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如何養生,如何做才不會犯錯。以免適得其反呢?


中醫注重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春天以養肝為主,所以春季養生重在養肝。可適當吃點辛辣食物,比如蔥、蒜、青椒等,這樣不僅能起到順養肝氣的作用,還可對抗腫瘤,起到防癌作用。蔥、蒜、青椒等雖然比較辛辣,但硫化物含量比較高,可刺激消化道、增進食慾。另外,蔥、蒜中含有的微量元素硒,對胃腸道腫瘤也有不錯的防治作用。

多食蔬菜人們經過冬季之後,大多數會出現多種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攝取不足的情況,如春季人們常發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膚病等。因此,一定要多吃點新鮮蔬菜,以便營養均衡,身體健康

平時要多喝水

飲水可增加循環血容量,有利於養肝和代謝廢物的排洩,可降低毒物對肝的損害。此外,補水還有利於腺體分泌,尤其是膽汁等消化液的分泌。春季飲香氣濃郁的花茶,可有助於散發冬天積在體內的寒邪,促進人體陽氣生髮,鬱滯疏散。而適量飲茶,還可提神解困,但春季不宜貪冷飲。

春季養生禁忌有哪些?

1、不要吃的太酸太辣:春天是肝氣旺的時候,吃酸的食品會讓肝氣更旺火大,並且這時脾胃容易虛弱,所以春天要少吃酸辣,多吃點甜味、清淡的食品。可多吃點韭菜,香菜,蔥,薺菜等時令蔬菜。少吃海鮮和容易上火的食物,患慢性病的人尤其春天要注意。

2、春捂不當:年輕人靠著火力壯不捂,早早就穿起了單衣和單鞋;老人、小孩卻容易捂過頭,捂出了汗還“頑固”地不脫衣服。專家支招“春捂”有三大要點:第一,別急著“換季”。冬季衣物先別急著收起來,等氣溫穩定了再換季。


第二,隨時增減衣物。春天氣候變化異常,早晚溫差變動大。可以帶件衣服備用,晚上睡覺時搭條小毛毯,避免寒氣損傷陽氣。


第三,別捂出汗。捂過頭了也會導致感冒、抵抗力下降。第四:不要穿太過單薄的衣物,春風可以透骨。


3、一犯“春困”就睡睡的時間太長,會進一步減少腦部血流量,抑制大腦皮層的興奮度。可能越睡越不醒,反而更疲憊。專家支招:解決春困,要抓住兩個黃金時間點:一是起床後,二是午飯後。


春季可以稍晚點睡(晚11點),但要早起(早6點半),以順應人體陽氣的生髮。起床後不妨伸個懶腰,做做乾洗臉。散步則可以放在午飯過後,在陽光下走30分鐘左右,然後再睡個不超過30分鐘的午覺。


4、心情抑鬱上火:春天重在養肝,調理心情就成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春天容易上火,脾氣暴躁,有時會莫名其妙的為一件小事上火。還容易抑鬱。這樣對我們的身體傷害很大。這時就要多鍛鍊,長做深呼吸。多參加戶外活動。還可以養花草愉悅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