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金者》:記錄一群交易天才的隕落

美國長期資本,被譽為整個金融史上最牛的對沖基金之一,它與量子基金、老虎基金、歐米伽基金一起被稱為國際四大"對沖基金"。長期資本的一生很短,屈指五年;長期資本的一生很長,是一段歷史。可能聽說過這家公司的人已經不太多了,但它遺留給我們的經驗仍值得反覆回味。


01

交易天才“夢之隊”的隕落


1994年,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成立,主要活躍於國際債券和外匯市場,利用私人客戶的鉅額投資和金融機構的大量貸款,專門從事金融市場炒作。初始管理的資產規模為12.5億美元,是有史以來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每年的投資回報率分別為:1994年28.5%、1995年42.8%、1996年40.8%、1997年17%。


這家基金是天才的“夢之隊”:掌門人是被譽為能“點石成金”的華爾街“債券套利之父”約翰•梅里韋瑟,梅里韋瑟是愛爾蘭裔的美國人,1947年出生在芝加哥,並一直在芝加哥長大、讀書,1974年在芝加哥大學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後遂來到華爾街進人一家投資公司—所羅門兄弟公司任職。在長期的投資生涯中,梅里韋瑟積極倡導投資數學化,利用電腦快速處理信息的特點,將金融市場的歷史交易資料、已有的市場理論及學術研究報告和市場信息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電腦數學自動投資模型。該模型避開對後市走勢的上下判斷,大量連續而精密地計算兩個不同市場債券間的最新價格差和正常歷史價格差之間的偏差。如果該偏差放大,電腦立即指示大舉套利人市投資,經過市場一段時間的調節,放大的偏差會自動恢復到正常軌道上。這時電腦指令平倉離場,獲取偏差的差價。梅里韋瑟利用這套模型投資債券市場,結果屢屢得手,既為公司賺得了大利潤,同時也使自己身價倍增。在80年代,梅里韋瑟就已經成為華爾街上的風雲人物,被稱為“金融界的奇才”與“債券套利之父”,並出任了所羅門兄弟公司的副總裁。


《賭金者》:記錄一群交易天才的隕落


華爾街債券套利之父:約翰-梅里韋瑟


合夥人包括以期權定價模型而榮膺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羅伯特•默頓和馬爾隆•斯科爾斯以及前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兼美聯儲副主席戴維•馬林斯等。


《賭金者》:記錄一群交易天才的隕落


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默頓和馬爾隆•斯科爾斯


這樣一支號稱“每平方英寸智商密度高於地球上任何其他地方”的夢之隊,在成立之初就毫不費力地說服80名創始投資者每人至少拿出1000萬美元。這些投資者包括:


前貝爾斯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詹姆斯•凱恩;美林證券在當時也購買了其一大筆股份,用來出售給自己的大客戶;瑞士聯合銀行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把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定位為其最大的投資對象……


在50個月之內,該基金的資本由最初的12.5億美元上升到48億美元,實現了約40%的年均回報率和185%的總資本收益率。


然而,在1998年3-9月的短短6個月內,該基金卻整整虧掉50億美元,甚至在這年的某一天之內就虧掉5.53億美元。最後瀕臨破產,連美聯儲都不得不出面召集由14家大銀行組成的銀團對其救助……


02

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示?


長期資本事件可能是這類事件中最為嚴重的一次,但並不是第一次,在它之前有許多利用槓桿操作進行大量投資的公司也曾陷入這樣的境地,這些問題的一再發生值得我們進行思考。


金融業對此總結了幾點教訓:

1、槓桿交易的保證金是必要的;

2、考慮逆向市場下的變現費用;

3、對於持倉策略的充分披露;

4、使用壓力測試防範肥尾效應。


長期資本的倒閉給其投資人帶來巨大的損失,同時也給其他投資者帶來了啟示:不要相信專家,不管他多有名氣,因為“股市沒有專家,只有贏家和輸家”。


巴菲特1998年10月佛羅里達大學商學院的演講時答提問,他們為了賺更多的錢,為了賺自己不需要的錢,把自己手裡的錢,把自己需要的錢都搭進去了。這不是傻是什麼?絕對是傻,不管智商多高,都是傻。為了得到對自己不重要的東西,甘願拿對自己重要的東西去冒險。


