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蒲松齡的拿手好戲《嶗山道士》

《嶗山道士》真是聊齋經典之作,蒲松齡的拿手好戲。主人公王生更是讓我想到了自己,無地自容。王生羨慕有道之士,卻不肯下苦功夫學,淺嘗輒止,又著急賣弄,最終獻醜碰壁,貽笑大方。

本文開篇直敘,王生是富家子沒吃過苦,揹著書前往嶗山求教,看起來很認真的樣子,師傅一眼看出王生“矯情不肯作苦”,果然他一個月後“不堪其苦,陰有歸志”,兩個月後“苦不可忍、心不能待”,只在形式上認真。中間故事側面可以看出王生追求的只是道士變幻出來的東西,目的不純,投機取巧,結果一無所獲,自取其辱。“王生求道”恰如我們學習,沒有一定的時間積累,想學到真本事,硬功夫是不可能的。在求學路上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更不能為了“所識窮乏者得我與”而賣弄自己,應當自重,謙虛低調,假以時日,方有所成。像道士囑咐王生一樣“歸宜潔持,否則不驗”。

篇末蒲松齡所評更是畫龍點睛:“聞此事,未有不大笑者,而不知世之為王生者正復不少。今有傖父,喜痰毒而畏藥石,遂有舐吮癰痔者,進宣威逞暴之術,以迎其旨,紿之曰:‘執此術也以往,可以橫行而無礙。’初試未嘗不小效,遂謂天下之大,舉可以如是行矣,勢不至觸硬壁而顛蹶不止也。”大意是:現在的人喜歡傷身的嗜好,畏懼真正救命的東西,有人討好他,教他些耍威風施暴的方法,還騙他說可以橫行天下,剛開始有點小效果,但天下之大,這樣下去必然會像王生一樣得到教訓。

其實人們三歲的時候就聽這樣的故事《小貓釣魚》,人生路上更是聽了許許多多類似故事,為啥自己還是一事無成,原因大概就像王生一樣苦沒吃夠,可能這就是蒲松齡要告訴我們的:去吃苦吧,多說無益!

看蒲松齡的拿手好戲《嶗山道士》


看蒲松齡的拿手好戲《嶗山道士》


看蒲松齡的拿手好戲《嶗山道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