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当前,一位英国留学生的妈妈提出政府包机接孩子回国,你怎么看?

GEN


如果是公派的留学生,想回来的话,我同意这位妈妈的意见,如果是自费,那还是自己想办法吧!


老九81799


可以包机送家长过去,既可以照顾孩子,又可以杜绝国内人民被感染的风险。不要觉得包机接回来理所应当,因为国内已经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控制疫情了,如果接回来发生大规模的疫情爆发所导致的一切费用支出,由你们来出钱么,出得起么。既然有钱送到国外,感觉国外的月亮圆,就别回来了。


好嗨哟读历史


1.5万名未成年留学生在国外面临巨大困难

现在在英国的这1.5万名小留学生面临几个困难:1、学校关闭,不能留校;2、回国机票一票难求,部分航班取消,部分地区无法过境;3、部分寄养家庭明确表示不愿再接受留学生;4、年龄小,难以独立面对困难;5、辗转回国也面临极大的感染风险。都是未成年的孩子,年级在10-17岁之间,平均年龄只有14岁,让这样一群孩子独自面临这样的困难,作为父母来说,提出包机接回孩子回国的要求可以理解。

完全依靠政府包机接回来也不现实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国外的研究生人数众多,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66.21万人,而且他们分散在世界各地,要包机把他们接回来,这个难度显然是太高。海外也还有不少华人华侨,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显然不太现实。而且这么多留学生经过长途飞行,途中感染的风险无疑更高。


驻英大使馆已经尽一切努力安排

面对境外留学生的困难及家长们的诉求。我国驻英国的大使表示已经在联系国内外加来商业航班或者包机,尽一切力量保护好孩子。可以说在可能的情况下,已经尽到了最大努力。提出了可行的方案,也让家长稍稍安心。要把所有孩子都接回来,还需要家长配合共同努力。

低龄孩子留学是否操之过急

刚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确实有些吃惊,有如此多的家庭把未成年的孩子送到国外去学习,本身面临的问题就很多,在成长的关键阶段,缺少了家庭的关怀,以及家长的引导,身心健康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那么小的年龄,能否融入西方国家的文化,是否存在语言和生活上的障碍,这都是问题。

在2019年初,“低龄留学‘广州’国际高峰论坛”上,美国剑桥高中联盟全球副总裁梁怡对低龄留学生跨文化交流及融入问题进行了分析。她列举了与哈佛大学一起调查得出的数据:就到美国的低龄留学生而言,有45%的学生面临着情绪挑战的问题,有25%的留学生会在入学第一年转学。

更值得思考的是,把未成年的孩子送到国外去学习,从小接受西方教育的理念,国内文化以及历史教育的缺失,今后很难产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也就很难谈起了。


象牙塔里讲故事


看了相关报道,说实话我真的有点气愤。小学生就送到国外去读书,难道国内的教育你就真的那么看不上眼吗?

有能力把孩子从小就送到英国去读书,现在国外疫情严重了才想到祖国,想回国了还要政府买单、包机接回来,我只想说你家孩子真的就那么牛吗?百年难遇的奇材?有三头六臂?

现在国内的疫情是得到了很好控制,但是我们是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大家应该很清楚。

最近我们都很讨厌一个词:境外输入型病例。因为境外输入型病例的出现会给国外疫情防控带来很大的压力,我们的抗疫成果会受到很大的威胁。现在全国复工率已经达到了90%左右了,现在全国已经有很多省份已经开学了。境外输入型病例的出现会给非常多的人带来生命安全。


中国的留学生非常多,现在全世界的中国留学生有70多万了,这么多留学生不可能只接你孩子。这么多留学生的输送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回国途中我们是很难保证他们不会交叉感染的。

这么多留学生回国怎么隔离?哪里隔离?部分素质差的留学生不配合隔离,隐瞒行程的事情最近还少吗?他们回国造成病毒又一次大规模传播怎么办?国内复学的这么多学生安全谁保证?

所以,我认为:

对于国外的具有中国国籍的留学生,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定帮助,比如防疫物质、防疫知识。

国外留学生要注意防控,保护好自己,避免自己被感染。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对包括英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提供帮助了。相信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定会很快控制住疫情,现在国外留学生不回国、晚回国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大家认为呢?


