蒙謀劃攻佔荊州時,陸遜趁關羽忙於襄樊之戰,大力策反和攻殺荊州蜀軍,為呂蒙擒殺關羽做了充足準備。直到關羽敗走麥城,陸遜共斬獲招納關羽軍數萬人。

智謀將帥——陸遜(七十二名將)


公元221年,劉備不顧諸葛亮、趙雲等群臣勸諫,決意伐吳,為關羽報仇。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抵禦劉備,陸遜率領朱然、韓當、徐盛、潘璋、孫桓等部五萬人抗拒蜀軍。

公元222年六月,吳蜀雙方對峙半年之久,陸遜堅守不出。蜀軍後方補給困難,並且戰線太長,陸遜發現戰機,迅速組織反攻。歷史上著名的火燒連營由此開始。

吳軍火燒連營四十餘寨,蜀軍死傷慘重,蜀將杜路、劉寧投降,都督馮習和沙摩柯被殺。後衛將軍傅彤戰死,數萬人被殺。劉備趁夜突出重圍,逃奔秭歸。蜀軍舟船器械,水步軍資,全部損失,屍骸漂流,塞江而下,慘敗。

公元226春,陸遜因駐守的地方缺糧,上表命令諸將廣開農田;十月,陸遜上表勸孫權廣施恩德、減輕刑罰,放寬田賦的徵收,停止戶稅的收稽,孫權全部贊同並實施。

公元228年五月,東吳鄱陽太守周魴派人送親筆信給揚州牧曹休,謊稱打算降魏,請求派兵接應。曹休即刻率步、騎兵十萬人,去皖城接應。曹叡派大將軍司馬懿率軍向江陵;建威將軍賈逵率軍向東關,與曹休相策應。八月,孫權拜陸遜為大都督、假黃鉞,統領六師和禁衛軍阻擋魏軍;同時又派奮武將軍朱桓、綏南將軍全琮為左、右督,各統兵三萬襲擊曹休。

雙方在石亭開戰,陸遜為中部,朱桓、全琮為左右,大敗魏軍。陸遜督軍追殺,直抵夾石,斬擒魏軍一萬餘人,繳獲牛馬騾驢車乘萬輛,軍資器械無數,不久曹休因氣憤而死。

公元229年,孫權在大將軍之上又設置上大將軍,陸遜地位高於三公。

東吳太子孫和同魯王孫霸為了爭奪太子之位明爭暗鬥,孫權本打算廢孫和立孫霸,陸遜阻止,並且受他人誣陷,致使孫權與陸遜關係一度惡化。公元245年,陸遜因為憤怒而卒。

陸遜雖置身行伍,卻還有一套治國安民的謀略。他一方面開倉賑濟貧民,一方面勸課農桑,鼓勵生產,百姓蒙賴,稱他為“神君”。他建議孫權輕刑便民,用仁政治理國家,儘量少動干戈,以養本保民為要;只有與民休息輕徭薄賦才能富國強兵,統一天下。他的這一切主張說明陸遜並非單純“書生”,而是一個文武兼備的政治家、軍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