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照在唐朝时就已出现,晚清时更体现了它的霸气,却只有27个字

说起护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这是出国必备的一个东西,也许人们会认为护照是现代才会有的一个东西,其实并不是这样,早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是叫法不同而已。

护照在唐朝时就已出现,晚清时更体现了它的霸气,却只有27个字


在我国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就出现了“护照”这个东西,在当时它的称呼是“通关文牒”,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历经十万八千里走了十四年,途径数国到西天取经。而唐僧在每到一个国家后,都需要需要得到当地国家的印章,而他随身携带的大唐王朝的通关文牒,就是记录了他们途径的全过程。一直到清末开始通关文牒被称之为护照,我们现在称它为出国护照。

护照在唐朝时就已出现,晚清时更体现了它的霸气,却只有27个字


大家都知道清朝在刚开始时,是非常的繁荣、强大,那些周边的小国家丝毫不敢产生非分之想,要不然面临的就是灭亡的下场,可是由于长时间的闭关锁国,清朝末年过得是非常的凄惨,不仅打不赢仗还面临着割地赔款,可即使这样依然改变不了晚清皇帝心中的自大,光绪不仅将通关文牒改成护照,还在证件上下来了二十七个霸气文字,“持护照过境时,请立即查验放行,按照约定给予保护,不要为难阻滞”。

护照在唐朝时就已出现,晚清时更体现了它的霸气,却只有27个字


护照不仅代表着通行证,还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晚清虽然在护照上写下了硬气的话语,可是在外国人眼里并不是那么回事,刁难国人的事情,时有发生。因为在他们眼中,这句话不具备任何的威胁,只当一句玩笑而已,由此看见,晚清在当时不仅腐败连一点战斗的实力都没有,才会被其他国家如此的看不起。

护照在唐朝时就已出现,晚清时更体现了它的霸气,却只有27个字


随着国家的发展,护照在样子以及材质上做的越来越精致,可是在晚清时期,护照却是一张薄薄的纸,让人感觉它是那么的弱不禁风,只能倍加呵护,以此也能反映出晚清就犹如那“护照”一样,只能呵护或是放着不动,经不起任何的拷打。

护照在唐朝时就已出现,晚清时更体现了它的霸气,却只有27个字


好在我国已经用实力向各国证明了我们的能力,也真正实现了晚清当时在护照上霸气!现在的中国护照更是能将你从任何一个国家接回来,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在韩国等其他国家有关部门,还在为救援旅客相互推脱的时候,中国是第一个带着救援物资,救走所有中国同胞的国家,留下了一地羡慕的外国人。

护照在唐朝时就已出现,晚清时更体现了它的霸气,却只有27个字


祖国能带我回家,只因我有中国护照,厉害了我的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