地理视角看教育


首先,不管政府能不能开通商业航班,作为母亲我能理解这些家长的做法。

孩子独自在外已是事实,那么在现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是要尽一切可能将孩子带回国。因为如果孩子在外感染疫情,势必会没人照顾,这让在家的父母根本无法放心。

其次,该父母也是提出他们这些家长自费包机,只希望政府给出可以自行包机这种可能。同时父母也承诺配合政府防疫各项政策,这种情况下,政府为孩子们协调无可厚非。

最后便是公平不公平的问题。其实就这部分孩子的家庭来说,大部分也是非富即贵吧。不管家长出于哪种考虑当初把这么小的孩子送出国,但最终目的就是用金钱让孩子获得更好的人生。现在孩子在他们设计的路上有难,父母肯定是尽全力护其周全,不然父母在国内拼命挣钱做啥?

所以只要家长后期主动配合防疫,政府帮助他们都是无可厚非的。




叶苏格爱娃


在疫情面前最能考验人性,就如这位在英国读书的小学生母亲,竟然提出让政府包机接自己孩子回家。从家长的角度来讲,舐犊之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却提出让政府包机接回自己孩子,恐怕真就说不过去了。

国家大力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国内基础教育已经很不错了,你不选偏要把孩子送到英国读小学,恐怕在疫情之下,国人心情会非常复杂。

国家大力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为家长们做的还少吗?但是有些家长偏偏就嫌弃我们的义务教育,非要把还在读小学的孩子送出国去上学。难道外国的月亮真就比中国圆?恐怕不是,而是一种很奇怪的心态在做乱,总认为国内的教育不如国外。如果不是发生这场疫情,恐怕真的很少有人关注小学生去国外读书这事,最多对有人是留学生群体。现在倒好,赶上疫情了,才知道祖国母亲之好,甚至厚着脸央求政府包机将在国外读小学的孩子接回来,这事怎么想都让人难以理解。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的回复非常具人性化,但恐怕包机接小学生回国不太现实,别忘了国外有上百万留学生呢?都能满足包机接回的诉求吗?

如果从人性化关怀的角度,我认为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的回复非常不错,身在海外的小学生确实最急需要关心,但是恐怕包机接回小学生,那大量的中学生怎么办?那些读大学生的留学生怎么办?只要开一个头,恐怕都会纷纷找中国驻外领事馆。到时答应还是不答应?又有多少可动员的力量去接回?毕竟留学生体量太大了,就是能接回来,防控疫情所需要的保障力量又得动员多少?细想这些,真不是一件小事。

有能力把孩子送去英国上学读书,就该有能力把孩子安排的妥妥的,不要遇到疫情了才想到自己能力不足。

从一位孩子在英国读书的家长提出政府包机接回她的孩子的行为来看,我们深刻地领略到了什么是精致的利己主义思想。当在太平盛世时,你绝想不到祖国母亲的伟大,甚至还嫌弃我们的基础教育,那时你有能力把孩子送去英国上学读书,相信你一定可以有能力把孩子在英国安排的妥妥的。然而现在看来,并不是那么回事,利已者开始恐慌了,开始想到接孩子回国了。对于这些家长来说,他们心中没有祖国,他们只有自己,试想,这场疫情国家已经操碎了心,你们也该体谅一下国家了,别再给国家添麻烦了。

结束语:虽然我上面所做的分析可能会招骂,认为冷血无情,但是建议你理智一些,毕竟这不是一个家庭的事,也不是几个家庭的事,而是牵扯上成千上万家庭的大事。如果我们只想着自己,而心中不考虑国家,恐怕疫情过后,这些现在有难处的家长到时仍然会把孩子照样送出国去,仍然会嫌弃国内的教育。

不知道我上面的分析,网友们是否赞同呢?如果你有不同看法,请说一说吧。


寒石冷月


都是中国人,因疫情陷入困境,从感情上说,我认为可以为这些孩子提供某些帮助,但家长提出由政府包机接回这些孩子,这个要求显然过分了,如果满足了英国的,那么其他国家的呢,是不是全都包机接回?国家已经消耗巨大,你们的资源也不少吧,多想办法,尽量少给国家增加负担了!

有一点忧虑:环境造人,如果一个人从小生活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他的思想和行为一定会受到濡染。从小就接受西方教育的孩子,长大后会不会——中国血液,外国灵魂?但愿不会!


泥巴驿站


让我们来重温一下吴京《战狼II》那句经典台词:

中国人民共和国公民 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 不要放弃 请记住 在你身后 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我想这位英国留学生的妈妈想让政府包机接孩子回国的念头一定是受到吴京《战狼II》这句经典台词的启发。

英国是我国小学生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人数大约在1.5万人。送去英国留学的孩子最小11岁!

