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的楷书,是否达到中书协水平?

仙丶清风


溥仪的楷书水平,放在现在至多是“二流水平”


首先在评价一个人的书法水平之前,必须确定评价的标准问题,标准定不下来,那么所有的评价都没有什么意义。

先看看加入当代中书协都需要什么必备条件吧——

中国书法家协会聚合了当代书法的绝大多数人物,可以说能够代表当代书法的最高水平。所以入会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想入就入的,也不是说什么单纯的写字水平高就能自封书法家的名头的。先来研究中书协的入会条件,再来研究溥仪的作品,获取更为合适。


一、创作上,溥仪的楷书水平仅处于入门阶段,尚未达到较高水平。为了做个比较,我们就以当代楷书水平较高的几位与溥仪作品放在一起研究。

1.被称为当代书坛“第一楷书”的张瑞龄,他的职业是当代著名书法家,教授,研究院,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书画家顾问。


2.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小晴,现为中书协学术委员会会员,上海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书法》杂志副主编。

3.田蕴章。现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副教授,中书协会员,天津书协理事,也是目前书坛最活跃的楷书大家之一。楷书有“欧风”。


4.崔学路,山东人,中书协会员,全国五届书展评委。在楷法上继承颜体为主。

5.曹宝麟,江苏人。现为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博导。


此外,楷书大家尚有卢中南、田英章、周思言、孟繁禧等。而纯粹从功力来看,溥仪的书法水平显然照以上大家差距不是一两个级别。再加上上述大家多是在高校任职,专门从事书法学研究,有的还是博士生导师,书法理论修养更是溥仪难以相比的。

二、在书法理论研究上,由于溥仪的主要精力都用于政治上,对于书法理论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能见到的只是他起草的公文之类,而这些又属于机械的馆阁体,况且在高水平的抄写员看来,溥仪的楷书还不甚得法。


三、溥仪能够拥有的最大优势就是他的社会地位。曾担任过最高统治者多年,且经历复杂,不管他在政治上有没有作为,但在“书因人贵”的传统文化里,这个优势是别人无法比拟的。可惜的是,溥仪后来担任过伪满洲国的皇帝,在民族大义方面留下人生污点,后来又被列为战犯被收押在监。当然,后来经过特赦,及认真劳动改造,最终成了一位能够自食其力的普通公民。也多多少少对他的书法成绩有点影响。

总体来说,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人物,溥仪在书法上的成就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撇开任何历史、政治、文化因素来认识,单纯的以书法论书法,溥仪的楷书水平也就是一般以下。如果把各种因素考虑进去,在特殊人物中当属二流。但要说非要和当代的楷书大家相提并论,恐怕他们也羞与为伍。


历史就是这样,千秋功罪自有评说。至于入流不入流,那都是次要的了。


翰墨人生


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同历史上多数的帝王一样,受过封建体制之下最好的教育。他的书房里放着四库全书,七位授业恩师,个顶个都是当时一流书法高手,而且学识渊博,文化底蕴深厚。这么厉害老师,这么优质的学习资源,即便是天分再平常的学生,也不会丑到哪里去。更何况,被立王储当皇帝的人,慧性聪敏绝不会太差。

溥仪的楷书写得很正,颜肉欧筋,浓墨重笔,肥硕丰厚且不失圆润灵秀。大清朝后期的书法,馆阁体达到巅峰。溥仪的书法,受陆润庠老师的影响最大。虽然没有取到真经学到真功,有形而无质,但笔法字法的渊源还是不难看出的。


溥仪楷书的水平,放在历史上的楷书大手中间是不够格的,甚至即便在诸位帝王之中,也称不得上品。但溥仪楷书的路子很正,基本功也扎实,与当今中书协会员楷书水平比较起来,也是完全可以拿得出手的。中书协会员里当然有高手,不说会员,仅启功之后的历届书协主席,传统功底与楷书水平,没一个有溥仪写得好的,包括大名鼎鼎的沈鹏,张海苏士澍更是靠边站。

综上,以溥仪的楷书水平,如果完全凭实力说话,入选中书协会员,是绰绰有余的。



抱庸浅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