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到了,谚语“春分南风,先雨后旱”是啥意思?有什么道理?

导读:春分到了,谚语“春分南风,先雨后旱”是啥意思?有什么道理?

今天就是春分节,转眼之间我们已进入仲春时节,春分节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重要的节日,被称为“日中”和“日夜分”;按照科学解释这一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的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自春分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这样以来北半球就会出现白天长夜晚短,我国处于北半球,关于春分也有很多谚语,比如谚语“春分南风,先雨后旱”是啥意思?有什么道理?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春分到了,谚语“春分南风,先雨后旱”是啥意思?有什么道理?


其实,“春分南风,先雨后旱”,这句话说的是春分的时候如果刮南风,那么一般就会先下雨,然后后边天气就会干旱了,粮食收成就会收到限制;我们知道对于农民来说,春分正是农耕的好时节。春分前后的天气变化很快,要找晴天及时播种,在冷空气前将种子播下,才能保证一年的收成;看到这里,肯定有许多人可能疑惑,这中推断有科学道理吗?实际上,作为流传下来的农谚,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属于大概率的事情,并没有很严谨的科学根据。

春分到了,谚语“春分南风,先雨后旱”是啥意思?有什么道理?


不过,古人所总结的这些农谚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即便是在今天,有些农谚也依然还是适用的;比如“春分刮风,刮至四月中”、“春分西风多阴雨”、“春分大风夏至雨”、“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等,实际上说的都是警醒对于自然灾害的预防,当然了农谚也有一定地域性的,并不是全国各地都适用的;所以这句话也是相对而言的,北方春天少雨、多风干旱是一种常态,如果前期下雨比较多并非常态,后期不能超过前期就显得有些干旱了。

春分到了,谚语“春分南风,先雨后旱”是啥意思?有什么道理?


不过,现在农民种地早已不再“靠天吃饭”,农业水利设施改变了这一切,农民掌控了农业生产,这句俗语成了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总而言之,春分到了,春暖花开,正是人间好时节,明日春分,吃个野菜,放个风筝,竖个鸡蛋,一起迎接春天,感受春季的美好。小编提醒:虽然春分到了,天气逐渐开始暖和,但是昼夜温差较大,所以大家注意及时添加衣物,避免感冒着凉。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全部内容,若您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欢迎留言讨论,点赞和转发,感谢大家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