这么小就送出去留学,目的并不是为了孩子学业,这里大部分家庭是准备给孩子移民,做大不列颠合众国的公民!

或者就是以孩子为铺垫,然后全家移民过去,有的家庭也的确是这样做了。

很多加入外国籍的华裔却又在做着伤害祖国的事情。

前几天的蒋逸文与刘韵杰作为美籍华人,在facebook上公开诋毁国人,就是这类人。

1.5万留英小学背后是1.5万个家庭对于英国教育的认同和英国政府的信任,既然如此信任英国政府,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突然又去哀求中国政府呢?

这种出尔反耳,疫情退去之后,不怕英国政府再和他们秋后算账呢?

因此,我觉得这位英国留学生妈妈还是不要请求中国政府包机为好,做人坚守底线,保持操守,从一而终,不能做”骑墙派“的蝙蝠!

朋友们,对此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关注。

青衫李探花


海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了190000万例,已经遍布了173个国家。HB省昨天新增病例为0 ,境外新冠肺炎输入病例为41例。在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我们只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如果无法把好国门,新冠肺炎疫情随时可能会卷土重来。到时候,我们可能会随时再次面临“封城”,还付得起这个代价吗?日前,一位英国留学生妈妈要求政府包机接留学生回国,这种想法可以了解,却绝对不可行。

第一,非常容易造成国内疫情第二轮爆发。经过了接近2个月的艰苦奋战,甚至已经有319人因抗疫工作殉职,我们才赢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阶段性胜利。目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业重心已经从境内防控,转移到了防控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出入。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多达274例,仅仅3月21日一天就增加了41例。

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在英国的留学生已经多达95000人。如果将这95000名留学生在同一时间接回国内,即使再严格的检测,恐怕也会有“漏网之鱼”,造成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复发。即使是15000名小留学生,也会给防疫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这并不是残忍,而是在不得已情况下的最优选择。即使是在重视“人权”的意大利,不也是在医疗体系紧缺的情况下, 优先抢救年轻人,而将老人的优先级排在后面。

第二,仅仅接回英国留学生有失公平,接回全部华侨与留学生却不可能实现。如果仅仅将15000名小留学生接过来,那么其他80000名英国留学生怎么想?如果将95000名英国留学生都接回来,300000美国留学生怎么想?如果将300000美国留学生接回来,全世界接近1000万华侨怎么想?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是世界大流行,不同于区域性灾害,国家也没有能力做到面面俱到。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旦开了口子,接下来就会非常被动。

第三,最好的办法是留学生母亲赶赴英国,照顾未成年子女。能够在未成年阶段就将孩子送到国外,至少说明了两点。第一,小留学生的家庭比较富裕,至少是中产阶级的中上等;第二,小留学生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不满足于国内的教育。所以,最好的选择是,小留学生的父母赶到英国照顾未成年子女。毕竟,国内与英国还没有断航。即使断航,也能够通过专机实现目的。

欢迎大家讨论,你认为应不应该包机接回所有留学生?


美国观察室


老穆认为,疫情就像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众人的“原态”……

当国内有疫情时,有些有钱人,拼命地往外逃……

当国外疫情严重时,有钱人又拼命地往国内躲……

哪怕一票18万,也在所不辞!


咱们闲言少叙,回到正题!

一位留学英国的小学生妈妈,提出让政府包机接英国留学的小学生回家。

刘晓明大使的回复充满了人性化和人文关怀!


英国距离中国有11000公里左右,坐飞机的话,大概需要12个小时左右,倘若转机的话,则需要18个小时左右。

如此长距离的跋涉,确实有被感染的风险!

再者,英国目前的疫情比较严重,确实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情!

据了解,中国去英国留学的小学生大概有1.5万人左右,如此多的人,来回接送,确实是一件大工程!

稍有不慎,可能会被感染,病毒一旦带到国内,后果不堪设想!

老穆想说,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已经很累了,他们也需要歇歇!



老穆还有一个担心,倘若政府去接机,同在英国留学的大学生倘若也要求接机,届时压力是不是更大?

要知道,中国大陆在英国留学生超过12万人,成为英国国际学生最大输出国。

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确实是一件难事!

近来,境外输入病例呈上升趋势,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内学生的开学……

倘若这么多的留学生回国,又会是怎样呢?

最后,老穆想说,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不是挺完善的吗?为何小学就要去留学呢?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