03

《賭金者》


如果您對長期資本的事件感興趣,推薦一本書《賭金者》,書詳細地記述了全部過程,正如作者所說,這不僅僅是一個公司從成功到失敗的過程,還是一個對國際金融市場產生巨大沖擊的過程,是“有史以來最生動的資本市場案例”。金融監管者可以借鑑金融危機救助的經驗和教訓,並對對沖基金對全球金融體系的影響有更清醒的認識。


作者羅傑•洛溫斯坦,他在Smart Money雜誌工作期間,通過對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幾位主要合夥人與6家主要參與救助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銀行高層人物的多次採訪,在一些著名經濟學家的幫助下,成功地創作了此書。當年該書一上市,便轟動全球,至今仍被投資者、基金管理者、金融監管當局奉為經典。


《賭金者》:記錄一群交易天才的隕落


本書內容豐富且引人入勝,思路清晰明朗,全面講述了套利市場的成功和隱藏在其背後的風險、傲慢與貪婪,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紐約時報》


在洛溫斯坦的筆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集貪婪和傲慢於一體的真實故事……他用光彩炫目的才華為我們揭開了套利世界的神秘面紗。

——《商業週刊》


本書真的可以說極具吸引力……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在某些方面存在很多謎團,很久以來,它都令人感覺到雲霧繚繞,然而,本書的脫穎而出,卻讓世人能夠更清晰地看清它的幻滅,這真的太讓人著迷了!

——《華盛頓郵報》


04

精彩書摘


1.面對市場慌不擇路急於擺脫債務的投資者,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經濟學家尼爾.索斯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稱:”這時候不是應該賣哪個的問題,而是能賣哪個就賣哪個。“一旦採用槓桿,投資者的交易控制權就已經拱手讓出。我們需要明白:各種證券雖然看起來毫無關聯,但被同一群投資者擁有後,一旦出現危機,它們無形中就會產生關聯。因此長期資本管理基金所謂的多樣化投資保障安全的操作策略,在這樣的情況下並不可行。


2.其實流動性不過是個假象。無論任何時候,只要市場出現下跌,投資者都會吃驚的發現買家好像全都消失了。


3.1994年股市崩潰的真正元兇是槓桿交易。如果你沒有負債交易,就不會破產,不會被迫賣出手中的股票。槓桿在放大投資收益的同時,也蘊藏著巨大的破壞力量。


4.英國作家切斯特頓說過,生活無異於”邏輯學者們的圈套“,它似乎充滿理性但實則不然,它常常通情達理,偶爾卻會黑你一下。


5.對於金融市場來說,我們永遠無法確定獲得的樣本是否完整。沒有誰敢說接下來的市場走向不會出現新變化。


6.作為隨機事件,拋硬幣有一個重要的構成條件,即每一次拋擲都和上一次不同,是完全獨立的行動。換句話說,硬幣並不記得自己已經連續三次朝上落地,第四次拋擲的結果仍是一半對一半的概率。但市場是有記憶的,並不會像拋硬幣那樣隨機和獨立,有時一種趨勢的持續不過是因為交易者期望或擔心的結果。於是就實現了自我實現預言即”皮格馬利翁效應,這種效應認為,由於擔心銀行倒閉而拼命跑去取錢的儲戶,最後真的會導致銀行倒閉。


7.在潰敗之時,這隻基金也不是不想賣出交易,實在是因為其頭寸太大根本動彈不得。面對小型基金見貨就賣的靈活局面,長期資本掛曆基金就像被一群殺人魚團團包圍的碩大的海鯨一樣孤立無援。瘋狂的交易頭寸已經讓他騎虎難下,哪怕只賣出一點點業務,市場價格也會應聲下跌,導致基金的其他資產出現貶值。


8.無論市場模型怎樣預測,交易員們都不是受芯片指揮的機器,他們易受影響,具有羊群效應,面對利益一哄而上,出現風險則作鳥獸散。


9.如果下次哪個計算機系統號稱擁有全部歷史數據,可以全面量化未來的風險,作為投資者的你必須轉身而跑,而且越快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