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覺時保持安靜,你可能會害了他

“別人在睡覺,要輕聲輕語,別大聲喧譁。”想必很多人都聽到過這句勸告,別人在睡覺時保持安靜,是對他人的尊重。可是對於小孩子,我卻不建議大家刻意營造睡眠環境。

孩子睡覺時保持安靜,你可能會害了他

小月的老公是遼寧大連人,我見過幾次,談吐風趣,看上去很是隨和。可是婚後,小月不止一次的向我抱怨,說她老公有個怪癖,睡覺的時候絕對不能開門開窗,連留個縫隙都不行,只要有個“風吹草動“,她老公就會驚醒,然後失眠一整晚。起初,小月還能接受,畢竟大連冬暖夏涼,空調在家裡幾乎很少見,也確實沒有必要。直到去年夏天,大連最熱的那段時間,小月說這回換她整晚整晚的失眠了。本來晚上打開窗,吹著海風,很是愜意,可是因為她老公睡覺不能有風的習慣,每晚只能忍著燥熱,她說那幾天是真真正正見識到大連的熱了,簡直令人窒息。

孩子睡覺時保持安靜,你可能會害了他

後來經過詢問,原來她老公小時候睡覺,她婆婆總是害怕孩子被吵醒,每次都要關緊門窗,給孩子營造絕對安靜的睡眠環境。因此長大後,這個習慣就保持到現在,想改卻改不過來。

其實生活中,像小月婆婆這樣“愛孩子“的母親大有人在,可是孩子不可能永遠生活在家裡,長大要在學校住宿,工作了可能要在單位午休,哪能每次都保證睡覺時周圍沒有干擾呢。大家一定聽到過有人自稱”睡覺輕“,其實他們並不是什麼神經衰弱,思慮重之類的,很可能就是小時候睡覺安靜慣了,對於睡眠環境的改變,表現出來的不適應罷了。

再給大家講我一個高中舍友的例子吧。我的舍友叫小涵,她媽媽很愛打牌,經常帶著襁褓中的她跟鄰居湊成一桌打上幾局,有時候她睡著了,她媽媽就把她抱在懷裡,繼續打牌。她常自嘲說她小時候都是在打牌聲中睡覺的,現在睡眠質量特別好,連打雷都吵不醒。

孩子睡覺時保持安靜,你可能會害了他

當然,像小涵這樣的情況並不常見,屬於是極端情況。但是正是反映出,從小在喧鬧聲中睡覺,小涵的抗干擾能力確實比更強。

毛主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喜歡在喧鬧的街市中讀書,以此來鍛鍊自己的抗干擾能力和恆心。”

在家裡,父母疼孩子是沒有錯的,可是步入社會,沒有人會把你當孩子,你只是朋友,員工,同事,大家認為你該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你也必須表現得像個成年人。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老生常談的話:“你要去適應環境,不要讓環境適應你。”

在這裡遇見你真是太棒了,留個贊再走吧,記得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