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原糖跌穿“戰疫底”,何時走出ICU

【國際視野】原糖跌穿“戰疫底”,何時走出ICU

內容整理丨泛糖科技

部分數據來源丨中原期貨,永安期貨,弘業期貨


由於新冠疫情全球性蔓延使得全球金融市場陷入衰退的陰霾。全球金融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和踩踏,驚現4次熔斷,股票、匯率和商品市場均大幅下挫,避險資產大幅飆升,新冠疫情成為刺破泡沫的利劍。

與此同時,原油大幅下跌導致原糖承壓明顯,進從前期高點15.46美分/磅一路下行至10.76美分/磅附近,這一過程歷史僅有短短的二十幾天,從前期的大幅上漲到近期的大幅下行,原糖經歷了過山車式的行情。

後市疫情的發展以及對糖價的影響是投資者極為關心之事,泛小糖特地總結歸納了國內多家知名機構的觀點供參考借鑑。

全球食糖供需將由偏緊狀態逐步轉向平衡

因泰國和印度受異常天氣影響,產糖量超預期下降,國際糖業組織ISO將19/20榨季全球食糖供應缺口上調到944萬噸,創11年來新高。此外,Kingsman也預估19/20榨季全球食糖產量為1.71億噸,同比減少1519萬噸,供應缺口高達833萬噸。

綜合考慮下榨季食糖產量將大幅回升以及消費下降的預期後,20/21榨季全球食糖供需缺口將縮小至200-300萬噸或者轉為平衡狀態。

疫情不改全球減產,巴西成為未來重要變量

隨著印度和泰國的收榨,巴西新榨季生產情況成為了焦點。

乙醇平衡價對巴西產糖量至關重要。原糖價格在15美分/磅之上,製糖收益高於制乙醇,那麼糖醇比可能隨之調整。但受疫情影響,原油下跌、巴西雷亞爾走弱,導致乙醇競爭力下降,制醇收益相較食糖或大大降低,新榨季巴西可能將提高製糖比。蘇克敦認為若巴西製糖比進一步提高至45%,則巴西中南部20/21榨季產糖量或將達到3600萬噸,打破國際供需平衡。雖然目前還不能確定巴西可以彌補多少因印度、泰國食糖減產而造成的供應缺口,但糖價漲勢或許會放緩。

全球貿易流受到干擾,印度出口承壓嚴重

受冠狀病毒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物流問題以及紐約ICE原糖價格觸及2年內的新低,延緩了各國食糖出口。這對食糖貿易流有一定的衝擊,幹散貨和集裝箱運輸市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由於港口面對疫情采取了緊急措施,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和菲律賓也正在實施健康檢查和其他限制措施。這意味著許多集裝箱停滯在港口,市場擔心集裝箱缺貨而導致價格飆升。

其中,印度出口糖受此影響頗大。印度原糖生產成本相對較高,競爭力較弱。以馬邦為例,食糖出廠價為421美元/噸,減去141美元/噸的出口補貼,出口平價約為14-14.1美分/磅,以出口至孟加拉國為計算標準,印度原糖比巴西原糖高出1.4-1.142美分/磅。加之,印度的減產以及北方邦大部分糖廠已用完了出口配額,供應量有限,Plattes預估19/20榨季印度食糖出口量下調至470萬噸,若國際糖價繼續降低,那麼預估仍會持續下調。

各國的救市政策彙總

多國出臺經濟政策以應對疫情影響。

【國際視野】原糖跌穿“戰疫底”,何時走出ICU

(信息整理:泛糖科技)

疫情之下,糖價短期維持弱勢

雖然ICE原糖價格雖已創出2016年以來的次低點,但仍未出現止跌跡象,國際糖價弱勢格局在短時間內仍會持續。現原糖價格已出現技術性超賣現象,隨著各國紛紛出臺各項政策應對疫情和金融危機,市場情緒緩和後,預計將出現修復性上漲。中長期看,本榨季全球供需缺口較大,原糖重心逐步上移會是主基調。

■ 文章部分數據來源於中原期貨,永安期貨,弘業期貨,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平臺及所在機構觀點,據此入市風險自負。期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