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本的感染科:待遇偏低, 12年不进新人,张文宏也曾想另谋出路

截止3月20日12时,全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81301例,死亡3253人,在眼下这场新冠病毒阻击战中,原本应是主力军的医院感染科,却显得力不从心,暴露出人员、场地、设备均严重不足等诸多问题。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兼肝病中心主任王贵强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出现以上情况主要归因于科室效益低发展受困,医生待遇偏低,人才稀少等多个因素。


赔本的感染科:待遇偏低, 12年不进新人,张文宏也曾想另谋出路


1990年代以来,医疗开始市场化,感染科成为不赚钱的科室。王贵强分析说,虽然SARS以后,传染科改为了感染科,但不少医院的感染科依然以看肝病、结核为主,传染病发病率下降,带来了科室业务量的减少,进而效益下降


浙江乐清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医生赵晖将感染科的工作形容为"赔本买卖",一方面,感染科的病房设置需要单独且较大的空间,病人因为要满足隔离条件,有些不同病种的病人不能安置在一起,使得床位的利用率不能达到100%;另一方面,感染内科以药物治疗为主,不像外科那样使用各种器械,随着药品零加价政策的实施,加之结核、艾滋病的药物都是免费提供,令感染科的收益变得极为有限。


而相比其他科室,感染科必须要用的医用防护用品又是一部分不小的支出,这使得医院没有发展感染科的动力


赔本的感染科:待遇偏低, 12年不进新人,张文宏也曾想另谋出路


收益不好的情况不仅发生在综合性医院的感染科,以看肝炎、结核为主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生存更为艰难。据2007年全国卫生财务年报数据;全国148家传染病院中有63.51%出现亏损,在所有传染病医院中,当年结余占总支出比例大于5%的仅12所,减除财政专项结余后,148家传染病医院亏损5.98亿元。


缪晓辉曾担任过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长征医院副院长、感染科主任。他说,在医疗服务被推向市场化后,感染科医生的收入普遍在医院各个科室中处于最低一个层次的水平


杨友明工作31年,每一年收入的增长幅度仅维持在5%左右,有时候还会负增长。在美国,感染科医生的收入虽然只有心内科、外科医生的 1/3 到 1/4,但平均下来年薪能有15万美元,王贵强认为,

中国感染科医生也要保证其一定的底薪,才能使得学科顺畅发展。


赔本的感染科:待遇偏低, 12年不进新人,张文宏也曾想另谋出路


待遇偏低,感染科的发展受困,加上社会普遍对传染病的排斥等多个因素,使医学院毕业生普遍不愿意到感染科工作。杨友明所在的科室已经有四五年没有进来新人,

科室只有二十来个人的规模,一旦科室人员想要到外地进修学习,就会令日常运转难以维系。

赔本的感染科:待遇偏低, 12年不进新人,张文宏也曾想另谋出路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翁心华说,在华山医院,2000年前后,感染科也有一部人因为待遇低选择离开,如今的网红医生、现任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博士毕业后也曾和翁心华说,想另谋出路。


作为中国感染学科发展的"重镇",王贵强所在的北大第一医院感染科的床位数长年来一直没有增长,近期还因楼宇改造,被压缩到一半,仅有30张。感染科的人才队伍自2003年SARS后补充了两名新人之后,至少有12年没有再进人,"这从客观上影响了整个学科的梯队建设。"王贵强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